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的微笑你看不见 > 6突破光速屏障,光速旅行的奥秘

6突破光速屏障,光速旅行的奥秘

卢姆蹲在幼儿园的沙坑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半截粉笔。方才给孩子们演示磁悬浮原理时,他的念力突然失控——三架玩具飞机在尖叫声中撞向天花板,爆裂的塑料碎片悬浮成诡异的漩涡。此刻掌心残留的灼烧感,正是念力透支的警告。

"卢姆老师,您真的会魔法吗?"名叫艾米的小女孩攥着他的衣角,瞳孔里跳动着混合恐惧与崇拜的光。

他勉强扯出笑容,喉咙却像被无形的手扼住。自三个月前接触冠族密码中破译的《念力谐振图谱》,他的意识就仿佛被撕开一道裂缝。此刻沙粒正在他脚下震颤,每一粒都裹挟着孩童们无意识的思维波动,如同千万根银针刺入太阳穴。

卢姆努力稳定这自己心神,在走出幼儿园之后,终于恢复了平静。

这是一种刚刚从冠族密码中破解的能力形态——念力。

物态生命与周围环境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人类通过感应波了解外界,声波、光波、水波等等,但神奇的宇宙中,就有那么一种特殊的生命,它们没有眼睛鼻子耳朵,却能通过其他方式交流,念力就是一种这样的能力。或许,念力也是波,是一种人类目前无法触摸到的那个频率的波。

在冠族密码中得到的信息中,曾经有一个文明,使用念力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文明层次,它们可以通过念力控制超过本体上万倍质量的物体,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还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也许念力文明表面强大的背后,有着它致命的缺陷。

在发现念力之后,人类对念力进行了研究,并从一部分人中挑选出佼佼者,进行念力训练。目前为止,人类对念力的理解还处于初级层次,连沟通都达不到。卢姆就是念力学习班的一员。

卢姆现在能够通过念力,操控周围一米左右的小物件,并且卢姆发现,在学习时如果代入念力效果,会产生念力共情,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此时念力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随着卢姆掌控念力的程度越来越强,他的身体似乎发生了一些他不还不太明白的转变,比如他在使用念力时会经常陷入念力共情无法自拔,如果不是强大的意志,卢姆很怕自己会迷失在念力空间里。给孩子们讲课时,他又陷入了那种奇怪的念力空间,甚至短暂的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以后还是要少碰这东西,万一哪一天,我变成了一个能控制万倍物体却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怪物……”

神奇的山洞中。

“我把质量和能量的总和叫做质能统量,不论能量还是质量,我都换算成了统一的单位——量珏,就是质量或能量在质能统量中的占比。以我的理解,物态生命由超过99%的质量态量珏和1%不到能量态量珏。核态生命则超过3.1%能量态量珏,物态生命如果能够把自身的能量转化率提高,能量占比提高到3.1%量珏,就会转化为核态生命。当初,你是人类当中唯一一个达到2%量珏的个体,所以我选择了你……”伽马的字符闪烁在屏幕上。

“可是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庚娃子很纳闷。

“我不知道你们人类该如何进化到核态生命,但是曼爵文明的路线或许会给你们提供指引。”

“曼爵文明进化到核态了吗?”庚娃子好奇的问。

“它们进化到了半核态。”伽马继续说:“曼爵个体为了适应环境,可以把自己的身体物化,物化程度超过99.99%,那时它们将陷入沉睡。而当环境发生变化,它们的身体会由物化逐渐向能量态过度,身体达到2.99999999995%能量量珏占比。生命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伽马的字符继续在屏幕上闪烁:“只有完全物态的物态生命,才能抵抗超光速那一刻的强大力量。而曼爵人凭借99.99%的物态身体,居然突破了光速。真是一个奇迹。”

"质能统量中能量占比突破3.1%,就是核态生命的门槛。"伽马的字符在洞穴中游弋,如同磷火勾勒的碑文:"但曼爵人选择逆行,将身体物化至99.99%——就像把火焰冻结成冰。"

