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 第221章 我买故事

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第221章 我买故事

作者:落笔生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结辉是湖南人,一家几口里他最小,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

他和哥哥都在家附近的家具厂做事。

在工厂里,朱结辉是家具厂包装工序的操作员,与他相近的有批灰、磨油、喷油、修饰这四道工序,工厂没有配备防护用品,朱结辉这两年里几乎每天都是泡在木屑、灰尘、油漆、天那水的环境里面工作和呼吸,都不用一天,半天下来,头发是灰白的,眼睛是丝红的。

前年九月份的一个下午,朱结辉开始发高烧,烧到四十度,哥哥送他去社区医院,打退烧药也退不下来,医生叫他们去北郊医院。北郊医院诊断为双肺感染,需要吊一个星期药水。一个星期高烧还是没有退下来,晚上朱结辉告诉哥哥,说他浑身没力,家人紧急送到六院急诊,翌日六院医生紧急开会讨论病情,咨询了朱结辉职业后,初步判定为职业病,需要留院观察治疗。

但六院不具备职业病鉴定资质,如果继续在这里医治的话,就无法要家具厂负责了。

于是紧急转移到了有鉴定资质的壹贰院。

壹贰医院经过观察治疗初步判定为噬血细胞综合症,却又迟迟无法给出最终判定,血样寄到杭州、寄到北京都确定不了。这样也就无法判定是家具厂的责任,无法要家具厂出钱治病。

朱结辉最严重的时候,血小板数据降到了1。钱也不够了。每天以泪洗脸,了无生望。他决定放弃了,眼睛空洞的看着天花板……放弃治疗……回家等死……

在家人、护士、医生以及隔壁病床们的轮番劝导下,朱结辉才重拾信心继续接受治疗。

朱结辉在壹贰医院住了九个月,接受了21次化疗,一次一万左右。这九个月是拖垮朱结辉的九个月,也是拖垮他家庭的九个月。九个月的治疗,缓解了朱结辉的病情,但也只是缓解。

他们没钱了……

这时,家具厂提出:补偿五万块钱,解除劳动合约和签署免责声明书。逼于无奈,朱结辉同意签署,拿到了五万块继续治疗的救命钱。当准备转院到也可以鉴定职业病的省职业病鉴定医院时,医院那边告诉朱结辉,现在就算鉴定了是职业病也没有用途和意义了,因为签了那些文件,家具厂在法律上已经没有责任了。

于是朱结辉转到了最初的六院,最后科室主任肖医生拿了朱结辉最初的骨髓血样来诊断,专业地、强势地判断朱结辉的病状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壹贰医院的医生们都说你肖医生就这么牛逼?因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也是职业病,而壹贰医院却判断不出来。在六院经过全方位的检验,以及深入治疗下,朱结辉的病情确实是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也就是说壹贰医院耽误了朱结辉,如果一早就确定的话,就能找家具厂负责治疗费用,早早医治好了。

虽然现在只要接受化疗,从朱结辉自己体内里进行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到体内就有机会痊愈。

然而,命运总是爱恶作剧。

朱结辉不能再找家具厂赔偿了,所以他现在不够钱医治了。

够条件的时候找错医院了,能医治的时候不够钱了。

哥哥是个赌鬼,给了积蓄几万块钱出来之后,再也拿不出钱来。大姐家也是能拿的全部都拿了。最无情的是他二姐,不闻不问,也不拿钱,朱结辉感觉就像没有这个二姐一样。

亲情,有时候也经不住考验。

最后还是大姐夫想办法,在网上发消息,联系上了市红十字会,在村里镇上组织了两次捐款,募捐到了五万多。大姐一家和父母一起想办法,东借西凑筹到了六万多。只是很多人听到是白血病都认为是医不好的,不肯借,再说朱结辉他二姐都不出钱,凭什么要他们借钱。

在壹贰医院九个月,朱结辉的血管因为打针次数多,血管收缩得厉害,只能使用PICC保护血管。PICC置管术是从手臂上插入一根管连接到心脏上的血管口那里,然后手臂上留一个接口。洗澡拿塑料包裹一下手臂接口处就可以了,很方便。

PICC根据体积决定连接管的长度,朱结辉的有46厘米长,有了这个打针只需打在手臂上的PICC接口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插血管。PICC要2400块钱,可以用上一年,只是每星期花200块钱要换一次药。

六院化疗专业一点,会在无菌移植仓里面进行,从颈部的深静脉插入长针,直接插到心脏接口的血管直接用药。化疗之后,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会全部下降,这些都需要补充升上去,然而这些都很贵,特别是血小板。

自体移植至少需要15到20万,朱结辉家里最终只筹到了12万,在六院也接受了5次化疗,一直都在用钱。自体移植,是提取自身的骨髓,通过仪器杀死坏细胞留下最好的,移植到已经提前消除了自身相应细胞的朱结辉体内。但是这个方案的复发率非常的高,很危险。

不够的这十万八万,几乎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了。

朱结辉跟肖主任说:那就做自体移植吧!

