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引爆华国舆论(1W!!!)

后世A**L的供应商遍布全球,超过五千家。

Cymer如果没有被A**L收购的话,一定会是这五千家供应商里最重要的一批供应商,最先进的光源只有他们能造出来。

A**L收购Cymer之后,由全球副总裁担任Cymer的总裁,A**L内部对于Cymer的重视程度极高。

也就是在光刻机局势未定,全球化的黄金年代,有这种收购Cymer的机会。

在2001年,阿美利肯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无论是华尔街、华盛顿还是硅谷,都从中吃得盆满钵满。阿美利肯资本在全球范围如入无人之境。后世除了华国外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主流互联网应用几乎全部都是阿美利肯制造。

这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奠定的基础,现在没有人能猜到,未来阿美利肯要亲自推翻他制定的全球化贸易秩序,疯狂到要把主要的制造国踢出局。

而现在全球化是共识,供应链上下游不可能能够由一家公司一手包办,无论是哪个领域,多个国家多个企业协同配合,共同制造出最终的产品才是常态。

因此新芯科技试图收购Cymer在业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无非是吐槽一句狗大户又买了新玩具罢了。

但是收购Cymer这件事目前还在前期洽谈阶段,因为收购他们需要获得阿美利肯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许可。

后世A**L在收购Cymer的时候,更是需要获得阿美利肯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霓虹、高丽、弯弯、德意志和以色列的反垄断批准。

这是因为当时A**L背后的大股东分别是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和华尔街资本,而Cymer股东包括以色列、霓虹和德意志。

这笔收购案从公布到最终成行,足足花了一年时间,2012年10月的时候A**L董事会宣布要收购Cymer,阿美利肯司法部对此展开垄断调查,2013年4月垄断调查停止,一直到2013年年底这笔交易才获得各国许可最终成行。

新芯科技收购Cymer没有那么复杂,因为新芯科技背后的资本就只有周新一人,同时新芯光刻机离垄断光刻机市场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

因此新芯科技要想收购Cymer只需要获得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许可即可成行。

至于阿美利肯外国委员会在当下,是否会同意这起收购案,周新不知道,但是他想尝试一下。因为Cymer是EUV光刻机产业链上下游除了镜片以外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有机会,他甚至想收购Cymer的上游供应商,专门做激光仪器的德意志厂商Trumpf。激光器同样是光刻机的核心部件。

即便有半点机会,周新都想去尝试,要想说服华盛顿的外国投资委员会,是可以通过游说来说服他们的,今年年底华国就要加入WTO了,在这个时间点上,周新认为是有一定机会,能够游说成功的。

因此现在不尝试,等到几年之后那将一点机会都没有。帝国的上层还沉浸在伟大胜利的余晖中,举目望去四海无敌,现在阿美利肯还没有把华国当成竞争对手。

至于收购Cymer的三十亿美元对其他企业来说很多,对周新来说算不了什么。别说他从高盛手里学会的一鱼两吃技术,让他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际通过投资标普500指数中的高利润率企业实现大幅盈利。

周新把钱投向新芯科技、Matrix手机研发以及一些其他投资,他依然手握以百亿为单位流动资产。

再不济,即便周新手里没钱,想借钱给他的大有人在。

现在花三十亿买下来,等到十五年以后,即便阿美利肯想从他手上巧取豪夺,至少得乘以十。

三十亿是Cymer的市值,周新买也只是买一部分股份,买55%的股份预计给予50%的溢价,也就是说以45亿的估值收购Cymer 55%的股份。这个溢价并不高,因为原本A**L在12年以后收购Cymer,以当时Cymer市值61%的溢价完成收购的。

从投资角度出发,收购Cymer并不是一笔好生意,因为它现在市值是30亿美元,12年之后Cymer的市值变成了25亿美元,比之前更低了。

从战略角度出发,收购Cymer非常值,光是在EUV光刻机技术关键节点提前介入就值了。

周新有着未来的记忆没错,但是来自未来的记忆并不能帮助他击败以10万为单位的全球工程师群体耗时数十年打造的半导体产业。

所以无论是成立新芯科技,扶持华国的半导体产业,打造Matrix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链主企业,又或者是收购半导体上下游关键技术的供应商,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华国以及他自己掌握的半导体企业,尽可能地从现有半导体产业体系中获益。

周新控制下的新芯科技在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频频出击的时候,Mphone的影响力逐渐开始释放。