庚娃子触摸着悬浮的星图,指尖传来阵阵寒意。全息影像中的曼爵舰队正在穿越光障,数百艘舰船化作绚丽的粒子喷泉,唯有一艘包裹在量子结晶中的母舰幸存。那些结晶,是三十万曼爵人瞬间物化形成的保护层。

"他们用同胞的尸骨铺就超光速之路。"伽马的光标停在某个坍缩的恒星系坐标:"就像你们远古的玛雅人,用心脏献祭维持太阳运转。"

“人类没完全物态,甚至为了进化到核态,还要向能量态转变,人类该如何突破光速呢?”庚娃子一边向伽马发问,一边沉思着。

“念力文明生命,凭借它们超过90%的能量转化率而在宇宙中纵横无数年,最后却神奇的消失了。我怀疑,他们并非消失了,而是达到了质能统量100%能量量珏,以至于我感应不到了……”

“90%的能量量珏……他们,突破光速了吗?”庚娃子问。

“他们这个种族就是在突破光速的过程中消失的。”

深夜的实验室,卢姆的念力场在监测屏上呈现出血色漩涡。当他尝试移动茶杯,脑电波图谱骤然裂变成双峰波形——主意识操控物体时,副意识竟在同步解构自己的神经突触。

"2587号第47次实验记录。"首席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颤音:"受试者L-MU的细胞端粒缩短速率提升300%,念力作用半径突破三米,但海马体出现不可逆量子化迹象..."

卢姆盯着自己半透明的左手,皮肤下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微弱的蓝光。那些被称作"念力共情"的瞬间,他总能听到星空深处的哀鸣——或许正是伽马所说的,湮灭在光速门槛前的念力文明亡魂。

"你们在把灵魂兑换成筹码。"伽马曾警告过庚娃子:"念力不是工具,它是高等文明筛选容器的筛孔。"

曼爵文明在达到光速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光障。就像人类发展历程中,突破音障的时候一样,早期的飞行器撞击到音障时,被强大的空气阻力震碎了。曼爵文明达到光速时,他们的飞行器也不可避免的被光障击碎了。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曼爵人终于发现了突破光障的办法:同时献祭大量同类生命。

事实是残忍的。

飞行器好不容易达到光速,生命体却又在光速下离奇崩碎。经历过无数次尝试,无数人的牺牲,曼爵人终于在99.99999999995%的质量态形态下,勉强通过了光速对他们的考验。

地球历四十五年。

“只有完全质量态的物态生命才能在光速甚至超光速下存活。但是人类在完全质量态的道路上,还要有很远的路要走……”

当"方舟"号实验舰沐浴在木星引力透镜聚焦的X射线中时,庚娃子正站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画中飞天衣袂上的朱砂突然开始流动,在墙上汇成曼爵人的星图——这个沉睡的量子幽灵,在人类最关键的时刻送来最后的箴言。

同步轨道上,十万具冬眠舱同时开启。低温状态陷入休眠状态的人类躯体在反物质催化下,原子核外电子云被强行压缩到玻尔半径的千分之一。监测屏上的物态指数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99.9914%。

"启动光帆。"指令长的声音穿透量子通讯网络。

刹那间,包裹舰体的类光速结晶层泛起涟漪,就像玛雅祭司刀锋上滚落的血珠。当第一道真空量子涨落袭来时,结晶层外浮现出无数模糊的面孔——那是所有为光速献祭的生命,从玛雅少女到曼爵战士,此刻都在物理法则的边界上永恒凝固。

地球历80年。

“质量态的物态生命能在光速下存活的界限再次被准确界定,质量占99.99999999995%量珏。但是人类在质量态99.99999999995%量珏的道路上,还要有很远的路要走……”

