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都市传说:远古文明的遗产 > 第170章挖掘墓室

都市传说:远古文明的遗产 第170章挖掘墓室

作者:听书航海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6: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是几个小时过后,月已东落,这片不大区域的沙尘层已经被彻底清理干净,露出的石条地面与一旁的石林地基严丝合缝,就像是在这片区域铺上了一层石条地砖一般。

这种大手笔,象征的就是巨大的财富和人口基础。

就楼兰那种人口不过万余的小城市,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力物力去修建如此宏伟的地下陵墓。

唯一的指向,也只可能是传说中的西王母氏族。

“黄教授,你对于这里的整体判断是什么?”

整片中心区域的沙尘都已经被清理干净,却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墓道口,江映雪也只能在黄教授这里寻求一些答案。

此时的黄教授依旧匍匐在地上研究石条上偶尔出现的浮雕,被突然打断了兴致,也只能扭头瞧了一眼。

眼见是这里的最大老板,他也只能拍拍身上的浮土,从石条地面上站了起来。

“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在这些石条之上,偶尔会出现一些鸟形浮雕,似乎就是传说中的青鸟。

青鸟取食,在一般的象征意义上,代表的是财政方面的大权,可这样的图案却出现在墓室石条之上,这其中的深意可就有意思了。

结合之前司马天等人顺着地道进入墓室的情况来看,这片石林的整体功能并非是用于困住盗墓贼,更大的概率是诱导经过此地的活物进入石林的中心区域。

附近只有这片石林具有一定的遮阳效果,这样的诱导假设也是成立的。

也就是说,整片石林,其实就是这座地下陵墓的取食工具,帮助陵墓将经过这一片区域的活物给吸引到墓道门口。

只要墓道定期打开,那么便会有绝望的活物定期进入墓室之中。

一座墓室,却要定期取用活物,这就显得更加有意思了。”

仅仅凭借一些鸟形浮雕,黄教授就能解析出如此之多的内容,不愧是考古方面的大才。

另外,基于黄教授的这种解析,他们当前所处的这座古墓,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凶险,而是一座彻彻底底的凶墓,一座以吞噬活物为基本特性的凶墓!

“就司马天之前的描述,在墓室之中存在大量的猎捕机关,其目的也是为了猎杀那些进来的活物。

难道,这些活物,是用来祭祀墓主人的血牲吗?

在古代,就有杀牲取血,以用订盟或祭祀的作用,这种现象似乎也非常的合理。

可一座埋藏如此之久的古墓,其设计血牲之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要知道,当初这里可是一片湖泊,水生鱼类似乎也不会因为一些石柱的缘故而陷入迷阵之中。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防备一些盗墓贼,那么这种血牲取食的说法就显得有些言过其实。”

在活人殉葬被废除之前,用大批的奴隶进行殉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就更别说使用血牲了。

对此并不怎么怀疑,但江映雪结合这处石林的上古应用场景来综合分析,立马就发现了其中的诸多矛盾。

“除非,当初在设计这处古墓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到千年之后罗布泊干涸的情况。

要知道,罗布泊的干涸,完全是因为人为耕种和畜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

当初的罗布泊虽然水体依旧广袤,但其面积一定在不断地缩小,特别是对于末代西王母来说,这种缩小的趋势一定会非常地明显。

一座水底陵墓一旦失去了水体的保护,盗墓贼的盗墓难度将会大大降低,这处石林的防御特性就呈现了出来。

至于青鸟取食的象征,不过就是陵墓设计者的一种心理威慑作用罢了,其本质和“开者即死”这样的陵墓诅咒并无任何区别。

能够找到这里来的盗墓贼,或多或少都有些文化底蕴,在明白青鸟浮雕的含义之后,又见到自动打开的墓道,也会在心理层面上产生主观畏惧情绪,并不会轻易地去当那个主动投食的血牲。”

优秀的陵墓防盗设计,必然要考虑到时间的影响因素,对于陵墓在未来环境之中的考验也要考虑进去。

黄教授从这个角度去解读石林和青鸟浮雕的存在意义,在道理层面上是讲得通的。

也就是说,这处石林并非用于为墓主人取用血牲,仅仅只是为了给盗墓贼种下一种心理暗示。

忌惮青鸟取食的血牲可能性,盗墓贼主动退却了,那自然是最好。

如果碰上那种不怕死的愣头青,这种心理暗示也已经种下,再配合着陵墓之中的重重机关,也能让盗墓贼在死伤惨重的情况下幻灭最后的求生意愿。

如此一来,盗墓贼也不会因为旺盛求生欲的关系,无意义地去破坏更多的墓内设施。

“如此看来,这个墓道自动开启的机关,是在水体干涸之后才自动打开的。

就这些石条的磨损程度来看,也不像是经常开合的样子。

又或者,这些石条墓盖很可能会按照某个既定的规律,分批次地打开。

甚至猜测得更加大胆一点,每只青鸟浮雕所对应的墓室区域都会有所不同,以便能够更大程度地灭减不同批次的盗墓贼。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使我们等在这里,很可能也无法顺着司马天他们的过往轨迹前进。

