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发酵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二百三十六章 发酵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新没有关于这件事再出来表态,传统媒体也不再报道此事,但是互联网上的风波远没有平息。

此时方舟已经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他搞的**网随着过去的打假案例小有名气。

之前方舟在**网上先后打假了申海大学法学院的院长潘国和、合肥工业大学的杨敬安、复旦的申小龙等人,历史战绩有不少的成果。

但是这些打假成果和陈进以及背后的目前还没有受到处理的院士们相比微不足道,方舟已经从打假中获得了好处,他同时知道打假的尺度,要是没有周新在前点名批评涉嫌汉芯一号的这几位院士,他还真不太敢出来指责。

但是现在不同,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件事上,安全是有保障的,加上周新已经把盖子掀开了,他需要做的只是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正因方舟从之前的打假案例中发现有利可牟,他需要更加辉煌的战果来巩固自己在打假领域的地位,他甚至连名头都想好了,华国打假第一人。

这是名声上的好处,还有现实的利益。

光是**网,为什么不能凭借这次的事件成为不亚于新浪、网易的门户网站呢?方舟如是想到。

同时之前的小角色们给方舟贡献了一本书叫《溃疡-直面华国学术**》,现在围绕汉芯完全可以单独出一本《汉芯风云》了。

方舟在**网发表了十问交大的文章,他本身也是狐疑的知名人士,在这些论坛上有着为数不少的拥趸。

在主要网络平台的引流作用下,加上本身这件事被广大网友们所关注,十问交大迅速火遍全网,部分不怕死的媒体也开始重新关注此事。

十问的矛头更多集中在交大以及交大微电子学院上面,而不是陈进身上。

和狐疑上的匿名回答不同,方舟的关系网络更加复杂,他本身之前在揭露复旦教授申小龙的时候,就和申海地方媒体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申小龙的《语言的文化阐释》一书40%(约160页)是抄自《新科学》、康德拉绍夫《语言学说史》等近40名中外学者的著作)

方舟甚至拿到了部分证据,证明汉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除了陈进以外,都没有出现在交大的公告里。

公告里的学生全部都是硕士,**甚至找到了证据。

“公告里的十五名学生中,我们找到了交大官网上挂出来的入学通知,他们分别是2000年、2001年入学的研究生。

根据汉芯一号官方发布会的内容,汉芯研发团队全部都是由硕士和博士构成,难道汉芯的核心研发人员全部都是硕士吗?”

只能说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为,在信息时代,想找到证据太容易了。

更重要的在,周新都忘了陈进是找哪个公司把摩托罗拉芯片的logo磨掉换成汉芯的logo,周新只记得有这件事,方舟的团队居然把那个公司给找出来了,并且还找到具体干这件事的工程师。

“这家公司叫申海翰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装修公司。他们的官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成果在介绍,写着曾经为陈进的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做过装修,在官网里明确写了:十分荣幸承揽了汉芯芯片在商业化运用上的商品定义和造型设计。把LOGO给改了就是造型设计。”

**的文章信息量爆棚,把原本快要熄灭的火又再度燃了起来。

面对舆论风暴,交大方面显然没有预料到,因为他们已经通过申海方面和媒体打了招呼,让他们别再报道此事。

不仅交大发力了,信息工业部那边也不希望这件事再闹大,因为汉芯一号是他们交给周新的,他们在拿给周新的时候真以为是新芯科技想和交大合作。

想着自己促成了这次合作,我们也是有功劳的。

后来信息产业部内部复盘的时候,猜测估计在新闻发布会上胡正明就意识到了不对,汉芯的技术有问题,然后故意以合作为借口从他们手上拿到了汉芯的样品。

因为信息产业部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是提供样品的中立角色,他们没有受到直接的指责,但是不代表他们希望看到这件事继续下去。

信息产业部希望交大迅速把事情解决,平息周新的怒火,好继续推动华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合作,新芯科技关于蓝牙芯片的成果在信息产业部看来,完全可以看做是华国集成电路行业过去数十年发展的重大成果。

