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利益共享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利益共享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苹果和雅虎不同,雅虎是周新主动去提醒杨致远,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

苹果则是乔布斯在看到Mphone1后就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有可能成为未来。

Mphone1应用商店在推出前以及推出后,周新每次和杨致远见面都会和他聊这个话题,希望让雅虎成为MOS生态中的一员。

雅虎不如20世纪末那样呼风唤雨,站在互联网第一的宝座上俯视其他互联网企业,现在的雅虎算是硅谷二线科技型企业的头部,一线科技型企业的尾巴。

这不代表雅虎不重要,雅虎依然是手握大量现金流,有着数量不菲合作伙伴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它如果能主动成为MOS生态中的一员,对MOS生态的完善有很大帮助。

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周新希望雅虎别倒那么快,他不想看到全球搜索引擎市场被百度一统。

听上去确实有点奇怪,百度能一统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在和谷歌合并并上市后,百度成为了之前雅虎的角色,在硅谷的资本市场以及互联网上呼风唤雨。

如果给雅虎足够的时间以及足够的资源,雅虎把搜索引擎技术发展到和百度相差不大的程度,那雅虎完全可以在搜索引擎市场给百度找麻烦,甚至是威胁到百度的统治地位。

周新希望硅谷的局势更乱一些,垄断型企业越少越好,如果又形成了类似于谷歌、FB、苹果、微软、亚马逊这样少数几家互联网企业,那太没有意思了。

垄断型企业越少,NewPay和Mphone的发挥空间也就越大。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测,这是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和电脑相比,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使用。

对于用户来说,需要找到电脑,然后坐在电脑前开机打开网页,登陆,然后才能获得反馈。手机则不同,人随身带着手机,甚至连开机这个步骤都省略了,只需要轻轻打开屏幕点开应用就可以获得最新的反馈。

每个用户的获得反馈和给出反馈的时间大幅缩短,带来的优势不是简单的加法,完全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杰瑞,移动互联网才是未来,雅虎目前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很难和百度正面竞争,移动互联网不一样,这是一块尚未被发掘的金矿。”

这是周新和杨致远交谈时的原话,当然对雅虎乃至杨致远来说自然不可能简单的因为周新的一番话就改变他们的战略,周新的话只是给了杨致远新的启发。

对杨致远来说,他甚至要怀疑周新是否居心叵测,毕竟周新是百度的第一大个人股东,他手上持有的百度股份甚至比百度的创始人robin还要更多。

这会不会是为了让雅虎放弃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和百度竞争的阳谋?

杨致远回去之后组织公司内部、外部的商业咨询机构、科技媒体等等,做了一份详细的尽调报告。

报告发现,Mphone1的用户平均在移动互联网上花的时间是传统互联网的二分之一,Mphone2的用户,移动互联网上花的时间超过了传统互联网。

这让原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雅虎,更是决心要大幅转向,把移动互联网提升到比传统互联网还更重要的地位。至于为什么周新要提醒杨致远,杨致远只能理解成在周新心里Matrix要比百度重要。

想想也正常,Matrix是亲儿子,百度充其量算是养子,还是寄养在别人家的养子。

周新和乔布斯则是另外一番说法:“智能手机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苹果不用急于进入这一领域,智能手机和音乐播放器不同,需要大量投资,苹果贸然进入如果失败,会对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苹果完全可以再等等。”

周新作为苹果的大股东,这么说自然有道理在其中,苹果在音乐播放器上一骑绝尘,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七十的高端市场,把索尼打的喘不过气。

也正是因为ipod2和ipod zero的良好表现,所以新芯出品的蓝牙芯片才会如此迅速的在市场上打开局面。

乔布斯一开始还以为是因为周新不希望苹果和Matrix在智能手机这个市场上直接竞争,毕竟一家的股权完全属于周新,另外一家则是周新大量持股,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方式避开正面竞争。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周新认为苹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而不希望苹果进入这一领域,倒不是自大,周新既然会大量购买苹果的股票,说明他认可苹果的价值。

等到Mphone2出来之后,乔布斯不再这么认为,因为Mphone2几乎就是他理想中的手机形态,他很难想象要怎么和Mphone2在智能手机领域正面竞争。

不仅如此,如果是和Mphone1竞争的话,乔布斯估计至少要投入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花大概两年时间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突破,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站稳脚跟。

看到Mphone2之后,乔布斯已经估计不出来要投入多少钱在研发上,才能在手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苹果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玩家,很难和Mphone2正面竞争,但这不代表他要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乔布斯要做智能手机的决心。

因为Mphone2已经完美揭示了智能手机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如此有潜力而且一片空白的市场可不多了,音乐播放器的市场和手机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没错,苹果会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我们内部已经在组建团队准备着手研发了。”自从Mphone2发布后,乔布斯大量微博内容都是围绕智能手机以及苹果要做智能手机展开的。

当Mphone2吸引了整个硅谷乃至全球目光的时候,周新则在和各路投资机构们洽谈Matrix的第一轮融资。

消息传出后,整个华尔街像炸开锅一样沸腾起来,本来以为Matrix和他们没有关系,毕竟周新不差钱是华尔街的共识。

高盛内部极其后悔当年为什么要一次性给周新那么多现金。

当年高盛主导下,时代华纳花七百亿美元从周新手里收购Quora,这是时代的机遇。高盛那时候已经嗅到了纳斯达克掩盖在盛世繁花下的危机。

高盛不是小机构,而是和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花旗、美林等机构并列的顶级机构,他们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

