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齿轮之证 > 第122章 来路不明的说书先生

齿轮之证 第122章 来路不明的说书先生

作者:天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宫史》,司礼太监刘若愚著。

王恭厂大爆炸的原因至今不明,不少超自然现象被记录在此事的卷宗之中,为这场千年难遇的灾祸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

肖琪就是以王恭厂大爆炸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引子,构建了一个腥风血雨、权谋交错的江湖故事……

…………

明,天启七年,五月初一。

京城。

皇都的百姓们也许尚未走出一年前大爆炸的阴影,但生活仍要继续。茶馆酒肆,柜坊牌楼,驿站旅社,城市的商业最先在灾难后恢复起来,其余各行当紧随其后,加之朝廷安抚有方,制律严明,京城的元气慢慢回复到往年七八成的光景。

社会风气在向着正常化发展,这本是件好事。然,城里的人们没有注意到,最近这半个月内,北京城里来了不少奇怪的人……

一个多月前,江湖上开始流传出一个莫测真假的传闻,说是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一事的真正缘由,并非朝廷宣称的火药库走水,而是一件天降秘宝巧合下引发的。

那天降秘宝乃仙家之物,不知怎的堕入凡尘,正好砸在王恭厂头上,这才导致了祸事。事发后,锦衣卫和御林军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发现爆炸中心有一块四方莹石,上刻符号文字无数,爆炸、大火皆不能伤。当朝天子得知有此物后,曾令人将其从坑中起出,想运至皇家宝库严加看管,但秘宝重不知几何,任凭人们驱赶多少骡马,也不能移它半步。

无奈,皇帝只得下令在王恭厂附近布下重兵,不得让莹石有任何闪失,另派内阁大学士前来破译铭文,弄清此物的跟脚。

三个月后,内阁大学士们将破译的部分铭文呈上。铭文大意是说,此物唤作“神宝”,是上天赐给全天下有缘人的至宝,任何人都可能是“有缘人”,都可能成为神宝之主。

神宝的作用铭文上也写了:可传有缘人仙家之术。医者,可活死人肉白骨;兵者,能纵横五路睥睨天下;商者,可侯服玉食珠围翠绕;武者,获盖世绝学,世间无敌,以武入道也未尝不可……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奇怪:这么有吸引力的宝贝,皇帝肯定也动心呗?他咋没去试试呢?好说,因为要想神宝起作用,还需“等一天”。

这个“等一天”是神仙的说法,而人间就得等上一年,毕竟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铭文上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神宝落在人迹罕至之处,被人偶然获得便成为此人的私有物了。这一年的时间,足够此物为天下人所知,有意者皆可来神宝处试一试仙缘,神宝沉重不可挪动也是因为这个目的。

然,神仙也算错的时候。神宝直接砸在了皇城里天子脚下,这个消息也鲜为人知,直到一个月前,江湖上才有神宝的风声流传。

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来不及打探此事真假就纷至沓来。原因无他,按照铭文上的记录,神宝开始测试有缘人是在一年后,也就是天启七年的五月初六,距离王恭厂大爆炸刚好满一年。武林中人得到神宝问世的消息都是四月的事儿了,再费工夫打探的话,等赶去京城那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京城的四月五月,迎来了不少江湖客,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神宝。

…………

今个儿是天启七年五月初一,距离夺神宝抢仙缘的日子,还有五天。

阮丹丹就在今天进了城。作为国都,北京城城门口的盘查力度自然是在全国首屈一指,但身为武林中人的阮丹丹过关时没怎么被为难就放人了。

众所周知,相当大一部分习武之人都配了一副宝兵刃。就算没有那个条件,用着顺手的凡铁还是要备上几把的,那么这些剑客刀客在出入城的时候,被多加留意甚至刁难也是常有的事,要想过关有时还得使点儿银子(代指钱财,不一定真的是交银子,为了过关扔一锭银子的那不是豪侠,是财神爷)。

而阮丹丹没有这个麻烦,她不使武器,或者说什么都可以是她的武器。

素手娘子——这是阮丹丹在江湖上的名号。谓之“素手”,一是因为她的双手十指如白葱,一对粉臂似玉藕,二是因为她的一双手上没沾过血。这不是说她没杀过人,她玩儿的是远程。

阮丹丹今年二十有三,行走江湖八年,靠的就是一身暗器功夫。她四岁开始习武,六岁暗器入门,十五岁有小成。时至今日,阮丹丹的武功虽未及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地步,但早已不拘于暗器之形,信手拈来的小石子也能成为索命的凶兵。所以,她的关是空着手过的,守门士卒当然不会多为难。

此刻,阮丹丹就在京城里四处闲逛,作为江南人氏,这是她第一次来大明都城,自是想好好领略一番,至于安全问题她并未多在意。阮丹丹乃江湖正道,准一线高手的实力,本就不怯,再加上国都警备森严,阮丹丹料定不会有人胆敢光天化日之下动手。

