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小米的东南亚战略

小米在2005年新芯推出燕雀和鸿鹄系芯片后,作为新芯旗下的子公司,率先掀起了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战争。

在小米以前,早有Matrix、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一众海外品牌的智能手机出现在华国消费市场。

但是这些产品动辄五千元起的售价加上华国3G网络尚未铺设完全,人们对智能手机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即便是海外最流行的智能手机Mphone2在华国依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这就好比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们苹果的持有率远不及红米,红米才是让他们接触到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启蒙产品。

后世小米为什么被誉为年轻人第一次的**,从第一部智能手机到第一次被股市割韭菜,再到第一部电车,小米主打的就是一个没有门槛。

小米在港股上市的时候中签率都是百分之百,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散户IPO。

小米上市后一路下跌,最低跌幅接近腰斩,横盘时间长达两年。

当然这也是雷总的一片苦心,让年轻人第一次被股市割韭菜,在被小米割之后能不再碰股市,港股和A股都不是好东西。

现在的小米没有上市,由于极致性价比,让它在广大消费者群体中有着极好的口碑。

在去年小米智能手机发布后,小米智能手机、小米电脑加上自行车更是被誉为大学三件套。

小米在顺利席卷华国后,第一年的产能主要满足国内市场,同时在推进东南亚战略。

在当下,华国企业海外扩张第一目标就是和华国文化更加趋同的东南亚地区。

华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目标是东南亚,手机企业的第一出海目标是东南亚,小米做出了和大家一样的选择。

很简单,因为距离最近,距离不仅仅是产品组装的距离,同时也是管理距离。

华国企业跑到欧洲或者南美去,几乎是要针对当地市场完全重构一套管理架构,但是东南亚不用。

唯一要适配的是劳动fa,国外的工会可不会像华国工会那样温情脉脉,完全无视各种侵犯劳动者的管理行为。

哪怕是和华国走相同道路的南越,工会同样无比强势,并没有沦为发福利的职能部门。

华国在短短三十年时间迅速崛起,这和华国人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和美好未来出让了大量权益脱离不了关系,华国制造业在这三十年的崛起同样和广大劳动者的血汗脱离不了关系。

回到小米上来,小米凭借着性价比策略,在东南亚如入无人之境,两千rmb起的定价在狮城、吉隆坡、胡志明、曼谷这些东南亚的一线城市有着大量受众。

东南亚在当下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因为历史原因和国际分工导致他们缺乏强势产业,更多的GDP还是靠卖自然资源。

像印尼,严重依靠天然橡胶、煤炭、棕榈油和锡矿石的出口,泰国也差不多。

这些地方说有钱谈不上,但消费意愿远比华国人强烈。

华国人天然的危机感和储蓄意识让他们不太可能赚五千,把这些钱全部掏出来消费。

但是东南亚的消费群体,他们赚两千,是真能拿两千出来消费。

小米的定价几乎正好踩着了东南亚一线城市消费人群的接受门槛。

加上有周新的光环效应,小米在东南亚扩张速度非常快。

“Newman知道吗?这是Newman创办的手机品牌,你只需要花2000rmb就能享受到和六千元Mphone2相同的体验。”

(这里没有去做换算,因为涉及到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就统一用rmb作为货币单位)

