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芯的竞争对手们

“在新芯出现以前,芯片代工领域的玩家只有三家,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因为英特尔和三星都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产品,因此这三家企业中只有台积电的客户完全来自于外部企业。

之前我们的从业人士们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因为芯片代工和芯片设计的高度专业性,IDM受限于风险和经营成本而无法和Foundry模式竞争。

IDM模式的风险有你同时需要做芯片设计和制造,一旦销售不如预期,就面临高昂的损失,然后你需要同时养活两类人才,这也是成本。

而Foundry的模式只需要你做好芯片设计,成本降低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销售预期调整生产策略,生产端的成本由代工厂承担。

在90年代开始到千禧年期间,台积电的Foundry模式因为成本低而受到业界欢迎,业界逐渐认为这种模式将会是芯片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至于行业巨头英特尔非关键的晶圆都交给台积电代工,自己只负责核心晶圆的生产。而新芯又再度把业界的目光拉回IDM模式,IDM是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同样一旦你的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你的利润也会增加不少。

这种观念的转变,导致像英特尔、三星这样IDM模式的工厂选择把晶圆制造交给自己的工厂,而中小芯片设计企业则更加愿意跟单位成本低的新芯合作,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在不断被蚕食。

台积电不仅仅在营收端面临来自新芯强有力的竞争,在人才吸引度上也一年不如一年。之前台积电能够吸引来自华国半导体的高级人才,而现在他们的第一目标是新芯,其次才是台积电.”

这篇博客属于比较深入的分析了台积电所面临的问题,新芯给弯弯地区的芯片产业打击是全方位的。

原本台积电两条腿走路,英特尔和苹果,现在英特尔被新芯挖墙脚了,台积电的订单很大一部分要么英特尔自己做,要么给新芯做。苹果就更不用说了,和台积电没有关系了。

台积电几乎不可能再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在芯片代工领域一骑绝尘。

而博客最后提到的问题,台积电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张忠谋退休,刘德音接过台积电CEO之后,他们仗着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强势地位,能够虹吸整个亚洲除霓虹、高丽以外的人才。

像张晓强,清华毕业,燕京的清华不是新竹的那个,杜克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博士,从英特尔出来后加入台积电一路当到了技术部副总,在金平中退休之后,张晓强接过业务部负责人的职位。

还有黄汉森,港大本科,理海大学博士,斯坦福电机系的教授,在2013年的时候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台由纳米碳管组装的电脑而登上自然杂志封面,加入台积电后同样是技术部副总。

新芯崛起后,像张晓强和黄汉森这类人才,会首先被新芯吸引,而不是台积电。

“在大选的时候,我们喜欢用黄金交叉来形容原本落后候选人的支持率反超了领先者,并且这种反超实现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最近随着新芯收购ASPLA的完成,岛内大量芯片行业的从业人士以及财经媒体们用这个词来形容新芯和台积电之间,黄金交叉点位已经到来了,刘总您对此怎么看?”

为了稳定军心,刘德音亲自出来为台积电站台,参加中天的一档商业访谈类节目。

说来也有趣,刘德音未来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的时候表示对wutong看法,岛内媒体的标题是:“刘德音称若wutong发生,世界秩序将崩坏。”

大陆媒体的标题则是:“台积电董事长亲自驳斥硅盾护台的说法”。

至于具体纽约时报采访是什么,刘德音的真实观点是什么,媒体并不想让你知道。

说白了刘德音就是老蓝男的观点,保持现状别耽误台积电赚钱最好。

现在有新芯全方位给他压力,让台积电无法招架,金融危机让台积电现在这个时间点要想融资非常难,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成本。

“我不太认可黄金交叉的这个说法,因为我们和新芯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我们之间同时有竞争也有合作。

晶圆代工的市场很大,不是一家厂商能够做完的,它能够同时容纳我们、新芯、英特尔、德州仪器等等。

黄金交叉是形容市场上只有两个竞争者,然后又是绝对的零和博弈,最终赢家通吃的局面,所以我不认可这个说法。

更别说新芯和英特尔,他们是一种类型,我们和中芯国际是一种类型。”刘德音需要驳斥这种言论。

因为把台积电和新芯放在一起对比,那台积电在美股的股价短时间别想翻身了,甚至还得跌。

他很清楚面对新芯,台积电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如果投资者把台积电和新芯对标的话,没有人会选择台积电。

对于一级市场来说,我们直接去投资新芯新建的厂就好了,每年基本上固定7%左右的分红给到你,不香吗?

二级市场那帮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就更不想投你台积电了,不是龙头意味着享受不到附加价值。

所以刘德音要重塑市场对台积电和新芯的看法,台积电的竞争者是中芯国际、是华虹、是申海贝岭这些公司,我们才是一个赛道上的竞争者。

只要你竞争者换的够快,那你永远都是第一。

“哦,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所以说市面上的观点是错误的,新芯和英特尔才是直接竞争关系,新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英特尔?”主持人好奇道。

说白了他也是来配合刘德音打造这一形象的,因此他只需要做好捧哏就可以了。

刘德音猛地点头:“没错,在新芯诞生以前,英特尔是存活到现在唯一一家IDM模式的企业,也就是我们所称设计、制造一手包揽。

新芯在诞生之初的目标是做芯片代工,是对标台积电成立的芯片制造企业,但是随着Mphone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卖,新芯主要的经营目标变成了帮Mphone设计和生产芯片。

