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新接受采访

陈进现在面临的危机比他原本要面临的危机严重得多,在原时空中他靠着汉芯骗取了大批的科研经费,这些科研经费中的很大一部分通过各种手段转移到了他个人账上。

现在汉芯一号才刚刚推出,他也只是从交大这里获得了少量的科研经费,周新和摩托罗拉出来联手举报他之后,从官方层面骗取经费显然不可能了,去从事原行业的工作也不太可能。

像原时空那样跑回阿美利肯,手上没有多少钱的陈进会被摩托罗拉起诉的倾家荡产,后世为什么摩托罗拉没有起诉他,一是因为陈进的成果没有转化为商业价值,二是因为摩托罗拉在最初压根不知道这回事。

只知道陈进和汉芯系列芯片造假,但是不知道汉芯系列芯片是拿摩托罗拉芯片改头换面的。这件事过了好几年才被扒出来。

陈进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把当下的局面给混过去。

在陈进办公室里,其他人都跑的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几乎不可能翻案,所以都缩在寝室想把这次的风波躲过去。

反正被点名批评的是陈进还有鉴定委员会的大佬们,我只是小兵,总不可能连我也一起追责吧?陈进研发团队的成员们大部分抱着这样的想法,没有奖学金就没有吧,本来周新名下奖学金的申请难度就比较高。

至于工作,文凭在这里,不能去新芯系企业,还可以去其他国企。

但是有两个人确实是跑不掉,分别是胡立勇和付宇卓,他们两个也属于被点名批评的对象。

其中付宇卓也是神人,他是汉芯一号系统结构的负责人,在做完汉芯一号之后又继续去做863重大专项中的DSP芯片。汉芯也是DSP芯片。

后来汉芯被揭穿之后,他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在交大混的风生水起,一路当上了交大微电子系的副主任。更扯的在于后来严晓浪和付宇卓在科研教学上还有合作,在2016年的时候两人负责的项目拿了国家级的二等奖。

严晓浪是汉芯一号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之一,863计划中集成电路团队的负责人。

至于胡立勇,胡立勇短短一年时间,从2002年到2003年靠着汉芯忽悠了六千多万的民间资本投资到汉芯半导体,胡立勇是汉芯团队里核心成员,专门负责企业运营管理。

后来汉芯被揭穿后,胡立勇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然后在15年的时候搞了个巨如集团,专门做点对点网络借款业务,集资了40亿元,大部分巨如集团的投资者利息带本金全部血本无归。

所以汉芯团队里的人才不少,基本上除了人精还是人精,后来汉芯被揭穿造假对他们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因此说一句科研乱象自汉芯始丝毫不为过。

现在可不一样,汉芯一号才开完新闻发布会就被打假,胡立勇前脚找民间投资者聊,后脚周新就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汉芯造假,大大小小新闻版面全是这件事,胡立勇还怎么拿汉芯去忽悠投资人?

胡立勇现在就一个念头,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到汉芯这个坑里来,本来以为是个机会,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拆穿了。

胡立勇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汉芯是骗局,他最开始以为陈进确实有技术,加上他是复旦经管学院毕业,不太了解技术,他看陈进谈到技术侃侃而谈,又和各路大佬谈笑风生。

胡立勇以为陈进确实在国外留学的时间里掌握了某些先进技术,结果后来陈进和他混熟之后,陈进才给他透露真相,帮他们把摩托罗拉logo磨掉换成汉芯logo的公司都是胡立勇去找的。

付宇卓就更不用说了,他同样很了解汉芯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陈教授,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和校领导通气,沟通出一个解决方案来,先把眼下的危机度过,我建议陈教授你一个人把责任全部揽过来。

明显你作为汉芯团队的负责人,方案也是你提出来的,周新和摩托罗拉的亲自下场,让我们不可能反驳,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主动把责任担起,不影响到交大和鉴定委员会涉事专家的名誉。”

胡立勇现在和未来都能骗那么多钱,对人性的把握过于到位,“狡辩不现实,找说辞能够把事情解释清楚同样不现实。

如果汉芯和摩托罗拉的芯片有差异,哪怕只有一点点差异,我们都能解释过去,但是他们之间只有logo上有差别,这是说不过去的。

等交大或者申海市那边找到我们,他们也会让你把责任全部揽过去,不如主动承认错误,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只是在回应之前先和学校领导通气,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关于未来的承诺。”胡立勇说。

他们三人还在楼上的办公室讨论,他们发现楼下声音越来越大,胡立勇走到窗户边上看了一眼,发现楼下已经有大量学生聚集起来,仔细一听,他们在喊陈进滚出来。

胡立勇意识到不对,继续留在这里可能会被冲动的学生群体揍一顿:“陈教授,好好想想我的建议,我有点急事先走一步。”

陈进还沉浸在悔恨和慌乱中,他的理性告诉他胡立勇的建议是唯一的出路,现在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帮大佬们背锅,这也是他当前唯一的价值了。

但是感性告诉他凭什么,大家都签字了,凭什么我一个人背锅。

陷入纠结中的陈进压根没有意识到楼下学生是来找他的,加上这两天零星有学生在下面骂他,他都习惯了,还特意和保安说了别放不认识的学生上来。

付宇卓显然没有胡立勇反应那么快,等到下面学生都冲上来敲门之后他才意识到不对。

“你们想干什么?都给我出去,出去!”陈进见门被强行打开,冲进来十来个学生之后说道。

“陈教授,我们是来敦促你尽快回应最近在媒体上关于汉芯一号造假的事情,直面问题而不是每天躲在办公室等着保安把饭送上来。”

付宇卓心想这里应该没有我的什么事吧,我还是不说话了。

陈进勃然大怒,胡立勇都只敢给我建议,你们凭什么指挥我:“这件事和你们无关,你们赶紧给我出去!”

