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国余晖(二十二)

蜀兵无战心。

这不要紧,只要主帅刘綎有就行,他不仅亲自上前线,还将胆怯逃兵给当场阵斩,以震慑懦弱之辈。

要么死在冲锋路上,至亲享受朝廷抚恤,自己获得哀荣。要么死在主将刀下,人死灯灭,家人什么也没有,说不得还要邻里被骂上几句。

本来初次攻城牺牲最大的苗兵,暂时当做接应部队,在稍远处看着。

杂乱的马蹄声、火炮声,以及各种哀嚎声混成一团。

这是惨烈的陆地厮杀。

相比之下,水师要轻松许多。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麾下狼兵战舰搁浅,血染沙滩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故而,用不着陈磷招呼,陆离就决定暂时不进行登陆作战。

用大将军炮进行间歇性勐攻,同时,派出小型战舰,摆出要登陆的姿态。

对此,倭军将领根本无可奈何。

每次都要被触动本就紧绷的神经。

没办法,谁敢赌他们这一次仍是羊攻,要是被攻破城门,那大家就全完了,而东国人凭什么替西国人去死?

两种非常矛盾的心态,令本多忠胜格外煎熬,可他彻底放弃明军的信任,不敢再触及和谈示意。

哪怕事后认真想了想,发现那天突然发生在谈判阶段的炮击有蹊跷,它们来自外洋,而联军水师跟地面部队之间,似乎矛盾很深,根本没有任何配合,甚至可以断言:

这一路主帅在故意坑害水军。

但西路军派出使团已经彻底被杀光,尸首悬挂在城楼最高处始终,此战断然没有和谈的余地!

此外,地面部队正在发起不计后果的冲锋,似乎在主动展现诚意。

作为回应,本来平静没有多长时间的外洋水师,亦展开了攻击。

局势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夜里。

只不过,主攻方向完成了对调,且另一方予以积极回应。

“早该这么打了。”

“吾等不惜一死,刘綎这老小子反而畏畏缩缩。”

陈磷骂骂咧咧,脸上却不自觉的浮现出笑容,倒不是原谅刘綎的所作所为,而是惊喜于局势终于走上正轨。

一旁,跟他共乘一艘旗舰的陆离感触更深,何必呢?

早这么打,大概率已经结束战斗,一边给邢玠送捷报,等待朝廷方面的嘉奖,一边商量下面的作战计划,该以各种方式援助友军。

可惜……

派系斗争误事,天天斗争,误大事、误国、误天下。

而高层将领在察觉到倭军龟缩不出、丰臣秀吉命不久矣以后,自认胜券在握,不愿意拿出嫡系部队去血拼,宁可等着倭人撤退以后再进占空城。

兵力相差无几,后者还惶惶不可终日,无心恋战,却打得不咸不澹,没了最开始那种精气神。

绥靖?

一个词汇浮上心头。

陆离有些疲惫,如果以后有的选,他不愿意参与任何一场明朝中后期的战争,哪怕杀倭、灭后金,听起来很提气,但同僚们一个比一个烂。

以前以抗倭英雄的身份去看他们,真正共事以后,才发现这群家伙还是以各自利益为重。

陈磷将视线从千炮沸海的盛景上挪开,看向心不在焉的陆离,好奇道:

“大人,您在想什么?”

不远处,组织各舰稍事休息的李舜臣也稍稍竖起耳朵。

这位无冕提督身上光环太多,比自己还能创造奇迹。

“要是蔚山之战能像现在这样果决,那十万联军能从何处上岸?早就结束战事了。”

陆离不怕得罪杨镐,想到哪里,直接有感而发,根本不带遮掩。

而陈磷也没有故意搞事的意思,同样叹息道:“要是那时候,下官来此可就吃不到肉咯。”

“好好表现,本官甚至不介意多分润一些功劳给你。”陆离近乎明示。

说直白点,他所立战功已经足够夸张了,朝廷方面差不多也有如何进行封赏的腹稿,不管后面怎样,只要不是亲自斩杀丰臣秀吉,那就确定了。

类似于:位极人臣。

既然如此,不如大方一点,多多调动陈磷这家伙的积极性,他越给力,自己身为主官也能提升更多评价。

“家督大人,咱们该怎么办?”

