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情商20学霸,造出芯片正常吧? > 第318章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5K求票求追读)

气氛一度尴尬了起来。

在场的杨力和丁向勇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做机床的人穷过苦过,就是没被人这么看不起过。

一团火在两人心底升起,但很快理智占了上风。

敢说出这种话的人,是普通人吗?

面前站着的这位是攻克可控核聚变关键技术的带头人,是登月工程中特别提及到的院士,是出行都有单兴这种级别的人陪同,不是他们平时接触的普通科研人员。

理智上线后的丁向勇十分聪明,他露出了巴结的笑容,说:“骆院士说的是,我们当然也不可能让您来指导我们了,您平时忙您的,您只要让您的人工智能协助我们就行了。”

杨力听后一愣,人工智能协助?

这老六可真的会说!

果然骆垚听到对方是要人工智能协助后,语气缓和了一点。

“如果你们是想要小苔藓协助的话,那也可以,在实验期间不会收费,但非实验期需要支付每年300万元的费用。”

300万元,换高端数控系统这怎么想都值得啊!

“骆工,这价格你要不要再想想。”单兴担心骆垚吃亏,出声提醒了起来。

骆垚笑了一声,毫不留情地说:“我报高了他们给的起吗?我也不差这点钱。”

其余众人愣在原地,总有一种骆垚在骂人的感觉。

骆垚秉承着养人工智能千日,用人工智能一时的理念,让小苔藓参与工作没有半点犹豫。

反正有算力,不用干嘛?

原本骆垚只打算让一家参与实验,但转眼一想,两家一起参与才会有竞争,最后就让秦机和盛机一起参与到了骆氏研究学会的新项目中。

“骆氏研究学会?我知道这个,听说除了官方可以投资之外,还有企业可以投资?”杨力着急地想要确认这一点信息。

“你们不知道吧,学会因为骆工的影响力,顶尖的科研人员争先加入,每个项目都能分配到好的科研人员,这种配置获得投资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单兴替骆垚解释了起来。

“哦,我们以为是大学那种校企合作的模式。”

“校企合作产出还是有局限,伱们想想,一个学校教授的影响力始终有限,为了带学生,他们通常也只会选择和自己的学校进行合作,项目中的人都是自己人。”

“但骆院士这边明显不一样,他吸纳的是全国甚至整个蓝星的科研人才,你认为这种模式下产出的成果会和校企那种一样?”

“正因为如此,学会不仅能得到了官方的投资,还会吸引很多企业的投资。”单兴继续说道,“这些企业看中的就是学会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开放性的合作模式,他们知道,投资学会就是投资未来,就是抢占科技制高点。”

“那确实和普通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一样。”杨力点了点头,他之前没考虑到这一点,现在听单兴这么一说,顿时觉得骆氏研究学会的模式确实更加先进和开放。

“也就是说,我们要配合的实验就是骆氏研究学会的项目了?”丁向勇欣喜地说。

“嗯,学会研究员太多了,我需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这是……把他们当成研究员们练手的了?

骆垚实诚的话让丁向勇和杨力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心情就挺复杂的。

丁向勇和杨力走后,单兴对骆垚说:“骆工,小苔藓目前同时支持那么多科研项目,算力会够吗?”

骆垚想了下说:“目前来说,算力还够,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电力充足的条件下,我们也将全面迈进智能化社会,以后每家每户都有可能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存在。”

“我打算在东部建立一个量子计算机算力中心,实现算力资源跨区域调配。”

“骆工你的意思是,通过省际骨干网让全国都享受到是同等算力资源?”

“嗯,目前偏远地区再额外增加量子计算机设备没有太大的必要,过多量子计算机会导致算力冗余,与其这样还不如通过跨省调配的模式,平衡东西南北各省市使用算力资源的差距。”

骆垚深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算力资源的需求将会呈现爆炸性增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单纯地增加设备数量并不是最优解,更需要通过高效、智能的调配方式,实现算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确实如此。”单兴点头表示同意,“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如何确保算力调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如何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和运营成本等等。”

骆垚笑道:“有小苔藓不用,你们纯人工算吗?”

