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芯半导体和ARM的深度合作

回到公寓踌躇满志的Pony马不知道的是,他在周新办公室看到的Matrix样机,是为数不多的样机。

而且Matrix内置的芯片,不是最终的成品,最终的芯片甚至连样品都没有,Matrix样机的芯片用的掌上电脑芯片。

芯片还停留在图纸上,为了尽快把Matrix的芯片设计出来,关建英从元旦结束后,到申海开始就没有停下来过。

由于周新在旧金山,时差原因导致关建英有的时候晚上还要回邮件。

和硅谷相比,华国在芯片领域人才上的匮乏是让关建英感到最无奈的地方。

缺钱他可以向周新申请,电力、网络、土地、水资源,这些申海都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唯独人才上,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光刻机,太难找到合适的人了。

和芯片代工的中芯国际不同,中芯国际可以大量从弯弯挖人。

现在这个时间点,弯弯对于芯片设计和光刻机并不擅长,光刻机稍微好点,可以从霓虹挖人,加上申海微电子有少数搞过光刻机的工程师,吸收一下前沿技术可以上手干活。

芯片设计是真不行,IC设计的工程师集中在阿美利肯和高丽,高丽主要是三星在芯片设计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

这些人压根挖不动。

关建英凭借着自己在硅谷超过二十年的芯片设计工作经验,勉强从硅谷招揽了十来个芯片设计工程师,工作经验从三年到十五年不等。

但是这点人手远远不够,在他知道周新对新芯半导体的发展目标之后。

周新和关建英聊过,新芯半导体的短期要设计和掌上电脑类似的芯片,等这一块业务做好之后再慢慢向其他领域扩展。

掌上电脑和普通电脑相比市场偏小,这也导致这一领域在芯片设计上的玩家很少。

就只有英特尔、德州仪器和三星寥寥数家,IBM、苹果、AMD都做过掌上电脑芯片设计的尝试,最终都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因为当下还在坚持做掌上电脑芯片的厂商都是大厂,想从大厂挖人很难,而且还是是招他们来华国工作。

至于为什么不设置一个研发中心在硅谷,办公地点在硅谷,挖人要方便很多。

想从英特尔、德州仪器、三星这些大厂挖人,还是从硅谷挖人到张江,难度系数大概是100,而办公地点在硅谷的话,难度系数会下降到80。

关建英有提过,分两步走,先在硅谷成立研发中心,采取两地双中心的模式,未来慢慢把研发重心挪到张江。

前面三到五年,肯定还是得以硅谷的研发中心为主。

这个方案被周新驳回了,在周新看来,手里三星的芯片设计方案,足以支撑到2010年前后。

十年时间足够培养起一支能打的芯片设计队伍了,huawei旗下的海思麒麟也只花了不到十年,就把K3V2进化成了980.

更别说matrix还能占尽手机芯片的先发优势。

如果把研发中心放在硅谷,那新芯半导体和其他跨国巨头们有什么区别?

微软和英特尔还都有研发中心在华国呢,这些跨国巨头在华国的研发中心过了二十年依然是边缘化的地位。

周新知道,只要他给关建英开了口子,让他在硅谷成立研发中心,那他一定不会对张江的团队上心,这是人性的必然。

就好比后世腾讯牢牢把握华国大多数流量入口,躺在功劳簿上数钱的时候,即便是过去顶尖的产品经理团队们没有人再去在乎用户体验了。

KPI取代了用户体验。

这是一种人性,当做简单的事情取得的短期收益比做困难的事情取得的短期收益还要大时,没有人会去做困难的事。

除了这件事,其他的事周新几乎都无条件满足关建英。

关键英堪称芯片设计领域的活化石,对各类技术资料了如指掌。

在知道周新的目标是掌上电脑之后,又要把研发团队放在张江,并且声称三年内不会有营收利润上的要求。

关建英换了一个要求:

“Newman,掌上电脑和桌面电脑的诉求截然不同,掌上电脑受限于电池容量,加上一直以来对掌上电脑的定位都是办公工具。

掌上电脑不太需要考虑娱乐性,所以和对芯片核心诉求是性能不同,手机芯片更多的需要考虑续航和功耗。

我建议考虑苹果的牛顿掌上电脑,苹果虽然已经停产了牛顿掌上电脑,但这款产品绝对是成功的产品。

苹果其他业务条线的失败,拖累了他们无法继续在掌上电脑上投入费用,他们不得已要砍掉这条产品线。

单纯从芯片设计和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牛顿非常优秀。

我们可以从英特尔手里把XScale芯片的专利买过来,这套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就是苹果采用的芯片。