肖主任问:要是复发了怎么办?

“那就不再医治了,等我死了把身上能用的器官全部捐出去。”

朱结辉在第六医院的住院部六楼的血液科里面,是个特殊的存在。别的病人都有家属在照顾,只有他是自己一个人,而且他的心态已经超然了,除了吊针在他的病床之外,其它时间他都是在血液科里面晃荡,四处串门。

住在六楼血液科里面的,都是可怜的人。

但是也有温情在,血液科里面有一间小厨房,里面有各式厨具,都是刷卡来取电使用的。家属购买电卡,就可以使用小厨房里面的厨具来煮东西了。

毕竟住院部的伙食千篇一律,口味平淡,有条件的家属也想病患吃得好一些,医院提供了这样人性化的配置,她们也乐意,去外面买了食材,在这个小厨房里面来煮。

到了差不多吃饭时间,小厨房里面便会变得热闹起来。

大家都自觉地排着队,相熟的病患家属,还会互换食材,你给我两块鱼,我给你两个虾……

这样的氛围,在可怜的血液科里面,显得格外的温馨,以及难能可贵。

这个时候,朱结辉就会躲到自己的病床上。他的家人要工作赚钱,要四处筹钱,如果专门来一个人来照顾朱结辉,就是少了一个劳动力去赚钱了。

所以,只好让朱结辉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医院接受治疗。

孤寂一人。

久病成医这句成语,也不是不无道理。

朱结辉有时在护士站跟护士闲聊的时候,别的病患的检测数据出来了,朱结辉都能说个一二:这个数据高了,这个血红蛋白低了,这个白细胞异常……

护士们知道朱结辉可怜,也就没有驱赶他,由得他走来走去的。

六楼血液科里面,有个跟朱结辉很聊得来的病人。

他是个装甲兵,他是在特区服役的时候病发,费用基本上都由部队负责,所以他没什么经费上的苦恼,他妈妈专门在医院照顾他。

两人经常难兄难弟一样站在一起聊天。

六楼血液科里面,除了朱结辉这个特殊病人,还有另外的特殊“病人”,他们没有血液病,他们是来救人的。

他们是供者。

是下凡拯救血液病人的天使。

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这天,血液科住进了个新的志愿者。

整个六楼都对他们很友好,当然,护士有时也会很严格,不许他们乱跑。

因为护士长来检查发现住院的人乱跑的话,会怪责当班护士人员的。

这个供者很有意思,他是瞒着家人,带着行李和几本书,自己一个人跑来捐献的。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问他时,他就说家里人都同意。

他有时沉默寡言,有时在走廊四处看看,有时跟朱结辉闲聊,问朱结辉的情况。

他有时风趣幽默,逗得护士小姐姐开怀大笑。

红十字会的人送来鲜花的时候,他会拿着鲜花堵护士更衣室的门,要送花给那个被他称为“豆豆”的小姐姐。

供者一般只在医院里住一个星期,完成采集后状态没问题第二天就会出院。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个供者完成采集后,问护士:这层病患里面,谁最可怜。

护士:当然是朱结辉了。

晚上,这个供者叫朱结辉进他的独立病房聊了很久,对于朱结辉的情况问得很仔细。

聊到十一点多差不多结束的时候,他把红十字会提供给他住院的脸盆衣架等生活用品都给了朱结辉。

在朱结辉临出门的时候,他把白天采集时领导过来慰问给的误工费以及慰问金,一起给了朱结辉。

“拿着吧!”

他说:“别灰心,努力活下来,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这个供者笑道:“你就当我是个买故事的人,这些钱就是买你故事的费用。”

误工费加慰问金,两个信封加起来六七千块钱左右。

他甚至都没有拆封。

第二天,他跟着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悄悄地走了。

朱结辉当时在吊针,知道他离开后,连忙找人要到他的联系方式,发信息给他道谢,说刚刚去看他了,可他已经出院了,真心感谢无法用言语表达,祝福一切安好!

