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天命缝尸人 > 第二卷 献祭 第四十七章祭台点灯

天命缝尸人 第二卷 献祭 第四十七章祭台点灯

作者:枯灯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3: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献祭之礼的祭台,氛围装饰的像是死了人的灵堂,让原本就阴气极重的遗巢,增添了几分寒意和恐怖。

突然,站在案台中央的灵婆,在大吼一声之后,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念完几句咒语之后。

只见遗巢暗处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在遗巢的老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唤做遗巢之门,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打开过了。

门外是遗巢,而门内却是另外一方景象,用遗巢的话说,则门外并非遗巢之地,而是遗巢域外。

当然这遗巢域外,有个更加准确的叫法,叫做遗巢树洞。

树洞顾名思义,是值得托付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神秘,才让这里变得越发的神秘,正是这份神秘,让遗巢不为人知的事情,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鬼首大人亲自捧着冥灯,小心翼翼的先行进了树洞,尽管他戴着面具,不见真容,但却能够看得出他对冥灯的呵护有加。

紧随其后的是赖长青,赖长青眼下最关心的是,献祭之礼能否让冥灯复活,一旦复活失败,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遗巢秩序,甚至可以说是遗巢王国,将不复存在。

而他在遗巢深耕多年的势力,也将付之一炬,这让他的内心极度不安,更多的是愤怒,是对柳无声的冲动,表现出愤怒。

当然,已经被控制的柳无声,同样被带进了树洞。

尽管柳无声的行为,太过于鲁莽,也让人鬼之间带来了一场不必要的灾难。

但对于隐忍多年的鬼首大人而言,却并不是坏事,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多年,一直被人类压制在这有限的遗巢之地,早就有想过带领遗巢反抗的打算,只不过师出无名,没有找到开战的理由。

当初人鬼一纸休战协议,正是因冥灯而起,也正是冥灯让遗巢与人类之间,有了这道所谓的人鬼防线。

可是,在鬼首大人看来,让天堂没路地狱无门的冤魂恶鬼,游荡在这荒凉之地,本就是不公平的协议,况且遗巢现有的秩序是被所谓的人间正道所逼。

撕毁协议,在鬼首大人接任遗巢之时就已经萌生,而坐上遗巢之主之后,这个想法便愈发强烈,而今遗巢上下悲声载道,民怨沸腾,彻底激发了鬼首大人奋起反抗的情绪。

他身为遗巢之主,是遗巢的主人,不愿成为窝囊的傀儡,自然该为这些游离在遗巢的冤魂请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柳无声此举,倒是给了鬼首大人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这才是鬼首大人未能当即惩罚柳无声的理由。

但他不能表现过甚,眼下灵婆在场,她的面子不能不给。

加上又以赖长青为首的止战派的势力,遍布遗巢上下各个角落,不可小觑。

在鬼首大人的盘算当中,只有耐心的蛰伏起来,等待冥灯能否复活,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赖长青和柳无声都进入树洞之后,已经做好了献祭之礼的余火,被几个鬼影抬着进了树洞。

在一口冒着熊熊烈火的大锅面前,余火被放了下来,那火光四射,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照亮了原本暗无天日的树洞。

大锅里面正在煮着翻滚的红油,不断的翻滚伴随着咕噜咕噜的声响,这声音让人听了不寒而栗,像是有人要被下油锅的感觉。

而在油锅的左右两侧,各架着一把刀背朝下,刀锋朝上的大刀,那两把大刀锋利的闪着白光,衬托出越发恐怖的气息。

恐惧与不安袭击躺在案台上的余火,如果说这是面对死亡的内心独白的话,余火第一次感受到了与死神如此接近的时刻。

显然,这油锅和大刀是冲着自己的来,这是献祭之礼的第一步,上刀山下火海,象征着面对死亡的勇气。

献祭,意味着是给冥灯献祭,而冥灯自然是选择勇敢面对死亡的宿主,余火必须挺过这第一关。

余火没有反悔,更没有反抗,表现的十分的从容,这让接下来要施法的灵婆,很是满意。

只见,灵婆垫着脚尖,轻飘飘的走进了树洞,只见她来到余火的面前,用手指点了点余火的额头,转而面向众人,歇斯底里的吼道:“点天灯咯,点天灯咯,点天灯咯。”

接连喊了三句,只见原本漆黑一片的树洞,一个个的蜡烛像是施了魔法一样,瞬间都点亮了。

而蜡烛点亮的过程,像是狭长的时空隧道一般,从下往上,就好比那参天大树一般,屹立在这浩瀚无边的苍穹之下,划过天际,美不胜收。

都说美好的风景,都是路人才知道欣赏,而当事人却在这美好背后,受尽了苦难和折磨,余火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献祭之礼带来的痛苦和煎熬。

