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九十八章 风雨欲来(4K)

“胡教授,我叫陈十,耳东陈,数字十,我爸当时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希望我以后考试分数能够乘十。结果后来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教授真的给我们的分数开根号乘十了。

我是新芯科技的助理工程师,去年上半年从申海交大研究生毕业之后加入的新芯科技,这次将由我全权为您在华国的行程提供服务。”陈十说话的速度很慢,显然考虑到胡正明不太常说中文。

胡正明在和关建英聊完后,要求要先到华国进行调研走访。胡正明所希望的调研走访不只是在长三角、燕京及燕京周边和珠三角这些经济发达、有半导体产业的地方调研走访,他希望这次的走访能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华国广大的县城。

对胡正明的要求,关建英只有也只能尊重,他们约定好平时通过邮件和电话沟通。在胡正明出去调研的时间里,关建英会把华国半导体的情况通过邮件发给他。

同时关建英还从公司找了一个年轻机灵的小伙子跟着胡正明,防止胡正明出什么意外,另外也是帮忙做一些琐事。这个人就是陈十。

对陈十来说,有机会跟着大佬,尤其是新芯科技大老板的老师,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下来。

在走之前,关建英特意嘱托陈十:“费用方面赵莉应该和你说过,你把发票收好然后寄回来报销就好了。

跟胡教授出去是个难得的机会,胡教授不仅是我们老板的老师,更是芯片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对产业也有很深的研究,光是他的思考和眼界足够给你很多启发了,所以希望你珍惜这个机会。

然后就是这次出行记得一定要保证胡教授的安全,记得身份保密,保不准有人知道胡教授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勒索老板。

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发生意外之后先报警然后联系我。

第二就是听胡教授的安排,他想去哪你就带他去,如果他对一些华国企业感兴趣,你提前和我说,我好帮你们联系人来接待你们。

最后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增长眼界的机会,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我在年轻的时候几乎跑遍了全球。”

在申海金茂君悦酒店的门口,陈十和胡正明一人提了一个大行李箱准备出发,胡正明听陈十自我介绍完之后笑了笑:“陈十是吧?

我叫胡正明,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这次在华国旅游需要麻烦你了,我年纪大了,对华国也不熟悉,很多地方需要麻烦你多费心了。”

就这样,胡正明带着陈十以鹏城为起始点,开始了全华国范围的旅行。

对胡正明来说,深入了解华国很重要,芯片产业不仅仅是芯片产业这一单一的结果,它需要结合实际去发展。

悬在空中的芯片产业,即便发展起来没有买家,也是无法成功的。

胡正明过往四十年的经历告诉他,芯片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大环境共同做出决策。

来华国之后,他的身份将发生转变,他将不只是新芯科技的董事长,他不能以办企业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办企业的话,只要说服了张忠谋,让台积电和新芯光刻机深度合作,那么新芯科技能够活得很好,短短一两年时间就能够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在纳斯达克上市。

甚至再把ARM整合进来,把A系列移动芯片卖给其他手机厂商,这样的话,新芯科技完全可以享受高昂的溢价,在纳斯达克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因为和周新大量的交流,以及在阿美利肯观测到的现状,胡正明对于未来将会迎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并不怀疑,光是他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使用Mphone之后,都减少了玩电脑的时间。

新芯科技背后是任何一个投资人,只要不是周新,那么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都能让投资人十分满意,胡正明也能在新的职业经理人生涯的第一份答卷上打上满分。

问题在于,新芯科技背后是周新,盈利不是最重要的,而且新芯科技还需要引导整个张江科技园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

新兴投资和申海市方面围绕投资半导体产业这件事聊得差不多了,新兴投资和申海市共同成立芯片产业投资基金,新芯科技注资十亿美元,申海市方面共计投资100亿rmb,分十期投入,第一期将投10亿rmb。

这些钱将全部投入到总部在张江的芯片企业里去。

而胡正明将作为这个基金投资企业的总把关人,由他来确定能不能投。

所以胡正明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不深刻了解华国,一定干不好这件事的。

硅谷和张江的情况不一样,阿美利肯和华国的情况也不一样,599美元的手机阿美利肯有很多人能够承担得起,一个普通中产都能买得起,在华国,599美元的定价,只有极少数才会愿意买。

芯片产业也同样如此,要结合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

为什么弯弯会诞生台积电,以及台积电为代表的芯片垂直分工模式,同样是历史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导致的。

把事件再往前追溯,追溯到1977年的时候,当时弯弯的工研院打造了弯弯地区首个芯片制造的示范工厂。

采用的是7.5微米制程,弯弯的工研院研发出了与生产工序匹配的标准单元库,大幅提高了良品率,在营运的第6个月这座示范工厂的良品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这代表着它的良品率超过了技术转移母公司—阿美利肯的RCA公司。

正是察觉到这一产业分工的变化趋势,弯弯的工研院才会在1980年的时候,才决定以衍生公司的方式,设立弯弯第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联华电子,将所有产品线技术包括解码芯片、拨号器、计算机芯片以及电话芯片等以超低价授权生产的方式全部转移给联华。