如此一来,司马天他们之前用命拼出来的有效路径就不存在了,我们得继续使用人命去填一道道的全新机关。”

借由江映雪和黄教授之间的讨论内容,白宁所给出的推论略显悲观。

不仅进入地下墓穴区域的时间不确定,甚至连既定的闯关通道都会有所不同。

如此一来,一旦他们进入墓室之中,后续的支援也已经等同于断绝。

墓室环境极度危险,后路更是彻底断绝,就这样的凶险之地,怎么看都是九死一生。

“那就先从这些石板开始吧。

这些花岗岩的石板对于古人或许坚硬如铁,但在现代工具的面前不过就是一些豆腐渣工程。”

要不是怕影响不好,江映雪真想要使用炸药将这些石板给炸开。

看了一眼继续沉默不语的黄教授,江映雪挥了挥手,示意队伍中的其他人直接开干。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的地势特别容易产生风沙天气,刚刚疏朗一会的空气再次飘起淡薄的风沙,所有人都在风沙之中连夜干活,叮叮哐哐的敲击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一个多小时的设备架设,临时的滑轮起重套件便被搭建完成。

在江映雪的示意之下,首先针对的就是哪些雕有青鸟浮雕的石条。

钻孔机的钻头在花岗岩上摩擦出火星,似乎预示着这些石条的不同寻常。

这就很奇怪,明明石条上有浮雕,其形制更是棱角分明,怎么可能会如此坚硬?!

连续钻了好几分钟,才在石条上留下了一个半指深的小孔。

“换一台功率更大的钻孔机来。”

白宁此时也有些意外,对于这些石条的上古工艺也有些好奇。

如果再结合双鱼玉佩这样的神奇科技产品,那么这个所谓的西王母氏族,很可能保有第四文明的一些高科技产品。

第四文明最终毁于大洪水,在灭世大洪水的驱赶之下,第四文明的最后文明火种会跑到世界屋脊西藏区域,这是之前就已经认定过的可能性。

如此,其中的一部分流落到昆仑山区域,也很正常。

流落在昆仑山区域的,甚至也可能并非是正常的人类,很可能也是第四文明的一些基因产物。

所以被神化的西王母氏族,在基本的人形状态下,才有了虎齿、豹尾这样的非人形特性。

一些身体素质本身就是半人半兽的存在,再加之手中所掌握的第四文明科技遗留,想要修建如此漂亮的陵墓,似乎也并无任何的问题。

“这些东西很明显不是一群拿着石头武器的人能够切割出来的。

山海经之中的西王母氏族被神化,肯定不是因为其虎齿、豹尾这样半兽人特性。

能够复制活物这样的威能,才符合一个神明所拥有的基本权柄。

之前在谈论干枯果实的过程之中,你就提及过上古神话史大概率就是第四文明所遗留的科技史。

如果西王母氏族就是第四文明一些人类亚种的延续,那么他们的灭亡就显得十分的奇怪。

一个躲过第四文明毁灭灾难的种族,为什么又会在平稳的岁月里面陡然断层消失掉呢?

按理说,凭借着他们能够复制人的高端科技,想要多少奴隶都是可以的,又怎么可能会骤然灭亡掉。”

基于之前对于通古斯远古遗迹的探索,以及后续与白宁之间的探讨,江映雪对于这处西王母陵墓的规格并不怎么奇怪,反倒是非常好奇西王母氏族最终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原因。

“高端科技的传承,需要一个既定的人口基数,若是不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工业体系,那么由各种基础工业所汇聚而成的工业明珠,也没法被凝聚出来。

就算西王母氏族能够侥幸获得一批传承于第四文明的高科技产品,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人口将其给传承下去。

除了人口因素以外,能源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

先不说复制人的能源基础是什么,一旦西王母氏族的能源储备耗尽,他们所引以为傲的高端科技也就成为了一堆废铁。

到那个时候,西王母氏族的统治基础就会发生动摇,在残酷的叛乱之下,什么样的文明都会瞬间灰飞烟灭。”

白宁所给出的解答让江映雪深以为然,身为一个财团的实控人,她自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