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二十九章 福兮祸之所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支持新芯光刻机?

因为周新亲自参加申海卫视组织的访谈类节目,出来站台声称新芯光刻机的市值被市场炒作过度,已经存在严重泡沫。

周新的公开声明依然没有阻止新芯光刻机股价的继续暴涨,在周末两天消息充分发酵后,周一股市开盘后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新芯光刻机再一次被死死按在了涨停板上。

网上诸如周新不过是世界首富而已,他懂什么大A的言论层出不穷,作为上世纪末就在阿美利肯的资本市场玩的炉火纯青的周新回国之后,居然被人质疑不懂资本市场。

能搞出NewPay这样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电子支付软件,能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大量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周新,在新芯光刻机再度涨停后被网民们质疑不懂金融。

这是我这个世纪听到过最好笑的笑话。

当然我并不太想谈周新,他身上值得谈的东西太多,不是这篇博客所能讲完的。

我更想讲为什么新芯光刻机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即便周新本人亲自站出来说新芯光刻机存在泡沫。

周新过去的辉煌战绩,拳头游戏从上市时候的八十亿美元到现在的四百亿美元,上涨五倍,NewPay从最开始的十亿美元估值到今天的千亿美元估值,翻了一百倍。

至于Quora就更不用我多说了,类似案例非常多,他们足够证明周新的投资眼光和经营实力。投资者们相信即便追高了,新芯光刻机在周新的带领下,它的实际价值也会逐渐追上市值。

大家损失的无非是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损失时间是能够承受的。

除了对周新的信任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从股改以后,A股圈钱越来越厉害,没有上市的公司想方设法上市,上市的公司各种再融资。

在前两年的时候有媒体做过统计,A股从运行以来,所有公司加在一起创造了6965亿的利润,却从社会股东手里募集了接近1万亿的资金。

创造利润6965亿元,融资高达9675亿元,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影响了华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更夸张的是股改后的这几年,各路神仙看到A股如此火爆,新上市的企业们上市市值都比他们当年要高得多。

因此他们就想方设法包装自己的财报,去做再融资,这是A股最典型的不平等圈钱行为,每一次都是对企业本身的透支。

大股东可以放弃配股权或者增发认股权,然后将壳外资产包装之后再让上市公司收购,自己通过再融资获得净资产的增值,谁亏了?普通消费者。

最近再融资的数字更是越来越夸张,先是平安1600亿元的增发,然后是浦发高达400亿元的再融资,这帮公司们认为股市的钱不用还,谁都想要,公司上市完全是为了圈钱。

大量企业存在这样的行为,圈钱的单位从千万变成了百亿。

但是新芯不太有这样的担忧,因为新芯在招股书里写的非常明确,这次募集资金能够满足他们三年的资金需求,等浸润式光刻机的产能上来之后,这部分利润会再投入到研发中形成正向循环。

二来是最近周末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消息,由自然基金委员会和新芯共同投入五十亿rmb到光刻机研发中去,有自然基金委员会站台,这又是一重保障。

三来就是出于对周新个人节操的信任,他如果要圈钱有太多种办法,没有必要到大A来圈钱,他不像其他上市公司,其他上市公司可能只能到大A上市,他们跑到海外去上市,海外资本市场不认,而对周新来说纳斯达克就是他的大本营。

所以投资者对于新芯光刻机的热捧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周新在周五晚上参加申海卫视的节目并没有起到效果,因为在周末的时候华国和新芯联合创办了实际投入高达50亿元的光刻机研发基金,这让投资者们的信心更足了。

“卧槽牛逼,这相当于国家掏钱出来支持新芯继续研发光刻机技术,等于是国家给新芯报销一半啊!”

“新芯掏25亿,国家掏25亿,这太大方了,募集到的资金八分之一就这样出去了。”

“我就想问问这样是否合理,国家出资帮个人企业做研发?”

“有国家站台还怕什么?无脑冲就完事了。”

“还是新芯厚道,说投资到先进制程还真就投资到先进制程。”

新芯光刻机市值突破五千亿的那个周末,张鹏到陆家嘴出差,周末找陈波吃饭:“**,我有点为你感到后悔了。

你作为博士去新芯肯定有配股,你当时要是去了新芯光刻机,光是期权激励现在都得价值大几百万。”

陈波同样满脸悔恨:“别说了,再说我又要心痛了。

我知道新芯光刻机上市,光刻机业务板块的同事们肯定会发一笔,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么猛。

五千亿啊,这是什么概念,我当年要是去了新芯光刻机,这次上市,期权值个五百万不成问题。

同事们的成功让我嫉妒,周五下班的时候我们领导怕大家心理不平衡,还特意跑过来画饼。

说新芯半导体设计未来也有机会上市,让大家好好干。”

这就是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加令人揪心。

怕朋友过得不好,又怕朋友过得太好。

这种心理是最普遍的。

张鹏也有类似的心理,陈波要是成百万富翁了,那也超过自己太多了。

他听到陈波说新芯半导体设计也有可能上市,于是连忙问道:“半导体设计也会上市?

关总说的吗?”

陈波叹气:“我们组长说的,想啥呢,纯属画饼。

半导体设计压根就不缺钱,研发投入也有限,按照新总的性格,压根不可能上市。

他可能觉得大家最近太关注新芯光刻机上市这件事,上班都没有心思,所以想画饼让我们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吧。

王文博伱记得吗?”