小米在东南亚地区采取的是开放加盟的策略,加盟商们为了把货卖出去,自然会采取夸张的宣传方式。

小米东南亚线下门店的店员们直接拿小米和Mphone2做对比,再用同样是周新创办的企业作为最后的总结,让消费者认为小米是Mphone的平替。

花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享受到Mphone2百分之八十的体验。

这听上去略显夸张,实际上小米作为2005年的产品,而Mphone2作为2003年的产品,百分之八十并不算过分。

让余大嘴自己来东南亚吹,他能吹成百分之百的体验。加盟商们还是保守了。

看到小米在东南亚迅速扩张,2006年短短一年时间开出了超过两百家线下门店,销量破五十万,这让很多友商们坐不住了。

原本在东南亚是直营的开始开放加盟,TCL原本一直坚持直营战略,只在东南亚的一线城市开门店,现在也开始开放加盟。

海外品牌像三星、诺基亚、LG这些,原本他们在东南亚就深耕多年,之前的策略是靠经销商铺货。

一家线下门店可能卖很多个品牌的手机,类似苏宁、国美那种模式,海外品牌之前走的是这种路线。

现在看到小米开放专门门店的形式如此成功,他们也开始尝试。

其中动作最快的是弯弯厂商:明基和HTC。

鸿鹄和燕雀芯片在公开发售后,有点出乎新芯高管意料之外的是,最先来大手笔采购芯片的厂商是HTC。

HTC的创始人王雪红亲自带队来申海和新芯聊的。

“胡教授,您也是我的老师,虽然我是学经济的,不是电气工程学院的,但是我在伯克利的时候还来听过您的课。”王雪红在新芯一开始就把姿态放的很低。

她是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的女儿,HTC是品牌名,这家公司叫宏达电子,最早是做PDA以及PDA代工的。

宏达帮Plam、惠普、苹果等一系列的厂商代工掌上电脑,一度成为掌上电脑代工领域的领头羊,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

智能手机兴起后,宏达开始主打HTC这个品牌,到这次王雪红带队来找新芯合作前,宏达已经推出过两款智能手机了。

这两款智能手机都是基于他们过往打造掌上电脑经验打造的,采用的是微软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搭载的技术都是知名大厂的技术,售价也颇为良心,但是却在市场上不温不火,反响平平。

就压根连讨论声都没有激起,在大陆论坛上的声量甚至还不如他们投资的手机品牌多普达。

这对立志要在智能手机领域干出一番事业的王雪红不得不说是一个打击。

也正是因为之前的失败,让宏达决定投奔新芯。

胡正明笑道:“王老先生是商界值得钦佩的前辈,王女士又是这么年轻就创办了宏达如此成功的一家企业,你身上同样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王雪红说:“和新芯比起来,宏达还是太稚嫩了。

我这次来是想和新芯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会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全面倒向新芯。

我们打算一次性向新芯采购500万片鸿鹄芯片和500万片燕雀芯片。”

这是大手笔,采购燕雀芯片的厂商很多,采购鸿鹄芯片的却没有多少。

大家都想的是通过新芯的CPU来走量,观望一下英特尔和德州仪器要推出的手机处理器。

一次性采购500万片鸿鹄,宏达是第一家。

胡正明点头:“荣幸之至,我们会给宏达最大的优惠,除了新芯在发布会上承诺的价格优惠外,我们还尽量给一些额外优惠。

同时在发货上也会给宏达优先权。”

胡正明很高兴,能拉拢一家是一家,宏达因为背靠台塑,压根不缺钱,看上去是市面上的长期玩家。

芯片厂商和这样的长期玩家打好关系准没错。

特斯拉早期连年亏损还能坚持到新能源爆火的这一天,还不是因为特斯拉和马斯克的超强融资能力。

如果贾会计能融资到今天,乐视帝国还真有成的可能。蔚来年年亏,财报上显示产一辆赔一辆,还不是坚持了这么久。

这些企业融资还要靠忽悠,宏达融资靠台塑的光环就够了,弯弯资本会源源不断支持宏达。

后世一直到2021年,宏达还能轻而易举把手机授权作价11亿美元卖给谷歌,还是非专属授权。

王雪红见胡正明不松口,没有正面回答她关于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请求,于是继续说:“胡教授,我们除了在硬件上会采购新芯的芯片外,在软件上同样会考虑新芯。

我们的操作系统计划采用新芯的安卓。

我相信安卓现在处于起步阶段,很需要来自各大手机厂商的支持。”

