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双线并行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三百五十五章 双线并行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你不知道别人给你的到底是蜜糖还是陷阱的话,那么选择把给你提供这个机会的人拉下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个机会是对方提供给伱的,那也意味着他手里掌握的信息更多,你哪怕付出些许代价,也要把他拉下水,靠他提供的信息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周新的想法是让美联储入场,由美联储、NewPay和美林证券完成三方交易。

美林要价1000亿美元,现金的话NewPay肯定掏不出来,肯定需要美联储提供授信额度,帮助NewPay完成这笔交易。

而NewPay同时需要面临来自美洲银行的竞争,需要判断美林是不是裹着蜜糖的砒霜,需要顺利完成这笔收购。

那么与其要美联储的钱,不如做一笔交易,把NewPay的股份卖给美联储,美联储直接提供现金,美联储成为NewPay股东后,风险就实现了共摊。

当然美联储不会这么容易下场,它作为联邦财政的核心管理机构,虽然背后是私人股东,但它也不能亲自下场持有NewPay股份。

美联储不行,FIDC行啊,FIDC的全称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FIDC接管了大量破产银行,它和美联储一样,也是联邦政府掌管的金融机构,灵活度要比美联储更高。

如果说美联储相当于华国央行的话,那么FIDC就包含类似华国社保基金的职能。

“我们需要和美联储方面沟通,让FIDC参与进来,FIDC提供资金,由NewPay具体收购美林证券,NewPay出让部分股份给FIDC,我们需要把双方协议变成三方协议。

让原本只提供资金,承担融资功能的美联储,作为风险共担方参与到这笔交易中来。”

周新的这一战略谋划和之前从阿美利肯回来的时候,把比尔盖茨带着一起回来一样,都是通过风险共担策略,降低出现意外的概率。

“如果美联储方面愿意这样操作,那么这笔交易可以做,如果他们不愿意,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和美林聊了。”

周新很清楚,这个时间点,是收购大型金融机构难得的时间窗口。

等到2016年以后,华国企业想收购阿美利肯核心金融机构,想都别想。

周新之前在华盛顿工作的时候,他很清楚记得某位华国资深外交人员和他说过的话:

“现在是华国和阿美利肯两国关系的黑铁时代。

很多人说2003到2008年燕京奥运会前,是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不过是白银时期,真正的黄金时期要到2007年之后,2007到2011年这段时间才是黄金时代。

因为这段时间,阿美利肯有求于华国,他们的大放水需要华国配合,不然他们控制不住国内的通货膨胀。

你能想象这段时间,美联储能同意华国投资集团收购摩根士丹利10%的股份吗?

换做现在,完全是天方夜谭,而且那10%的股票不仅仅能享受分红权,还有投票权,没有被稀释过的投票权。

换现在,想都别想。”

另外也有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士和他吐槽过:“08年以前那可是华尔街的鼎盛时期,华尔街能和华盛顿抗衡,美联储和联邦财政部压根没有现在这么大的权力。

那时候大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收购、拆分可要容易得多。”

这是因为在2010年之后,联邦对金融的监管愈发严格,资产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在公司倒闭、被收购、拆分之前需要预先支付分解资金,美联储更是拥有了引导任何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出售或转移资产的权力。

这里的限制词是任何。

华盛顿在金融领域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权力,华尔街则遭到了极大削弱。

华尔街新贵,来自硅谷的异端,和老牌金融机构美洲银行争夺全美最大券商美林,这其中充满了噱头。

彼得·蒂尔公开承认后,美林证券连续上涨,市场给予了非常正面的信号。

华国国内的媒体也在高频讨论这件事,本身阿美利肯金融界的动态就关系到全球经济什么时候能够企稳,而不管是NewPay还是美林,都是赫赫有名的企业,这桩潜在收购案话题度十足。

“卧槽,那可是美林啊,华国企业居然有收购美林的那一天,我之前做梦都想不到。这可比什么联想收购ThinkPad要牛得多。”

“拉倒吧,NewPay什么时候是华国企业了?NewPay不纯纯硅谷企业吗?你总不能说华人创办的企业都是华国企业吧。”

“新总依然掌握对NewPay的控制权,NewPay在全球范围展业,怎么不能说这是华国企业?”

“全球总部在硅谷,受到阿美利肯政府监管,主要业务也在国外,除了周新是华国人以外,我是没有看出半点NewPay是一家华国企业的影子。”

在社交媒体上则一下子就歪楼了,原本是在讨论NewPay可能收购美林,结果变成了讨论NewPay是不是华国企业。

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华国,从民间层面,已经不太需要这类事件来塑造民族自尊心了,和十年前的风气截然不同。

大家只会觉得华国人创办的企业能够收购拥有百年历史的美林证券很厉害,媒体会把这件事和民族自豪感联系起来,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反而不太会有这种感觉。

这就好比20年之后zoom在阿美利肯上市后市值飙升,大家没有什么感觉一样,因为它和个体的距离太远,zoom发展再好,也不会给个体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

而像华为实现芯片技术突破,普通个体也能享受到科技突破,产业链升级带来的好处。

阿美利肯贫民窟的流浪汉们想起阿美利肯的11艘航母也会骄傲地挺起胸膛,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航母是他们思维底层能够意识到,这些航母是保证他们能顺利领到救济金和免费食物的关键。