以移动支付为例,线下支持移动支付的场景越多,移动支付才越有威力。

和信用卡相比,移动支付并不会便捷到哪里去,它的便捷程度有限,信用卡刷卡-签字代表完成一笔支付,移动支付将二维码调用出来-扫码代表完成一笔支付。

实际上两者之间没有太多差别,华国流行电子支付,是因为广大用户群体的信用卡支付习惯没有培养好,在这种前提下,移动支付便捷一点那也是优势。

而在阿美利肯,信用卡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这套体系已经足够成熟,广大消费者对信用卡已经养成了习惯和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支付的那一点点便利是不足以打动用户的。

而当下和Mphone结合后的NewPay和信用卡相比的优势在于,优惠功能,使用NewPay支付的每一笔优惠都是肉眼可见的。

用户无论是从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还是说从企业官网上领取的消费券,在使用NewPay付款后,每一笔抵扣金额都会清晰得显示给用户看。

每个月的电子账单拉出来之后,NewPay都会特意标注,本月采取电子支付节约了多少钱。

最开始只有沃尔玛推出了这一功能,后来推出功能的消费企业越来越多,截止一季度结束的时候,已经有十三家全美连锁的消费品牌支持NewPay支付。

这些品牌里有的是部分地区支持,有的是全美范围支持,其中支持最快的除了沃尔玛,就是麦当劳了。

所有线下门店直营,导致麦当劳总部对于门店有着超乎寻常的掌控力。

根据麦当劳前期做的数据分析显示,NewPay对单个门店的营业额增长确实起到了效果,而且效果呈现增长态势。

比如A门店开始支持NewPay支付,引入企业qq和建立用户群,第一个月营收增长了3%,第二个月是5%,第三个月变成了7%。

也就是说Mphone越普及,电子消费券起到的作用也就越明显。

同时消费企业们还发现,完全可以借助电子消费券去促销一些卖得不好的产品和临期产品。

原本临期产品,我需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并摆上大大的标识,告诉消费者这些临期产品有百分之五十的折扣。

消费者只有路过这个档口才会看到这个消息,而现在我通过群,把消息同步共享给了群里所有的客户,并且发放代金券。

本来我也要打五折,现在我线下打七折,另外再在用户群里发放临期商品的七折优惠券,这些优惠券支持折上折,0.7*0.7=0.49.

同样最后临期商品对于用户群里的消费者来说是五折,对于线下消费者来说是七折,沃尔玛发现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促销,区别定价的方式,临期商品不仅消化得更多,而且价格卖的还更高。

消费企业们已经开始自发研究优惠券和用户群的使用方式,如何为企业牟取最大利益。

而对消费者群体来说,优惠永远是最直观的营销手段。

后世打车大战中,手机打车迅速改变华国消费者出行打出租车的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态度不好是次要原因,手机打车大量补贴才是根本原因。

现在也同样,用信用卡我可以攒积分,但问题是积分兑换要到猴年马月去。

使用电子支付,每一笔都能省钱,而且进入二季度之后,支持NewPay以及推出线上商店的除了沃尔玛之外,还有家乐福。

也就是说世界三大零售品牌的其中之二都开始支持NewPay支付了。

在企业类即时通讯战场上,企业qq借助独一无二的电子支付优势,追着MSN、ICQ和雅虎通打。

在互联网企业、传统工业领域,企业qq勉强保住了第一的位置,其他三家即时通讯软件追得很紧,市场占有率上领先得不多。

但是在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企业qq占据着绝对领先,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消费企业只考虑选择企业qq。

在华国是非主流专属的qq,到了阿美利肯,变成职场精英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这种转变让Pony马感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古人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

企业qq在阿美利肯的大受欢迎,同样被国内媒体所关注,尤其腾讯作为千禧年互联网大会上,第一家被周新投资的企业,在阿美利肯大获成功,这件事本身就很具有新闻爆点。

《腾讯的“死”与“生”》,南方周末的封面文章,引爆了华国舆论场,占据了四个版面篇幅围绕腾讯出海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华国的互联网人目光集中在了腾讯身上。

此时热血传奇还没有发布,网易和搜狐还在上市前夕,互联网处于一片混沌之中,媒体的焦点还集中在华国男足亚洲区预选赛上六战全胜挺进十强赛。

媒体和大众都在关注,男足到底能不能进世界杯,尽管亚洲区预选赛六战全胜,部分观众依然认为十强赛才是男足出丑的地方,想进世界杯很难。

持这种观点的都是老球迷,老球迷们不敢对男足抱有太多希望,只能借助降低预期的方式让自己在面对结果的时候好受一些。

天涯论坛上十个帖子有六个是分析男足十强赛到底能不能顺利出线,狐疑上对于这个问题,更是争得你来我往。

而南方周刊关于腾讯的封面文章,则是把大众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腾讯上。

之前关于腾讯在硅谷取得的成功,还只是零星的集中在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的华国人对此不知道,更没有概念。