全套专利没有必要,也买不起,英特尔肯定会狮子大开口,买专利授权我有一定的把握。

XScale在英特尔内部并不受重视,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牛顿停产了,其他品牌的掌上电脑逐渐转向了德州仪器和三星的掌上电脑芯片。

英特尔的高层一直都对移动芯片有所分歧,内部经常有要把移动芯片业务打包卖掉的声音,所以我们只是买授权的话,价格不会很高,而且他们答应的概率非常大。

光是XScale这系列的芯片专利授权,能起到锻炼团队的作用,我认为钱也是花得值的。”

周新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

关建英接着说:“因为我们整个工程师团队,愿意和我回张江创业的工程师只有15人,加上我一共16人的初始工程师团队里,有移动芯片设计经验的只有5个人。

其中这5个人里,专注于移动芯片设计的只有一个半,我是那半个。

为什么要买英特尔的XScale芯片专利授权,因为现在几乎所有掌上电脑采取的都是ARM架构,这套架构和我们工程师团队之前采用的架构有较大的差距。

相比 x86架构,Arm架构的功耗和成本更低,即便在性能方面难以和X86架构相比,掌上电脑依然选择ARM架构,随之而来的是,ARM架构的芯片在个人电脑市场表现非常一般。

XScale芯片的架构是StrongARM,是支持WinCE3.0-PocketPC系统的RISC处理器,也就是说它能够很好的成为从其他芯片切换到ARM架构芯片的桥梁,能够锻炼团队。”

最终新芯半导体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XScale的专利授权。

英特尔一度在掌上电脑芯片处于领先地位,后来沿着XScale技术路线开发的手机芯片,更是业界市占率仅次于德州仪器手机芯片的第二大智能手机芯片。

最后英特尔却以6亿美元的低价把整个技术打包卖给了Marvell。

这同样是人性,在个人电脑上赚得太爽了,压根看不上移动芯片带来的这点利益,不如卖掉变现让公司财报好看一些。

带着XScale技术资料、专利授权和15个工程师回国的关建英,心怀忐忑和激动。

在申海的日子里,林本坚的进度要比关建英更快,不仅仅是人才的缘故,还有从尼康那里买了成套光刻机技术。

基于现在最先进的150nm制程的光刻机,落后两代,也就是220nm制程的光刻机。

新芯半导体的第一台样机已经打造出来了,样机在华虹半导体进行联合测试。

对当下的华国来说,华国科技部已经组织在这个五年的863计划中添加193nm制程的光刻机研发。

也就是比最先进的150nm制程落后一代。

华国也并没有把所有宝都压在新芯光刻机上,即便周新表现出了极强的善意。

专家们也要有项目做,也不是所有专家都能被新芯光刻机挖走。

只是华国官方的193nm光刻机还停留在规划里,要到2005年才完成样机的生产,而新芯光刻机的220nm制程光刻机样品已经出来了。

计划在明年的上半年就会开始量产。

一边量产,一边技术研发追赶先进制程。

科技部和申海市是两条线,科技部有自己的考量,申海市同样有自己的考量。

中芯国际在申海落地,新芯光刻机在申海生产了第一台样机,先进制程是150nm,220nm的芯片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

更别说这还是国产光刻机,别说技术是从国外买的,工程师以霓虹工程师为主,问题是这是华国公司,背后是华国老板,还是在华国生产的。

申海方面对新芯光刻机给予了极高的重视,无论是税收优惠还是市层面的荣誉,几乎是能给尽给。

“你准备一下,去剑桥,我已经和ARM那边打过招呼了,新芯半导体会和ARM签一个深度合作的协议。”

周新成为ARM大股东,股份占比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消息,关建英还是从新闻上看到的。

他很佩服周新把这些事办下来总是轻描淡写,对别人来说值得炫耀的事情对他来说好像不值一提一样。

ARM现在还没有后世的地位,只是在掌上电脑领域小有名气,和未来占据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超过95%份额不同,但这好歹也是一家颇具名气的芯片公司。

而且这种业务形态的只有ARM一家。

周新把事情说得比较模糊,关建英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深度合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