张鹏点头:“记得,也是你们学院的同学,我记得好像和你是一级的,我们一起打过球。”

只是认识,但是不熟。

陈波说:“他和我一起进的新芯,他去的光刻机,我去的芯片设计,他的期权现在应该值五百万了,我就是这样估算的,我要是去光刻机也能拿到这么多。

唉,还是太短视了。”

“卧槽,他居然去了新芯光刻机!”张鹏感到揪心。

陈波知道张鹏的感受,因为他是有机会去新芯光刻机的,他的心情只会更强烈,但看到对方心痛,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受了:

“是的,他是我们这届博士唯一一个去新芯光刻机的。

前两年去新芯光刻机的博士师兄,我估计他分到的股票估值超过七百万了。

一年五百万,想想都爽。”

当下博士很少,博士出来能赚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一年五百万仍然是非常夸张的数字。

“算了,还是不聊这个了,越聊越心塞。

我已经后悔去金融行业了。”张鹏说。

陈波问:“啊?你们不是接到了新芯光刻机这个项目么?

你们能分到的应该也不少吧。之前你说7个点的费用,新芯这次募了200亿,你们分到7个点的话也就是14亿,分到你头上再怎么样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吧。”

陈波对7个点记得很清楚,这让他意识到金融有多赚钱。

谈到这个张鹏就想大吐苦水:“想啥呢,你们公司怎么可能给我们七个点的保荐费。

7个点那得是企业上市有难度,上与不上在监管的一线之间,属于可上可不上的境地下,我们来帮他们运作上市这件事,他们能给到7个点。

像新芯光刻机这样,监管求着上,顶层直接发话的企业,怎么可能给7个点的服务费。

1个点,这行业太卷了,1个点还是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一起分,光券商就有五家,我们只是其中一家,平均每家也就一千来万,而且时间特别赶。

去年年底说要上市,两个月时间就要上,我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是一两点睡,第二天七点就起,公司直接在公司边上给我们租酒店。

新芯这种项目真的,纯粹是为了捞个名头,做了国内民营企业最大的一笔募资,单纯是为了这个名头去做的,真不赚钱。”

陈波瞬间心理平衡了:“新芯是这样的,我们对供应商要求很严格。”

“Newman,看来我们得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了。”林本坚苦笑。“蔡司那边应该是受到了欧盟和阿美利肯的压力,不愿意和我们在EUV研发上进行合作。”

在EUV领域,镜头依然是重中之重,新芯希望复刻之前在浸润式光刻机领域的合作,继续和蔡司深度合作。

但是这次蔡司拒绝了,对方的大致意思是:“我们乐于看到光刻机领域出现新的挑战者,浸润式光刻机的研发成功证明了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我们无法和新芯在EUV领域继续合作,因为我们在EUV领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EUV LLC上。”

蔡司的CEO对于蔡司和新芯过去三年时间的合作表示高度肯定,但是EUV不是他能决定的,阿美利肯能源部主导的EUV LLC更不是蔡司能拒绝的。

这个已经持续十余年的研发项目,蔡司也不愿意半途而废,转头和新芯合作。

正是因为深度参与了浸润式光刻机的研发,所以在蔡司看来,浸润式光刻机这一技术路线更像是取巧,通过技巧胜利绕开基本功的限制。

但是在EUV领域,是没办法再取巧的,新芯显然无法在基本功上和阿美利肯相媲美。

蔡司的失约对新芯后续EUV研发来说是噩耗,后世EUV的光学系统甚至是非蔡司不可,换任何一家供应商来都做不到这个精度。

更别提光学仪器孱弱的华国市场。

这是周新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他想过光源会出问题,因为Cymer是阿美利肯企业。

但是光源有办法解决,等尼康被A**L和新芯联手打死之后,收购霓虹EUVA联盟里的光源制造商就好了。

结果蔡司先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周新心想,这就是福兮祸之所倚,正是因为他们在光刻机领域发展太快,所以蔡司才会感受到来自阿美利肯能源部的压力,他们无法继续合作下去。

“林叔,你说新芯要是没有推出浸润式光刻机,蔡司是不是还会继续和我们合作?”

胡正明知道周新在想什么,周新觉得他们要是藏拙的话,能把EUV推进更快,他打断道:

“Newman,我们不可能一直瞒着,研发完成后不进入生产环节验证,不把浸润式光刻机投入生产。

再者蔡司现在说,比我们成功之后说要好得多,等到我们成功之后,蔡司不给我们供货,那到时候所有的投入都白费了。

反而现在相当于在镜头上要完全从零开始,这不可怕,我们需要有耐心。”

林本坚赞同胡正明的观点:“是的,现在正好是培养国内镜头供应商的时机。

正好新芯产的ArF光刻机可以逐渐让国产供应商来做镜头。”

周新点头:“我们得做两手准备,这是一条路。

另外我们有没有可能收购尼康?

等到尼康精密仪器部门的市场份额被我们吃掉之后,有没有可能把这个部门给收购过来?

或者直接把尼康做物镜系统的那帮人给挖过来。”

老实说周新不太想从零开始,从零开始意味着时间会彻底被拉开,原本他预计花个五年能搞定,没了蔡司,至少得十年。

收购尼康的话能节约两三年时间。

周新还是偏向于在金融危机后,接收霓虹半导体的遗产,给他们办一个体面的葬礼。

从镜头到光源再到光刻胶,等到金融危机来临时,一切都好谈。

胡正明说:“能收购当然好,但是尼康会卖吗?

精密仪器部可是尼康利润来源大头,即便因为浸润式光刻机吃掉他们一部分市场份额,尼康应该不会这么轻易认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