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秘兰风貌

民国诡闻实录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秘兰风貌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举目四望,气势恢宏!

圆顶花窗的胡人土楼、塔楼高耸的西域堡垒、红白覆彩的吐蕃佛塔、鸱吻花檐的汉式寺院,精巧华丽的回鹘邸店……无尽的灰黄民居,无尽的塔楼林立,还有无尽的黄沙漫漫、断垣颓壁。

看到详细处,甚至能看到高耸尖锐的哥特教廷、古罗马式的大理石柱殿堂,天竺金碧辉煌的佛院,这些或是汉地、或是西域、又或者是西方的建筑,共同组成了异域风情浓郁、商业繁荣发达的丝路古城。

当这一切盛景都被覆盖在黄沙枯叶之下,就更像是西域灿烂文化的陵墓坟茔,多了些历史的雄浑厚重气息!

料想,如果这千年来河西走廊气候湿润未变,这无尽绿洲,不知道会滋养出如何灿烂的异域文明。

借由高处的位置,他们也得以看清了整座城郭的格局。

这四方椭圆的城池的格局,是个“高”字,和他们想的四面等宽的正方形完全不同,最北方的小“口”只占大“口”面积的六分之一,看起来就好像是个头小肚大的葫芦。

先说大城!

他们所看到的建筑废墟,多集中在方形大城,那些什税门也多集中在较为平直的三面城墙,对北面的小城形同包抄之势。

在大城中,他们可以看到宽度在百米上下的漕渠,这漕渠以大城的内轮廓为形状,沿着城墙修凿而成,形如内城的护城河,勾勒出内城轮廓。

每个方向的正城楼,都有九孔拱桥跨过漕渠,直接连接在内城和城门之间,三面城墙皆是如此,这样,既能满足漕渠通航,也可以让百姓沿着桥梁自由进出。

等过了漕渠和拱桥,就已经来到他们说的内城,按克力的说法,秘兰城是为商业和商人服务的城池,早已不分民居宅邸和商业城郭,换句话说,任何民居宅邸,只要愿意从事商业,就可以从民居变为商业馆舍。

这些大小高低的建筑和宅邸,全部沿着漕渠分出的小型沟渠分布,就好像是从漕河上延伸出的毛细血管,深入到里坊街巷、市井生活之中,百姓既可以坐着船游行城池,也能走在漕渠两侧的道路上,用马车通行全城。

无论风格为何,大多数楼阁都是上下两层乃至于多层,第一层临街屋舍几乎全是商业店铺、勾栏瓦肆,可见外墙有着店铺招幌的扎结痕迹,形成胡汉混杂的热闹结实。

经历千年时间,无论是漕河还是漕渠,都完全干涸,只剩下大量的干涸沟渠分割出城郭的民居街巷,有些漕渠已经被黄沙填满,只消再过几十年,就已经化为平地,再难见到沟渠的影子。

沿着漕渠再往北方走,等走到最北面的城墙时,就是他们看到的小城了。

这座小城的城门也是西域特色,只是比大城门要小不少,越过城门之后,能看到小城中更为精巧华丽的殿宇宅邸。

从植物干枯留下的废墟来看,当初小城内有着很是茂密葱茏的植被,只是千年时间已经干枯成了灰烬,留下了不少空旷土地,仅有一些耐寒的沙棘和沙枣,还在沙土中勉强生长。

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小城里的建筑密度还算疏松,在植被废墟的分割下,形成星点错落的建筑群。

宋思媛说道:“按照克力的意思,秘兰城后期城市土地紧张,是不允许浪费土地的,这种建筑密度算上植被,很大可能是贵族的居住地,对不对?”

她的猜测明显是对的,克力点点头:“秘兰城专门服务于商人和商业,确实没有歧视商业的氛围,但是也并非全民平等,至少百姓的地位还是不如贵族,大城主要是百姓和商人在住,小城居住的是鄯善国的贵族和一部分管理秘兰城的官员。”

说罢情况,众人下了围墙,走过拱桥来到古城街市!

走动时,街头巷尾更详细的情况,被他们收入眼中,可以看到很多教堂寺庙上的中古西域的纹饰图样,与当今时代的已经完全不同,多数建筑都覆盖了一层黄沙黄土,倒塌的建筑不计其数,走动时,已经很难在走街道直线,他们只能从某些倒塌建筑内穿行而过。

克力行走时,继续说道:“根据我们的推测,正门单边至少在十里,算上小城的面积,秘兰城更是巨大,我们从哪儿找起来确实是个问题?”