单兴脸上微微发热:“唉,瞧瞧我又陷入了固有的行为模式当中了。”

“到时候开会,肯定会让小苔藓参加!”

两天后,郊区。

一份成立全国量子计算机算力中心的方案递到了儒雅男人的桌子上。

儒雅男人看过后没有对整套方案十分满意,正要签字的时候,站在他面前的老周阻止了他:“您有没有觉得小苔藓参与的项目过多了?”

“如果成立全国量子计算机算力中心,小苔藓就将成为掌握全国数据的人工智能了。”

儒雅男人放下手中的笔,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说得对,老周,我们不能让小苔藓成为掌握全国数据的人工智能,这样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周问道。

儒雅男人想了想,说:“我们需要对小苔藓的权限进行限制,确保它只能访问和算力调配相关的数据,而不能接触到其他敏感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确保即使在小苔藓被攻击或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国家的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老周点头表示赞同:“这样确实可以大大降低风险。不过,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儒雅男人问道。

“如果我们对小苔藓的权限进行限制,那么算力调配的效率和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老周解释道,“毕竟,人工智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儒雅男人皱起眉头,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需要在数据安全和算力调配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引入技术手段来监管小苔藓进行算力调配。”老周建议道,“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又不会影响算力调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类社会完全依附于人工智能,始终是危险的。”

儒雅男人沉默片刻后,说:“可以是可以,但这个事情必须让朱雀知道。”

老周没有料到对方会那么坦诚,有些意外地说:“可是这一套程序就是为了防范小苔藓失控所设置的,如果告诉朱雀……”

“我不希望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不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骆工没有犯过错误,为什么不能跟他说?”

老周颇为无语,领导这态度都宠儿子一样,他能说什么好?

“好,我会通知他的。”

从郊区回到市区后,老周就找了骆垚,通知了他要给小苔藓增加监管的事情。

骆垚微微耸肩,:“就这事?”

老周以为骆垚反应会更强一点,出乎他意料的是,骆垚根本不在乎。

“骆工,你不会觉得不方便吗?”老周有些不解骆垚的淡然态度,毕竟增加监管意味着对小苔藓的运行有一定的限制。

骆垚轻轻笑了笑,解释道:“首长,我知道你是为了数据安全考虑,但实际上,我早在设计小苔藓的时候就预留了监管接口,也就是说,无论何时需要增加监管措施,我们都可以轻松实现。”

老周听后眼睛一亮,他没想到骆垚竟然早就考虑到了这一步,这下他彻底放心了,有了监管接口,他们就可以确保小苔藓在提供强大算力的同时,也不会对数据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骆工,你真是深思远虑,普通人很难会提前想到这一步啊!”老周由衷地赞叹道。

骆垚只是微微一笑,提醒老周:“普通人的智商也没我那么高啊。”

老周听后,无奈地摇头笑了起来:“其他人说这话我肯定会嗤之以鼻,但骆工你说的确实是实话。”

“脑子好用就是不一样!”

骆垚挑了挑眉,一副“我就是这么厉害”的表情。

老周看着他,忍不住嘴角上扬。

他们的这位天才,装是装了点,但却让人完全讨厌不起来啊!

“对了,我听说你们那新开了一个项目,和机床有关,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往机床领域做研究。”

“我们没有高精度级别的机床,那以后我想造什么,估计就只能上手搓了。”

“登月工程要造的东西多,没有机床我们技术再厉害也无法把它们实现出来。”

“不仅如此,机床的技术也关乎到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如果我们拥有了高精度级别的机床,那我们就可以制造出更加精密的零部件和产品,这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的工业实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确实如此,我会让单会长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争取早日实现我们在高精度机床领域的突破!”

另一边。

汉斯的吉特迈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厂厂长被狄克控制了起来。

“经过我们调查得知,‘太娴金属加工厂’是一家空壳公司,你们发过去的三台机床很有可能流向了华国。”

厂长并不是很在意地说:“这个问题我们也没办法控制,毕竟我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客户付了款我们就得发货不是吗?”

狄克皱眉:“你们难道不知道要调查每个客户的身份吗?”

厂长双手一摊,说:“每个客户都要调查的话,我们平时就不用开工上班了,全部人都去调查客户信息去了,狄克先生,这在制造行业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这里的人都是技术工人,谁会有时间精力去调查客户信息?”