要是新芯科技走了,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至少要慢五年时间。

基于这样的逻辑,信息产业部同样也帮交大一起暗示媒体,别早报道此事。

结果没想到方舟的一篇文章又把事情给点燃了,这次的舆论危机更加严重。这就好比后世的鼠鼠和鸭鸭,一次能搞定的事情非要动用大量社会资源。

这种公共资源的浪费可比明星占个热搜榜大得多,更会造成大事小事都要到了一定级别,民众才会相信。

信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

结果信息产业部也没想到交大把事情办的如此糟糕。

“荒谬!太荒谬了!交大那边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小事都办不好。

怎么能有这么多漏洞被别人抓住了,而且连辩驳都没有理由。”

“我跟交大那边沟通过了,名单是微电子学院那边报过来的,他们也是按照微电子学院那边的报告结果来发的。”

“他们想保护学生没问题,但是也不能把事情办的有这么多漏洞吧,本来在公告里也只是对这些学生警告,为什么不能把真实的情况写上去?

又或者说汉芯的核心研发团队确实都是硕士,研发团队里的博士们在做另外的项目?”

“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我们现在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我们之前打过招呼的那些媒体们表示他们压不住了,因为粤省那边的民营媒体都开始跟踪报道这件事了,他们不跟上的话会失去信誉的。”

“先问问交大那边怎么办,这件事和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得罪交大就得罪了吧,他们也干涉不到我们。

确实太荒谬了,陈进找装修公司帮他装修芯片,交大之前知道吗?

不管知不知道,这件事都太荒谬了。”

信息产业部的官僚们是这样的想法,了解到事情前因后果的民众们更加感觉荒谬。

之前的学术造假,集中在技术领域,像申小龙的造假,民众压根不关心《语言的文化阐述》抄袭了康德拉绍夫的《语言学说史》,这里面的名词民众们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汉芯的造假太容易理解了,找装修公司把芯片logo进行替换,这件事太好理解了,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

网易、新浪、搜狐、天涯等等,各大网络论坛都充斥着关于此事的讨论。

韩韩在申海地方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汉芯事件之我见》,新浪博客要等到2005年才会问世,此时刚刚发表处女作不久的韩韩属于小有名气,但是又不是很有。

“学术界如同一片湖泊,其中遍布着浑浊的泥沙,假君子们如同垃圾漂浮其中,真正的学术瑰宝却淹没在污泥中难以寻觅.”

网友们的讨论则是要直接得多。

“看来我还是太过于高估陈进了,本来以为他个海归博士,怎么着也是个耍阴谋诡计的好手,结果汉芯造假办的这么糙,方舟随便在网上一找就这么多证据。”

“其实最大黑手是交大,陈进不过是被交大推出来的傀儡,看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自认为在集成电路领域有着技术优势和底蕴的交大没有和新芯科技合作的机会,于是想搞个大名堂出来。

没有陈进也会有马进牛进冒出来的。”

“还是周新够刚啊,换做是其他人发现了,我估计最后也没什么事,甚至连陈进都有可能没事。”

“别甚至了,要不是周新发现,陈进百分之百没事,之前被方舟扒出来学术造假的申小龙现在还在复旦任教呢。”

“还是周新足够有底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压根不担心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是申海需要新芯科技,而不是新芯科技需要申海。诚然申海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比如土地、水电、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但是这样的优势狮城同样可以提供,我身边有不少从事集成电路研发的朋友去了狮城。

他们反映狮城那边也想发展集成电路。”

“周新明显是嫉恶如仇的性格啊,我记得好像是两年前,那时候他大学同学帮他写传记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不是被起诉到赔了个倾家荡产么?”

华国围绕汉芯一事持续发酵之际,周新从私人渠道接到了狮城方面的邀请。

之前新芯科技就在狮城方面有成立研发中心,包括新芯的芯片代工业务有来自淡马锡主权基金的投资。

想把新芯科技挖走的绝对不止华国的鹏城、杭城、姑苏这些地方,还包括狮城方面也虎视眈眈。

乌鸦出门了,晚上去看个电影,今天应该没了。

最近还是加班太多,导致休息时间只想打游戏不想码字。是加班太多的错,不是乌鸦的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