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千灯树 > 第八十八章 炸花儿

千灯树 第八十八章 炸花儿

作者:金石玉微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盛夏晨间,气温刚开始爬升,江雾迷蒙,铁陀螺在碧波中旋转,像滴落在江水中的雨滴,带起阵阵涟漪。

女子的歌调,我太熟悉不过,唐家发源自安汉,这是安汉嘉陵江边,采桑女子经常哼唱的歌谣,也是常常在梦里,化为我对儿时的思念。

看着江岸起伏的山峦,云气中不时有白鹭飞过,抖落着羽翼上的露滴。

“应该没错,没想到顺流而下,竟到了安汉与果城交界的地方。”我小声低语道,同时渐渐站直了身子,乘着枯木,靠近女子的竹筏。

嘉陵江里,千百年来,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每一个人的死,都有一段故事。

有人死,便有人捞。打捞的,不止是死者,更多的,是尘世间的悲欢离合。

铁陀螺,便是江上捞尸人的标志。

嘉陵江畔传唱的童谣,是捞尸人最好的写照。

“铁陀螺,转悠悠。”

“一起一浮,乱波流。”

“沉也冤枉,起也悲凉。”

“不如顺了江水,从此东亡。”

江水,跨过了千百年岁月,看惯了两岸的沧桑演变,一切的是是非非,都被奔流裹挟,向东入海,消亡于无人问处。

不论何时,江水都是冰寒的,就算是在盛夏,温热的最多是表层的碧波。阳光未照透的深水黑暗处,不知有多少亡魂在招手、在呐喊。

冰冷的江水里,有自杀的、有船沉的、有冲凉溺亡的、有逃婚被抓的、有私奔情杀的。。。。。。无数的故事,无数的冤屈与悲凉,都得靠捞尸人转悠悠的铁陀螺来决定,哪些可以重见天日。

水,在风水里为坎,对应冬日与北方,暗指玄冥,是一切阴冷黑暗的代名词,也是古人认为的至阴之物。包含了大量亡魂、尸体的江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肆意的打捞尸体。弄不好,轻则水鬼掀船,重则船毁人亡,图添陪葬。

在过去,没有现代这样先进结实的防洪工事,所以临江的城村常常受水害。风起云涌时,恶涛漫天,先民们认为是水中的蛟龙在作怪。蛟龙控水,但是特别害怕铁器,这便是捞尸人的陀螺用铁铸成的原因,铁性可以压制水里的怪物。

自古便相传蛟龙畏铁,所以我们在现代的一些江滩公园或者大桥下,都可以见到铁质雕塑,更有甚者,会将铁水灌注成牛形,铸成一头大铁牛,遥遥望着大江,这是因为一方面铁可以克制蛟龙,另一方面,牛在五行中属土,五行相生相克,土克水,所以铁牛经常被官家选来作平定水患用。

如何判断这片江域可以安全捞尸?铁陀螺便是捞尸人手里的法宝。铁陀螺如果在江水里匀速旋转,起伏节奏正常,便表明目前水下没有索命亡魂或者头子,可以作业。但凡铁陀螺加速旋转,溅起层层水花,便需要小心行事,可能江下正在打捞的东西,太邪性。

如果原本在江水里沉浮不定的铁陀螺,突然从江水里跳起,这个时候,老一辈的捞尸人绝对毫不犹豫,立刻抄起船上摆放的小竹篓,往头上、身上一倒,转身跳江,头也不回的直往江岸游,能游多快是多快。

铁陀螺跳起,用捞尸一行的话来说,叫“炸花儿”,说明正在捞的东西,已经醒了,会索命。船上小竹篓里放的是混着鸡血、狗血的桐油,油水不相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江里游泳逃命时,淋在身上的鸡血、狗血不掉,水下的东西不太敢靠近。

所以过去一些不懂行的门外汉,见到江上捞尸人身边摆着个竹篓,还笑话说尸体捞不到,不如钓几只大鱼上来去卖钱,以为竹篓是鱼篓。

捞尸人,不论是在晚清民国还是现在,社会地位都不太高。干的是最累没人愿意的活,赚的是最少的钱。不知为何,手艺人凭本事吃饭,但往往都沦为社会底层,艰难苟活,古往今来皆如此。而在社会上抛头露面的,却往往是那群靠资本推动,用嘴皮子吃饭的所谓的艺术大师,热闹一下市面倒是挺好,不过长久下去,中华工匠之精神将渐次消亡。

晨间的江上,白雾朦胧,水气滋润,不由得让人神清气爽。我站在枯木桩上,随着水流,离黑衣女子越来越近。

枯木桩与竹筏平行交汇,我与黑衣女子在江上擦肩而过。离得近了,才看见女子的脸颊挂着一层素黑薄纱,江风拂动,偶尔露出白皙的脸廓,弯弯长长,似是吹弹可破,女子身上淡淡的幽兰香,被雾气揉碎在碧波里。

“江上连捞尸人都能遇到,别待会再蹦出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我得赶紧上岸。”眼见着枯木桩要驶出捞尸的水域,我悬着的心变得轻松了许多,正准备长吐一口气。

“滴咚!”一声轻响,我寻声低头看去,只见竹筏与枯木桩中间的江水里,突然冒起一个水泡,阳光照射下的碧波里,像是泉眼正在往外喷涌清澈的水流。

下一秒,枯木桩和竹筏周边的水域,渐渐的沸腾了起来,咕噜咕噜的冒着气泡,气泡由江底上升,在江面绽开出一朵白色的小水花。

这一刻,原本放松的心顿时紧张了起来,虽然我们唐家不捞尸,但金石玉微录里记载的江上捞尸故事不少。

金石玉微录里有家中长辈用毛笔蘸着朱砂写着一句话,“江上见涌泉,准备下黄泉。”朱砂书写的记录,在金石玉微录里有别样的含义,唐家人一般拿松墨写,但凡用朱砂,便表明,唐家人有许多是因为这个死去,朱砂血色,是前人用生命为后人留下的活路。

“快逃!”我大喊着,跳上了女子所在的竹筏,不待她反应过来,一脚踢起她身边的竹篓,将竹篓里的狗血、鸡血淋在她头上,同时剩下的一点也浇在了自己身上。

一时间,呛人的血腥味在江雾中弥漫。

“你有病吧!”黑衣女子仰头怒喝道,陈旧发黑的鸡脏残渣粘连在她的面纱上。

“哗啦!”一道一米高的水柱突然从江里喷射,与此同时,黑衣女子用竹竿控制的铁陀螺,从江里弹了起来,重重的砸在了竹筏上,引得竹筏一阵晃动。

铁陀螺,炸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