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土地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土地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够推断出魔法世界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绝对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游戏。

这在外界已经是一个共识了。

因为从科创生物之前的产品定价策略来看,是一家很正常的企业,而且由于其技术的垄断地位,会享受一定的溢价。

而“未来”的定价和市场经济完全不符,大家也不了解郑理,即便是科创生物刚成立时候就入职的员工,同样不了解郑理。

在外界看来,郑理和梅林之间存在着某种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郑理很有可能就是梅林在人间的化身。

因此虚拟现实设备被认为,别有目的,至于具体什么目的,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

但“未来”有着除了攫取经济利益以外的目的是很多人的观点,充斥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魔法学院》跟魔法有关,甚至能够直接从里面获得magi。

能获得magi是推测。

要想在现实世界通过计算满足海伯常数的宇宙坐标系,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太难了。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哪怕是天文学博士,家里小有家底的罗舒,花了十多年时间也没能从苹果内部获得一枚magi。

更别提普通人了。

而如果能够直接在虚拟世界里找到magi的线索,那再好不过了。

......

大马的权力结构非常复杂,它跟狮城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上不同,它的权力很分散。

制度就很奇葩。

在16年的时候大马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有缺陷的民主国家。

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元首权力一再被限制。

具体到每个州,王室和民选政府之间争夺权力。

华国的网友们经常能够在华国的社交媒体上看到大马的华人是如何拥戴华国,不仅仅是喜爱华国的文化那么简单。

这背后的原因正是由于大马的体制,在大马宪法规定里,马来人的地位就要高于非马来人,其中非马来人群体里最大的就是华人。

马来人以及王室还有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去限制华人的生存空间。

华人需要有背后强大的母国来替他们撑腰,避免在东南亚恶劣的生存环境里被割。

这是大马华人对华国的支持力度空前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正是因为马来人和华人在大马的族群占比导致,狮城之前明明是大马的一个城市,但是他们硬是让狮城独立了。

因为在老李在大马当国会议员时期提出的多种族主义的大马愿景和大马的马来人优先主义水火不容。

老李当年是获得北婆罗洲(现在的沙巴)和沙捞越支持大马和狮城联邦的关键推动者。

要知道大马总共也就十三个州。

而老李的政治手段,让大马的实际统治者们意识到如果任由狮城在大马里面,老李迟早要把他们搞的马来优先主义给推翻。

也正因如此,大马吃下狮城之后又吐了出来。

郑理通过狮城跟大马的官方渠道,把要和大马首脑见面的消息传达过去之后,大马方面有些诚惶诚恐。

郑理把狮城的外交人员都干掉了,但是不代表他把其他国家在狮城的外交人员干掉了。

“先生,我们愿意接受您提出的条件,把柔佛州南部的这一块土地出让给您。”

大马方的官员,在显示器上圈出了一块区域。

面积大概在一千五百平方公里的样子,位于直接和狮城接壤的柔佛州。

郑理对大马很熟悉,他在吉隆坡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对大马的地理区域也有自己的了解,即便他不了解,人工智能处理这些基本信息起来轻而易举。

郑理瞄了一眼就知道对方出让的这块土地是上等的土地,这里的上等是指适合建城。

同时很容易就构建一条和狮城直接关联的铁路或者公路。

郑理点头道:“好的。相关的物资和条件会在完成大马通过国会议桉之后发给贵方。”

狮城的面积只有728.6平方公里,用弹丸之地形容毫不过分。

柔佛州的面积接近两万平方公里。

这一下狮城方面就多出了原有两倍的面积。

不过郑理没有多少开疆辟土的喜悦,又不是封建时代。

俄国的面积比华国还大,经济却不如华国的发达省份。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它的作用和封建时代相比已经下降太多了。

再说郑理又不打算吞并大马。

大马方面对于延寿药剂只是试探性的提出了能否多给几只,被拒绝之后,他们就没有再多提。

反而把重点放在了生物光伏上面,大马提出的条件就是未来狮城方面生产的生物光伏,大马需要获得优先购买权。

当然关于优先购买权具体怎么限制,大马方的官员和人工智能拟定了非常详尽的条款。

“非常高兴能够和狮城达成这次的交易。

大马和狮城在经济、教育、旅游、环境、文化等领域这么多年来一直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

基于理性和务实利益的友好关系一直以来是大马和狮城之间避免狭隘种族或社群主义的利器。

先生这次是您就任狮城首脑之后首次访问大马,在未来的日子里,大马希望和狮城持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双边关系。

共同塑造新时代大马和狮城之间的地理、历史、文化、地区和地缘政治关系。”

在明面上大马首脑非常冠冕堂皇。

说的几乎都是传统的外交辞令。

狮城在2013年之前,最大的贸易伙伴一直都是大马。

但是到了2013年之后,狮城的最大贸易伙伴变成了华国,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大马实际上对狮城的态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友好,无论是供水问题还是说海关、移民、检疫等问题,还有关于白礁岛的主权问题,都导致大马和狮城之间的关系呈现周期性紧张。