通过完全质量态设备,在几秒钟内使人体达到极致休眠状态,人体内能量运转几乎停滞,达到99.99999999995%量珏能力占比,人类终于突破了光速屏障,达到光速,在达到光速那一刻,人类终于触摸到了那个制约整个宇宙规律的屏障。

卢姆在病床上睁开眼时,"方舟"号已抵达比邻星系。医疗舱的投影里,舰长正举起半能量化的右手向地球致意,但那具身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量子隧穿。

"我们错了。"庚娃子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床头,身后是沸腾的量子海洋:"完全物态化只是门票,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卢姆望向窗外,幼儿园的秋千正在无风自动。某个金发小女孩的幻影坐在上面,她的笑声化作十二维空间的弦振动。当念力场再次不受控地展开时,他终于看清那些纠缠在意识深处的光点——每个都是突破光速时湮灭的文明,正在高维空间永恒坠落。

沙坑里的沙粒突然悬浮成曼爵星系的图腾,在夕阳下泛着血色的光。远方的地平线上,新一轮献祭文明的曙光正在升起。

”也许,念力文明并没有消失,他们只是以令一种形态存在……“

既然有完全质量化存在,那么,一定有完全能量化存在,为什么一定要把我转化成的能量,再费力的拉回质量态?卢姆想着。也许,现代医学对生命形态的认知也不是完全正确。

卢姆望着被插满管子的身体,又一次疯狂的举动开始了,他用念力拔掉了身体上的所有管子,用尽所有力气,把仅余的一点质量态身体能量化,随着转化,卢姆透过透明的皮肤看见自己的内脏骨骼,而后,内脏和骨骼也在不断的虚化,最后,卢姆整个变成完全透明。

卢姆感觉自己飘了起来,地心引力不能再对他产生一点影响,眼睛、耳朵,四肢,身体的形状正在消失,完全能量态的他逐渐向一团“球“形转化。

卢姆“看见”,病房外的医生正急匆匆朝着病房里跑来,“听见”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在整间医院,院长办公室,院长放下了刚刚汇报完的电话,也疯了一样朝着自己的病床跑来。

“原来,我猜对了,真的有完全能量化,只是,我再也不是‘人类’中的一员了。”卢姆一边想着,一边被一股无形的引力拉扯,朝着远离地心引力的方向飞去。

“这就是人类灵魂的归宿吧”,卢姆想。

引力源处,一道透明的光环在虚空中静静的悬浮着。

卢姆“看着”自己,以反斐波那契螺旋,先是围绕着自己完全能量化的起点做近圆周运动,随着环绕半径逐渐拉大,卢姆的位置也在 朝着光环的位置不断靠近。

“黑洞吞噬一切质量,它是质量集合的点,那么这就应该是能量集合的地方吧,原来,白洞真的存在,只是白洞不是洞,而是环,叫它白环应该更准确。

遥远的地方,伽马黑洞吞噬着无尽的质量,无尽的质量态物态以斐波那契螺旋飞向伽马那个点,吞噬的同时就在质量汇入黑洞点的方向,以光速反向喷吐出无尽的能量,完全不存在转化时间,能量态光子在宇宙中散发着异样柔和的光晕,但这光晕,只有能量态的卢姆能够“看”到,还有质量的人类是无法看到的。

比伽马黑洞更近的地方,白环进行着黑洞完全相反的操作。无尽的能量反斐波那契螺旋朝白环汇聚,也没有时间,同时喷吐出质量态物质,无方向的朝着白环上下四方散逸。

“我要消失了……”卢姆想:“那些念力文明的生命体,也是这样消失的吧。”

卢姆的速度越来越快,逐渐达到光速,超越光速,还在继续加速。

“原来,超越光速也不是宇宙的终极速度。黑洞白环,黑无常,白无常……”这时卢姆的意识开始遍的模糊。

“不,不对,达到99.9999999995%能量量珏占比的质量态可以抵抗光障的冲击波震荡,那么,能量态下,达到99.99999999995%质量量珏占比,就应该可以抵抗光障带来的冲击波震荡,我根本不需要完全能量化!”

