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东洲奇案录 > 第404章 一件疑惑的事

东洲奇案录 第404章 一件疑惑的事

作者:飘渺千年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天夜里,招娣坐在书桌前写下了一封书信:

郎先生:

我要告诉你三件重要的事情。这三件事分明是可怜、可惜与可疑的。

叔爷爷再次遭受了突如其来的打击,是王强攻击了他。他的脑子所受的刺激更重了,现在已经精神错乱,已经被送入一家精神医院治疗了。

这是一件让人怜悯的悲事。

我要报告给你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叔爷爷视若生命一般的金币,并没有被王强一伙夺去,我找到它了!但是,由于叔爷爷始终处于昏睡状态,而你又出门在外,所以金币暂时保管在我的手中。

最后,我还要告诉你一件疑惑的事。

我发现的那块金币上,一面刻有“幸运就在勤俭堂”,而另一面刻着“1940年7月12日正午在梅山寺大钟前。”

这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为了解开这个谜,我明天一早就要走了。

梅山,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那个地方,但很有可能那是一座宅院。

不知道我赶到那个大钟前面之后,又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还有,1940年7月 12日正午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我本打算等你归来后再与你商计一番,一同来解开这个谜,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才能返回,而我一心一意地想要解开勤俭堂之谜。

再说,今天是6月25日,离7月12日没有几天了。我们计划一边赶路一边表演杂技,以便筹集一笔车旅费用。

为了在金币上所刻的日期——7月12日正午赶到那里,我明天就要带领孩子们,搭乘大篷车离开这里上路了。

我会将这封书信封好,搁在你书房的抽屉里。你阅信以后,如果打算去梅城,那么就马上出发。

招娣

招娣将信件封得牢牢的,又塞进了郎小白的抽屉里面。

梅城距离这个地方大约有二百里。

他们一行五人边赶路边沿村演出杂技,几天之后就来到了一个叫蒙山的村镇里。

还有一百多里的路途要赶,至少也要花几天时间。

那匹独眼的老母马拖着大篷车,在石子铺设的路上一颠一颠地向前走着。已是烈日炎炎的七月,母马的后脚踝处淌着的汗珠像泡沫一样,连口中也吐着口水,看上去似乎比平日苍老了许多。

孩子们都十分怜悯这匹老马,便主动下车背着行李徒步赶路,想减轻一下它的重负。

招娣也想从车上下来,四个孩子一块儿拦挡她。

“你坐在车上,招娣姐姐,你驾车吧,你不要下来。”

招娣打算下车牵着马缰走路,“上尉”莫当马上努起粉红的嘴巴说:

“不可以!姐姐是个女孩子,和我们不一样!”招娣拗不过他,只好又返身来到大篷车上坐好。

他们在沿路村子表演马戏,引得周围的村民们蜂拥而至,除掉五个人的车旅费之后,还留下了一大笔钱。

夜里,他们就在大篷车里睡觉,节省了不少钱。

他们一行人,不论人马,都是风尘满面,精疲力尽,浑身上下都是尘土,连说句话的力量都没有了,孩子们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咬紧牙关继续赶路。

到了七月十一日,他们终于在路边的标志牌上看到了一行字:

梅山村 20公里

标志牌下坐着一位老人,看上去很像一个流离失所的匠人,也像一个乞丐。

“要乘车吗?”

招娣主动问他道。

“太谢谢了,打扰你们了!”

老人攀到驾驶台上。他身上穿着褴褛的衣衫,胡须、头发都乱纷纷的。

“谢谢你们!这下子,我又有救了!每年我都要到梅山寺去上香拜佛。”

“那个村子里有寺院吗?”

“有啊!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那是一座好有名气的寺院。全国各地的香客们,在7月12日那天,都要云集到那里上香拜佛。而且,去拜佛的人都心地良善,有同情悯人之心,见到孤苦无依的孩子,或是贫困的老人,像我一样的,便会施钱舍物,所以我每年都去那儿一回。”

当他们说话的时候,大篷车追上了一对贫穷的母子。那个孩子手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向前走着。招娣心头一酸,也把他们两个请上了车。

“请问你们要到哪里去?”招娣一边驾车,一边问道。

“去寺院,这个孩子脚上有伤,我领他去治一治。

“那个地区的寺院,受着上天的特别优待。每年的7月12日,到那里上香许愿的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所以身染重病或是有残疾、疯病的人,都会由亲人陪同去梅山寺。

“我们这里长久以来就有一种传言,认为如果小孩子患了疾病,抑或身负重伤,只需去梅山寺拜祭,上天就会降下福气,让他们的疾病或伤势复原。”

“这么说,梅山寺是一座神奇的寺院喽?”

“什么叫神奇?你说的我不大明白。不过,去那里拜祭的人,都会被上天保佑与祝福。”

“真的这么灵验吗?

招娣一面驾车,一面想道。

七月十一日傍晚,大篷车抵达了梅村。村里的人们都纷纷向寺院里涌去。

寺院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很多虔诚的老人跪倒在地祈求着,也有一些年轻的母亲怀抱身患疾病的孩子,趴在地上祈求去灾去难。

那个失业的老者与那对穷困不堪的母子,也连忙从车上下来,径直向广场上的人群中奔过去。

但是,看起来这周围根本没有像宅院一样的建筑。

招娣向村民们打听,但是谁都没有听说过。最后,招娣向一位年老的农人询问,他回答道:

“我没有听说过宅院。但是,距这个地方大约九公里的海滩之上,倒有一个小岛。小岛的前边有一块高大宽敞的地方,那是一座坍塌废掉的宅院遗址,不过已崩塌了,只剩下了一些柱子与基石,以及一座大钟表。”

“太谢谢你了,老伯伯。”招娣马上驾车去海滩。

经过广场的时候,招娣发现方才那个老人和那母子二人,也挤在人山人海中不住地祈求幸福。

招娣在那个半岛的树林中停下了大篷车,四个孩子同心协力,分别忙碌着。有的在生火,有的去河边取水,有的在匆匆忙忙地准备晚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