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七十七章 国际震动,张硕:这不是钱的问题!

核子组织的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数据中心公开的研究成果。

其内容就是阿戈斯蒂尼团队和张硕合作进行的算法研究,公开的成果信息不只是相关介绍,还包括四次分析超子衰变实验数据的结果。

其中一次是分析高能所cp组的超子衰变实验数据。

其他三次都是分析核子组织弗朗西斯科团队的超子衰变实验数据,依托核子组织的高性能强子对撞机,弗朗西斯科团队制造出了海量的科西超子,其数量都是以‘百亿’来计算。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实验数据要复杂很多倍。

阿戈斯蒂尼回到了数据中心以后,马上申请使用超级计算机,运算了17个小时后,才终于完成了三次实验数据的分析。

三次计算,都得到了‘有趣’的结果。

总计四次实验数据分析,每一次分析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唯一相同就是让输出的直线产生了波动。

核子组织官网发布的信息上,阿戈斯蒂尼对此的解释是,“分析结果和基础实验的差异有关。”

“包括实验强度,超子的衰变点以及总体的能量值,等等。”

“结果不一致,恰恰说明了研究的正确性。”

在一整篇的介绍内容之后,是对于研究成果发布审核的消息,“阿戈斯蒂尼团队以及其合作人张硕,将会在ICHEP会议作研究报告!”

这则信息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大震动。

好多媒体都做出了报道,有的是针对阿戈斯蒂尼团队,有的是针对研究本身,还有的是说明研究的影响力。

“阿戈斯蒂尼团队是核子组织的数据分析小组,他们在发现希格斯粒子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最新的研究认为,cp破坏研究团队观察超子衰变所使用的信号转化手段,无法找到重子的cp破坏信号。”

“换句话说,过去几十年时间,这个方向的投入和研究都没有意义。”

“重子cp破坏研究,关系到粒子标准模型的完善,更关系探索宇宙形成的原因,是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如果研究被证明无效,那么就必须找寻其他的方式进行探索……”

有一些专业的学术媒体,介绍了重子cp破坏问题后,就谈起了寻找标准模型之外的cp破坏问题。

cp破坏研究有两个方向。

一个在标准模型之内,一個在标准模型之外。

标准模型之内,也就是各大科研团队观察超子衰变,寻找重子CP破坏信号的研究。

标准模型之外,因为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研究进展就非常稀少了。

cp破坏相关的理论是很复杂的,同时,也是不完善的。

粒子标准模型只是支持cp破坏研究的一部分原理,即便是找到了重子cp破坏的证据,也无法完全证实现有物质宇宙形成的原因。

究其原因是粒子标准模型所阐述的CP破坏,是弱相互作用(弱力)下的宇称不守恒,找到了重子cp破坏,只能解释为什么宇宙是以正物质(而非反物质)为主。

如果要追究宇宙形成的原因,那么就必须要在‘物质数量’上达标。

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无法解释宇宙存在大量重物质的原因,所以物理学上,寻找标准模型之外的cp破坏,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国外的报道还谈到了张硕,因为发布信息上很明确的提到阿戈斯蒂尼团队是和张硕进行合作。

只不过,相关的报道就很少了。

在国际上和张硕有关的内容,也就只有几篇论文,以及CHEP会议上的表现。

CHEP会议是很少被报道的,知道消息的也只有相关领域的学者们。

新闻报道对张硕的描述一般都是,“合作方是张硕博士,他是非常年轻的物理学家,一直从事高能物理领域的分析研究。”

“张硕是物理领域著名的学者,他看起来很年轻,但已经名声赫赫。”

“阿戈斯蒂尼团队和张硕的合作,也是天才与天才的碰撞……”

报道也少不了一大堆的质疑。

很多新闻报道最后都会补充一句,“众多相关领域的学者对于阿戈斯蒂尼团队的成果表示质疑。”

或许不是‘众多’,而是‘全部’。

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研究没有意义’,尤其还是被别人证实出来,就更加不能接受了。

得知阿戈斯蒂尼团队和张硕合作的研究结果是,相关领域所有的研究人员,和谭志明的反应都类似,“那是不可能的!”

“研究肯定有问题,实验所用的信号转化手段,已经准确发现了几种介子的cp破坏信号。”

“CHEP上,阿戈斯蒂尼已经错过一次,这次肯定还是错的!”

“研究还牵扯一个叫张硕的年轻博士?但又能怎么样?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家伙和阿戈斯蒂尼一个疯子,他们合作进行的研究肯定更加疯狂,而且,必定是错误的!”

