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八十五章 天才的脑回路,张硕:你们要多一点信心!

报告结束。

在众多的瞩目中,张硕、阿戈斯蒂尼以及卡尔瓦赫,一起走出了报告厅。

周围一大群人不断说着,“布尔曼,了不起!你真的证实了研究不成立……”

“我都没想过你会成功!”

“弗朗西斯科恨死你了,你没看到他刚才那个眼神,我觉得你回去要小心一点,最好随身带上一把枪。”

“……”

“张硕,你的报告非常精彩,尤其是那个方程,跳跃方程,真是个好名字。”

“严谨的数学论证,涵盖所有输出的方程组,你会是这次会议最好的报告人。”

“这个研究应该是以你为核心,对吧?我感觉布尔曼没有这种水平……”

阿戈斯蒂尼听的脸色发黑。

那些来恭喜他的人说的都是挖苦讽刺的话,而恭喜张硕的时候,也免不了顺带讽刺上他几句。

当然,也是正常的,这些人都和他很认识。

卡尔瓦赫才是最郁闷的,好多人都把他忽略了,说研究就是阿戈斯蒂尼和张硕完成的。

好在,他已经习惯了。

和天才一起工作就是这样的,天才的光环会遮挡住其他所有人。

他们说了几句,就径直朝外走去。

这时候,阿戈斯蒂尼找到空隙问道,“张硕,伱什么时候塑造的函数组?我指的是那個跳跃方程。”

卡尔瓦赫也看过来。

张硕边走边说道,“临时想到的,就在休息的时候,接下来肯定会有一堆人提问,这些问题根本回答不完,所以,我临时想了个数学方法,把所有的计算输出涵盖进去。”

阿戈斯蒂尼和卡尔瓦赫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们一起沉默了。

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的。

如果已经有这样的函数组,张硕也不可能憋到报告时再说。

他们是一起的。

在意料之中,但想想还是非常惊讶。

卡尔瓦赫一直觉得阿戈斯蒂尼是最天才的,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天才大脑,不论是计算机算法还是数学,都非常突出。

现在他发现阿戈斯蒂尼被张硕全面碾压。

算法,比不上。

数学,也比不上。

为计算输出专门塑造一个函数方程组,都可以说是一项研究成果了,可张硕竟然想到就完成了?

另一边,阿戈斯蒂尼也有同样的感觉。

张硕还非常年轻,不是和他同时代的人,或许未来就属于这样的年轻人吧!

三人一起走出了正门,来到了会议中心前的小广场。

他们打算一起回酒店休息。

广场上有个三十多岁的记者朝着这边招手,他跑过来喊着,“张硕教授!张教授!”

记者跑到近前,开口道,“张教授,你好,我是《今日发布》记者周坤,能不能对你进行个简短的采访?”

“可以。”

张硕停了下来。

周坤提问道,“首先,恭喜你完成了报告。在报告前,很多学术界的人士,都质疑你们的研究结果。现在会议确定收录你们的论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说说心情、想法之类。”

张硕点头道,“应该说在意料之中吧,我们对研究非常有信心。”

“我们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在算法的逻辑、程序逻辑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们对算法非常有信心,依靠算法分析数据得出的结果也很有信心。”

“所以,报告顺利完成,也是在意料之中。”

周坤继续问道,“这项研究备受国际关注,研究确认以后,有机会获得国际奖项吗?”

这个问题让张硕听笑了,他摇头道,“科学的奖项,都是颁发给理论或技术应用的拓展,又或者是单独领域持续的研究贡献,我们的研究是指出方向问题,不太可能获奖。”

周坤道,“那为什么做这个研究呢?”

“结合上一个问题,你的提问就太功利了。”张硕摇头,“我们做研究只是出于兴趣,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而已,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成果、获得什么成就荣誉。”

阿戈斯蒂尼听不懂中文,他看到张硕忽然笑了,好奇的问道,“他刚才问的什么?”

“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张硕简单做了解释。

阿戈斯蒂尼顿时来了兴趣,对周坤说道,“这个问题,能不能让我来回答?”

“当然可以。”

周坤马上把话筒递过去,他心里还是满怀期待的,因为阿戈斯蒂尼是著名的天才,据说性格有一些怪异,但这样一来,可能就会说出一些舆论性内容。

阿戈斯蒂尼认真道,“我做这个研究,就希望证明我是对的。”

“我们的算法找不到重子cp信号,我觉得,很可能是研究本身有问题,你不觉得这很有意思吗?”

