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一十一章 Quora金选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一百一十一章 Quora金选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非常感谢能有这么多Quora的忠实用户到现场来参加Quora的产品发布会。”

“Quora能有今天,和Quora的优质用户是脱不了关系的,Quora只是一个平台,里面优质的内容是每一位用户制造的。”

“我这背后是一张Quora数百万注册用户的验证码组成的Quora LOGO,正是有你们,才有Quora。”

发帖人吐槽了一句:周新对验证码是真爱啊。

“硅谷都说我是最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即便我是最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我也无法脱离用户凭空让Quora成为现在的Quora。”

“这半年时间来,整个硅谷有很多类似Quora形态的产品被推出,infoworld、wired、MERCURY等等,这些试图复刻Quora的产品都没有获得成功。”

“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像Quora如此优秀的客户。”

旧金山的上午十点,是燕京的凌晨一点。

凌晨一点的天涯社区里的天涯杂谈板块还是非常热闹,尤其是直播Quora发布会的帖子。

吴世强就在自己的家中,同时看这个直播贴。

直播贴更新的非常快,周新说一句,帖子就更新一句,时间延迟不过十五分钟。

吴世强回国之后,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因为现在不仅硅谷的互联网公司火热,中关村的互联网公司同样火热,整个市场并不缺少热钱。

吴世强能够凭借周新的名头获得创业者的青睐,但是他问非常多的问题,又不投资给这些创业者。

这导致他在中关村的名声慢慢就臭了,甚至被人取了一个吴三舍的外号,意思是见到他要退避三舍。

反正吴世强也不会真金白银的投资。

吴世强又打开狐疑,狐疑是搜狐推出的知识问答社区,里面也有类似的问题:“如何评价Quora的首次发布会?”

上面同样有人在实时更新回答,只是狐疑里的更新是大概十五分钟更新一次回答,需要不断刷新。

两边的发布会内容一结合,就能知道老板大致在讲什么了,吴世强心想。

从硅谷回中关村,肯定是有落差的,尤其在中关村见到的这些创业者,创意几乎都是照搬阿美利肯的企业模式。

Quora推出后,搜狐推出了狐疑,新浪推出了新问,网易推出了易问。

甚至连鹏城一家叫腾讯的小公司也推出了鹅问。

吴世强第一次看到新问的时候还以为老板回国创业了,看到鹅问,怀疑自己到了养鹅场的官网。

目前来看狐疑做得最好,有张朝阳牵线搭桥,找了一帮科学家和人文社科类的专家入驻,社区质量最好。

新问是最喜欢把新闻放上去讨论的,和新浪网业态也有关,同时大量充斥着你国怎?定体问的回答。

至于易问,反响平平,无人问津。

鹅问要好很多,借助QQ大量用户,上面一些颜色问题导致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周新从吴世强口里得知后,他心想,你们都取了这么多名字,咋就没有谁叫知乎的呢?

吴世强在办公室这段时间见过最多的项目也是照搬Quora,动辄等到电子支付监管要求放松,我们马上能实现盈利。

拳头游戏的业态在华国行不通,不仅仅是盗版猖獗缺乏监管的问题,华国现在的生产力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压根不支持大量正版用户的诞生。

即便搬运到国内,也是一个人下载,然后被共享到各大网络论坛。

所以从来没有哪个互联网公司想过要搬运拳头的形态。

至于NewPay,监管不允许,监管放开,也不是普通创业者能玩得转的。

只有Quora被华国创业者们逮着薅。

一帮创业者拿着计划书就来找吴世强,现在还没有PPT创业的说法,PPT创业得等到移动互联网才开始流行。

说法都大同小异,我们把网站已经搭起来了,等您这边资金到位马上拿资金去请学术大牛、社会学家,然后借助他们再引流大学生,最后是普通用户。

这是狐疑的玩法,产品借鉴Quora,打法借鉴狐疑。

再后来吴世强不让创业者见他,他去找创业项目。

此时鹅问背后的腾讯,靠着快速增加的用户数成功吸引到了吴世强的关注。

他到燕京网吧去转悠一圈之后,发现鹅厂名下QQ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都在用。

这迅速引起了吴世强的兴趣,他已经和腾讯联系上了,并且买好了星期三的机票。

至于中关村的创业者们为什么会相信新兴投资背后的控制人是周新?在这个没有企查查的年代。

这是因为周新的Quora个人主页上,用中文写着新兴投资创始人。

加上吴世强办公室里他和周新的合照,二者结合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回到旧金山发布会现场,周新继续说:“在我要把Quora卖掉的消息传出后,我的Quora账号私信栏要爆炸了。

本来我每天就能收到上万条消息,在消息公开后的那几天,我每天的消息栏都是五万条。

绝大部分都是Quora用户在和我说他们多喜欢多喜欢Quora,劝我别卖掉。

说换成是大公司来管理Quora,他们只追求盈利,从来不会考虑用户的感受。

现在Jerry和比尔就在台下,比尔,Jerry,我相信伱们不会对吗?”

