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山河诡事:回到过去挖隧道 > 第12章 一半村民失去了记忆?

在笔记《山河诡事》中,从1928年到1929年所记载的事件中,每一个都可以找到金太芝的影子,可是当我看到1930年这一年的记录时,发现所记的基本上全都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小故事。

整个1930年的记载,没有任何关于金太芝的记录,她就像是完全消失了一样,好像在整个山河村,乃至整理这本笔记的人的记忆里,都没有她这个人。

我数了一下,仅在1930年这一年中,发生在各家各户,或者是哪个人遇到的灵异事件,加在一起就有73件,而开启这些的,似乎是与一件时空穿越,或者是平行空间的事件有关。

1930年1月1日,一支军队来了山河村,村民们不知道来的是哪里的兵,远远看到了都躲回了家,后来这支队伍直接找到了里正的家里。

里正何文才从屋子里走出来,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腿都有点发软,不知道是自己还是山河村摊上了啥事,连忙陪着笑问询,却一眼看到了队伍前面站着的是乡上的保长,才稍稍放下了心来。

来的是县里的宪兵队,为首的是宪兵队的队长,还有两个日本人。无论是队长还是保长,都对这两个日本人一副马首是瞻的样子。

“何文才,听说你们村有个明朝女子的古墓,传闻这个女子得了长生?”保长问。

“保长老爷,这就是个传闻,去年八月十五晚上,我们村杜小青出门办事回来晚了,路过小山包坟地,说是看到了那黎彩墨在墓前对着月亮……啊,自说自话。但是这件事我是不信,要说这人已经能够长生不老,还回那荒凉的山野坟地前装神弄鬼干啥呢?所以我就说那是杜小青他胡说的。”里正面带讨好地分析着。

“谁问你的意见了,去把杜小青找来,太君老爷要亲自问。”保长没好气地说。

“是是是!”

里正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很快就把杜小青拉了来。

“杜小青,你跟老爷们说说,你去年八月十五晚上的时候,在小山包坟地里看到黎彩墨的事?”

“啥?啥八月十五晚上,啥黎彩墨?”杜小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哎呀,就是去年,你八月十五晚上路过小山包坟地遇到的那件事!”里正不耐烦了。

“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我在家呀,大过节的我去小山包干啥呀?”

“哎我说杜小青你……”

接下来事情的走向就愈发诡异了,那杜小青不管如何问,就是说自己去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哪里都没去,就在家里吃了晚饭,还吃了块月饼,就睡觉了。根本没有出村去办什么事,更不记得路过什么小山包坟地,路过黎彩墨古墓看到了黎彩墨的事。

里正以为这杜小青在耍他,又觉得在城里来的官老爷面前没面子,于是拉着杜小青,带着众人去了杜小青家,叫了杜小青的家人出来问话。

当问到去年八月十五杜小青出村办事的事情时,杜小青的老婆摇头道:

“没有啊老爷,去年八月十五我们家谁都没出村过,就在家里过节了。”

然后就是杜小青的父母也都一口咬定,去年八月十五晚上杜小青就是在家里过节,一整天他都没有出去过。

杜小青还有三个孩子,老大也七八岁了,里正又问了这个大孩子,结果大孩子说:

“去年八月十五,我爸一直在家,晚上家里吃面条,打的韭菜卤子,吃完饭还有月饼。”

这下里正何文才彻底懵逼了,去年杜小青在八月十五遇到黎彩墨,第二天去找自己说的事历历在目,他不甘心,想到这杜小青是不是脑子坏了,或者就是当时自己没信他的话,故意报复自己的?

想到这何文才也生气了,立即把去年杜小青找自己说这件事时,在场的几个人都找了来,一一询问。

结果却让他更加不能相信,所有的人都说没听杜小青说过,他们也不知道小山包有个什么叫黎彩墨的古墓。就连里正的老婆和父母都说没听过这件事。

这事闹了大半天,村民们也都听到消息,宪兵队来村里只是打听事,不是来抓人的,也都敢出来了,一个个站在旁边看热闹。

这时,一个叫卢大珠的女子在旁边说,她去年听杜小青说过八月十五晚上遇到的事,说那黎彩墨从古墓中出来,说自己得到了长生不老的方法,怕被人惦记,只能装鬼。

卢大珠说完以后,又有几个村民也都点头称是,说自己也听过。

而另一些村民则是用十分难以置信和陌生的神情望着这些人,他们说的这些,也实在是太奇怪了吧,什么黎彩墨,什么古墓,什么长生,他们从来都没听过。

这样争执无用,何文才提议去小山包坟地看看不就行了,高低那样一座青石大墓是跑不了的。

于是宪兵队、看热闹的村民,浩浩荡荡地向小山包坟地的方向而去。

何文才带头,到了小山包坟地以后,径直向那黎彩墨的古墓而去,可是到了以后,他却傻眼了。

面前只有一个几乎快消失了的小坟包,上面长了高高的杂草,几乎分辨不出来是一座坟,在这小坟包的前面,歪歪斜斜地立着一块木质的碑,木头已经朽烂开裂,只能勉强分辨出上面的字:“黎淑之墓”。

“哎,这,这,这是怎么回事,黎彩墨的大墓呢?”

“对啊,那么大一座墓怎么就没了呢?”

“这黎淑是谁啊?”

……

“你们说啥呢,这里一直不都是这个墓吗,哪有叫黎彩墨的?”