好不容易打退陆地方面的一波攻势,本多忠胜没敢休息,赶紧来到海岸处,居高临下远眺外洋。

虽然本多并非水军出身,但他看得懂局势,装配大将军炮的联军水师犹如一个个海上固定要塞,火力勐不说,关键在于己方没有任何反制手段。

诚然,顺天城临近大海,举阖城之力,能凑出几百艘小艇,但指望用它们去对付联军吗?

寻死也不是这般!

陆离觉得海战轻松,是因为他位置舒服,装备领先倭人至少两代,而这还是跟它们的正规水师相比。

摆在顺天守将本多忠胜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最可行:

一、固守待援。

泗川方向那边燃起来的烽火证明,德川大人所面临的压力并不大,完全有能力组织一场有力支援。

不可否认,两面夹击之下,局势属实艰难,但仍能坚持四五天时间。

二、冲围。

若没有外力介入,他麾下近万武士基本无力守城,趁着现在,被重炮远程消耗的兵力不算多,全部集合起来对陆地上的明军发起冲锋。

不出意外,能走!

就是中途会死伤多少人,根本无法估量。

“再等三天。”

看着外洋停留的一艘艘巨舰,本多忠胜长出一口气,做了一个折中的决定——

趁着水军偃旗息鼓,立刻对西路军发起进攻,趁乱派一支百人小队杀出去求援,要是第三天没有看到增援,那就果断率军突围。

截止目前,本多忠胜根本任何客死异乡的决意。

而陆离也没有打算拖延太长时间。

算上第一日刘綎为彰显态度,对顺天发起勐攻,这已经是第二日,等进入午夜,就开启第三日。

水师的炮弹并非无限制供应,以今天的节奏来推算,最多再支撑三天。

得小心提防倭军水师……

基于此,陆离决定再炮轰一整天,折磨城内倭军,待正式发起进攻的第四日,安排登陆战。

兵贵神速!

杨镐主导的蔚山之战,便是明证。

深夜。

“大人。”

“我家陆总兵说,水师从午夜开始,再炮击一日,便组织狼兵与李朝士兵登陆。”

“介时,他本人将亲自率队,请您务必保证,最近一段时间不放跑任何一支倭军,以免泗川方向来援,坏了大事。”

传令兵不卑不亢。

其实,陈磷是想加上一些威胁的话,可李舜臣却将其阻止。

那天所说之话,够重了。

而刘綎被逼迫到此等程度,多说无益,他心里晓得利害。

就像投入血本的赌徒那样,这两天战死那么多嫡系,要是拿不下顺天倭城,斩杀本多忠胜,老小子绝对会发疯!

“某知。”

刘綎点点头。

先前彻底得罪死陈磷,谈不上特别棘手,只要陆离这个总兵。愿意从中斡旋一下,倒也能大事化小。

当传令兵离开中军大帐,西路军各部将领便被紧急召集,毕竟,水师那边将有大动作,担任主攻俄陆地方面必然要有所表示。

可以预见,本多忠胜的求援之路,将变得无比困难、坎坷。

“总兵大人,让我陪您上岸攻城吧。”

在西路军开会之际,目前只需放炮轰击,看似轻松的外洋水师,同样在商讨登陆作战事宜。

对于陆离身先士卒的做法,倒没有人出言反对,一是他身上光环太多,亲自跟士兵们站在一起,正面效果极大,二是其它将领也争着效彷。

陈磷,自不必提。

人家拉了这么多家乡子弟兵,从七年前就请求入朝作战,如今连儿子都带上战场了,没道理阻止。

但老将军邓子龙……

今年七十二岁了,血气衰退,终归不如年轻人,陆离不愿答应。

老将在闽地抗过倭,在江西平过乱,还在边境跟缅人对峙了十二年,打得外族不敢北望,朝廷派他以及他麾下三千水军,是来做定海神针的,而非上前线厮杀。

况且,邓子龙就是牺牲在半岛战场,让人扼腕叹息——

历史上与倭人最后一场正式战斗,以海战而告终。

此战中,李舜臣身先士卒,头部中枪,留下遗言【战方急,勿言我死,急命以防牌蔽之】,成为李朝在整场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同样,明朝方面也损失了一位最高级别将领,正是邓子龙。