摄像头同时给到二位,周新背后的屏幕出现两张大脸。

杨致远心想,没说有这环节啊。

他和比尔尴尬点头。

周新继续说:“看,他们承诺了,有我们现场一万两千名Quora用户共同作证。

好了,不开玩笑,卖出去之后你们要怎么经营是你们的事,我不会也没有权力干涉。

我在看到这么多人挽留我的时候,我内心对自己说:兄弟,我想你大概做的不错,这么多人都想让你留下。

但是一段旅程是有终点的,我能够陪伴Quora的日子也是有限的。

在我手里Quora到了一个瓶颈,靠我一个人的努力,很难突破这个瓶颈。

我相信无论是雅虎,还是微软,都能更好地在我搭建的基础上,帮助Quora突破这个瓶颈。”

台下响起大量的窃窃私语。

周新继续说:“但在我离开之前,我需要发布Quora的最后一个功能,最后一个由我研发的功能。

我一直在想,Quora是什么,我现在意识到Quora是一个媒介,每个人在Quora上都能成为一个媒体。

你的回答是在向所有关注你的用户,以及会看到你回答的用户传播信息。

和网络社区相比,Quora增加了用户之间的粘性。

如果你有一百个关注者,那么你是一家校园报纸;如果你有一千个关注者,你是一个镇本地的媒体;如果你有一万个关注者,那你能影响一个小一些的城市;如果十万个、一百万个甚至是一千万个又会怎么样?

等到你有一千万个关注者,我相信你的影响力能够和纽约时报媲美。

所以既然Quora让用户成为媒体,那为什么Quora不自己做媒体?

因此我们推出了Quora金选!”

这是类似知乎日报和知乎盐选的结合,阿美利肯人更能理解淘金,所以用的是金选。

盐选老外品不出这个意境。

周新在台上踱步:“Quora金选每三天发布一期,会汇聚这三天里整个Quora点赞数最高的回答。

不会重复选取同一个问题下的不同回答。

比如A问题有两个回答,排名第二的回答,比B问题排名第一的回答点赞数还要更高,我们依然不会选择A问题里排名第二的回答。

整个Quora金选由20个回答组成,我们内部测试过,这大概是一份纽约时报的内容量。

里面16个回答是按照赞同数排序和问题不重复生成,其中4个问题是根据你的喜好生成。

我们研发了最新的推荐算法,推荐算法会根据你的浏览和你的点赞,计算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选取点赞数最多的回答推送给你。”

李彦宏确实是顶级人才,对搜索引擎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

推荐算法并不稀奇,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

当时施乐公司的帕拉奥图研究中心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系统,并将其用于垃圾邮件过滤。这是最早的推荐算法。

但是一直要到2003年,亚马逊才开始把推荐算法利用起来,试图把用户有可能喜欢的商品推荐给他。

周新只是和李彦宏提出这个概念,并且大致讲了他的理解,百度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可以商用的推荐算法,并且应用在了Quora金选上。

在周新提到Quora金选后,背后的屏幕上也从Quora变成了Quora精选。

周新继续说:“每份纽约时报的价格是0.75美元,周日纽约时报的价格是1.5美元。

Quora采取包月制,你可以按月购买,购买后,Quora金选内容会定期通过你购买时输入的邮箱发送给你。

我们的定价是7美元一个月,比10份纽约时报的价格略低一些。

同时用户订阅Quora金选的钱,Quora官方会抽百分之三十。

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按照内容贡献度分配给每个回答的用户。

比如这个月Quora金选出了10期,一共200个回答,其中160个是固定的回答,所有用户都会看到。

那么这些用户就从当月Quora金选销售费用的百分之七十里,获得0.5%。

一个回答是0.5%,40个灵活机动回答,则根据观看人数,享受对应的收益。”

搞了Quora金选,进一步完善电子支付生态,包月订阅制和自动扣款都给整出来了。

还是月底求月票!有的给乌鸦上上吧,乌鸦想要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