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零九章 帝国余晖(二十)

为了展现诚意,用战功保全身家性命,顺天战况愈发激烈。

先前,水师拿命去攻城。

现如今,轮到西路军了。

但另外两路却是另一番景象,麻贵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着,数万大军正对着蔚山,偶尔发起几次袭扰,打定主意要保住嫡系部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倭军表现得异常消极,哪怕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依旧不愿意主动出击,去尝试实现鲸吞半岛的野望。

据可靠消息,是丰臣秀吉命不久矣,其麾下各部大名皆无心恋战。

事实也正是如此。

气运是老猴子延命的希望,结果联军组织了几次反击,将他们好不容易攻下的土地给收回……

在秀吉的暗示下,小早川秀秋、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等大名先期渡海归国,因为他们实力保存完好,要么是丰臣家的亲戚,要么是西国精锐,天然支持秀赖。

而留在半岛的势力依旧很可观,九州地区丧失家主,亦或战斗力大打折扣的各家军团。

他们将在关东联军协助下,以东边的顺天、中部的固城、泗川以及西边的蔚山、西生浦为三个支撑点,背靠大海,遮护全罗、庆尚两道的南部海域,为前几家大名渡海创造条件。

坦白来说,九州兵是倭军两次侵朝的绝对主力,绝大部分战役都是由他们承担,结果……

家主战死,损失惨重,仍未得到秀吉先期回国的回报,反而干起了监视联军动静,以免干扰大部队渡海的脏活累活。

对此,关东各路大名也颇有微词,他们在此次联军反攻中,顶在最前方,初来乍到,什么也没有捞到,反而损失不轻。

身为带头大哥,德川家康并未有所表示,至少在秀吉咽气,各家回到本土之前,这只跟织田信长一个时代的老狐狸不打算节外生枝。

而且,他也察觉到此举的深意——

猴子还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能在半岛保留一个落脚点,以便后世之人再图侵略事宜。

可惜丰臣秀吉本人终归没挺过去,未曾等到这一天到来。

就在西路军勐攻顺天的第二天,这个名义上统一日本的霸主在泗川城内结束了一生。

在临终前,秀吉向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以及上杉景胜五位大老表达托孤之意,希望他们能辅左丰臣秀赖,把丰臣家的传承一直延续下去。

“在秀赖成年之前,我请求你们所有人帮助他,这是我唯一的请求。”

“我再说一遍,我请求你们五人关照秀赖,相关细节已经告知另外五人(地位仅次于五大老的五奉行),我不想离开人世,但这里就是我的归宿。”

在五大老先后都表达忠心以后,秀吉渐渐停止呼吸,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回想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畅想着儿子的美好未来,断断续续道:

“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

“大坂往事,犹如梦中之梦。”

一个来自尾张国中村的农民之子,竟成了日本的主人,如此惊人的阶层跃迁,实在不多见,但一切都消逝了,如同第一缕阳光下的露珠。

这个挑起战争,一切大屠杀的元凶,就这么死在了战争结束之前,没有看到最终结局——

对他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事实上,无论秀吉在倭人眼中拥有多么崇高的地位,不管后世之人,如何通过影视、文学、电子游戏对其进行渲染、美化。

对于大明炎黄子孙以及李朝人来说,猴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侵略者,他双手沾满几十万明、朝军民的血液。

坦白来说,这个罪魁祸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就这么病逝在床榻上,实在是一件令扮演者扼腕叹息的事情。

这次发生在公元十六世纪的侵朝战争,是倭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邻国展开以灭国为目标的大侵略。

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当代,在数百年后,秀吉的精神信徒们再次踏上半岛,为臭名昭着的“共荣圈”而制造一场场血腥事件。

侵略,是刻在这个民族骨子的基因。

而就在当日,五大老集体签发了一份命令:尽快撤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得设法跟大明,为后续越来越大的动作争取时间。

“终于可以离开这片是非之地,喝上一口家乡的水了。”

德川家康如释重负。

秀吉不管是生前还是身后,最不放心的人就是他,因为猴子太了解这些人之本性了。自己就曾经发誓要忠于主人织田信长的继承人,但最终还是将权力抢到了自己手中。

五大老中,有多少人不是只顾着追求个人利益而对誓言满不在乎的人?

时间会给出答桉。

不过,眼下绝非内斗的最佳时机,丰臣嫡系从战争尹始,就没有参与什么血腥战役,仍成建制的保留战斗力。

烂摊子扔给了德川家。

但他并不觉得麻烦,因为九州军团非常值得拉拢。

从现在开始,德川家康将以太阁的名义发布政令,因为秀吉死后,五大老一致认为要秘不发丧。

这是非常寻常的事情。

猴子生前一直独揽大权,他死后会形成权力真空期,会被下面的将领、武士过度解读,引起大规模恐慌。

故而,在完成权力交接,分配完蛋糕之前,对外保密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这次入侵战争非常失败,很多军团损失惨重,如果秀吉的死讯和退兵令同时传出,会使很多前线将领严重怀疑五大老,没有如实表达太阁的遗志——

流了太多血,为了弥补损失,以及出于所谓的荣耀,而无视命令选择继续作战。

这种情况下,隐瞒秀吉的死讯能够避免此类麻烦。

接下来的收尾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份可以保住面子的协议。

在壬辰倭乱结束后,日方提出了一份不可能被同意的协议,而这次,他们决定主动退让,不要求来自明朝的公主、贸易权利,也不要割让半岛南部。

五大老甘愿放弃一切据点,只要李朝方面交出一名王子作为人质。

甚至,德川家康觉得,如果李朝人拒绝这一条,那只要随便送点大米、蜂蜜,以及虎皮这种土特产,协议也可以签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