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六十五章 稷山大捷(四)

负责打头阵的黑田长政,在拿下天安城之后,开始在信中叫苦。

什么明军十倍于己。

宁可身死殉国,也要拿下稷山。

可惜,秀吉没有看到黑田家的士兵,用鲜血铺就稷山北上通道的壮烈场景,只听探知来报——

黑田家主只是派出小规模军队,偶尔去袭扰一下明军,且连家将都不派遣,摆明了要保存实力。

至于稷山守军人数,也没有信中渲染的那么夸张,但数量应该在五千以上,不超过一万。

这令秀吉大为恼火。

折中取一个数字,就算有七千五百明军在守稷山,黑田家刚好也七千余人,难道一对一的战斗都不敢展开了吗?

帝**人的傲气何在!

不过,秀吉心里骂归骂,最终出于大局考虑,还是没有勒令黑田长政切腹,只是派出使者狠狠训斥,并告诉他,毛利秀元部一天之内必到。

如果三天拿不下稷山,那两个人就一起切腹。

这已经是老猴子最大的耐心了。

而黑田长政也清楚事实,心中充满无奈,在壬辰年,他麾下的第三军团足有两万五千人,经历了战争损失,以及本该归自己管辖的岛津家独立成军,眼下的丁酉年,总兵力已经下降到不足万人。

其中,打南原时借兵左路军,损失了近五百人,麾下小国大名秋月种长战死,不久前的接触战中,又折损数百。

现如今,他除了本队近六千人外,还剩下高桥远种、伊东佑兵和相良赖房三个小国大名,及其麾下不到两千人的兵力。

封地本来就小,能够凑出这点兵力已是不易,倘若全军覆没,还怎么将土地、人口传给后辈继承人?

怕是早就被国内那群人给瓜分干净了。

所以,三人比同为大名的黑田长政更加抗拒出力。

倒是毛利秀元部,是真正的硬骨头,不,应该是倭军内部公认的山岳。

身为右路军总指挥,跟宇喜多秀家平级,且资历更深的存在,他麾下本队就有整三万人,且并未参与南原之战——

只派了麾下的军团长加藤清正以及少许混合军前去助阵。

正因为如此,毛利部士气还算昌隆,人数又多,别说五千明人,就算稷山真有两万大军,他都敢去碰一碰。

既然如此……

黑田就把立功表现的机会让了出去,甘愿充当绿叶,打定主意在侧翼缠住明军压力,绝不攻坚克难。

毕竟,三天拿不下稷山,大家就要一起切腹,而他黑田家可没有毛利家那么显赫……

要是总指挥大人愿意就这么陪着自己辞世,一全武士道精神,那死亡也并非不可以接受。

这令毛利秀元无奈,但可以理解——

壬辰战争已经证明了,从战略上击败大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此次战争主要掠夺财富、人口,其实也是不得已而定下的目标,即,功名利禄并非大家内心渴求,只不过形势所迫,必须出兵,来敷衍秀吉老爷。

“只在全罗、忠清、庆尚三道作战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向北?”

毛利坐在马背上远望稷山,心中暗叹,此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恐怕只有以加藤为首的少数几个疯子,还抱有妄想。”

“唉,要是太阁不来该多好,在上述三道打几场浅尝辄止的胜仗,便可以商议着撤退了。”

这样一来,军团长们不用冒太多风险,且可以告诉秀吉,大家已经把您上次失去的面子给拿回来了。

望着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巨大稷山,右路军总指挥毛利发了一阵牢骚,然后,强行斩断这些杂念。

三天拿不下此处,他就得陪黑田一起切腹,这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而且,黑田家在此战中不出血的想法,只能是痴人说梦。

经过一番威逼与协商,第三军团长黑田同意拿出本队三千人打头阵,麾下高桥、伊东、相良每人出兵两百,凑了三千六百精锐。

这种情况下,毛利也不会作壁上观,同样出兵,且悉数交由黑田指挥。

浩浩荡荡五千手持铁炮、腰悬武士刀的倭军出战了,这让安稳没两天的解生长出一口气。

唯死战而已!

之前遭遇战,毛屋主水想出来的法子起了作用,用铁炮和大筒道吸引一协明军的注意,接着一支偏向师自侧翼逼近作战,打破明军排盾阵,使之稍稍后退。

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解生决定还以颜色,派出小股部队,直接炸断了南边通往金乌坪的桥梁,把五千倭人堵在了此处,居高临下拿炮轰。

弹如雨下。

充分发挥明军重火力猛的优势。

期间,夹杂一场场近距离交锋,哪怕是黑田老贼有心保存实力,也不得不全力以赴。

最终杀到了深夜,整片山麓都下陷了数十米,成为一片洼地,血腥味冲天而起,滋生出异类生物,这才这个收兵,酝酿着下一波攻势。

这场正式战斗中,宣大四将中的颇贵,独自斩落三级,杨登山斩落两级,大将解生斩落两级。

能被明军主将看上,并斩落的脑袋,其主人自然不是无名之辈,黑田家引以为傲的二十四骑,变成了十七骑。

关于这场交锋,负责写黑田家记的随军主笔者,不遗余力地赞美黑田诸将如何勇气十足,多么骁勇善战,并嘲讽明军没有武士道精神,只能仰仗大将军炮、虎蹲炮。

五千人左右……

与修撰家史的文人不同,黑田并没有飘,而是很务实的估测了一下明军总兵力,然后向毛利求援。

一比一。

这仗没法打。

【倭人惊顿,不敢死战】

当天夜里,一封关于战斗的简短奏报离开稷山,由一名道人护送,以遁术送往汉城。

但众人并不乐观。

第二天正午,关于夜间和早晨的战报出现在陆离手中。

【翌日平明,贼兵齐放连炮,张鹤翼以进,白刃交挥,杀气连天,奇形异状,惊惑人眼。天兵应炮突起,铁鞭之下,贼不措手,合战未几,贼兵败遁。】

战报不是奏折。

越简朴,越贴近真实越好。

因此,以陆离等人的扮演者们看着上面的文字,心里逐渐乐观起来,毕竟他们一致认为,只要解生能够守五到六天,汉城这场仗就有得打。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