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 第三百五十章 价值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第三百五十章 价值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科创生物成立那天的照片,站在中间的是郑董,看上去很年轻对吧,当时他只有十九岁。

站在他左边的是程总,也是科创生物第一任总经理,后来退休了,退休之后自己去创业,创业做的也很成功。

第一家VR教育上市企业天普教育,程总是主要投资人。

郑董右手边就是渺渺总,当时连十九岁都没有满。

除了这三位,其他都是最早的一批员工。

这些员工里我只认识少数几位,就不具体介绍了。”

陈然看着照片里无比青涩的郑理和李渺渺,心里在想郑理是当时成为法师的吗?

陈然只知道郑理就是梅林,但是郑理的真实身份他并不清楚。

具体是外星人,还是说得到了高等级文明的传承,别说陈然,其他国家也不知道。

这张照片里郑理看着远方,面无表情,完全不像是一位刚满十八岁就获得五千万风投的年轻人,别说狂傲,连自得的情绪都没有从他表情里显露出来。

之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搞了个叫超级课程表应用的大学生,在获得千万级的风投后,创始人在上节目的时候那种狂傲非常明显。

刘松见陈然盯着照片看,他问道:“是不是觉得渺渺总和郑董很年轻?”

陈然点头道:“英雄出少年,我在十九岁的时候还天天缩在宿舍打游戏呢。

别说创业,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能够随便找个工作,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可以天天准时下班玩游戏就好。”

“很正常,郑董可是十八岁就发表《nature》,二十岁发明脑机连接技术的顶级天才。

没有几个人能够跟郑董相提并论的。

这种属于天赋,天赋是最难改变的。

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陈先生能够创业成功,说明既不缺努力也不缺天赋,但是跟郑董这种天赋比,还是有差距的。”

陈然知道李渺渺和自己一样,是被郑理选中的打工人,用这个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不过看看李渺渺获得的,陈然倒是觉得给郑理打工还不错,至少待遇没有哪个雇主能够比得上的。

“安永每年都会评一个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按理来说郑理绝对是这个排行榜的榜首。”陈然如是想到。

他听完后面露微笑的说道:“郑董十九岁的成就,也是我现在所无法比拟的。

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天赋,只是有一点小小的运气。”

刘松连忙说道:“怎么可能,有运气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把运气转化成社会资源层面的成功,这不是靠运气能够做到的。

尤其是在华国。

华国的竞争激烈程度比很多国家都要更严重。

提一句题外话,十年前社会上有躺*平的言论风潮,但是谁敢躺*平?

华国的竞争激烈程度好比大家都是螃蟹被装在蟹笼里,而你如果不动,并不会停在原本的位置,而是会被其他想向上爬的螃蟹踩到最底层。”

刘松作为既得利益者,本能的厌恶躺*平的言论。

见陈然没有接话只是点头,刘松继续介绍道:

“这是科创生物在姑苏的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生产的第一支内啡肽,当时科创生物还没有在科创板上市。

那时候科创生物还只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小有名气的企业,另外好像还有一个全球市值最高独角兽企业的名头。

一切属于方兴未艾的状态。

那时候渺渺总就认为我们未来会成为一家世界性的企业。

让员工们把一些值得留念的东西保留下来。

当时科创生物专门有个纪念馆来保存这些东西。

这支内啡肽应该没什么药效了,对科创生物来说,这是我们走向盈利的第一步。

第一支内啡肽制造以后,就开始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然后正式销售,科创生物也从此有了稳定的现金流。”

“一直到脑机连接手机上市,内啡肽的销售和专利授权,都是科创生物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最早期创业刘松还没加入科创生物,不过对于这里的一切都驾轻就熟。

之前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知名企业家,来科创生物参观,都是他亲自介绍的。

跟之前他亲自介绍的企业家相比,陈然可能是身价最低的一位。

陈然倒是对内啡肽一点都不陌生,麻醉类药物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直接间接的接触到。

更别说关于内啡肽,自媒体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被誉为西地那非后最吸金的一款药物。

这款药物也被很多成瘾物质贩卖组织视为眼中钉。

“天才的发明,让人由衷的感到钦佩,在大流行刚开始的时候救了很多人的命。”

“是的,虽然内啡肽不是郑董发明的,但是大规模工业化制造方法是郑董发现的。

这款药物由于可以用到的地方太多,因此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滥用的问题。

在华国管控的非常严格,但是在海外一些地方,内啡肽的滥用现象特别明显。”

海外某些国家滥用内啡肽的现象,已经到了他们国家控诉华国故意出口内啡肽这种药物,来腐蚀他们的国民,是新一代华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然后这是第一代的脑机连接手机,我们提供技术,然后大米制造的工程机。”

陈然倒是很怀念,当时他才大学毕业没多少年,虽然进了鹅厂,但是手头不算宽裕。

当时用的第一款脑机连接手机,选的就是大米。

大米手机有着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架不住便宜啊。

最早的时候其他厂商的脑机连接手机起步八千,大米把这个价格打到了五千。

节俭型数码爱好者的福音。

后来科创未来的脑机连接VR发布后,很多消费者在刚开始的一年里,一直期待大米能够推出脑机连接VR把价格打下来。

“然后这里是科创生物上市当天的照片,当时郑董已经去狮城了,所以没有参加剪彩和敲钟。

但是郑董还是以远程电话的方式给予了祝福。

当时还有一个趣闻,因为科创生物脑机连接技术的发布,科创生物的市值定价要重新做。

这让本来时间就紧张的上市流程变得更加紧张了。

科创生物的上市流程审批,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经手的项目里最快的一家。

主要当时证监会那边希望科创生物,能够正好赶在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的那天上市。