和互联网相比,2001年是纸媒黄金时代的末期,南方周刊在大半个华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文章发出后,大家的讨论从男足变成了腾讯。

因为qq几乎每个网民都用过,qq是腾讯的产品,腾讯在硅谷取得了巨大成功,压着微软、雅虎和阿美利肯在线打。

信息的交织让所有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也让这个新闻充满了爆点。

“出现在燕京万豪酒店的马画藤,身着条纹衬衫,有着一张娃娃脸、简单秀气的发型和细边框眼镜。一副侃侃而谈的派头依稀能够看到一丝青涩和激动。

从万豪酒店出来后,作为腾讯的创始人,马画藤刚刚从周新手里拿到了千万级的投资,这让他从公司即将倒闭的不安中摆脱出来。这是因为腾讯的产品qq受到大量华国用户的喜欢,但是腾讯没有找到qq的盈利方式,他们只能在这款产品上不停的烧钱去购买服务器和网络,再没有投资,腾讯的现金即将枯竭。

彼时聚集在万豪酒店大厅的记者们显然对第一家获得周新投资的华国互联网企业腾讯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记者们问了马画藤很多问题,最后这些回答都没有见诸于报纸杂志,是因为后续有十余家互联网企业都获得了周新的投资。

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们认为腾讯能够获得这个第一,只是因为排序上他们运气好罢了,腾讯的商业模式-即时通讯在当时和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相比缺乏吸引力。

读者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即时通讯,更别提对即时通讯产生兴趣。

后来所有报纸和杂志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网易、搜狐和新浪三家门户网站巨头,网易和搜狐获得了周新的认可,而新浪一无所获上。不知道当时看到这些报纸的马画藤是以如何的心境来面对这一切,腾讯只是配角,只有一句话的配角。

相比于其他互联网的公司领头人,马画藤的媒体曝光率很低。公司内外对他的一致评价为“低调”。更多时候,他喜欢窝在位于鹏城华强北赛格科技园的腾讯总部里,测试公司的产品。

马画藤和周新的合作,是华国互联网的一个奇迹,他们共同为一个业界公认不能赚钱的互联网产品IM(Instant Messenger)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一些人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称为“新经济”。

在华国,代表新经济的企业家们与“原罪”这两个字无缘,他们的成长更多依靠国外风险资本的“输血”,盈利模式则建立在庞大的用户群上。

网易、搜狐、阿里巴巴、腾讯,其实是从里到外都完全与国际接轨的年轻企业。

1998年2月,马画藤和张志东开发了中文ICQ,也就是qq。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4位以色列人发明了最早的即时通讯软件——ICQ。

1999年11月,OICQ推出的第10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那时候马画藤和他的团队一直贴钱在做QQ,同时做一些看不上眼的小活,赚来的钱立马花到QQ上。他们如此辛苦,只是为了让大多数网民把QQ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下来,然后再免费地使用它;为此腾讯公司还要给电信局交上一笔数目不小的服务器托管费。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马画藤原本想把QQ卖掉。谈了几家,因为价格问题,没谈拢。qq卖不掉,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成本越来越高,腾讯的创始人团队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来办抵押贷款的,我们从来没有办过这种业务,也没听过哪家银行有这种贷款产品。

没有盈利模式,只能提供免费服务。在当时的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这个领域新到连价值规律、商业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传统的。”

《时代》周刊主编沃尔特对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评价,似乎可以拿来做一个诠释:“他(贝索斯)试图依靠增长速度,而不是利润来建构一个公司。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种理念无论是好是坏,无疑都已经改变了1999年的整个经济模式。”

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所有经营互联网的公司,包括鼎鼎大名的Yahoo、亚马逊等等都好像都在亏钱了。

唯一的例外是周新,这个以新为名的天才企业家,反而在新经济领域有着对传统商业模式超乎寻常的执着,他的创业都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盈利。