灵光一闪,卢姆在最后时刻,控制着身体,无尽的念力毫无保留的涌出,控制着身体朝质量态逆转,先从头部开始,不断朝质量态转变, 一个人类大脑实体在虚空中逐渐凝聚成型,从透明到半透明,再到完全不透明。当大脑凝聚成型那一刻,卢姆终于能够控制自己速度,随着不断减速,卢姆终于在距离白环四十光年距离的位置停了下来。

通过念力扫视着自己现在的形态: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实体大脑,完全虚化的身体。

也许,念力文明并没有消失,他们去了其他地方。

“光子以光速,通过斐波那契螺旋轨迹坠入黑洞,那么,光子划过的轨迹,就是我们宇宙的边界。我们无法观测到宇宙以外的世界,因为我们是光波生命,我们接收到的一切信号都是波信号,光波是半径最远的波信号。”白发苍苍的海洋坐在当初庚娃子的位置上,与伽马交流着。

“我们认知的宇宙,是由我们的位置为起点,黑洞为终点,光子坠入黑洞划过的斐波那契螺旋为边界,组成的一个完美立体花瓣形状。在另一个方向,一定有另一个黑洞,使同一个光点,以另一条斐波那契螺旋为边界画出另一个边界。”

“黑洞就是宇宙的穴位,它承载着一切,让我们无法观测到宇宙之外的外宇宙空间。”

“我们不是无法看到或走出宇宙,而是我们认知的宇宙,仅仅是宇宙的一部分。一切的原罪,来源于我们做为低级生命形态,来源于我们依靠光学观测。哪怕是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他观测宇宙的方式也是依靠接收各种波段,无非就是光学观测的另一种形式。

如果,把光坠入黑洞的斐波那契螺旋拉直,我们就能走出宇宙,但,前提是,我们能够超越光速。”

“你很聪明,比你父亲聪明……”伽马说。

“不,我并没有比父亲更聪明,人类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说过:‘如果我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两条斐波那契曲线在弧度较小的一端无限延申,他们的夹角θ无限接近于零,在人类认知里,那就是平行光线。找到那个不是零的θ,就能走出宇宙!

今夜的夜空依然繁星满天,伽马黑洞的位置无尽的物质被吞噬,无尽的能量朝着所有方向喷射而出,然而,那真的是所有方向吗?黑洞终究还是把一个人类无法看见的后背隐藏了起来。

光速不变理论是错的

• 粒子加速器观测:高能电子以0.99999999995c 运动时,其辐射的切伦科夫光速仍为 c。

• 双星观测悖论:若光速与光源速度叠加,理论上双星系统的光信号将出现紊乱,实际观测结果符合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理论不仅重塑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理解,更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绝对标尺”。从手机定位到探索黑洞,从粒子对撞到宇宙学建模,这一理论在微观与宏观尺度上持续验证着自身的普适性。或许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光速是时空的语法,而相对论是它的诗篇。”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这束穿越时空的光,仍将指引人类叩问宇宙的终极法则。

当人类突破光速那一刻才明白,光速不变理论的原因。

光子常态下以能量态存在,能量态光子碰到质量,转化成质量态光子。能够被观测到光都是质量态光子,当然还是零质量的质量态。

光子运行的速度,始终等于宇宙终极速度,瞬移。

宇宙中,存在真空流,真空流的存在,导致光子的速度不能打破光障。

人类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如果能打破音障,一定能传播的更快。

如果能打破真空流,光子就能以宇宙速度移动,瞬移。但是自然条件下,没有帮助光子打破光障的东西(打破了就瞬移走了,你也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光源与光速叠加,仍然是光速。

”所谓的质量,不过是人类的定义,质量态光子一定是具有质量的存在!“海洋激动的浑身颤抖。

无尽的夜空中,所有生命体同时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威亚降临,那是高等生命对低等生命的漠视,是规则演化的无边伟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