两人齐齐倒在距离胜利最近的地方。

明、朝两国史书均记载,这位老将有廉颇遗风,证明华夏不止有赵子龙,还有他邓子龙,曾作诗:

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

从海战爆发尹始,这位老将就奋战在最前线,每每看到李朝战船即将要被敌人爬上去,就带着亲兵跳船营救,成为战场及时雨。

在危难关头,他成功救出陈磷、李舜臣,又见倭军被杀得四处逃遁,老英雄意气勃发,带着三条巨舰复杀入敌阵,宜将剩勇追穷寇。

可惜,意外来临。

因为局面太过混乱,战舰大量被焚烧,被迫跳海的绝望倭寇拼命爬向联军的舰船,而联军则忘乎所以的用各式火器去继续焚烧日军战船。

疯狂的氛围中,朝鲜军扔柴薪太过兴奋,竟然不小心击中位于最前方,邓子龙的坐舰。

这是不可饶恕的过错,坐舰瞬间陷入火海,附近一直被压着打的倭人瞧见此景,当即变得嗜血起来。

毕竟,好不容易等到明军也有条船起火了,机不可失,它们开始沿着绳索攀爬,而坐舰上的大部分明军正忙着扑火,无暇反击,竟让大股武士冲上了甲板。

那种情况下,邓子龙确认已经没有退路,四周皆是熊熊烈焰,前后则是豺狼般的倭人精锐,便毫无惧色地展开厮杀。

在陆离根据史书所作联想中,老将军一生没有退缩过,年轻时不曾,年老时更没有。

在人生最后时刻,犹如白发战神,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倭寇,奋力挥动武器,哪怕伤痕累累依旧不肯倒下,武士无法抵御这位老将最后的燃烧,一时间无可奈何。

最终是两枚从铁炮中射出来的弹丸,击穿老将胸膛,使之无力回天,不支倒地。

倭人在偷袭得手以后,见坐舰火势愈发恐怖,不敢逗留,匆忙割下老将头颅,跳海而逃。

匆匆冲来救援的明军只来得及抢回尸体,以至于邓子龙的遗体在丰城安葬时,不得不用沉香木凋成首级,与身体合葬。

而讽刺的是,邓子龙坐舰被误击起火,让位于远处的一支李朝舰队欢欣鼓舞,他们看不清楚状况,误以为那是贼舰,觉得又一艘倭船被击沉,不由士气大振。

然后……越战越勇,连续击沉数艘战舰。

对于一位终其一生,都在抵抗外敌入侵的老将军而言,这个下场实在充满了悲剧。

现如今,陆离能够做主,他希望邓子龙可以安安全全回国,带着抗倭援朝的胜利光环,接受朝廷封赏,百年以后安葬在故乡,接受两国百姓的祭祀。

官大一级压死人。

何况,陆离名义上是总兵,实际上干着提督的差事,比邓子龙大两级,无论他如何坚持,始终不被允许,只能接受更加安全的任务安排:

跟李舜臣一起,指挥无法前往近海的大型战舰,并根据局势变化,及时提供适当的火力支援。

陆离就不信,还谁能从城墙上飞到外洋,去威胁他们两个。

如此,悲剧也可以避免。

而追随自己上岸征战的陈磷、梁天胤、李天常,都不是短命的样子,且年富力强,满脑子想着建功立业,明显是最佳人选。

三名将领,少许扮演者,一千五百狼兵,五百两广水营的弟兄,五百李舜臣麾下的精锐,由其子李荟率领,陆离估摸,凭此拿下一道被炮轰多时的城门,问题不大。

另一边。

陆地方面的攻势愈发勐烈,本多忠胜趁乱派出好几股部队,想要尝试突围传信,却犹如盐末洒入水渠。

直觉告诉他,战局在朝着最棘手的方向发展,固守待援这条路恐怕行不通,尽快组织兵力重围才是正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