跟大马比起来,狮城是芝麻大小的国家,但是狮城在国家实力上来说并不逊色于大马。

狮城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华人占比,更是让大马如鲠在喉。

老李和小李的狮城,实行精英统治,而大马则实行基于种族的政策。

狮城在两代人内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而大马的发展速度要慢得多。

这是对大马方面对待其非马来人的方式的严厉判决。马来人精英感到难堪的是成千上万的高素质非马来人,他们搬到狮城后,帮助狮城取得了经济上空前的成功。

法师接管狮城之后,大马更是不敢有任何动作。

因为郑理的定点爆破能力,对大马这种体制的国家来说,简直是堪比核弹的杀器。

惹不起躲得起。

官方的沟通结束后,私下和大马王室的沟通要直接很多。

“先生,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摒弃肉身,能否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永生?”

对该从来没有感受过物质压力的掌权王室成员来说,他这个年纪最关心的永远是如何永生。

“按照现在的技术来说无法实现。

在虚拟世界里永生,需要能够让灵魂和记忆储存在相关介质里。

但是没有意义,这样的永生没有意义。

在黑暗中无尽的漂流永远找不到终点。”

坐在郑理对面的王室露出了惊恐的表情。“难道不能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访问虚拟世界吗?”

“可以。

但是你无法保证虚拟世界永远运营。

而且未来虚拟世界的黑客,可以定位到你的具体位置。

把储存你的灵魂和记忆的存储介质找到,你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类似的想法有很多人有,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太好。

想要实现永生,**、灵魂和记忆三位一体是最稳妥的。

当然想延长寿命很容易,想永生不可能。

或者说我从来没见过。”

永远是很恐怖的词,在蓝星的语境里永远同样有期限。

只是对富人们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财富足够支撑其优握的生活多久时间,就想要活多久。

“先生,我一直很好奇,宇宙如此浩瀚,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遇到外星人。

也许您是。

但是对宇宙的浩瀚程度来说,只有您以及您背后为代表的外星文明,这是否会太少了。”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该王室想问的,而是他背后阿美利肯方面的人指示他问的。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很多科幻作家们的困惑。

因为在他们的构思里,构思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外星文明,人类未来会在宇宙中航行。

然后会和各种外星文明,或是战斗或是贸易。

郑理翻阅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后说道:

“蓝星有一个理论叫做大过滤器理论。

大致是文明在往星球文明发展成星际文明的过程中,存在被严重低估了的关键环节。

这些环节起到了一种过滤器的作用,即使宇宙过去诞生过许多生命或是初级文明,它们也没能跨过这些环节继续发展下去,发展成为星际文明。”

“先生,这其中有哪些具体的环节,蓝星有没有可能跨过去呢?”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技发展到了瓶颈,智慧生命们不愿意继续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在科学研究领域。

在之前的时候不投入,技术的研究不是一个线性的,不是你投入多少就一定会给你多少的回报。

而当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来临的前夕,侦查到相关征兆再想解决问题,不管是去太空还是说内部解决,都已经来不及了。

然后要么消亡要么跌落回原始年代,再重走这个循环。

中间还有很多困难的环节需要克服。

这是违反智慧生命**本性的。”

郑理说得很直白,同时还举了例子。

法师文明虽然本身的星际穿越能力有限,但是跟星际中文明沟通的能力是很强的。

他们和很多宇宙中的文明沟通过,真正能够走到星际时代的文明千分之一都没有。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被供养者越来越多,资源不足,这就导致社会的活力在下降。

社会中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那部分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供养那些不劳动的人。

生产力低的时候,被供养的群体少,即便被供养,生活质量也是很低的。

他们中的少数群体有动力有能力去推动科技发展进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这是近代社会科技进步的根本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爆发式增长,被供养的群体越来越多,同时被供养中的顶层群体们的生活已经到了一个高度。

技术再怎么进步,也不会让这群人过得更好。

而他们却掌握着主导资源流向的能力。

这就导致科研得不到对应的资源,而陷入停滞状态。

如果不是郑理的到来,蓝星上科技停滞的状态会持续很久。

一直等到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实现突破,包括芯片、光学、软件和人工智能等等。

然后进入元宇宙的时代。

元宇宙确实是蓝星科技集成化的下一个爆点,或者叫vr。

郑理把原来要进入vr时代的节点变成了虚拟世界。

但是虚拟世界不会让生产力得到爆发,它能够凭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被供养者太多的问题。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被供养者。

由人工智能和生物光伏,实现生产力的终极爆发。

可控核聚变其实效率更高,技术路线也更加有前景。

毕竟生物光伏没办法应用到太空飞船上,但是可控核聚变的应用场景要多得多。

问题是郑理不懂,他在接管之后,花了一部分精力去推动可控核聚变。

这几年也确实实现了一些技术关键节点上的突破,但是离落地还有距离。

郑理其实很好奇五十年前蓝星的科学家们,是基于怎样乐观的判断,把可控核聚变实现预计需要五十年写到书里的。

“我大致明白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学研究的难度太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