不多时,阮丹丹来到一处商业兴旺之所,正当她走马观花时,前方传来抑扬顿挫、清脆朗朗的说书声,再一听内容,更觉新奇无比:

“武周圣历年间,沉寂多年的大周西北边界又闻金鼓之声。漠北有一胡国,名唤突勒,该国最好战的咄陆五部尽起麾下的鹰师和豹师,不顾两国和平盟约公然挑衅,侵占位于丝绸之路枢纽的龟兹、疏勒、于阗和碎叶的安西四镇,并出动大批骑兵疯狂劫掠各国的使团商队,把本来平静祥和的丝绸之路搞得乌烟瘴气。”

“彼时,大唐的安西都护府遵宰相狄仁杰严令保持克制,这一举措却令咄陆部误以为对方软弱可欺,于是变本加厉更加猖狂。”

“首领太子贺鲁率领亲兵东进,悄然进入神都洛阳,与蛰伏的内奸沆瀣一气,密谋首除当朝丞相狄仁杰,再夺突勒石国吉利可汗之位,以实现其雄霸天下之野心。”

“昨日我述那振远隘口幽灵杀人之事,正是这太子贺鲁与他的五十骑兵护卫所为,如今真相大白了~~~”

阮丹丹自幼习武,不问世事,自家大门都没出过几回,还是十五岁踏足江湖后才方知天地宽广。尽管她二十出头的年纪,仍是少女心性,好那个热闹,听得这说书先生所讲的乃是闻所未闻之故事,立马挤进人群中,询问身旁一位老者:“老丈,这名先生所述是何故事啊?”

“啊,据他所说,此乃《狄公案》,是先生自创,分好几本呐,前天已经讲完一部喽。他现在讲的内容叫金银奇案,有趣,有趣啊。”老丈捋着胡子不吝赞美,显然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古代,这位说书先生的到来带给了他精神上的满足。

“哇,先生这么年轻啊。”阮丹丹透过密密麻麻的人头,望见那说书人的外貌,竟也和自己差不多一般大。

但见那位先生,二十来岁的年纪,圆脸浓眉,体格精壮,哪里有个文人模样;再看打扮,只一身普通的青袍长衫,说书三宝:醒木、折扇、手帕三样一样也无,空着口干说,当真少有。

“是啊,这小先生是几天前突然来这条街的。头两天说了几段儿《三国》,讲的是不错,不过大伙儿过去都听腻了三国,赏钱讨的不多。从昨天开始小先生搬出这《狄公案》了,呵!人人爱听啊,端的是故事新鲜,讲的也够儿味儿。”

可能这会儿大家也都猜到了,没错,此人便是云铭了。

进入自赎之书的书中世界后,云铭很快就判断出了这里并非历史上的真正明朝,但为了验证心中的猜想,他跑去河边,想借河水看一看自己的脸。

云铭想到了一点:如果这次又是一场魂穿,自己无意中可能获得了这具**的部分能力,那么听懂这方世界人的言语也是说的通的。想要证明很容易,找面镜子照一照就好。

镜子不好找,水面也行,结果云铭趴在岸边一探头,河水中倒映出的是一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他自己的脸。

请注意我的措辞,不是“云铭的脸”,而是“他自己的脸”,云铭此刻看到的是他穿越到平行宇宙之前的模样。

云铭的心情彻底被他的表情出卖了:先是呆滞,再是困惑,随后是凝重,最后是豁然开朗。

“哈哈哈哈!”云铭罕见的笑的如此肆意:“有意思,有意思。”

他拍落身上的土,整了整衣襟,抱臂沿河流而行:“现在我大概是弄清楚了,这里是哪儿,还有为什么我全身上下除了一套衣服什么也没有,连铜板也没得一个。”

“这里百分百是一个虚构世界,我的灵魂恐怕是被异能者强制拖进这里了。”

“现在,我在这个虚构世界的身份相当于游戏路人背景板,连NPC都算不上,不然我身上起码有点儿宝物功法秘籍啥的才对,不会这么光棍。”

“钟义和濮车侍多半也被异能者攻击了,不知道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哪里。”

“还有一个人,我肯定他现在也在这里,必须找到他!”

“不过当务之急应该是先去搞钱,毕竟不确定我在这个虚构世界会不会饿会不会困,总不能靠吃白食和睡大街吧。退一步来说,手上有些积蓄也是好的。”

“无本儿的买卖那么多,即无本又合法的买卖就少了,最适合我的好像也只能是那个了。”

想到这儿,云铭笑的更旺盛了:

“异世界的古代居民们啊,准备接受属于二十一世纪影视编剧们想象力的碾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