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三十章 想找原因?还是要看国内!事实证明,英雄总是正确!

剑桥市北郊核反应堆实验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国际学术以及舆论的重大关注。

连续一个星期,国际到处都是相关的报道。

国内的报道也有很多,还持续占领了几个热度版面,主要是因为事故确实非常重大,而且是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没有影响到基地外的区域,实验基地内部也发生了不小的伤亡,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同时,事故还和一个非常有名的高校联系在一起--麻省理工。

丹尼斯-怀特的团队是属于麻省理工的研究组,他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在国际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研究领域非常有名气。

麻省理工,实在太著名了,简直就是自带热度。

哈佛大学也登上了新闻版面,因为这所国际著名的高校也同样地处剑桥市。

国际舆论重点讨论的是事故本身,以及相关联的内容,比如,事故伤亡、救助情况、项目组所属的大学、后续影响等等。

国际学术界,或者说科学界,讨论的就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了。

科学研究中发生事故并不奇怪。

核子组织进行混乱力场实验发生的事故,比这一次更加严重,但其影响力却赶不上这次,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做的是混乱力场实验,而前面还有费米实验室的事故。

低温核聚变实验,发生事故就让科学界震动了。

科学界普遍认为,低温核聚变的研究不会有风险,绝大部分从事研究或者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都这么看。

蒂斯戈-约翰逊、乔-德尼尔是这样。

泰勒-威尔逊、丹尼斯-怀特也是这样。

四个人中,蒂斯戈-约翰逊、乔-德尼尔代表从事新物理方向基础实验和理论的学者。

泰勒-威尔逊,丹尼斯-怀特,则代表从事聚变物理研究方向的学者。

其他领域的学者也是如此。

只要对于核聚变反应有了解,对于托卡马克装置有了解的学者,都认为低温核聚变的研究并没有风险,因为核聚变在‘低于一亿摄氏度’环境下,能够维持就已经相当惊人了,怎么可能爆发出现事故呢?

比如,一个材料常温环境无法点燃,而研究就是怎么在常温环境下使其持续燃烧。

结果实验中却引起了大火?

这个结果颠覆了认知!

科学家也就不断的讨论着,“低温核聚变实验出现了事故,看起来像是爆炸?怎么发生的?难道是设备爆炸吗?”

“应该不是,设备爆炸早就出调查结果了,而且也出现这么剧烈的情况。”

“据说是进行新的实验,他们在氘氚材料中添加了新的元素,然后就发生了爆炸。”

“应该不会有化学反应吧?”

“有化学反应,也不可能出现爆炸,几千万摄氏度的环境下,原子都已经离子化,分子键直接断裂了。”

“应该就是新的实验研发的……”

在学术界的讨论中,一句话也跟着流传开来--新物理方向每一项实验都是安全风险的。

这是张硕说过的话。

张硕和许多人说过类似的话,绝大部分人都并不在意,因为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混乱力场实验才会发生事故,再拓展也是有剧烈反应的研究。

比如,离子对空武器。

这样的研究肯定会存在安全隐患,但绝大部分学者是没有机会参与的,想了解一些原理信息都不可能。

低温核聚变的研究出现了事故,就证明牵扯到新物的实验都存在安全风险。

低温核聚变有风险,因此推断引力技术实验也可能有风险,只不过还没有有团队能达成‘凑巧引发剧烈’反应的实验而已。

……

新发生的实验事故,让很多学者都是心有戚戚。

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唯一知道的是,很可能和全新的实验内容有关,也就是在氘氚原料中加入了汞、硫两种元素,更深层次的原理,就不是调查组能解决的了。

事故发生,必定会有人来担责。

丹尼斯-怀特、泰勒-威尔逊都被限制出行,还要连续接受几个部门调查官的问询。

丹尼斯-怀特必定会是担责的人,因为他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他个人情绪有些不稳定。

每当想到因此而离开的同事,他的心里就非常的痛苦和悔恨。

接受调查的时候,他说明了一切信息,也说明实验前泰勒-威尔逊的担心,“这和泰勒无关。”