帮助联华电子在拥有研发能力之前就可以进行生产。

后来联电旗下也衍生出了许多分支机构,如芯片设计领域的联发科,面板驱动芯片的联咏等。

这和周新免费把A系列芯片和IPod解码芯片的详细资料和知识产权转移给新芯科技一样。

弯弯当时游说还在德州仪器工作的张忠谋加入。

张忠谋提出了一种专业代工模式来运营规划中的六寸芯片 VLSI实验工厂。

1987年,工研院电子所与飞利浦合作成立台积电,张忠谋任董事长,后来并称“弯弯芯片双雄”的联电与台积电,就此全部成立。

联电的模式是多点开花,台积电则打定主意只做芯片代工。今天看来,二者都为弯弯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起到了奠基作用,但是在当时,后者的出现却委实有些尴尬。

因为“对标硅谷”直到今天都是电子工业长盛不衰的准则之一,创立之初,投资人总会问张忠谋一个问题——如何跟英特尔竞争。

张忠谋表示“台积电和他们不存在竞争,这是一个完全新的模式,我们甚至会合作”。

居然在硅谷没有效仿的成功案例?投资人听完反而更害怕了,他们不相信这种硅谷都没有的模式能够成功。

事实证明,台积电开创的芯片代工和IP授权模式,彻底改变了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版图。

当时英特尔公司正积极寻求海外代工,通过关系渠道以及付出生产工艺改进的努力,台积电获得了英特尔的部分代工订单,并迅速成为世界芯片代工的龙头。

1992年营业收入达正式超过了联电。芯片代工模式也以一种新分工形态,在弯弯地区落地生根。

今天看来,台积电的成功是内外合力的结果。

外部手机的发展需要将特定的工作交给专用芯片解决,而不是一块CPU打天下。所以阿美利肯涌现出一批新兴的半导体公司,博通、英伟达、Marvell陆续创立。芯片设计公司越来越丰富的产品,对外部芯片生产线有极强的需求,高通、博通甚至苹果都需要将制造交给更具规模优势和专业的芯片代工厂商,这成为台积电崛起的重要机会。

现在以阿美利肯为中心的芯片设计和以弯弯地区为主体的芯片代工生产加速了生产设计的分离,弯弯地区也作为专业芯片代工承接了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国际转移。

历史造就现在,现在影响未来,胡正明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找到为华国发展芯片产业的钥匙。

受到瓦森纳协定的影响,华国无法获得最先进制程的生产线,那么华国要以什么方式。胡正明认为需要结合华国的内需来判断。

华国的芯片产业应该为华国内需生产芯片,这样才能把Mphone芯片制造转移这一块缺失环节给补上。

“陈十,我们出来也有两个月时间了,你有什么感想?”在去西北的路上,胡正明问道。

陈十说:“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申海长大,华国其他地方去的很少,最多也就是去过长三角地区的姑苏和杭城。

从来没有想过华国还有这么多发展落后的地区,我的感受就是整个华国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如果说燕京、申海是第一流,长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城市们是第二流,那么内陆的城市连三流都算不上。

更别说三四线城市们了,华国的发展太过于割裂了,希望今年我们真的能够如媒体上所说的那样顺利加入WTO。

加入WTO之后华国能够尽快发展起来。”

到了2001年9月的时候,其实加入WTO已经明牌了。

准确来说,在今年初的时候,华国官方就开始在媒体上鼓吹,时不我待,WTO的时间表已经非常明确了。

到了7月份的时候,外经贸部的官员公开表示,华国一定会在今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

要知道部长级的官员说话分量十足,更别说是在公开场合的表态了,因此外界都知道加入WTO的时间点。

芯片产业是一个需要和全球产业链配合的产业,因此新芯科技的员工们对加入WTO很关注,大家偶尔在吃饭的时候会聊这件事对他们的意义。

陈十对此自然也不陌生。

胡正明表示赞同:“是啊,华国的发展还是太慢了,人民太穷了,如何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应该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我们需要针对现实情况开发一款足够便宜的电脑,遵循低价优先的原则。”

在胡正明看来,华国人民需要的是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2000年的时候全年华国的个人电脑年销量突破了800万台,其中家用电脑的数量只有210万台,也就是说这800万台里绝大多数是办公电脑。

也就是以政府、国企、事业单位为主采购的电脑。

而华国有着13亿的广阔市场,胡正明想打造一款能够满足华国用户需求,价格最低的电脑产品。

尽可能在这款产品中采用国产芯片技术。

胡正明对和英特尔谈判的心情愈发迫切,让英特尔意识到华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后为华国设计一款定制化芯片,再让英特尔把这一部分的芯片代工交给华国企业。

借助华国市场,培育华国芯片企业,除了芯片外,一台电脑涉及到的其他硬件,比如华虹半导体卖不出价的存储芯片,2美元的价格卖给海外,还不如卖给华国本土的消费者呢。

胡正明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整合方案,打造极致性价比的个人电脑。

周新如果知道胡正明是怎么想的,一定会把一个人推荐给胡正明,那就是雷军。

不如让雷军从2001年开始打造小米,只是现在是小米电脑,而不是小米手机。

到达甘省省会办理入住之后,胡正明在酒店休息,陈十则是想着去外面逛逛。

胡正明一般睡得比较早,十点钟就睡了。

结果他才躺下,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Chenming,看邮件,我刚刚转发给你的邮件,双子塔被撞了!”关建英语气中带着茫然和不安。

这章本来上午应该更,但是上午出去了,所以现在更,晚上还有。

晚上最少还有4k!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