后来随着新芯自主品牌小米,和蓝牙芯片的推出,更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概念,新芯现在连自己内部的芯片供应都无法满足,更别说接外面企业的订单。

相反,新芯内部芯片的需求还会拿一部分给台积电来做。”

刘德音说的是真的,但是隐藏了部分信息,那就是新芯交给台积电的订单越来越少,随着新芯的产能增长,他们迟早会去抢台积电的订单。

还有就是,新芯优先合作对象是华虹和中芯,然后才是台积电。

主持人恍然大悟:“原来新芯和台积电之间还存在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新芯发展得越好,台积电也能从中受益。”

刘德音心里很想反驳,但表面上还是要装作一副赞同的样子:“是的。

像新芯和台积电这种模式,他们相当于是数据共享限制较少的单一公司,因此英特尔可以比 AMD更紧密地优化彼此的制造和设计。

他们的最终芯片定价可以低于 AMD,因为无需支付额外的代工费用。”

AMD的代工大部分是交给台积电做的。

“同样的,新芯也是这样一家企业,他们能够极大程度利用数据共享之间的优势,优化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

正是因为新芯和英特尔是同类型的企业,所以在移动芯片领域,新芯让英特尔非常难受,英特尔和AMD相比的领先优势,在面对新芯的时候消失不见了。”刘德音想把英特尔拉下水。

他的话是会被媒体传播到硅谷的,台积电和硅谷之间的联系要比和张江之间的联系紧密的多。

英特尔一直要到14nm工艺制程的时候开始落后,原本定于2016年突破10nm工艺进行过渡,结果就是完全崩溃,台积电在16nm、10nm和7nm工艺上接连领先,直接领先了英特尔三年时间。

而英特尔失去领先地位后,效率低下的问题暴露无遗,他们在制造晶圆的良品率上明显低于台积电,需要更多的晶圆厂来实现相同的产量。

从成本到性能再到良品率,几乎是全方位的落后,甚至没人能说清楚英特尔为什么落后。

以至于后来英特尔自己在进行改革的时候,采取了内部代工的模式,内部设计部门需要付费来锁定订单。

采用大量内部代工的模式来节省成本,比如说不同的芯片设计团队,你这个团队去年设计的芯片销售额是多少,然后英特尔根据你们团队的销售额给你分配你可以支配的钱,你再拿这笔钱去锁定订单。

而不是之前那种所有团队按照重要性排队,A团队把先进制程的生产占完了,结果造出来的东西依托答辩,完全卖不出去,靠着老本可以一直躺着把先进制程给占完了。

而因为周新知道IDM模式的弊端,所以新芯从成立之初就是采取内部代工的模式。

甚至因为燕雀和鸿鹄的火爆,新芯内部有芯片设计人员单独组建团队,进行智能手机相关芯片的设计。

“那您认为英特尔和新芯之间谁会有优势?”主持人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刘德音说:“英特尔掌握了现在,而新芯看上去在未来占据了优势。

我们都知道个人PC是过去数十年主流电子产品,英特尔牢牢占据个人PC芯片的垄断地位,但新芯在智能手机芯片的领先地位同样稳固,智能手机是未来。”

主持人问:“刘先生,在大概十年前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Fabless模式是未来,IDM是落后的模式,现在随着新芯科技的出现,IDM模式好像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大家发现除了英特尔之外,其他企业同样能够做好IDM模式,您现在是要推翻十年前自己的观点还是说继续坚持Fabless比IDM更好的观点?”

刘德音说:“新芯看上去是个例外,它的强势是建立在他在智能手机芯片的强势地位上的,其他企业无法像英特尔和新芯那样,占据某一类芯片绝对领先优势的时候,Fabless是要好于IDM的。”

主持人笑道:“所以您还是坚持Fabless更好的观点,只是给这一观点打了一个补丁。”

刘德音点头:“是的。”

在未来,英特尔在14nm之后彻底落后台积电,他们在硬抗了十年之后也抗不住了,把芯片制造和芯片设计进行了拆分。

英特尔牌代工厂能接苹果A系列芯片和M系列芯片的订单,英特尔设计部门的订单也可以直接交给台积电,而不是找种种借口加以掩饰。

英特尔在做出拆分决定的时候预计,拆分后的第一年就能节省30亿美元的成本,并贡献6%的利润。

到2023年,该代工厂的收入预计将超过200亿美元,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通过这些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英特尔的目标是到 2026年赶上台积电,并有可能赢得苹果等大公司的业务和英伟达。

结果就是这只是美好的幻想,实际情况远不如他们自己的预期,英特尔技术落后和臃肿的组织关系有关,和组织失去活力有关,不一定是IDM这种模式不行。

“对于新芯收购ASPLA这件事您怎么看?”主持人问,“这也是最近岛内很关心的一个话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三星在扩产,新芯在并购,台积电是不是也要乘着这个时机进行逆势扩张?”

“老实说啦,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新芯收购ASPLA对台积电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刘德音苦笑:“因为这代表新芯的工艺能够再度进步,产能得到增加,能分出来给台积电的订单就更少了。

三星扩产和新芯的扩张,都表示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企业有足够的信心,认为他们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活下去,活到局势反转,周期上行的那一天。

台积电同样有这样的信心,但和这两家企业相比,台积电的资金实力确实没有那么雄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