在这样的前提下,想在纳斯达克危机中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收购Quora就是高盛的战略,以收购Quora为由,在一、二级市场上大手笔出售互联网企业的股票,这些股票换来的部分现金变成了收购Quora中的一部分。

在收购Quora中,高盛只需要参与部分时代华纳的融资,还有别的投资机构也参与了此事,只付出了少部分代价,就在危机到来前将手头大部分的风险资产脱手出去,这就是高盛设计的瞒天过海策略。

最终的结果证明高盛的策略无比正确,成为纳斯达克泡沫下损失最小的顶级金融机构,成为那段时期收益表现最好的机构,主动引爆泡沫甚至还让高盛在阿美利肯股民心目中成为了良心机构。

唯独没想到的是,周新后续发展如此迅速,在拿到700亿美元之后周新再也不用依靠风险投资机构,反而是风险投资机构们求着周新要给他钱。

所以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你只能基于当时的情况进行取舍。

高盛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难道不知道,周新在互联网领域的价值吗?显然是知道,但是这价值当时来看,是比不上他们在资本市场中对互联网企业们的投入。

“Newman过于精明了,这么年轻就懂得分享利益,和Newman比起来,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们三十多岁依然把利益看得太重。”

“我认为对Newman来说钱不重要,创造的乐趣、对企业的掌控权、引领时代潮流,这些应该比金钱上的收获更重要。

但是对我们不一样,金钱就是权力,就是社会资源,我们一定要参与到Matrix的融资中去,智能手机和传统手机对比,优势已经非常明显,而Matrix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就相当于微软在个人PC时代的地位一样。

我们错过了早期微软,不能再错过下一个微软,手机会是不亚于个人电脑的庞大市场。”

微软上市的时候,高盛是微软的保荐人兼做市商,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的特许交易商,不断向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用他们的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二级市场的庄家,高盛作为做市商身份参与到微软全部交易中,无论是买还是卖,成交股票的比例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高盛在微软上市过程中吃了个盆满钵满,但是依然有遗憾,那就是高盛没有参与微软上市前一级市场中的风险投资。

那赚钱效率远远比在二级市场做苦力来得多。

“Newman想要的,高盛同样能给他,我们在华盛顿经营了数十年,Newman和我们合作,我们能帮他把利益分配的最完美。”

“我还是不太明白,Newman作为一个华国人,怎么会这么懂华盛顿的游戏规则,Matrix才显现出潜力,他就想到了要把更多的人进行利益捆绑,让他们来为Matrix的发展提供助力。

比尔盖茨当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后来事情也不至于闹到这个下场,他也不会被逼离开微软。”

“是啊,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Newman不是发迹后才懂这个道理,而是一开始就懂这个道理一样,拳头游戏和微软分享利益,Quora说卖就卖毫不犹豫,我后来甚至怀疑当时我们即便不开那么高的价码,Newman依然会卖给我们。

NewPay也是第一时间就和投行们分享利益,Newman的每一步都非常懂分享,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

换做其他的创业者,尤其像Newman这么年轻的创业者,几乎都傲气十足,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想起借助外部力量。

这里的没有办法,倒不是说生死存亡,而是像他们要扩张缺乏资金,等到了那个时间节点才会想办法,Newman总是能提前很久预判到未来事态的发展阶段,提前想应对措施。

这也让我们想控制Newman变得几乎不可能。”

“Newman是特殊的,他是如此的独一无二,所以华尔街才会对Newman的项目如此重视,哪怕是在华国建设晶圆厂这种投入大收益极其有限的项目。

如果不是Newman的头衔,这种项目只有那帮制造业企业才看得上,高盛、花旗怎么可能会参与进去。”

当周新把Matrix要接受外部融资的消息通过比尔盖茨以及一些华尔街高管的口里透露出去之后,从华尔街到伦敦金融城再到狮城的金融中心,全球的金融机构都动了起来。

但是有资格参与的只有阿美利肯的顶级金融机构,他们是最佳的资源掮客,只有他们才能帮周新找到阿美利肯掌握最多社会资源的家族及机构,能够作为中间商把利益顺畅无误的输送给这些组织,顺便再在其中揩一层油。

只有尽可能把这些人都绑上名为Matrix实为新芯科技的战车,周新才能获得足够的发育时间。

以空间换时间是周新早就定下的策略,这也是后来华国选择的战略,为什么在08年没有和北方的难兄难弟联手抛售美债,说穿了就是要用空间换时间。

当时抛售美债也许能获得短暂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从战略上来说将彻底失去时间。

周新也只和那几家顶级的投资机构聊了聊,因为他知道从现在到08年都将是象党获得华盛顿的大部分权力,所以会更加偏向于象党传统势力。

象党本身在硅谷就缺乏触手,在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下已经初显颓势了,之前虽然被Bush摆了一道,借力之下获得了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权力,但是这些还不够。

想要在互联网领域和驴党抗衡,这点权力远远不够。

因此当消息传出后,象党的传统势力们比驴党要积极得多。

本来要加更,但是周末琐事太多没抽出时间来,后面我找时间加更,欠的四千字肯定会补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