这属于纯纯利诱了,芯片不愁卖,因为手机处理器目前是独家产品,你不买总有人买。

但是操作系统不同,先不谈大的手机厂商们都有自己做手机操作系统的心,小的手机厂商们要面临微软的诱惑。

新芯的安卓能不能成,胡正明没有一点把握。

因此HTC的支持显得格外关键。

“需要新芯做什么?”胡正明很冷静,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

王雪红说:“HTC需要新芯未来新芯片的首发权。

这是燕雀1和鸿鹄1,我们需要未来新芯新的手机处理器的首发权。

HTC开卖一个月之后,其他手机才能开始发售。”

这要求说过分也不过分,说不过分又有点过分,相当于HTC的优先权要比小米还要更高。

同时胡正明也佩服对方如此信任新芯,认为新芯的手机处理器能长期在手机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

因为这首发权要燕雀和鸿鹄足够给力才有价值,高通的骁龙首发权小米每年要抢,联发科手机处理器的首发权外界压根不知道也不关心。

胡正明说:“我需要考虑考虑,因为这还涉及到小米。

我们旗下也有消费电子品牌,但是我想我们原则上可以答应。

我的想法是需要有要求,HTC不能卖的太差。

比如说搭载最新燕雀芯片的HTC手机发售后,一年内得卖出去五百万台。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下一年的首发权就会被收回,HTC什么时候能首发后一年内卖到这么多,什么时候新芯再把首发权给HTC。

当然这是我临时想到的方案,我们可以下来再聊细节。

但原则上我同意新芯和HTC合作。”

后来HTC和新芯正式达成合作,而且正是胡正明提的条件,HTC搭载燕雀和鸿鹄芯片的新机一年内要卖出去五百万台。

在当下市场里,这不是多高的要求。

搭载燕雀和搭载鸿鹄是分开计算销量的。

作为回报,新芯的安卓阵营多出了一个重量级的支持者。

因为站到安卓阵营的缘故,HTC和微软的关系几乎是瞬间恶化,HTC在今年更是直接宣布退出掌上电脑市场。

正是因为HTC和新芯的战略合作,才让HTC在东南亚区域迅速跟进小米的战略,开放加盟权限后迅速铺设专卖店。

明基敏锐的嗅觉让他们也采用了相同的战略。

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以吉隆坡为例,开了10家小米门店,8家HTC和6家明基,被当地人戏称来自华国的智能手机联盟。

国外不会区分弯弯大陆,在他们看来都是华国厂商。

小米的快速扩张,同时占据了两大要素,最具想象力的行业-移动互联网,最具想象力的规模-海外市场。

国内难得有厂商同时具备了这两点要素,因此国内金融机构们最垂涎的还是小米。

“**,小米会不会上市?小米潜力多大,又是制造业,应该很需要资金才对。

小米有没有上市融资的需求?”张鹏问道。

新芯半导体上市充其量是个百亿美元规模的IPO项目,小米上市起码也是五百亿美元规模的IPO项目,这是盒子蛋糕和生日蛋糕的区别。

陈波摇头:“别想了,至少短期内是别想了。

小米压根就不缺钱,根据我得到的小道消息,小米想要钱那太容易了。

银行的贷款利息成本最多3个点,申海的类金融机构借钱给小米甚至2个点就借。

小米去融资,光是给机构的费用都不止两个点吧?”

张鹏心想,md伱们给这么多低成本资金干嘛?银行3个点的利息到哪里去赚钱?申海能要点节操吗?这不是不给我们投行活路吗?

“七个点吧。”

陈波猛点头:“你看嘛,我们找你们做IPO,募集的资金要给你们7个点,我们找银行,资金成本最多3个点,小米怎么可能会去上市嘛。”

感谢小车小屋的盟主打赏!我的第二个盟主!

万分感谢,鸦感到了鸦力.

周末加更,盟主打赏周末无论如何都加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