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二百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Mphone在华国的发布会召开后,官网预定数在短短半个月时间突破20万,这个用户数决定了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都具备了基础的用户数。

当Mphone在华国攻城略地之时,交大在华国举办了汉芯一号的新闻发布会。

如果没有周新的蝴蝶效应,汉芯一号会在2002年的年底完成开发,然后在2003年的2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由申海市有关部门亲自主持。

因为周新的参与,导致这场发布会提前了,在2002年的9月,还是同样的人在申海打算把这场戏提前开演。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这款由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设计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0.18微米的多媒体芯片-汉芯一号研制成功。”陈进在台上显得志得意满。

“汉芯一号同时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它每秒达到了2亿次以上的指令,具备高速、低功耗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家电、音频处理等领域。”

陈进简单介绍完汉芯一号之后,由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做补充发言:

“DSP和CPU都属于世界公认的芯片产业核心技术,交大的研发团队在陈进教授的带领下,历时两年时间的艰苦研发,汉芯一号完成研发,并顺利通过由邹世昌院士、许居衍院士,严晓浪教授等国内芯片产业顶级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

专家组做出一致结论:认为汉芯一号以及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未来交大将做好产学研的转化,尽最大可能挖掘汉芯的商业价值。”

台下都是被官方找来站台的媒体,几乎不会问什么尖锐的问题,问题都集中在汉芯一号突破性意义上。

汉芯一号的发布会无疑是成功的,新芯科技很强,在技术上实现了0.13微米的CPU设计,但是这不是华国的原创技术,华国研发人员在其中参与程度很低。

新芯科技在和申海高校合作过程中,大量合作集中在学生层面,和微电子系这些教授的合作很少。

其实不管是关建英管理新芯科技期间还是后面胡正明管理新芯科技期间,都想过和申海高校在一些科研课题上开展合作,但是发现他们无法达到要求,这才作罢.

胡正明作为从1985年就开始和华国集成电路领域学术界交流的科学家,他很清楚华国集成电路领域当前处于的阶段,科研成果缺乏实际价值,难转化成具有商业化价值的成果。

这和过去华国在芯片领域的落后不无关系,因此胡正明的想法是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华国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上面,要合作也得找有海外留学经历刚毕业没有多久年富力强的青年科研人员合作。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虽然新芯科技在华国已经落地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新芯科技在申海不太受到申海乃至华国学术界待见。

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汉芯一号的利益可要比新芯科技大得多,新芯科技的营收、利润、规模再大,也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新芯科技越成功,搞出来的成果越突出,汉芯一号的意义也就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汉芯一号要提前大概半年时间开这个发布会。

反正都是从摩托罗拉那买来的芯片换个logo,早半年发布,晚半年发布没有区别,区别无非在于把专家组给调教好,让他们按照剧本来演。

周新此时已经在硅谷了,他收到邮件才知道原来汉芯一号提前了半年发布,他有些愕然,和胡正明约了一个时间后打了个电话过去:

“教授,你参加了汉芯一号的发布会吗?”

胡正明说:“申海方面给新芯发了邀请函,我想着我们之前不是聊到过陈进这个人,还有交大他们在搞的研发项目么,我们本来在DSP这一块就比较薄弱,所以我就没让其他高管代表我去,我亲自去看了下。

从我个人经验判断,陈进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他要是具备这个能力,当年在摩托罗拉也不至于做测试工程师。我后来找我在摩托罗拉工作的朋友帮我调查过陈进的履历,确实和你说的一样,他在摩托罗拉并不是在芯片设计的组里,而是主要做芯片测试。

测试转行做芯片设计也不是没有,但是直接一来就从DSP芯片上手倒是比较罕见,当然如果交大的研究团队足够给力,陈进把摩托罗拉芯片设计和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带回来,在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带领下,做出这个成果也是有可能的。

问题是我后面去问交大那边,说想和他们围绕汉芯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希望他们拿几片样品给我们测试一下,他们拒绝的非常干脆,说现在还不够成熟,属于实验室产物。

我的意思是实验室产物不要紧,正好我们可以联合开发,把汉芯落地,正好我们在DSP芯片上缺乏生产线,我们和汉芯那边存在天然的合作基础。

要知道之前交大对于和新芯合作那可是非常积极,但是这次却推三阻四,这才让我产生了怀疑。”

周新之前回国的时候,旁敲侧击的和胡正明聊到过国内在芯片领域的学术现象,然后提到陈进也是说他在硅谷CAAS聚会的时候,听说有在摩托罗拉工作过的华人工程师回国当教授,还是做芯片设计领域的教授。

周新把陈进和陈进搞的项目名都和胡正明以闲聊的方式提到过,这才导致胡正明在参加过感觉到不对劲以后,把汉芯一号发布会的情况发邮件告诉周新。

此时离汉芯的发布会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了。

周新听完后无奈道:“我感觉还是有点问题,这样我和华国方面沟通一下,看他们能不能拿到汉芯一号的样品,到时候我们把样品测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找人自然是找曹永罗,汉芯发布会上有信息产业部下面科技司的人参加,曹永罗家可是从信息产业部前身机械工业部就开始经营,他搞来个样品还不是绰绰有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