根据周新在互联网大会上的谈话显示,他对于一家亏损的互联网企业的最大容忍程度是两年,要是两年还无法找到盈利模式,那他会认为这家企业不在他的投资范围里。

如果按照这样的投资理念,腾讯看上去很难在两年内实现盈利,但是在互联网大会期间去找周新的企业家里,马画藤的腾讯是第一家获得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从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不得不怀疑周新早就为qq想好了盈利方式。

当时互联网的热浪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强劲地刮了过来,纳斯达克指数从1991年的500点,一路飙升,到1999年12月的时候,已经超过了5000点,市场的繁荣点燃了风险投资商的热情。

当时腾讯的创始人团队们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凭着“用户数量”,试图从IDG和盈科数码那里拿到了220万美元。结果是纳斯达克的热浪来得如此迅速,纳斯达克的寒气传导到华国同样是如此迅速。

12月的天气是变化得如此快,上半个月还是夏威夷的热浪,到了下半个月变成了阿拉斯加的寒风。纳斯达克指数停止增长,下跌10%,整个风险投资市场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

对于腾讯来说,他们的融资进程同样被暂停,再拿不到投资,腾讯的服务器和网络都无法再维持下去。在这样的前景下,世纪之交的互联网大会召开,周新的表态无疑让在场的所有互联网创业者心里松了一口气。

至少有了希望,手握海量资金的周新堪比天使,互联网创业者们知道自己有一个地方有可能能够获得风险投资。

即便没能从周新手里获得风险投资,周新的表态同样可以给其他外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吃一颗定心丸。而抱着忐忑心态去见周新,腾讯顺利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

有了这笔风险投资后,腾讯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qq秀帮助腾讯找到了IM类软件的盈利方式,企业qq的发布,更是让他们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企业qq更是华国互联网第一次不是抄袭国外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而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商业模式,这一商业模式进入硅谷后,迅速被阿美利肯的巨头们抄袭。

而且腾讯是唯一一家开发、设计部门在华国,销售部署团队在阿美利肯的企业,根据我们和腾讯创始人成员之一曾李青的采访,他告诉我们,他们现在有一些工程师专门上晚班,为的就是处理阿美利肯那边反馈回来的业务需求。因为企业qq登陆阿美利肯之后,面对来自阿美利肯本土的互联网企业竞争,企业qq需要更新迭代得比他们更快,更迅速才能赢得市场。

腾讯秉持着对业务需求随时响应的态度,在去年下半年成为沃尔玛的合作伙伴,并且在去年年底率先推出消费者群的概念,群聊是企业qq在华国推出时主打的功能,相当于企业内部自定义人员的聊天室,同时有着文件传输、文档共享等功能。

而消费者群创造性地把企业员工和消费者拉在了同一个数字空间中对话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通过群聊瞬间拉近了。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者群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优惠,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群实时给企业反馈意见。消费者群和线上沃尔玛的结合,让线上沃尔玛实现了用户体验质的飞跃。

这也是企业qq在阿美利肯企业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大肆扩张的最重要武器。背后的创意来自于周新还是腾讯自身,又或者是双方共同交流探讨的成果,这点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腾讯在这一领域战胜竞争对手的制胜法宝不仅仅是产品创意,更在于服务精神。

国外互联网企业在企业类即时通讯软件处理上做不到实时响应,远在万里之外的腾讯能做到,存在着时差问题,他们也能为用户远程解决问题。其他企业以月为单位更新版本,腾讯则以周为单位,甚至以天为单位,有时候三天就会发布一个小版本,来解决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种服务精神更是华国其他互联网企业值得学习的.”

南方周刊的文章把腾讯推上了风口浪尖,此时qq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三千万大关,同时在线用户人数突破了300万。

qq的用户很多,知道腾讯的用户没有多少。除了关注互联网行业的人,对腾讯这家企业有一点印象,知道这是前年第一届互联网大会时第一家获得周新投资的互联网企业。

对腾讯的印象也就止于此了,腾讯又没有上市,在华国范围内只是推出了qq秀,qq秀这个产品,300万在线用户,发生过购买行为的用户只有十万人。

对腾讯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鹏城华强北赛格科技园的企业们,和住在赛格科技园区周围的住户

腾讯最早的办公区是在腾讯的赛格科技园,去年实现盈亏平衡并且决定要进军硅谷之后,腾讯也从周新手里又获得了一笔风险投资,也正是这笔风险投资让周新在腾讯的股权比例上升到了51%。

腾讯有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整个赛格科技园东二栋的4到10层全部租下来了,4栋最高就只有10层,腾讯最开始只租了4楼的403。

