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时机很重要

霓虹半导体行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嘲笑硅谷的同行们已经落伍了,嘲笑波士顿的研究人员在咀嚼霓虹科研团队的成果。

如果说八十年代有多辉煌,那现在就有多痛,先是主要利润来源存储芯片被高丽厂商赶尽杀绝,最后的希望尔必达看上去也要支撑不下去了。

然后是消费电子行业被华国厂商不断挤压生存空间,同样的手机索尼爱立信售价500美元,华国出口的智能手机都只要200美元,甚至更低。

霓虹厂商靠着低价策略抢占阿美利肯厂商的生存空间,现在轮到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别人抢占了。

昼间祐治能从文学系毕业一路坐到住友化学副社长的位置,他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是他对整体的认识并不弱,对产业的认识更是堪称顶尖。

昼间祐治光是从住友化学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合作伙伴从霓虹企业变成高丽企业,再到弯弯企业的异军突起,到现在华国企业、高丽企业和弯弯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很清楚华国的半导体企业发展有多迅速,也知道新芯是怎样的庞然大物。

新芯收购ASPLA对霓虹半导体从业人士来说堪称是标志**件,让他们对这家华国半导体巨头的实力、魄力和影响力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昼间祐治从不少同行那听到,类似新芯能后发先至,瓜分掉芯片制造大量的市场份额,而ASPLA为什么不可以。

他们私下沟通的时候,有大量探讨,其中索尼高管的大致意思是,半导体产业和消费电子产业属于一体两面,索尼的电子设备在全球范围内攻城掠寨的时候,霓虹的半导体行业跟着一起发展得很好。而高丽以三星、LG为首的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蚕食索尼的市场份额后,霓虹的半导体也跟着衰落了。

华国的半导体行业,同样是借着智能手机的东风发展起来的,就和霓虹半导体企业最早借助收音机发展起来一样。

昼间祐治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也许是主要原因,但在他看来华国从上到下的进取精神同样是经济衰退这么久的霓虹所无法比的。

住友化学在华国有着很庞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分公司,昼间和不少华国企业家打过交道,也去过很多次华国。

以和他谈判的梁孟松为例,昼间在和对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从对方身上嗅到了他刚刚加入住友时,公司高管们的那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冲劲。

现在包括他本人在内,整个霓虹半导体行业都失去了二十年前的那种锐气,当时他们想的都是如何把阿美利肯企业赶出去,霓虹三四家企业垄断整个市场,哪些技术路线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埋伏等等。

而现在大家关心的都是财报,都是营收和利润情况,市值多少,大家关心的是数字游戏。

昼间很清楚把技术卖给新芯是养虎为患,他虽然不了解新芯拿到住友的技术后,需要多久能够完全复刻,需要多久能实现超越,但从尼康光刻机技术转让来看,这个时间不会很久。

住友内部有声音表示不能卖,卖给新芯属于自己把自己给埋了。

问题是这件事他决定不了,现在市面上都缺钱,产经省搞一揽子刺激方案,钱也不可能给住友这种财团,因为他们不缺钱,他们需要自救。

上面的人觉得半导体材料属于投入大,见效慢,市场份额也有限的行业,住友化学在这上面也不是啥垄断,充其量是排名靠前的玩家,所以技术卖了也就卖了。

昼间只能执行,把技术打包卖给新芯后,能帮助住友今年的利润扭亏为盈,要知道住友从04年开始,年报再也没有亏损过,如果今年还能做到这一成绩,对住友整体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会是一针强心剂。

这一利好给住友带来的潜在好处远不止这30亿美元。

比如说,企业的信用评级能继续维持在高位,从银行融资的成本会更低,这能节约下来大量利息,发行债券也会更容易,给的利率同样能够更低。

“任何东西都有价格,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来说,住友需要现金,他们需要现金来填资本市场运作的窟窿。”关建英不奇怪住友会卖,他奇怪新芯为什么要买。

在他看来,新芯的摊子已经够大了,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半导体设备和消费电子,这个规模已经够庞大了。

甚至还横跨了软件行业,有一家做操作系统的公司,横跨了这么多行业,还都做的不错,哪怕是专门做操作系统的安卓,市场占有率都做到了前三,比windows还更高。

关建英认为市场上很难找到对标新芯的集团,唯一有点类似的要属三星,但他们真的有必要再继续扩张,又成立一家公司去消化从住友买来的半导体材料技术吗?

他对此持怀疑态度。

周新倒是很开心,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住友是不可能把这些技术卖给他们的。

半导体产业涉及到的点太多,就好像完成任务点亮拼图一样,有的拼图不是靠钱能点亮的,时机很重要。

而且即便新芯已经是半导体行业的庞然大物,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新芯也不过点亮了整个拼图的四分之一罢了。

“让师兄继续和住友那边保持联系,吊着他们,看能不能让他们掏出更多的技术来,钱不是问题,现在是30亿美元的预算对吧,我们把预算提高到50亿美元,看能不能多掏点东西出来。

另外瑞萨那边看他们愿不愿意打包出售,如果不愿意的话,是否接受入股,并不一定得收购,入股也是选项。”周新最后拍板道。

等高层会议开完后,关建英单独找到周新,他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老板,我们收购住友的技术后,是不是要专门成立一家半导体材料的公司,去运营这块业务?”

周新笑道:“是的,关叔,你对新成立的公司感兴趣?”