“就是啊,这不一直都是黎淑的坟嘛,她是蒙古那边来的,他爹在那边做官,告老还乡后要往南边去,她死在了路上,路过咱们这就葬在这儿了。”

“是啊,这就是黎淑。”

……

“什么黎淑,这名字听都没听过,是黎彩墨。”

“就是,前年刘方栋不是还来盗过墓嘛,结果也遇到了黎彩墨,我也每年给她来上供呢,那大墓怎么就不见了。”

“是啊,那么大一座大墓怎么就不见了,我也每年清明来烧纸都给她也上个供呢。”

“刘方栋也得头疼病死了,要不还能问问他。”

……

一时之间,小山包坟地中,两伙人争个不休,这让里正更加头疼,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这么多人就集体失忆了,如果单是别人,他也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要耍自己事先商量好的,可是现在连自己的爹娘、老婆都说没有黎彩墨的墓……

想着想着,里正何文才忍不住狠狠打了个寒战,几个聪明的村民看到何文才的反映,也像是想到了什么,也都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了。

“那不是我家的花盘子嘛,去年中秋来给黎彩墨墓前摆馒头的,当时想着摆一夜第二天来拿,第二天来时就找不着了,我还寻思被谁拿走了,这是被风刮进了这壕沟里。”

一个村民往旁边的沟里看了一眼,跳下去捡起了一个印花的瓷盘。

众人都不说话了,有人悄悄地缩起肩膀,有人偷偷地打了个冷战。

两个日本人则互相对望了一眼,嘴角扬起了不易觉察的笑。

没有找到黎彩墨的墓,日本人和宪兵队也就走了。

山河村中一半的村民怎么都想不通黎彩墨的古墓怎么就这样消失了,而另一半则是奇怪那些人怎么都说有黎彩墨的大墓,明明就只有一个叫黎淑的夭折女子的小坟包。

自这件事以后,各种奇奇怪怪的事也开始每天在山河村的家家户户上演。

比如:

王家的母女两个坐在一起纳鞋底,聊天,母亲说我这肩膀疼,你来给我揉揉。

女儿放下纳了一半的鞋底,去给母亲揉肩膀。

母亲没出嫁之前,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娘家妈重男轻女,总是打骂她,一次因为一点小事,拿起菜刀就朝她砍,她转身就跑,菜刀砍在了肩膀上。

幸好村里有个老大夫很有本事,当即用针线给她缝住了,又在上面敷了一种草药,没两天伤口就愈合了,只是伤口的位置出现了一条高高隆起的大疤。

母亲每次肩膀痛的时候,女儿给她揉肩膀,都会去摸几下那条凸起的大疤,这时母亲就会将小时被自己母亲砍的事情说一遍。

可是这次,女儿摸了半天都没找到那条疤的位置,于是就在那一直摸,母亲就问,你摸什么呢?

女儿就说,找肩膀上那条疤啊,怎么不见了。母亲说我肩膀上什么时候有疤了?女儿就说了那件事,母亲说你别瞎说,我妈咋可能拿刀砍我呢?

女儿不甘心,拽开母亲的衣服看,只见母亲的肩膀光滑平整,完全没有那条疤。

女儿很害怕,可是又不敢再坚持说什么,后来偷偷跟一些认识的亲戚说过,有的亲戚说她母亲的肩膀上从来没有疤,有的说的确有疤。当女儿一次遇到舅舅时跟他说起这件事,舅舅肯定的说绝对没有这件事。那时她姥姥已经去世了,无从对证。

又比如:

李家的小夫妻两个,早上醒来后,赖在床上还没起来,就商量着早饭吃什么。

媳妇说昨天剩的两个豆包热上,一人一个,再做一锅大碴粥,菜嘛,就炒个白菜吃。

男人说昨天哪剩啥豆包啊,咱们昨天晚上不是吃的苞米面糊糊嘛。

媳妇说啥时候吃的苞米面糊糊,我最不爱吃那个东西了我咋可能做,我们昨晚就是吃的粘豆包。

说着说着两个人争了起来,于是起床一起去厨房看。

打开锅盖一看,锅里放着半盆剩的高粱米饭,旁边还有一碗大酱,几个土豆,可是两个人都想不起来昨晚吃过高粱米饭,至于土豆和大酱,更是不记得吃过。

又比如:

父子两个准备去田里打农药,儿子说我带上那把新镰刀吧,割点草回来喂牛,顺便看看镰刀好不好用。

父亲说咱家啥时有过新镰刀,你买的?

儿子说不是你上次去赶集的时候买的嘛,一次都没用过呢。

父亲坚决否认自己买过新镰刀。

父子两个差点争执起来,于是一起去仓房里放农具的角落找,没有新镰刀,但是有一把陌生的新锄头。

父子两个奇怪这是谁家的锄头,儿子就去问母亲,母亲说这是你爸上次赶集时买的新锄头咋还忘了,一次都没用过呢。

但是关于这把锄头的记忆,父子两个完全没有。

又比如:

姓张的一家,妈妈见儿子在外面玩得脏脏的,于是热了一锅水,要给儿子洗澡。

儿子不愿意,于是不满地说弟弟也全身很脏啊,你咋不先给他洗?

妈妈毛骨悚然,狠狠打了儿子一巴掌,厉声训斥:你哪来的弟弟?

儿子大哭,说我本来就有弟弟啊!

说着还拿出一堆母亲之前从没见过的泥人、草编蝈蝈笼、弹弓之类的,说这都是弟弟的。

……

我一遍遍看着笔记中所记录的这些事,觉得在1930年这一年,山河村一定发生了一件普通百姓无从知晓的大事,再结合金太芝彻底从这一年的记录中消失,很有可能这件事是金太芝在背后推动。

而日本人,却带着队伍去山河村寻找黎彩墨的大墓。

黎彩墨有长生之法只是传闻,日本人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民间传闻而兴师动众?那么他们一定是掌握了十分可靠的信息。

至于掌握了什么信息呢?

难道,真的是长生?

我又想起了郭明月,心脏刺痛,我希望她真的是黎彩墨,并且真的勘破了长生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