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千灯树 > 第五十九章 体用

千灯树 第五十九章 体用

作者:金石玉微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些从地下拖带出来的人头骨表面,残留着破碎不堪的头皮,森白的骨面黏糊着块状黄腻的皮下脂肪,头皮上坠着一撮沾满灰尘的黑发丝。

肉红色软体生物将带有头皮的人头骨吸入嘴里,发出吧唧声响,同时嘴部的软体不断收缩下凹着,如同人在吸食骨髓般,虽然它们没有表情,但是也能感觉到人头骨对于它们而言,是一种美味。

“等等!吸食人脑!大蚯蚓!”

“我靠!这是蝹!还这么多!”我心里突然一紧,想起来金石玉微录中有唐家先辈曾经提到,地下有种生物,名叫蝹,长得像大蚯蚓,有肉红色和黑褐色两种,常年吸食地下棺木中的死人脑。幼年期吸食死人脑不多,身体大部分为黑色,当吸食足够多的死人脑后,尸液、脑液和血液渐渐在体内沉淀,蝹便变成肉红色,相当于正值壮年。

蝹这种东西,不止唐家人伙头子遇到过,陈家、张家的人也都遇到过。张家醉心炼丹术,蝹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上好材料,可以炼成尸蝹丹,服用后能够让活人散发尸气,全身一股尸腐味,伙头子时,如果不是遇到特别厉害的庄主,就算不小心将庄主弄醒,只要不移动,庄主也找不见伙头子的人,在墓里逛荡一段时间后,便会重新躺下,所以尸蝹丹相当于一件迷彩衣,让伙头子更加隐蔽安全。

然而,张家的尸蝹丹数量非常稀少,如果不是伙一些大头子,很少拿出来服用。其原因不在于炼制技术有多复杂,而是蝹不太容易抓到,有时候处理不好,丧命都很常见。

蝹畏火是相对的,如果伙头子遇到一条蝹,直接用叶锋(巴蜀黑话,指斧头)砍在它的脖子处,蝹很难杀死,趁着它挣扎之际,用煤油灯点燃它的头部,火烧完头部后,因为叶锋刃面吸热挡火,窜到叶锋便会停下,这时蝹就死透了,可以带回去高价卖给张家或者交换一些丹药。

但这种遇到单只蝹的几率不大,蝹经常群居在墓葬里,所以一般遇到便是一群。面对一群蝹若是用火,可能最多烧死眼前的几只,蝹被烧焦的味道对于蝹这个群体自身而言,有着很强的刺激性,会让这些怪物兴奋起来,变得更加凶狠。对于解决群蝹的办法,除了金石玉微录有记载外,大量的典籍都有记叙,如宋代李石编写的《续博物志》里提到:“若欲杀蝹,以柏东南枝捶其首”。

“嘶嘶!”一条条蝹如蛇般缠绕着柏树树干,旋转蜿蜒着向我爬来。

“东南枝。。。东南枝。。。”我嘴里念叨着,小心翼翼地向柏树东南枝干攀去,眼见着蝹离得越来越近,用东南枝击打蝹的头,就真的可以杀死蝹吗?我内心充满了忐忑。

“咔嚓”一声,突然感觉身下一空,柏树树枝发出一声脆响,我径直掉入蝹群,腥臭的气息熏得眼泪直流。

头顶一大团黄绿色黏稠的脓液从头发里流出,顺着脸庞滑落,我强忍着恶心,抬头怒视着大张着嘴,直立着身子的蝹。

“来啊!”我大声怒吼道,越是危机时刻,越要拼尽全力,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可能因为愤怒,一股热量从胸口的朱砂痣涌出,顺着手臂蔓延,中了蛛毒的胳膊渐渐有了感觉。