周坤听的有些迷茫。

阿戈斯蒂尼举例道,“可以这样想,比如你,去参加考试,发现有一个题被老师判了错。”

他盯着周坤抿嘴,想了想,继续道,“以你的智商,好吧,这个问题是‘1加1等于几?’,你写了‘2’,但是老师判了错。”

“你很生气,你觉得自己是对的,后来你证明出来了,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周坤没听出哪里有意思,他只感觉自己受到了辱骂,又不知道该怎么骂回去。

他呲着牙转向张硕。

张硕朝着他点头,安慰道,“他是个蠢货,不要理他。你也可以想象成他在夸你,‘一加一等于二’说的是哥德巴赫猜想。”

周坤一听,心里顿时舒服多了。

他觉得自己从这件事得到了经验教训——不要去采访性格怪异的天才,天才也是疯子,正常人不能理解他们的脑回路。

……

一下午的报告还是很疲惫的。

张硕回酒店睡了一觉,再醒来就去了酒店餐厅,正巧碰到了崔凯文和鲍贺星。

他们坐在一起,说了很多报告的事情。

“我一直在二号厅门口,最后你是和安妮-吕利耶握手了?,她可是光学的一朵金花,甚至有人称她为‘人类之光’。”

鲍贺星的脸上满是羡慕,“据说她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人追求过,但她一直专注于原子光学的研究,没时间去考虑感情问题,直到40岁才走进婚姻殿堂。”

张硕有些不理解,“金花?人类之光?她有六十多岁了吧?”

“所以我说,年轻的时候。”鲍贺星继续道,“现在更了不起了,当然,不是长相,她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又闲聊了几句。

崔凯文把话题转到了计算中心发布成果的问题,“两个方面。”

“一个是做‘偏差值’的讲解报告,一个是发布偏差分析图像和数据。”

“本来计划是我去做报告,但我们讨论认为还是你最适合。”

鲍贺星也看向了张硕。

张硕点头道,“做报告倒没什么,但你们只是展示分析图像和数据吗?”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其他学者根据你们发布的内容分析出一些东西,比如说,发现了新的未知物理现象,成果就属于其他人了。”

“以后,甚至不会有人记得,那些图像是你们计算中心分析发布出来的。”

崔凯文和鲍贺星对视一眼,都感觉有些无奈。

这就是计算中心的问题。

他们只是计算中心而已,做算法、做数据分析,再把结果发布出来。

这是他们的工作。

至于研究图像和数据分析结果中,究竟蕴含着什么基础原理,那是物理学家们的工作。

张硕摇头笑道,“自信一点。”

“你们应该多一些自信!”

“崔教授,鲍教授,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发现、我们的成果。过去很多年,在粒子物理领域方向上,我们都是追赶的一方。”

“但现在,最少在实验数据偏差分析研究上,我们处在最前沿的地位。”

“你们可以看到,包括核子组织,包括费米实验室,偶尔就会发布一个所谓的重大物理发现,说有多少多少科学家参与,有多少概率是新发现,但最终证实什么都不是,后续就没有信息了。”

“我们呢,很少见吧?”

“我们的研究,包括实验也好、理论推断也罢,每一次都是确定了结果才会发布,但科学不是这样的。”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现在我们就在假设阶段,发布信息的同时,就直接宣布它是一个新的物理发现,把名字先打上去。”

“如果后续确定不是新物理发现,也根本没什么,科学研究是允许出错的;反过来说,被证明是新的物理发现,针对这个发现的任何荣誉,都不会少了我们……”

“所以,你们要多一点信心!”

张硕最开始说‘信心’的时候,崔凯文和鲍贺星还不太理解。

这件事怎么和信心扯上关系了?

等张硕全部解释完以后,他们顿时恍然大悟,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先假设、再求证。

这句话说的很多,要做到还是要有一个信心问题。

在粒子物理的研究方向上,国内是严重缺乏信心的,每一次都是确定了发现才会公开成果,而不是先去大胆的假设。

“对,大胆的假设,我们就直接宣布发现了新的物理现象!”

“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把名字放上去!”

“我们三个一起,张硕、鲍贺星、崔凯文,这样排序?不带曹主任吗?”

“曹主任没来,他来了可能也不会同意这个方案,他很保守的。研究发布了以后,肯定会带来很多争议,他不喜欢这样。”

“那只能不带他了……”

三人商议完毕。

第二天,一条小道消息在参会学者之间流传起来——

高能所的计算中心,通过对粒子对撞实验的偏差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物理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