点天灯在旧时便是一个惨绝人寰的酷刑,但相比于酷刑,在遗巢的点天灯,会变得更加的铤而走险。

所谓的点天灯,便是让余火的肉身与灵魂剥离出来,而剥离出来的肉身用金箔缠绕,像极了西方世界的木乃伊的制作之法,而在遗巢却有了独有的叫法,叫做‘金身肉佛’。

此法在肉身上贴金箔,再辅以木炭、檀香、凤凰木等材料,伴其左右,目的是人在灵魂出窍之后,不至于让肉身腐烂,可以起到上好的保存尸体的作用。

而让出窍的灵魂踩过两把大刀之后,将灵魂头朝下,脚朝上,置于这油锅当中,在脚的位置点火,让他一直从脚烧到头,直到整个油锅点燃,便唤做‘点天灯’。

点天灯的来意,就是以人的灵魂为饵,作为油锅的灯芯,引火至油锅,而让油锅点亮,那火光四射,酷似这天灯。

天灯,又名许愿、祈天灯,其漂移的方向无人能控制,寓指‘听天由命’之意,故而献祭之礼的第一关,便是这听天由命。

余火是人不是鬼,灵魂能否经受得住此等煎熬,无外乎他的求生欲,尽管肉身有金佛护体,但灵魂出窍本就已经非常人所能忍,更何况要经受得住刀山火海的折磨和炙烤。

但余火最终挺了过来,在油灯烧尽之时,余火最终安全通过了献祭之礼的第一关。

余火的灵魂从煎熬中回到了肉身,其实灵婆并没有告诉余火,如果在挺不过油灯燃尽,等待他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灵魂永远也回不到肉身了。

灵婆之所以没有告诉余火,点天灯所带来的的后果,是抱有私心的,如果告诉余火风险,势必给余火造成心理负担,不告诉余火,反倒是给了余火轻装上阵的信心。

事实证明,灵婆是对的,余火在灵魂重新回到肉身之后苏醒,让在场的众人心中的那块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

余火的苏醒,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希望余火能够挺过这第一关,但有人却希望看到余火躺在这里,永远也不要苏醒过来。

但事态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有人想要余火死,而改变献祭之礼的进程。

接下来的献祭之礼,进入到了第二关,第一关考验的是勇气,而第二关自然要考察一下余火对冥灯的忠诚。

旧时常以献祭的方式,牺牲自己的一些或全部物品来对神表达忠诚,感激、忏悔和信赖等感情,并祈求神满足自己的某些愿望。

向冥灯献祭,却并不是牺牲一些物品向神表达忠诚,而是献出自己,向冥灯做出应有的牺牲。

人类最原始的信仰,一是对天地,二是对先人,是对大自然与历史的崇拜和敬意,才有了各类祭祀活动,而冥灯作为缝尸一脉的信仰,便因此而应运而生。

早期的冥灯只不过是缝尸一脉的历代先人用来驱鬼除恶的法器而已,因为黑暗的鬼魂是怕光的,而冥灯便是驱鬼最好的道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缝尸一脉先人的薪火相传,对冥灯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一些改良,甚至在最后一次人鬼停战协议当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正因如此,才有了冥灯引路一说,但此说法又形成了两大极端,冥灯可以为游走于人间的鬼魂引路,回到遗巢,但同样冥灯可以为遗巢的鬼魂引路,挣脱鬼门关,出现在人间。

可想而知,冥灯的意义所在,正是它的存在,才让人鬼休战至今,可冥灯陨灭,几个小时以后,鬼门大开,后果可想而知。

而献祭冥灯,是唯一阻挡这场灾难的办法。

顷刻,只见灵婆命人端出了一碗血红的鲜血,和一块新鲜而渗着血的肉,摆在了余火的面前。

如果不是此情此景在遗巢,这两样东西,余火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就是一碗刚出炉的鸭血和新鲜的猪肉。

可这里是遗巢,凡事都不能以人类的思维方式思考,而是应该换位思考,用遗巢的本该有的思维方式。

那么眼前的这碗鲜血和这块新鲜的肉,极有可能是来自人类,而非动物。

果不其然,在余火揣测的之余,灵婆满脸写满的邪恶的笑容,恶狠狠的像个老巫婆,压低的声音让人极度不适,说道:“献祭就是赎罪,以你之身为戴罪之人赎罪,为冥灯的陨灭而赎罪,为光明而赎罪,喝人血,食人肉,吃吧,吃吧,吃吧,为你的忠诚献祭吧。”

同样是人,余火又岂能喝人血吃人肉呢,一旦下了这口,那与恶鬼又有何异?一旦下了这口,那将彻底与人类为敌。

身为缝尸一脉,本该驱鬼除恶,却不想沦落到与鬼同行,沆瀣一气,这不是欺师灭祖,离经叛道吗?

此番作为,余火一旦做了,不仅会成为人类的公敌,还会被缝尸一脉所不耻,需要面对来自师门的口诛笔伐。

余火的犹豫和煎熬,在此刻的表现出淋漓尽致,一边是缝尸一脉的规矩,一边是灵婆的威逼利诱,让余火彻底陷入了纠结,甚至有些绝望。

吃与不吃,是一道选择题,是一道绝对站位人鬼的选择难题,尽管纠结,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余火不得不做出选择。

余火最终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