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八十七章 会议报告,张硕:我找到了两者的关联!

“把‘总能量损耗’和‘偏差度’联系在一起?”

“两者应该有联系!”

“能量守恒,力场混乱的源头也是能量……”

张硕仔细思考后,立刻就建了一个相关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探究粒子对撞实验能量损耗和偏差度的关系(难度评估:D)。】

【进度:0.352%。】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0。)

“D级?”

他感到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也很正常。

实验数据以及偏差分析结果都已经摆在那里,只需要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并不高。

这个研究难度最高的是能‘想到’,但是,他已经想到了。

同时,他对研究也非常感兴趣。

前世并没有粒子对撞实验的能量损耗和偏差度相关联的研究。

大概是因为前世物理界的研究,已经进展到了“理论验证”上,粒子对撞实验很明确存在未知物理现象。

包括‘源点论’在内的几种理论,都是依托这种未知现象而出现的。

在‘偏差度’出现的过程中,是经过漫长的实验研究的,大部分情况下,总能量损耗问题都是被忽略的数据,因为真正明确方向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精确的电磁能量测定数据。

当把电磁能量损耗和混乱力场问题联系在一起,偏差度、总能量损耗等必定不精准,也对于理论及实验验证无效的数据,就直接被忽略掉了。

等回到酒店以后,张硕还是先去吃了晚饭,随后进了自己的房间开始认真的看起了数据。

这个研究牵扯两个数据,一個是偏差度。

高能所计算中心完成了几次实验的偏差度数值计算,后续计算还在进行中,公开的已经有十几个数值了。

十几个数值,对应十几次实验。

每一次实验都有详细的数据,可以根据其数据计算出一个‘总能量损耗’。

‘总能量损耗’,牵扯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初始能量、光子能量、逸散粒子的动能以及测定到的各种粒子的能量等等。

这么多数据放在一起计算,肯定是有偏差的。

这也是‘能量损耗’不被重视的原因,即便是进行详细的测定分析,也肯定会和初始的能量存在差异。

但是,差异率是在固定比率范围的。

张硕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后,很快就找到关键点--总能量强度,其中又牵扯到质子的数量,撞击速度还有外在电磁场干扰影响,等等。

总能量损耗和总能量强度之比,也就是‘能量损耗的比率’,和偏差度才能产生直接关系。

两者是正向关系。

两者并不是直接正向,也会受到磁场强度的影响,并牵扯到一个系数问题。

张硕不断的做着计算和研究。

为了能够力求精准,减小偏差,就要把‘系数’算的更精确一些。

……

第二天上午,崔凯文来找张硕的时候,就看到桌上有一大堆的计算稿纸。

张硕是凌晨才睡的,他带着朦胧揉着眼睛,说道,“上午我就不去了,我还要验证一下数据。”

“在做研究吗?”

崔凯文有点不明白,但也没有多问就离开了。

等再见到张硕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一号报告厅里了,崔凯文、鲍贺星等人给张硕占了座位,他们坐了中间座位的一整排。

前面就是谭志明、高红利等物理中心的人,廖振宇和于飞也和张硕等人一起坐后排。

张硕坐下来时,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崔凯文感觉有点奇怪,忍不住开口问道,“遇到什么好事了?”

“等报告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张硕笑着说了一句,他确实很感到很高兴,一个D级的研究完成没什么大不了。

关键在于——突破!

前世的高能物理领域没有能量损耗和偏差度关系的研究,而现在他完成了前世没有的研究。

研究很小,意义重大。

他也不由琢磨起来,“小的研究可以突破,那么大的研究也可以。”

“研究不一定遵循前世的方向,‘源点论’的理论、实验验证,也许都可以突破……”

如果是遵循前世的研究方向,那么走到最后,肯定要进行那次‘爆炸’的实验。

但那一定是对的吗?

张硕对于‘源点论’非常着迷,但也不敢说理论和验证方向都是正确的,否则也不可能出现爆炸事故了。

这个小研究的突破,让他感觉眼界都变大了很多,好像自己已经突破了前世理论和实验的桎梏,并向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这是会议报告的最后一天。

明天上午会举行总结性的闭幕会议,参加的就都是高能物理机构团队、会议主办方以及特邀学者和团队了。

现在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前走了,还有一部分人没走,就都集中在一号会议厅里。

下午的人比上午多了很多。

主要还是因为流传的‘小道消息’,说高能所计算中心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

很多人来会议的目的,就是想听一下计算中心的成果报告。

下午的报告从一点开始。

最先上台的是核子组织的基础实验团队,基础实验也就是粒子对撞实验。

很多研究都是基于粒子对撞实验展开的,包括cp破坏研究、各个CMS合作组的研究都是如此。

这时候,会场的秩序可不怎么样。

因为台上就只是做工作报告,说了一大堆技术升级相关的问题,听起来就感觉很无趣。

绝大部分人都不关心,好多人就干脆闲聊着。

高能所一行人也是如此。

高洪利还勉强听上两耳朵,再次了解一下双方实验强度的差距。

终于出来透口气的谭志明则干脆转过了头,他问向崔凯文道,“我听说你们计算中心要发布偏差分析结果,还确认其中存在未知物理现象?”

“这种分析结果,不是应该先通知物理中心吗?”他的语气有些质问之色。

鲍贺星听着不舒服,顿时反问道,“谭院士,你们不知道结果吗?”