“妈的,鬼畜生,上来啊!”我将手掌用力在柏树枝的尖头一抹,木尖划破皮肤,鲜血顺着柏树枝流淌,滴答在地面的人头骨上,蝹群受到了刺激,发出刺耳的尖鸣。

“砰砰砰!”我拼命地挥动着柏树枝,但凡有探头过来的蝹,便狠狠的砸击它的头部,有的蝹被捶中后直直的倒在地上,溅起一阵灰尘,有的蝹摇晃着脑袋,缓缓向后退缩。

渐渐的,我陷入了群蝹的包围,尖啸环绕,血味与腥气夹杂,让人喘不过气。

“嘶啊!”耳边群蝹的嘶吼声越来越大,我用力挥舞着柏树枝,击打在蝹身上的反作用力震得手臂发麻。冰凉的腥风扑面,我知道,我马上便会被这些鬼畜生分食掉。

“啊!”我仰头怒吼,将柏树枝捅入到正面咬来的蝹的嘴里,顶得它脑袋上由内而外鼓起一个肉红色的亮包,蝹疯狂挣扎着,身躯在地面扫动不已。

“哐当!”一声铜锣鼓敲击声从我身后的柏树林中响起。

“呜呜呜!”幽怨凄厉的女声在树林里飘荡。

“咿呀呀呀!”似婴儿啼哭,又似奸笑,声音由远及近,快速移动着,难以捕捉方位。

上一秒还喧嚣不止的柏树林,此刻陷入了死寂。

群蝹全部竖立起身子,如响尾蛇般直直望向我身后的黑暗,不远处互相蚕食的蜘蛛与鸮也停止了动作,黑白相间的蜘蛛爬在地面一动不动,鸮则倒立在柏树枝头,歪曲着脖子,向我所在的方向注视。

我深吸一口气,此刻的内心,早已忘却了恐惧,更多的是激动与不解。就在刚才咿呀怪声响起时,我的腹部突然一动,好似什么东西裂开了似的,紧接着,一股热量从腹部直冲头顶,再由头顶传向四肢,随着热量的蔓延,我耳朵听见的越来越清晰,眼睛看见的越来越细致,就连空气中飘散的蜘蛛身上的绒毛,微微反射着树林里血红色的光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种感觉,我只在小时候六岁时,第一次读完金石玉微录后短暂的体会过,耳目纵通,身体发轻。曾经询问过家中长辈,无一不是叹气,说什么黄泉之上已无法,世道已变,让我别去在意,过不了多久这种感觉便会消失。的确如长辈们所言,这种神奇的感官大概维持了不到一个月,便再也没出现过,甚至在我之前伙头子遇到生死危险时,也无任何变化。

但就在刚刚,这种感觉,再次出现了。

家中长辈们虽然不愿提及,但我从小学习能力不错,喜欢看书,也爱与其他家族的小孩儿玩耍。渐渐得知,他们很多也有类似的感受,只不过不是我唐家这种感官上的极大增强,而是其他方面。

就我知道的来说,陈鹏小时候读完陈家祖传的《江湖海底》一书后,便觉得祖屋的骨笛在召唤他,那段时间,他能用骨笛吹奏各种短促的乐曲,听起来有点像命令,地上地下的昆虫走兽都会跑出来见他,听他指挥。而周慕儿小时候看完周家的《转莲焕生经》后,就像一个行走的催化剂,走到花丛中,群花便开始绽放,走到果树下,各种水果便快速成熟,好似充满了生命力。不过他们的感觉也只是维持了一小段时间便消失了。

后来通过翻阅大量的古卷,将金石玉微录反复琢磨研读,我明白其实这种别样的感觉是唐家的传承,名为金石玉微法,可以强化己身,极大的优化人体的五感,让身形敏捷,配合使用出金石玉微录中提到的一些暗器技法和驱邪方术,这类暗器技法和驱邪方术被记载在金石玉微录里非常隐秘的角落中,被家族里许多长辈认为是胡言乱语不可信。

其实陈鹏与周慕儿感受到的,应该也是他们家族中的秘法,不过这些秘法好似受到限制般,只有短暂的体验期,从此往后便化为记忆中虚幻的回想了。

除了巴蜀地区七大家族有流传秘法外,其实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存在的秘法有很多,只是在于人们如何是辨认。就如同唐家的金石玉微录,本身是一本记载各种机关暗器、墓葬形制的杂书,读完后能辨阴阳、看风水、识墓葬、解机关,好似掌握了不得了的技能,实际上这些都是所谓的术,也就是如何去用。比如学周易的人,更多关注的是占卜预测,学习风水的人更多关注如何选一个好阳宅阴宅,学习相术的人更在意人的面相以测吉凶,诸如此类,皆为术法,而非道法,皆为用,而非体。

道术,道为核心根本,术为外用,所以看待古代流传下来的事物时一定要尽量回归到道或体上,而不是将目光盯在术上。

还记得,爷爷从黑山谷回来后,老是念叨着一句,黄泉之上,道之不存。之前一直不解其意,虽然现在依旧不懂,但总感觉离理解明白更近了一步。

没想到,充满邪性的咿呀怪叫,竟然激发了我身体内金石玉微法的再次运转。

“哗!”我轻轻一垫脚,空气中留下一道黑影,人已躲入一旁高大的灌木丛中,侧耳细听,除了尖细的怪叫与哭喊外,还有密密麻麻的步伐声,似乎一大群人整齐的向我这个方向走来。

“难道是阴兵?”我思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