阿戈斯蒂尼和张硕一起成了众多学者讨伐的对象,大部分人针对的还是阿戈斯蒂尼,主要是因为张硕没什么名气。

一般,他只是被顺带一提而已。

其中讨伐最激烈的莫过于各大高能物理机构的cp破坏研究团队。

弗朗西斯科-费利弗,核子组织cp团队负责人,他直接去了数据中心找到了主管罗尔贝托-卡斯特洛,质问他为什么要网站发布消息。

“他们的研究否定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否定了核子组织过去几十年的投入,你们竟然还发公告消息?”

“这种必定是错误的研究……”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竟然支持那个疯子,还有一个完全不知道名字的中国人?”

罗尔贝托表现的完全不在意,他继续着手头的工作,很随意的说道,“布尔曼完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我们当然会把成果发布出来。”

“研究报告的评审是在ICHEP会议,费利弗先生,如果你觉得研究是错误的,可以在会议报告上找出问题。”

罗尔贝托当然会支持阿戈斯蒂尼,因为阿戈斯蒂尼小组是为数据中心工作的。

高能所物理中心和计算中心的问题,放在核子组织就是物理研究团队和数据中心的合作与矛盾。

两者矛盾的焦点在于,数据中心的学者,不管是研究算法还是其他什么,总是被定义为‘工程师’,而高能物理研究成果永远都属于物理实验团队。

数据中心的学者们就像是边角料的人物。

在一项大型研究中,数据中心的工作者们总是以一个数字的形式出现在成果中。

比如,“有超过两千名计算机工程师参与了研究工作。”

这些计算机工程师,有好多都归属数据中心。

阿戈斯蒂尼是国际著名的数据专家,也能算得上半个实验物理学家,他参与过不少次实验,希格斯粒子的发现研究中,他和他的团队改善算法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完成了好几项重量级的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但是,成果发布过程中,他的名字出现的频率,甚至赶不上边缘到几乎没什么贡献的实验物理团队负责人。

这就是双方的矛盾之处。

罗尔贝托几句话就把弗朗西斯科怼了回去。

弗朗西斯科只能去找阿戈斯蒂尼对峙,阿戈斯蒂尼很淡定的说道,“弗朗西斯科,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

“当初我邀请你加入我的研究,你拒绝了,你肯定是嫉妒我们的成果,对不对?”

“现在已经晚了,研究已经完成,伱只能嫉妒了……”

他说着还遗憾的叹气。

弗朗西斯科憋的一句话也没说出来,他愣在原地好半天,最后还是怒喷一句,“我竟然来找一个疯子理论!”

“这就是个错误!”

费米实验室cp组负责人加索尔-格雷沃德的遭遇,比弗朗西斯科要郁闷太多了。

格雷沃德看到核子组织发布的信息,顿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也根本不相信上面说的研究结果。

然后,更郁闷的事情出现了。

实验室主管莉亚-梅明加找上了门,她很直白的通知格雷沃德要暂停他们的实验研究,并提前预备要进行裁员。

“看到核子组织的发布的信息了吗?你们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实验室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支出,所以,格雷沃德先生,你应该明白……”

“或许你应该上交一份裁员清单,当然也可能包括你自己,但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格雷沃德马上辩驳道,“那个研究是错误的、是错误的,你怎么能这样做?”

“所以,我只是说‘准备’。”

莉亚-梅明加认真道,“他们会在七月份的ICHEP会议作报告,如果报告通过了,那么就可以执行了。”

“如果不通过,格雷沃德先生,你可以在名单上划掉一些名字。”

“你也知道目前实验室的情况,希望你能理解……”

总之,裁员是必须的。

莉亚-梅明加或许是唯一感谢阿戈斯蒂尼和张硕的‘相关领域人士’,她担任费米实验室的主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减少经费支出。

阿戈斯蒂尼和张硕的研究,给了她一个完美的借口,能直接要求cp组暂停实验,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裁员。

哪怕是研究不通过,也要裁员!

……

苏东大学。

学校的管理层特别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内容就是张硕和阿戈斯蒂尼合作进行的研究。

如果研究能够通过会议审核,高能所cp组过去做的实验研究以及分析工作,就可以认为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

其中有一些技术性研究以及对超子衰变的观测发现,也都是明确的成果,但主要目标实现不了,对于cp研究团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学校考虑的是对研究的定性,也就是对外的表态问题。

虽然说,证明科学研究错误,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进步,但涉及到具体情况,还是还进行具体讨论。

毕竟,牵扯了个大型的科研团队。

最后会议还是决定常规对待,物理学院的杨海峰院士说道,“研究还没有证实,现在发布信息还有些早。”

“如果报告在ICHEP会议审核通过,学校再表明态度也不迟,到时候,谁也不会说什么。”

在国内高能物理研究领域,杨海峰院士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是CMS合作组的核心人员,和高能所的联系也最紧密。

杨海峰院士发话了,自然也不会有其他人反对。

如果报告在ICHEP会议审核通过,也就表明确实是研究成果。

科学成果,还怕得罪人吗?

