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港岛BOSS之路 > 第六百一十四章 蜂巢式立体镜片组

港岛BOSS之路 第六百一十四章 蜂巢式立体镜片组

作者:四管加农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啊切——”

远在港岛的一片地下建筑中,陈意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之后嘀咕了一句:“哪个扑街老在骂我?”

吐槽了一句之后便继续投入到他的工作里了。

此时的他正在处于一座无尘工厂之中,外面套了一件白色的隔离服,身前的工作台上方像是个展览台似的四周都被透明玻璃给罩着,工作台内部一定要保证真空。

无尘工作间的环境管控也异常的苛刻,不止是这个房间,连带着这一块区域所有房间加起来共一万平米处于无尘地带。

空气污染源的控制精度至少要达到外界的1000倍,温度与湿度也要保持恒定,光这个车间的环境控制系统研发就花了陈意差不多一亿刀。

不计算研发成本,整个无尘工作区域造价为每平方米五千刀,嗯,比他前世一线房价倒是便宜多了,这一点倒是让他很欣慰。

而且这是处于地下,施工难度大,还是人工建设的所以才那么贵,现在有了军团和轩辕狗蛋,成本起码压缩了五倍。

此时陈意正在工作台前的屏幕上操作着,玻璃罩内部是一个奇怪又简洁的聚光源系统,不像那些蜿蜒曲奇的管道与很多镜片所组成用来折射、反射、聚光的光源系统,对,这就是用于光刻机的光源系统。

不过陈意眼前的这个光源系统与蓝星主流的光源系统完全不同,整个系统只有激光发射器、激光靶材喷射管以及扁平的梯形晶体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这个系统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梯形晶体了,陈意新设计的光源系统将多块透镜与棱镜所组成的结构都集成在了这块中位线五十厘米、高十厘米的等腰梯形晶体之中,这是一个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精密的系统了,重要的“非常”要说三遍。

光刻机的原理很简单,其实跟单反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放大版的单反,将光罩上设计好的集成电路图形通过镜头模组控制光线曝光,印到光感材料上形成图形,但是精度嘛,却是以纳米为单位的,难度大家也知道了。

特别是极紫外光刻机的工作精度,按照陈意前世一种很接地气的比喻就是:两架超音速飞机在天空中以同一速度高速飞行并,且靠的非常近,此时需要站在中一架飞机的机翼上,用刀片在另一架飞机机翼上的一粒米表面雕刻出一副漂亮的风景画。

当然陈意还没有那么牛逼,现在就能把极紫外光刻机给整出来。

前世蓝星芯片行业的巨头们发现193nm的深紫外光的制程将要达到极限,所以转而把目光放到了波长超短的极紫外光上了。

97年极紫外光刻机就开始研发了,米国牵头集合了几十个国家的力量一起搞了差不多二十年,17年第一件样品才正式出世,这其中的难度大家可以去想象。

极紫外光刻机,主要由极紫外光源、反射投影系统、光刻模板和对极紫外光敏感的光刻胶四个部分构成。

可是无论那个部分传统的光刻机制造工艺都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所以还得重新设计研发。

而陈意现在只不过是靠着开挂加先知在光源系统上有了突破,并将反射投影系统的研发进程推进了一大步,这段时间陈意的技能栏中物理技能下又多了一个子项:光学。

陈意所做的呢,只不过是简化了多个透镜与棱镜所组成的复杂折射、反射结构,把其集成在了一块特质的晶体上,具体方法就是利用激光雕刻在一块经过特殊处理了的玻璃上内雕出一个特定的镜片模组。

他在感光元器件上的设计思路上与前世蓝星主流的思路不同,前世蓝星相机其实技术一直都没怎么变革,只不过是单纯的镜片工艺提升并且使用更多的镜片而已。

后来智能手机摄像头兴起彻底的碾压了相机产业,除了号称摄影门槛的单反依然保持逼格之外,其他的相机全都被智能手机按在地上锤。

因为单反的镜头牛逼,可是却又特别的贵。

但这还是只是单纯的技术迭代而已,就像陈意刚穿越那会儿,各大厂的新产品背面没有五六个摄像头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其实多摄像头成像技术的原理就是多个摄像头拍出来的照片合成在一起,集合每张照片里高质量的部分,提高平均分,就这么合成为一张高质量的照片。

陈意的思路很简单,有没有一种镜头,能做到多镜头成像的效果呢?

其实是有的,并且在人类还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就是——昆虫的复眼,其实多镜头成像技术的灵感就来自于复眼。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感知器官,只不过现在蓝星因为成本的问题都没考虑过把若干个镜头都集合到一个镜头上来,做到真正的复眼结构,但陈意不怕烧钱,他现在多的是钱。

这也是陈意从面板的数据总结之中得到的灵感,他在芯片联盟那边提了一下这个思路,大家便开始了大力出奇迹的研发过程,主要目的就是将感光元器件与镜片的数量都压缩成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捣鼓之后,大家还真弄出了一种新颖的设计——蜂巢式透镜,镜片是由众多的六边形格子组成的,咋一看,这不就是陈意前世的一些美容机构搞出来的蜂巢激光镜片吗?

不过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二者简直是天差地别,看似就是在镜片上雕刻了很多六边形格子,其实这些格子都处于镜片内部。

每一个格子都相当于一个镜头,高低、大小、透光性都不同,这些都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的。

当然想要靠传统的加工工艺把这种镜片给磨出来那纯粹是扯淡,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六边形格子对应的镜片表面凹凸度各都不相同,真要一个个去磨了,别说蓝星有没有这么牛b的人,就连这么牛b的机器都没有。

陈意想出了一个办法,反正现在电费不要钱,他直接上激光打印,利用激光内雕技术对特制晶体内部进行雕刻。

先是计算出一个立体的结构,然后在内部打印出一层层六边形格子作为镜头。

这样就可以通过所有镜头与晶体剩余部分所组成的立体结构控制光线不断的折射与反射,用来控制光线达成陈意所想要的结果,这就是蜂巢式立体镜片组。

蜂巢式立体镜片组研发成功之后,极紫外光源研发难度彻底的下降了一大截,而且已经可以应用在很多行业里了,最先应用的就是激光武器以及机器视觉。

特别是对于基拉来说,曙光社将会兴起新的一轮产业升级,她在日国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基恩士已不足为虑。

经实验,同一功率的光源之下,激光仪器使用蜂巢式立体镜片组比常规透镜的照射功率提升了两倍多,而且这还只是蜂巢式立体镜片组刚刚研发成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更进一步的研发,继续对结构进行优化,同一光源下对比传统透镜的激光照射功率将会几何倍数增长。

于是燕京某个海又炸了,黄金市场的各个马甲再一次加大了黄金扫货量,哦,现在金价相比最初已经涨了一半了。

其他的工业应用方面陈意暂时不用操心,内地那边一堆企业与机构都在大开脑洞,各种各样的成果在实验室里已经有一大堆,都在那嗷嗷待抚的等着最后定型之后进行大规推广应用。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