“除非我们不想继续做下去了。”

“反正这次我们也是按照正规交易流程来交易的,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那三台机床一接入网络就自动报废?”

厂长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那样的话,我们厂会被投诉到关厂的。”

“不过,有一点确实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狄克连忙问道:“是什么?”

“那三台机床没装数控软件,就算真的流入了华国,他们也用不了,因为六轴高精度机床的数控软件,只有我们和西门子有。”

狄克听了后舒了一口气。

一个月后,骆垚正在忙着测试月球多功能全地形智能运输平台,也就是机器狗的时候,突然接到了郭主任的电话。

“骆工……”

骆垚听郭主任语气不对,有些头疼地说:“怎么了,该不会又出了问题吧?”

“不是,骆工,这次实验成功了!核聚变小型装置的反应室内壁达到了设计要求,等离子体也能按照小苔藓计算的路径一样进行移动了!”

居然成功了?

核聚变小型装置的成功实验,意味着他们在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将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人类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嗯,不错,现在等离子体活动状态如何?”

“非常好,骆工!”郭主任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根据我们的实时监测数据,等离子体的温度稳定维持在了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密度和约束时间也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骆垚心想这东西如果加上霍尔推进器,效果估计无人能够想象!

就是不知道航天801所那边,有没有改进霍尔推进器?

霍尔推进器不改进,他们造出小型化核聚变装置出来也难以发挥出对方的最大功效。

……

801所。

所长于学超正在召开组会。

“咱们的霍尔推进器改进方案现在进行到哪儿了?”

于学超环视了一圈会议室内的科研人员,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主负责此项工作的李工程师身上。

李工程师扶了扶眼镜,站起身来汇报:“所长,我们目前已经在原有霍尔推进器的基础上完成了多轮模拟实验和初步的结构改进。”

“新的推进器在理论上将具备更高的推力和更稳定的运行状态,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地面测试和空间实验验证才能确认实际效果。”

于学超听后点头表示满意:“很好,你们的进度很快,霍尔推进器的改进对于提升我国航天器的性能和探索太空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尽快完成地面测试,争取早日进行空间实验。”

“于所长,我们要进行空间实验也需要等骆工那边成功把小型核聚变装置研发了出来才行吧?”

“对,所以我们其实不用太着急,前期要把理论做扎实!”于学超说道。

会议继续进行,于学超开始详细询问关于霍尔推进器改进方案的具体细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李工程师和他的团队一一进行了解答和讨论。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推力不稳定的情况,但已经通过调整磁场分布和优化电极设计等方式进行了初步解决。”李工程师详细汇报着。

于学超听后点头,表示认可:“很好,你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推力稳定是霍尔推进器改进的关键,这个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关于与骆工团队的合作,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前进行一些技术交流和沟通,虽然他们的小型核聚变装置还没有完全研发成功,但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将霍尔推进器与之结合,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会议室内的人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都知道,航天领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离不开各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交流。

“那我们要不然现在就给骆工打电话吧,正好有些问题想问问骆工。”

李工程师的提议得到了于学超的肯定,他当即拿起了量子保密通信电话,联系了骆垚。

电话接通后,于学超还没开口,骆垚声音就响了起来。

“于所长,正好你打电话来了,你们的霍尔推进器改进方案进行的如何了?”

于学超乐了,怎么我还没开口问你你倒先问了起来:“骆工,我们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理论推导,马上要造试验机进入地面测试环节了!”

“你们那边也不用着急,慢慢来就好!”于学超有些得意地说。

能够在研发速度上超过骆垚,这事他可以吹一辈子!

“慢慢来?为什么?”

“我们都已经全面搞定了。”

“你们那边还没有造试验机?这进度有点慢了。”

哗!

801所会议室一下炸开了,他们的改进方案都还没有成功,骆工那边居然就搞定了小型化核聚变装置?

于学超瞬间感觉自己像是被雷劈了一样,整个人都僵硬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边在霍尔推进器的改进上能够领先一步,没想到骆垚他们却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小型化核聚变装置的研发。

本来他想催对方进度,结果反被催了!

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