但他们肯定不会因为比弗利山庄富豪们的豪华别墅而感到自豪,因为那装修得再豪华,和他们也没半毛钱关系。

“我对于这些内容总体上持赞同意见,金融危机结束遥遥无期,适当放水以工代赈的模式,是有利于稳就业,保增长的。

本身华国从地方到中央的负债率都很低,按照过去华国经济的增长态势,适当加杠杆,并不会影响到华国金融的稳定性。”

彼得·蒂尔和沃伦·詹森在华盛顿为收购美林证券而奔走,周新则在燕京参加有关方面举办的金融工作闭门会议。

在前不久gwy常务会议结束后,燕京公布了10条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也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四万亿计划,只是gwy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发言人只是公布了措施,没有讲具体的金额。

那10条措施在申海的金融峰会上也被广泛讨论,大家都认为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方案,同时也被财经类媒体认为是华国货币政策,“从紧”向“适当宽松”的重大转向。

措施有了,具体执行还是空中楼阁,燕京方面希望找一些经济领域的专家来燕京开闭门会议讨论。

周新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企业家,自然也被邀请了。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涉及到这么大额的资金拨款,尽可能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可以由银行负责具体把水给放出去。

同时利用好银联的数据监管作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可以尽可能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之前由财政部和央行牵头做了银联,后续一旦进行大规模的棚户改造,结合财政放水,势必然会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和房价上涨。

不仅仅金融企业会发生系统性风险,高周转高增长的房地产行业,发生类似风险的概率不会比金融行业低多少,规模甚至更甚。

这方面的监管一定要跟上。”

周新知道这种建议燕京会觉得很好,靠银联监管地方国企有难度,但监管这帮地产企业,那他们毫无心理压力。

也许搞到后面会跑偏,但多少能发挥点作用。

“我简单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地产公司不是喜欢给施工方开票,比如一百万的现金,我给你一百万的票,票一年之后兑付,票面利息8个点。

虽然在2005年的时候国内就有票据法了,但是票据的登记一直非常分散,中农工建各有各的票据中心,然后地方还有地方的票据交易中心,像重庆联交所这种央企交易平台,也有票据登记的职能。

票据市场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机构间割裂、透明度低,市场参与者无法充分对接,信息严重不对称。

像这种完全可以由央行建立票据交易所,把票据集中管理,充分你发挥票据市场的功能作用。

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后,可以对承兑情况进行追踪,任何企业一旦出现票据拒绝承兑的情况,那么在统一管理平台上都能查到,这能极大程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地产这种高周转的行业,最喜欢用票据进行支付,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现金可以留着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施工方能享受一年8个点的利息,同样很香。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时候这样做没有问题,整个链条上下游的相关方都能获益,问题是一旦地产停止增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票据就面临拒绝承兑的风险。

恒大的商票打1折都没人要,别说利息,本金都亏了精光。

“我同意新总的观点,从去年开始,国内就有一些案例,企业拿着自己的钱去投境外的对冲基金,导致资金链断裂,票据无法承兑,问题他们的票据是在长三角地区的交易所登记的,承兑信息得到长三角才能查到,部分持票人利用信息差,把这些无法承兑的票据拿到川渝地区去做质押贷款。

信息的极端不对称导致整个票据市场泥沙俱下,没有充分发挥票据融资和刺激经济的作用。”与会专家说。

周新不说,未来也会有票交所,但是那就要等到十年之后了。

“没错,我一直觉得放水是有必要的,中央需要站出来给市场信心,但是建立健全整个金融体制机制更加有必要。

它关乎到我们长期的金融市场健康和稳定。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做好监管,我们才能让放的水去到它真正想去的地方。”

阿美利肯的金融市场,不健康的点在于泡沫太大,这个泡沫是美联储故意导致的,而华国的金融市场不健康的点在于,从业人员水平太低,缺乏监管和处罚措施。

“刚刚举例提到了票据市场的融资作用,证券交易市场的融资作用更重要,这是比票据更大,更能帮助实体产业发展的融资平台。

我们现在的证券市场面临很大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市场运作的违法成本太低,低到可怕,五十万的最高处罚力度,完全和实际情况不符。”这也是被诟病了很久的点。

为什么没改,说白了能这样操作的,挖出萝卜带出泥,后面指不定有什么人在搞鬼。

捉看粮仓的硕鼠是最难的。

不过周新无所谓,这种闭门会议他说了不算,但是他还是要说,他到了今天这个地位还如履薄冰,谨小慎微,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就是要让投资者有信心,把华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建设成真正考验企业经营、企业发展和企业盈利的市场,我认为现在的退市机制有很大的问题。

企业上市条件苛刻,退市条件更苛刻,能上不能下,之所以沪市也好,深市也好,妖股频出,乱象丛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刚刚简单举了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需要健全金融机制。

具体的这十条我觉得都很贴合实际,没有问题。”

周新之所以对基建没有意见是因为,在这个时间点,国内基建水平不高,基建还没到后世边际效应递减的那一步。

周新说完后,参加会议财经口人士冷汗直冒,要是按照周新的提议来改造,那金融圈从业人士的饭碗都得被影响。

昨天晚上九点多才回,实在写不动直接倒头就睡了,欠的周末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