其他同学显然没有这么客气:“陈狗,你自己做的龌龊事严重影响了整个交大的声誉,我们同样是交大的一份子,这件事怎么和我们无关?

因为你的行为导致交大在申海高校圈里明显低人一等,现在连二工大的学生都能嘲笑我们交大了!

你赶紧出来给我道歉。”

整个办公室冲进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把陈进团团围起来,然后陈进被押到交大操场,期间还有学生给陈进踢黑脚。

最后是校领导来才把陈进给救出来,这也成为了当天的新闻,申海各大高校BBS上全部都是陈进被押到操场上的图片。

“卧槽看上去就很爽,可惜我今天在新芯实习,不然我也要给陈狗来上一脚,本来我实习转正都板上钉钉了,结果现在新芯的hr告诉我,他们内部还要再讨论一下。”

“大家还是太仁慈了,换我在,校领导来也没用。”

“我就想知道陈进最后是怎么解释汉芯一事的?”

“想啥呢,明显这帮专家和陈进还没有对好口供,没有对好口供之前他怎么敢在公开场合具体解释。”

“周新真的太厉害了,开新闻发布会训斥这帮专家还有交大,虽然我是交大人,但是不得不说像汉芯这种行为就是应该被唾弃。”

“我有朋友就是汉芯团队里的研发人员,只不过他是个硕士,在整个研发团队里属于底层,他说其实大家都隐约感觉到不对劲,在3月以前汉芯的研发都非常不顺利,3月之后研发进度突飞猛进,某一天陈进突然拿个芯片说已经研发成功了。

除了团队里寥寥几个人之外,其他研发人员都没有见过汉芯一号的原型图,现在他才知道原来是造假。”

“确实汉芯研发团队里有不少人不知道具体情况被裹挟了,大家不敢举报很正常,毕竟万一是真的那就别混了,所以还是有钱有权好啊,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能够调动的资源太广了。

没看新闻申海的二号人物和新芯科技见面,生怕新芯科技搬走。”

“这不废话吗,张江园区能否打造成硅谷就看周老板在张江园区投多少资源,新芯搬走张江园区离烂尾就不远了。”

“大家看看周新今天晚上要接受央*视的远程采访。”

交大BBS里对于今天发生的陈进被打事件讨论非常热烈,很多学生后悔没有赶上这趟热闹。

在这段时间里看热闹不嫌事大,最想把水搅浑的是沿海省份的媒体们。

集成电路产业的潜力以及价值大家都很清楚,这是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的行业,带来的GDP少说也有数百亿美元。

之前新芯在申海好好的,没有搬迁的空间,现在不一样,工厂不好搬,但是研发中心和总部可以搬吧?

对此最上心的就是鹏城了,因为本来鹏城的电子制造业就很发达,只是他们之前停留在低端的电子制造业,更多还是属于组装性质。

新芯科技搬过来就不一样了,新芯科技可以撬动的产业经济足以让鹏城再上一个台阶,极大程度的完善鹏城电子制造业在中高端的不足。

鹏城方面也是和新芯沟通最频繁的,有领导亲自带队来申海调研新芯科技,试图挖墙脚。

这也导致申海方面给交大施压,让他们尽快解决此事。

加上陈进被一群学生押到操场上,甚至在中途挨了黑脚,这件事被媒体报道之后,很多人产生了应激反应,准确来说是PTSD犯了。

学生太多了,这帮人只有把矛头指向周新,之前舆论认为周新的行为再正确不过了,面对汉芯这种造假行为就是应该揭露出来,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把事情糊弄过去。

顺便再批判一下国内的科研机制就更好了。

现在PTSD犯了之后,他们开始说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周新也在舆论开始转向的时候接受央*视远程采访,全程直播,周新在收到邀请之后要求必须全程直播,不然他不参加。

这场采访属于临时推出的,占据了晚上八点的黄金档,双方几乎是寒暄了一句就进入正题了。

“周先生,您知道最近华国新闻全部都是关于汉芯,关于陈进,您当时是怎么想到开新闻发布会这种方式的呢?”

“我在知道这件事之后是很愤怒的,这件事涉及到的很多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其中有我在燕大念书时给我上过课的教授,有我在创办新芯的时候交流过的业内一线专家。

他们能给汉芯站台,能够让汉芯通过技术鉴定,这件事对我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都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事情来?

这就好比我为了一百万美元去欺骗别人一样。为什么要开新闻发布会。其实我有很多渠道可以和官方和交大和申海方面反应,我是华国人,我很了解我通过这种方式反应之后,事情会怎么解决。

无非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陈进被解聘,汉芯绝口不提,这样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如果说汉芯造假陈进要负50%的责任,那鉴定委员会专家也有50%的责任。

通过私下反应,他们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甚至陈进换个名头又可以开骗了。

我敬佩鉴定委员会专家们在之前为华国科研做出的贡献,前提是没有造假,但是不代表他们能够因为贡献而不受惩罚。

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规则,法律不会因为一个人做了善事而不惩罚他做的恶事。

新闻发布会你可以看成是把监督权交到大家手里,而不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监督、追踪汉芯造假的事情,我希望让广大民众一起来监督这件事最后的结果。”

越写越觉得汉芯事件太扯淡了,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一个都没有受到影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