赛格科技园其他企业员工们开始发现,无论他们多晚下班,东4栋的灯总是亮着。

这栋楼的保安都发现,他们压根不用守在保安室里,反正里面永远有人。

于是一些其他企业的员工特意跑到腾讯去串门,才知道这家企业是腾讯,他们是二十四小时工作制,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

这些串门的员工,有的串着串着就跑到腾讯上班去了,就跟原本MSN和qq在华国大战,然后MSN的产品负责人,在微软总部工作九年之久的熊志华被挖到腾讯去,负责MSN空间的产品经理郑志昊同样被挖到腾讯去了一样,现在的腾讯对于喜欢折腾的人来说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

关于腾讯的讨论在各大网络论坛蔓延:

“有人了解企业qq吗?我看南方周刊上对腾讯的评价很高,说得有点像华国互联网之光的味道了,腾讯和周新比差得还是有点远吧?”

“主要是因为周新在硅谷的成就很高,做出来的产品也都是世界级的产品,问题是周新和华国没有太大关系,唯一的关系就是他是华国人。周新创业在硅谷,员工全部都来自硅谷,企业注册、缴税、目标用户也全部都是阿美利肯,我们对周新只会觉得钦佩,但是不会有亲近感。

你看有人会觉得Quora、拳头游戏、NewPay这些是华国企业吗?根本不会,即便是周新再狂热的支持者,都不会这么认为。

腾讯就不一样了,鹏城土生土长的华国企业,即便进军阿美利肯市场,研发也是在国内,大部分工程师也在国内,这是难得的华国企业在阿美利肯获得成功。

如果把领域局限在华国范围的话,那这更是独一份了。”

“我对企业qq这款产品是腾讯的创意还是周新的创意比较感兴趣,如果是腾讯自己的创意的话,那才叫了不起。”

“我认为应该是共同探讨出来的创意吧,不然为什么其他同样获得周新投资的企业,像网易、搜狐这些,周新没有帮助他们设计产品呢?”

“这个需要看投资比例吧,像网易、搜狐这些本来就已经经历了融资,能够给周新的股权比例就很小,而腾讯这种南方周刊里都写了,他们之前没有拿到过投资,周新投的是第一笔,周新能拿到的股份会多得多。

所以腾讯经营得好,对周新来说最有利。”

“有没有人用过企业qq?我听我在电信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内部有即时通讯软件,好像叫飞信。”

“我用过,我们是浙省的一家大型国企,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去年采购的企业qq,采购之后确实很方便,无论是内部的交流还是一些跨部门工作推进协同,有了群聊功能之后都变得特别方便。

包括文档共享功能,老实说确实很好用,我能够想到它会成功的,但是我没想到企业qq能够火到国外去。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企业qq强制打卡,原来我们是早上签字,说白了伱晚到几分钟甚至十多分钟,去找综合部签到领导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企业qq签到,你晚到一分钟都会被通报批评,未来甚至还要罚款。

但是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显然都是好处没有坏处。”

“我是浙省电信的,真的想吐槽我们内部自己搞的飞信,当时科技部门在推广的时候说这是一款企业即时通讯类软件,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结果便利没有体验到,麻烦倒是给我们找了一大堆,而且还不能不用,因为这是总部强推的产品,我估计总部领导看到南方周刊关于企业qq的报道之后会推行的更加卖力了。”

“楼上的哥们能详细说说么?我是苏省电信的,据说我们的飞信也马上要部署上线了。”

“首先是打卡功能做得很变态,我们原本是八点半上班,有了打卡之后领导开始要求大家八点二十五打卡,后来更是要求八点二十打卡,部门领导为了在上面领导面前攀比,搞的越来越夸张,现在八点钟就得打卡了,等于足足早到了半个小时。

另外更浮夸的地方在于,领导给你发消息,你五分钟没有回复的话,飞信就会弹弹窗提醒你需要回复,你说软件没有点开所以看不到领导给你发的消息能够解释得通,弹弹窗你都没看到那不太能说通了。这也导致时刻神经紧绷,需要回复领导的消息。

飞信最变态的还不是这个,最变态的功能是你电脑打开离开桌面之后,五分钟进入息屏状态,进入息屏状态之后电脑会自动记录你的息屏时长并且保存到服务器后台,每个月人力资源部门会拉台账,显示每个人除了公开休息时间外,电脑息屏时长。搞得大家上厕所都不敢去久了。”

“节哀,听完我都拳头捏紧了,电信这么变态吗?”