“我们早就把结果传到平台上了,谁都能看得到,而且第一次分析,我们就发现了粒子断层现象,但你们说那是空气粒子阻碍。”

“我们的看法不同。”

“我们认为那是未知物理现象,所以来会议上发布。”

谭志明被噎的半天没说出话。

所谓‘空气粒子阻碍’就是他做的判断,结果几十次实验数据分析就有几次出现粒子断层现象。

‘空气粒子阻碍’也就根本不成立了。

他们也没有继续进行后续的研究分析,主要觉得分析也不可能有结果。

事情是这样,但是谭志明还是很生气,他觉得鲍贺星很没有礼貌,一点也不尊重人。

他转过头生起了闷气。

另一边,于飞正和张硕小声聊着,说起了张硕和阿格斯蒂尼研究的算法,并详细询问了下‘波动’问题。

“也就是说,波动的区域,可能存在重子cp信号?”

“具体是什么区域波动,和超子数量、衰变时间等因素有关……因素太多,就不能根据算法检测的结果来做实验了。”

“如果是在信号转化手段上进行研究,是不是也可以通过镜面效应来详细测定反科西超子信号?”

于飞问了好几个专业问题。

他是物理中心的副主任级研究员,也是cp组的负责人之一,从事cp破坏研究也超过五年时间。

近五年时间,cp组几乎没什么成果可言,就是不断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然后就结束了。

他对于超子衰变实验信号转化手段被证明无效也很郁闷,但心里也是有一些期待的,因为‘信号转化手段无效’,并不是说重子cp破坏信号研究没有前景。

cp组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不会因此被全盘否定,若是能找到新方向,也许未来会有很多的成果,甚至是发现重子cp破坏信号呢?

这太有吸引力了。

两人正说着的时候,核子组织基础实验团队已经完成了报告。

主持会议的人员,报出了下一个报告内容--

“高能所,计算中心,张硕,《偏差值以及粒子对撞实验偏差分析结果》!”

张硕站了起来。

会场内的人都一起看过来。

张硕是这次高能物理会议的焦点人物之一,谁也没想到他会代表计算中心做报告。

高洪利都惊讶的问了句,“张硕,你做报告?”

“不是崔凯文吗?”

谭志明也疑惑的转过头。

崔凯文解释道,“我们的成果和偏差分析算法有关,那是张硕的研究,他做报告最适合。”

这时候,张硕已经走到了讲台上。

他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并开口道,“大家都听到报告的标题了,所以,我首先要说一个很没意思介绍性内容。”

“偏差度!”

他说着在白板上写了单词‘Deviation’。

“偏差度是描述实验和模拟偏差的汇总数值,可以用来衡量真实实验和模拟的总计偏差。”

“这应该不难理解吧?”

他问了一句以后,就开始说起偏差度的计算方式。

其中牵扯到了偏差评估体系,就是在算法中嵌入偏差积累的数值,并最后计算一个总计偏差。

张硕讲解的很细致。

即便对偏差评估体系没有了解,也能明白‘偏差度’的具体意思。

张硕在讲完了‘偏差度’以后,就操作电脑利用投屏的方式,给会议现场展示了偏差分析的结果图,以及和结果图有关的分析数据。

其中有两张图都存在粒子断层现象,还有一张图存在带质量粒子定向偏移的现象。

张硕解释道,“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张图存在特殊的现象,要么就是粒子断层,要么就是带质量粒子的定向偏移,正常来思考,像是这样受影响严重的实验,偏差度就应该更高。”

“但实际计算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数值并没有明显的升高。”

“所以我们认为,实验中存在某种未知的物理现象。”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现场的反应并不激烈。

很多人也在讨论着。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很难称作是‘未知物理现象’,只能说是‘无法解释的数据分析结果’,因为数据都是计算中心分析出来的,其他机构还没有偏差分析算法程序,不能做出同样的分析也就无法验证。

这和想象中的情况是一样的。

张硕不在意台下的反应。

他脸上继续保持礼貌的微笑,继续道,“在粒子对撞实验中,存在一个总是被忽略的数据—能量损耗。”

“很难说这个数据有什么用,绝大多时候是没用的,有些实验甚至都不会进行计算。”

“现在我找到了它的用处……”

这句话说完,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粒子对撞实验的能量损耗?所有人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但都不知道张硕要说什么。

能量损耗,有什么意义?

这个数值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出现能量损耗很可能的原因是检测。

即便排除了检测问题,可能也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这本来就是粒子对撞实验中无法弄清原因的问题之一。

在几十年前,有很多物理学家对此感兴趣,但后来没有任何发现、甚至没有任何理论研究进展后,绝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兴趣。

现在根本没人去研究了。

也许真的只是检测问题,也许是神秘的‘粒子消失现象’,有些物理学家认为,粒子对撞过程中有一些逸散的小粒子会进入其他维度空间。

这是弦理论的解释。

费米实验室还有专门的研究组,只不过,他们公开的成果都有些魔幻色彩,很难被正统物理界所接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存在某种尚未发现的物理现象。

当想到最后一种可能,很多人猛地瞪大了眼睛,“能量损耗,未知物理现象。”

“现在的实验偏差分析,也是发现一种未知物理现象……”

“难道两者,存在某种关联?”

好多人思考着,连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