此行,他们和克力的路线完全相同——克力要寻找古尼孜的消息,他们也要寻找鄯善女王的记载,至少是要把斯坦赫因隐瞒的事情给调查清楚,眼下,面对如此大的城池,他们如同无头苍蝇,完全不知道方向。

岳观潮说道:“这座城比我们想的还要大,我们一路走来遇见的不少城池已经全是黄土,有些古城池连废墟都被风化了,只剩下几个沙土台子,为什么这里能保存得那么完整?这里好歹是经历近两千年风土侵蚀,应该像其他古城一样了吧。”

宋思媛刚才也已经察觉到这一点,此刻又被岳观潮提起,仔细思索起其中的缘故,她仔细感受着周围的风声沙尘,眼前一亮:“也许,是和秘兰泽有关。”

秘兰泽兴盛时,整个秘兰泽的水位是位于沙山腰部的位置,大部分山体都是沉入水下的,这种结构注定了沙山吸收大量水分,形成凸出于大泽水面的绿洲。

再加上秘兰城的构造极为特殊,直接在城门上开十门用于收税,同时以内外的漕渠沟通秘兰泽和城内的漕河,在漕河和街巷之间也有小型漕渠深入细枝末节。

这样的结构,就好像是秘兰泽的心脏,不断将秘兰泽的水循环进城池,再通过城池的漕渠系统排出,以此源源不断形成活水,让整个城池保持干净。

除此以外,这样的漕渠还从中心绿洲延伸到其他绿洲,形成灌溉渠,继续利用秘兰泽发挥作用,虽说当初秘兰城建造时,可能没考虑过水减少扬尘、消除风沙的作用,至少在实际作用方向,这些水渠还是起到了实际效用!

在秘兰泽和漕渠的共同作用下,沙漠里的风沙尘土虽多,一旦吹到秘兰泽,就会被秘兰城周围的水体捕获,沉入水中成为淤泥,哪怕是真的吹到城池附近了,他们要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

绿洲高出水面不少,再加上绿洲顶部的城墙高达十米,这个高度哪怕是从水平面所在的山腰算起来,也已经是秘兰泽中最高的绿洲。

沙土被风裹胁时,往下吹拂很容易,要克服重力往上吹拂就变得很难,在这种结构下,沙土被吹到秘兰城附近时,多会沉在水面而非是一路迎着高墙进入城池内。

这样一来,沙土吹来时,被秘兰泽水域和高大城墙接连阻隔,能吹入城中的沙土就变得很少,再加上城中遍布各处的漕渠,那就更没有什么沙土能存下,以此,将沙土完全消弭在城池中。

哪怕是秘兰泽干涸了,在千年的时间里也是逐渐干燥,并不会忽然之间完全丧失水分,直到水面完全干涸前,秘兰泽都在发挥作用,当然也就为秘兰城抵挡了不少风沙侵袭。

说到这里,宋思媛已经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在秘兰泽的独特地形下,它们替秘兰城延缓了城池的衰败。”

他们说话时,克力在行走时,越来越接近废墟建筑的墙角脚底,等走了很长一段距离后,脸上的神色越来越严肃,岳观潮问道:“怎么了,你是发现了什么新情况。”

克力示意他们走过去,等众人走近他,借由他的示意看向附近,那倒塌建筑的犄角旮旯上,明显有着新刻画出的符号,看符号的形态是个类似于鹰爪的符号。

他抚摸着符号,低沉说道:“这是我阿爸留下的符号,但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会在附近留下这些符号,一为提醒自己曾经到过这里,二,也是想给自己的行踪留个尾巴,要是有人要找他,也能通过这些标记发现他行走的路线。”

说到这一点,他顿了顿:“我可以确定这是我阿爸留下的记号,我们按照记号走的话,应该是能还原他们的路线。”

众人刚才还在担心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如今有了古尼孜的记号,也算是得到了他的某些暗示,只要沿着记号的方向走,总能知道斯坦赫因这些人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随后,他们开始格外留意这些刻画在犄角旮旯的记号,最终沿着这些记号的路线,一路穿过街市来到小城。

尽管记号延伸的路线歪歪扭扭,他们最终还是停在小城深处的某个宗庙建筑,找到了斯坦赫因的考察队最终的考察目的地。

他们看向前方,这座宗庙建筑与汉地的横平竖直、四方垒砌完全不同,造型更接近西域的圆顶堡楼,可见土黄蓝灰楼体覆盖花檐、彩绘、琉璃、彩瓦,整体形态不规则,由三座建筑合并组成接近“凹”型。

两侧凸出的位置,是堡楼之外的走廊,有着石膏色的罗马柱和翅膀天人等雕像,三座圆顶之上,都矗立着色彩浓郁、高耸参天的吐蕃金顶白塔,等于说将西方、西域、汉式、吐蕃元素杂糅融合,形成一种极为特殊的风格,观感很是特殊,让这座建筑完全独立于其他宅邸楼阁,有种气势恢宏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