“不是吧,我们的飞信马上就要上线了,我现在去移动还来得及吗?”

“你以为移动没有类似的软件吗?”

“我听完之后其实打卡还好,打卡是你们内部管理的问题,部门之间的攀比导致的结果,后面两个功能确实有点变态。”

“是啊,软件做得变态就不说了,一些有利于大家工作开展的功能又做得很烂。比如文件共享,我明明保存在部门共享空间里的文档,离奇消失,这样的事情光是我自己就出现过不止一次。”

这个帖子开始还在讨论腾讯,后面歪楼歪到电信搞的飞信上,到后面没有人讨论腾讯了。

大家都在疯狂吐槽飞信。

作为企业qq最早的客户,粤省电信基于企业qq产品设计思路开发的飞信,增加了很多较为变态的功能,目前还只在内部推广。后续电信打算卖给他们上下游的供应商。

“楼主现在就在旧金山,在NewPay的推广工作,可以和大家讲讲Mphone、企业qq和移动支付。

Mphone推出之后,电子支付有了全新的概念,那就是移动支付,在Mphone二维码支付之前,移动支付停留在掌上电脑领域,而且那不叫支付,那是转账。

为什么掌上电脑不能转型成为电子支付,因为掌上电脑对于线下门店来说是一笔成本,而原本就有的扫码机要想支持二维码,只需要增加一个二维码的扫描头即可,成本要比掌上电脑便宜多了。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有掌上电脑的用户很少,支撑不起这个市场。移动支付不一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支持移动支付的手机会越来越多。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在旧金山的感受就是,支持扫码支付的门店越来越多了,要我加他们店微信群的店员也越来越多,我去我家附近的豆芽超市,他们的店员都开始邀请我扫码加入他们的微信群。

的消费者群,只是Mphone扫码加入之后,Mphone上是通过微信进入群聊界面。豆芽超市是加州这边开了很多家的连锁超市,主要是卖瓜果蔬菜。

这种区域性的超市都开始支持线下扫码支付和引入了企业qq,可想而知企业qq在加州地区有多么流行。

在其他地区我不了解,可能因为加州是周新的大本营,他在这一块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力,我们华人群体一直说,如果周新想去竞选加州州长肯定能成功,只是不知道他国籍转成阿美利肯国籍了没。

然后我们内部也在使用企业qq,同为周新旗下的企业,NewPay和腾讯又在很多业务上有交叉,需要打配合,我们内部对企业qq的接受程度很高。

包括我们去外面和其他互联网企业沟通,推广NewPay,希望NewPay成为他们支付渠道的时候,都会顺带介绍企业qq给对方,同时企业qq在推广的过程中也会帮NewPay宣传。

我们使用下来的体验非常不错,除了打卡有点让人心烦以外,其他的功能都能够切实为我们提供便利。而且腾讯的响应速度确实快,我和他们的工程师打过交道,我们这边的上午十点是燕京时间的凌晨一点,我这边找他们燕京的工程师,他们都还精神百倍的在帮我解答问题。

这种工作态度在阿美利肯这边的互联网企业是不可能能看到。

因为企业qq能够帮消费企业营销他们的产品,能够帮他们去更好的做产品促销,所以几乎消费企业在找企业即时通讯软件服务商合作的时候只会考虑腾讯。

我们和腾讯合作非常紧密,我也认识不少腾讯在硅谷这边招的人,从他们口中我知道腾讯在硅谷确实做得很不错,在这个领域没有对手。

而且由于只有通过Mphone能够进行线下移动支付,进行线下移动支付才能使用优惠券,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用户觉得Mphone 599美元的定价并不贵。我原本在外面很难看到Mphone的用户,现在我去超市,大概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在用Mphone完成支付。

Mphone、企业qq和NewPay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态,这种支付生态让消费企业、消费者和软件供应商之间都能从中获利。”

华国的互联网企业很眼馋,尤其是周新投资过的企业,大家都从周新手里拿了钱,凭什么只有你腾讯吃到了红利?

杰克马找蔡崇信商量,他们也想和周新聊聊,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诉求。

“乔伊,阿里也要出海,我们作为一家外贸驱动的电子商务企业,出海才有更大的收益和更广阔的未来。”乔伊是蔡崇信的英文名。

今天上推荐,所以写了一万字,这下总是勤奋鸦了吧?

另外想写点国内的影响,我回过头去看总感觉节奏太快了,一些可以详写的地方没有详写,乌鸦还是想把这部分内容写得详实一些。

最后万字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