张硕也不怕得罪人。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每一个研究成果都会让其他科研工作者受到影响,而每一次科技应用的进步,必定会砸掉很多人的饭碗。

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他继续专注于大型实验的偏差分析研究项目,其中核心的部分已经快要完成了,只是需要等待量子研究所那边的工作完成。

量子研究所负责的部分难度不高,但零碎而复杂,需要的时间就会多一些。

张硕也就清闲了很多。

他正和孙兴利一起走在校园的路上,并听着孙兴利谈起大亚湾举行的数学会议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已经投稿了,数学会的审核应该没有问题。”

“做报告也没问题,只是不知道后续怎么样,我想申请一个杰波夫猜想的项目。”

“罗教授建议我申请一个面上,但太难了。”

孙兴利说的摇了摇头,“省里的项目还好一些,国家科研基金审核太严,我这种程度,自拟课题通过的概率太小。”

“如果申请不到面上,再去申请省里的项目就有些晚了。”

这就是烦恼的地方。

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有很多种,从下往上可以申请省青年项目、普通项目,国家科研基金的面上项目、优青项目、杰青项目。

一步步,往上升。

当然,有的人也可以跳级,孙兴利烦恼的就是,自己是要跳级还是一步步的走。

他说完还吐槽了句,“如果不考虑项目的级别,其实差距也不大,除非是到优青以上,否则经费都很少。”

“从选择从事数学的研究的那一天,就注定了要一生清贫啊!”

张硕认同的点头,“确实,研究数学想赚钱太难了。”

孙兴利顿时有种心心相惜之感。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喊,“张硕!张教授!这里!”

张硕和孙兴利一起看了过去。

虽然已经挂职在高等研究院,但学校称呼他为张教授的人可不多,一般都是正式场合才会这样叫。

喊话的人是学院副院长盛振华,他身边还跟着不少人。

张硕走过去才发现,不是其他人跟着盛振华,而是盛振华跟着别人。

“这是航天二院的杜斌教授。”盛振华赶忙介绍说道。

杜斌是个板正的中年人,看起来颇有威严,他和张硕握手认识说道,“是我让盛主任喊你的。”

“这次我们来苏东大学,也是为了你的研究,我们有一个项目想和你进行合作,不过大学这边说你不太感兴趣?”

“二阶PDE通用算法?”张硕顿时反应过来。

杜斌道,“是这个研究,但我们不需要做软件,只需要完成几种应用广泛的二阶PDE方程的计算代码。”

他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笑着说起了其他话题,“张教授,我看国际上有很多你的报道,和那个欧洲团队一起进行的算法研究,是想砸谭院士的饭碗啊?”

他说着都笑了出来。

张硕摇头道,“我们的研究并不针对谁,是在追求科学的真理。”

“说的真好!”

杜斌笑着点评了一句,随后道,“你这么年轻,已经做了几项重大研究,比绝大部人一辈子的成果还要高。”

“称呼你一声‘算法天才’不为过吧?”

张硕正要谦虚一句,就听杜斌继续道,“我听说了你和高能所的合作方式,这样,张教授,只要你加入这个项目,我们二院也愿意出100万的个人资助,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孙兴利在旁边都听愣了。

一百万?

个人资助?

他刚才还在和张硕讨论研究数学的贫穷问题,还感觉和张硕惺惺相惜,然后就有人主动给张硕送来100万?

而且,张硕好像还不愿意……

果然!

下一刻,就听张硕摇头道,“杜教授,这不是钱的问题。”

“我是真对这个项目没有兴趣。”

“实际上,我的研究论文已经发布了,按照里面的方法做计算程序,难度应该不高。”

“我觉得盛院长的科工所,完全有能力接手这个项目……”

这是心里话。

他是真不想做这个项目。

如果只是按照研究做算法,就只是一个程序软件的工作。

这样的研究没有探索性不说,还涉及到很大的工作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都完不成。

一百万,浪费一年时间?

张硕怎么想都很亏,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他能完成很多更有价值的研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