经历过无尽绝望的朱结辉,甚至在自己亲姐姐身上感受到世间无情的他,竟然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感受到这个世间的大爱。

朱结辉觉得,他应该更加积极地活下来,而不是破罐子破摔,也不该犹豫。

于是,他联系家里人,他要做自体移植。

朱结辉说:那就开始化疗吧。

把体内活跃的干细胞全部杀死,让身体生出新的干细胞。

一次化疗,就是一次生命力的削弱。

化疗过程非常痛苦,但是朱结辉都很积极地去面对。

一次化疗,费用差不多上万。

朱结辉的治疗之路,不止一次化疗。

而且,还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

在朱结辉第三次化疗的时候,那个买故事的供者过来探望他了。

当时朱结辉在无菌化疗室里面,无法出来。

见他的,朱结辉的妈妈和二姐。

“感谢你对结辉的帮助。”

“我也是尽绵薄之力而已。”供者看着朱结辉的二姐,若有所指地说道:“既然是一家人,还是要互相帮助的。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不是?”

这个买故事的供者,对朱结辉的情况非常清楚,自然知道这位二姐的无情。

但是今天在医院能够看到她,想必她也有转变。

哪怕只是因为身边的人对她的无情所作出的指指点点所导致的转变。

只是供者他作为外人,也无法说太多,只是给朱结辉他母亲递上了一个信封,里面是他回去之后,地方机构给的慰问金:两千块钱。

朱结辉母亲红着眼眶接过信封,道:“实在是太感谢你了,好人有好报!”

“大家都积极面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买故事的供者,他的善举,整个六楼都知道了。所以当他再次出现在血液科的时候,所有的护士都向他投以善意的眼神。

“没想到你还会回来。”

供者和朱结辉家人分开后,刚刚忙完的护士“豆豆”过来说道。

“我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嗯,朱结辉第二天就说出来了。”

“哈哈。”那供者掏出个盒子笑道:“这礼物是送你的,我托同事从泰国带回来的。”

那是一条项链。

“豆豆”惊讶道:“啊,我还有礼物呀?”

“拿着吧,不值几个钱的。”

“那我收了哦,谢谢啦!”

“豆豆”知道:这家伙想追她。

那天走之前,他一直缠着她,要到她的联系方式才肯走,然后回去之后就一直撩她。

做了六七次化疗之后,朱结辉的情况总算稳定了下来,于是开始进行自体移植。没办法,家人的骨髓都不合适他,这是最好的方法了。

手术很顺利。

血液科肖主任看了他的报告之后,道:“现在你可以出院了,只要没有复发,你就没事。”

肖主任话外的意思,朱结辉懂。

如果出现复发,那再次成功救治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

朱结辉给肖主任鞠了一个躬,是他找到了病症之所在,是他给了朱结辉活下来的希望。

某种意义上来讲,医者,就是病患在绝境、绝望中唯一能抓住的神灵。

肖主任是他的恩人,那个供者也是,所有帮助过他的都是。

于是乎,朱结辉结束了一年多的病房生活。

当回到了久违的家时,朱结辉感慨万千。

他以为他活不了,要在医院等死。

现在,他活下来了。

复不复发,是以后的事情,最起码现在,他是健康的。

跨过火焰,去除晦气,洗过柚子叶澡,和家里人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吃过团圆饭,结束这像梦幻泡沫而又真实存在的一天后,朱结辉回到自己的久违的房间,坐在床上。

朱结辉回想起这两年,感觉像一场梦一样。

造化弄人,如果不是那个声称自己买故事的好心人,朱结辉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能不能够坚持下来。

就算以后复发,他也要积极地活下去,哪怕上天给他的时间很短。

在血液科里面待了这么久,从护士们的口中得知,这种治疗的复发率,发生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但是那又怎样,他努力过了。

在朱结辉怔怔想着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时,他突然想起当初躺在住院部加设在走廊的病床上,看着天花板,想着放弃治疗,回家等死的情形。

如梦如幻。

在这一刻,朱结辉陷入了一个莫名的心境。

与此同时,他的心跳开始变得沉稳、缓慢、有力,每跳动一下,朱结辉的身体都好像跟着在震动。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跟着朱结辉的心跳在脉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