关建英摇头:“不,我只是觉得我们涉及到的面太广了。

我总觉得我们需要像英特尔那样把精力进行聚焦,聚焦在核心业务上,我们现在的业务有点像摊大饼。

过去我们也是摊大饼,因为大饼面积摊的很大,质量却没有因为面积大而变薄,所以我没有提出来有问题。

这次又要进军半导体材料,这一行业虽然和半导体沾边,但它其实和芯片的关联并不是那么大,所以我的疑虑是,我们是否需要花这么多钱,再次开辟一个新的赛道。”

50亿美元可不是小数字,50亿的现金更不是小数字,再加上周新的眼光,拿去投微软、英特尔、谷歌这类公司足以给他带来百倍收益。

百度已经被拆分成新百度和谷歌两家公司了,因为百度在麦道夫一案中造成的影响太坏,新百度的市场份额远不如谷歌。

同时因为百度拆分,微软也提前了四年时间推出了搜索引擎业务,也就是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放异彩的Bing。

周新完全能理解关建英的想法,新芯内部肯定有很多高管,都有类似的疑虑,新芯为什么要搞这种横向扩张,想把触角伸到半导体行业的每个角落。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半导体产业更是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案例,全球各地的企业进行合作,高度分工,最终生产出成品,这符合发展潮流。

没有哪家企业会想自己一手包办,更别提半导体这样涉及上下游的行业了。

IBM会在芯片制造式微后把这块业务抛弃,英特尔会在芯片制造不及预期后把芯片代工交给台积电来做,德州仪器在芯片制造技术落后后会把这块业务打包出售,这都是高度分工的体现,细分领域交给最好的企业来做,自己只负责自己有优势的那一块业务。

而新芯这种反而是异端,当然市场上像新芯这样的异端,还有三星,三星也属于异端。

周新苦笑,他也不想这样,但这些都是为未来未雨绸缪。

别人把你当成对手,你没有拒绝的权力,你只能接受来自对方的区别对待。

“关叔,我理解你的意思,主要是我觉得像这类技术平时很难买到,这次既然有机会,那就买来玩玩。

新芯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有资本任性一下。

你可以理解成尝试,到新的领域试试水。”周新说的轻描淡写。

关建英听到对方这样说,他默默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因为确实如周新所说的那样,新芯可以任性,新芯的血够厚。

就好像微软,它可以去做MSN,去做游戏主机,去做搜索引擎,去投资AI,去收购暴雪,他失败再多次,他的基本盘还在,他就无所谓。

新芯从营收和利润上来说,已经超过微软了,所以他们有资本去进行尝试。

更别说,半导体材料完全是围绕他们的主要经营业务来的。

“周新,来帮我看看,我们设计的智能手机怎么样。”曹永罗递给周新一款智能手机,外观酷似Mphone3。

曹永罗和周新合伙成立的永新科技,借助曹家背后的能量,以及Matrix供应商的身份,在粤省发展得相当迅猛。

Matrix一年5000万台的出货量,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组装订单和部分技术含量不高的零部件都是交给永新科技来做的,永新科技的地位就相当于富士康。

周新接过手机后问:“你也打算开始做智能手机了?这怎么这么眼熟呢?”

周新摩挲着这台手机,手感不错,虽然用的是塑料背板,但是却没有廉价感。

曹永罗摇头:“这是我投资的一家智能手机公司,他们最新的产品,今年年中发布,我拿来给你过眼。

谁不知道你智能手机发明者的身份,你帮我瞅瞅,也好给我一点信心,这家公司我可是投了不少钱。”

周新听曹永罗说完,这才注意到背后魅族的logo,他点头:“外观还不错。

具体操作系统和软件上我还得试试看。”

周新回国后,曹永罗和他经常来往,几乎隔三差五要来找他,没事也要找事来溜达一圈。

至于当年寝室的另外两个室友,曹永罗和他们两个还有联系,周新那是早就没有联系了。

像同学聚会,曹永罗还会去,周新从来不去。

“这家公司做的不错,每年能卖个一百万台左右,而且他们很少线下渠道,几乎完全依赖线上渠道。

在东南亚那块都小有名气,因为资本有限,他们想把手机卖到东南亚去都没有渠道。

只是通过一些背包客、发烧友,把魅族带到东南亚那边去。”曹永罗说:“因为永新帮他们代工,所以我就有关注他们的融资信息,和黄总关系也还可以。

上半年的时候,因为金融危机他们差钱,我就投了一点进去。”

周新想,这个时空,他把雷君挖到Matrix当CEO,小米没有了,魅族能不能取代原本小米的生态位。

加上联发科在智能手机芯片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如后世,魅族采购的也是来自新芯的燕雀和鸿鹄系列芯片,不会被联发科坑惨。

魅族是否还会和后世一样没落,周新很好奇。

有的时候,原本的人和事被他改变,这也是一种乐趣。

周新点头:“一百万的销量不少了,而且等渠道铺开,出货量还能再上去。

你投了多少钱进去?既然能被你看好,说明还是有潜力,新兴投资怎么没有投呢?

我在内部管理系统里没有看到他们投了这家企业。”

新兴投了蓝厂和绿厂,新兴的每一笔投资都会更新到后台的管理系统里,周新作为最高权限拥有者,能够知道他们的每一笔投资动向。

曹永罗笑道:“因为魅族认为Matrix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新兴投资和Matrix同属于你名下的企业,所以他们拒绝了新兴。

也正是因为他们拒绝了新兴,所以我才有机会进去。”

新群:583667508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