讨个彩头,所以当时所有流程都是走的加急。”

不只是华国的金融从业人员迷信,其他国家的金融从业人员同样迷信。

比如说有的交易员会在自己赚钱的时候,一直吃相同的午餐,一直到自己亏钱然后换午餐,等亏钱结束之后又换。

还有很多华尔街交易员认为,一定不能去有霉运的坑位上厕所。

“那时候科创生物可是大鳄,你们上市的当天,我不炒股的人都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了科创生物上市的热搜。”

“陈先生,马上就是我们了。”刘松提醒道。

他接着说道:

“因为当时科创板的股民们对科创生物寄予了厚望,希望科创生物的上市能够扭转科创板跌跌不休的颓势。

我也是因为当时买了科创50的ETF,所以特别关注科创生物这家企业。

毕竟这种级别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之后,是肯定会被纳入科创50指数里。

然后产生了要加入科创生物的念头,并且在当年的八月份正式加入了科创生物。

这也是我职业的转折点,您知道我之前是做什么的吗?”

陈然摇头,“不知道。”

“您猜猜看。”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陈然从对方买ETF做的判断,毕竟能够分清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ETF、FOF这些东西的人还是少数。

大部分人即便理财,也是听说什么好就买什么。

刘松点了点头:“您猜对了一半,我确实是在金融公司,但是不是从事金融行业。

我在金融公司做软件开发。”

刘松在加入科创生物之前一直在中金做软件开发。

这种券商的软件开发,技术要求低,开的工资高,工作强度也低,是刘松的理想工作。

因为金融行业的软件开发唯一的要求就是稳定性和安全性了,好不好用,性能如何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所以对技术栈的要求很低。

“金融IT也是IT,我们还算是同行,难怪我看到刘部长感到一丝亲切。”

...

“这是科创生物发现的第一枚magi的宇宙坐标系,我们对其中一段数据进行了脱敏处理。

这可是华国企业获得的第一枚magi,很有纪念意义。

可惜魔脑太珍贵了,科创生物也拿不出一只魔脑来摆在这里让大家参观。”

陈然心想,这有啥,别说一只,十只郑理都能拿出来摆在这。

...

参观结束后,刘松带陈然到二十楼的空中餐厅吃饭。

双方就座之后,陈然好奇的问道:“刘部长,现在还没到饭点吗?

我怎么看这里的人这么少呢?

还是说科创生物实行的是错峰就餐”

诺大的空中餐厅里,人大概只坐了三分之一不到。

要知道之前陈然在鹅厂的时候,到了饭点,整个员工食堂能够坐满人。

刘松解释道;“因为大概两年前开始,我们就在推行居家办公。

你可以选择居家办公或者是来公司上班。

每天的工作方式,是居家还是说来现场办公,只需要在内部的办公系统里提申请就好。

经过一年的运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居家办公。

毕竟居家办公能够节省下来中间的通勤时间。

而且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居家办公和现场办公的区别不大。

等下您明天要去参观的研发中心,那边的食堂热闹。

研发类的工作,没办法居家办公做。”

......

李渺渺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之后,见到李姝瑶在客厅里等她。

“你怎么来了,你老公呢?”李渺渺一边脱鞋一边问道。

李姝瑶脸上写满了不爽:“别提他了,最近吵了一架,然后我想着过来冷静一下。

正好明天请了一天假,连着周末我在姑苏呆个三天。

简直不可理喻,把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在家还摆一副臭脸,给谁看呢!”

李渺渺不厚道的笑了,“哈哈夫妻之间有矛盾很正常。

可能他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吧。”

李姝瑶吐槽道:“谁压力不大?

我管理的基金这些天净值回调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客户天天打电话来施压。

我压力也大。”

李渺渺问道:“净值跌了这么多,你们领导还给你批假?”

李姝瑶挑了挑眉:“我去请假的时候,他问我请假干嘛?

他听说我请假是去姑苏见亲戚,他马上眉开眼笑,和我说向你问好。

如果想的话多在姑苏呆几天都行,他会帮我安排成出差,不用消耗年假的额度。

他个老狐狸,巴不得我从你这里打听一点消息,好为基金持仓换股做准备。

你们这次放的火箭太大了,把全球资本市场都捅破天了。

你们发布虚拟现实预告的当天,我们董事长亲自打了五个电话给我,让我打听一下情况。

我当天不是问你吗?然后把你说的反馈回去,并不能让他们满意。

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他们也不敢拿我怎么样。”

李渺渺当时就是让李姝瑶回复,不方便透露,让他们等官方层面的消息。

“不过我确实也很好奇,你们的虚拟现实到底能够做到什么水平。

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

在家给我透露透露呗。”

李渺渺无奈道:“在家我们说的话一样很有可能被别人听到。

还不一定是我们国家官方,说不定其他国家也在我房子里安了窃*听器。

保*密*局那边最开始是每年来帮我的房子做安全检查,当时就发现了窃*听*器。

后来时间频率变成每个季度,还是有一次发现了。

所以小心隔墙有耳。”

李姝瑶听完后满脸震惊:“之前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

这工作居然风险这么高...

不过也是,郑理的影响力太大了,你作为他的头号心腹,被监听也很正常。

就想这次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如果能提前知道,这价值太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