“他之前就建议我要一步步来,先弄懂为什么添加汞元素后,反应会在3800万摄氏度位置上持续十几秒,而不是快速下降。”

“我们的想法不同。”

“我觉得一切都很安全,实验不会有什么问题,最多就是没有发现而已。”

“我是BOSS,实验当然要听我的……”

丹尼斯-怀特的说法还是被认同的,也让几个调查官以及能源部的人高看了泰勒一眼,实际上他们也理解丹尼斯-怀特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对于新物理方向研究有了解的人。

新物理,是全新的科学领域,底层理论严重不足,实验就需要一点点的去尝试。

如果新的尝试让研究有进展,而不是发生了事故,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丹尼斯-怀特的做法没有大问题,只不过他的运气很不好。

现在发生了事故,就是最坏的结果,丹尼斯-怀特本人愿意站出来担责,他个人的科研生涯也会就此终结。

这也是唯一的影响了。

不管事故再重大,也只是科学研究造成的,即便中途出现决策错误导致发生事故,也牵扯不到其他的责任。

一周后,调查组发布了结果。

调查结果和学术界预想的差不多,就是新实验设计导致的事故,里面蕴含着未知的科学原理。

调查结果发布出去以后,马上就有大量的记者来到国内进行采访。

新物理、新的科学领域,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国内才更有权威。

不少记者都来到了大型强子对撞实验基地。

他们纷纷要求对学者进行采访,有的还希望能采访到张硕。

这次张硕出面了。

采访地点被安排在商业区外围的一个空地,张硕面对一大堆摄像机镜头,说起了自己对于事故的看法,“新物理方向,任何实验研究都可能有风险。”

“这是因为理论不足。”

“在任何一项实验,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实验数据不可控。”

“同样的实验、同样的磁场、同样的参数,有一些实验数据浮动特别的大。”

“混乱力场实验就有这种情况,我们发现混乱力场向强力的转化不可控。”

“这也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之一。”

“必须要弄懂其底层的物理规律,底层的运行逻辑,才能去弄懂出现数据浮动的原因。”

“在那之前,任何新物理方向的实验都要非常谨慎。”

张硕大致的说了几句,解释了新物理方向实验存在风险的原因,后来又举了一个居里夫人的例子。

在居里夫人的时代,人们并不知道放射性问题,也不知道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一些从事放射性元素研究的科学家,比如,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长期研究放射性元素,身体受到放射性射线的研究影响,从而发生无法治愈的病变而死亡。

现在的新物理也一样。

很多研究的底层原理还不知道,没有对底层物理逻辑的理解,就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风险。

“我们当前进行的研究就与之相关,希望能在未来进行一部分的解密。”

“到时候,才能让实验变得安全……”

在新物理方向上,张硕是国际最权威的人物。

记者采访的报道发布出去以后,国际也普遍了解了新物理研究存在风险的研究。

从事新物理方向实验的研究人员,包括引力技术、低温核聚变研究,也都变得非常的谨慎。

大型强子对撞实验基地内,张硕就更加权威了,即便他长期都不在实验基地,国际组的学者们也对他非常信服。

蒂斯戈-约翰逊也改变了态度。

他之前还对于方案被否定非常不满,而现在则觉得否定才是最好的,否则实验发生事故可就太严重了。

别说什么个人的风险问题,因为他的团队高度参与了方案制定,发生事故以后,肯定会有一大部分责任归在他们的头上。

那么他个人的科学生涯,可以提前宣告结束了。

还好,张硕来了。

……

低温核聚变的事故影响不到计划好的混乱力场实验。

实验基地内,一切都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参与实验的人员也明显变得更认真了。

每一次出现问题都是对其他人的提醒。

低温核聚变研究都出现了事故,混乱力场实验可是出现过两次重大事故,实验本身也存在强力转化,内部有着直接的强烈反应,控制上更加不容易。

混乱力场实验,每一次都可以说都伴随着风险。

不过好多人也对安全有信心,一则是他们针对安全做了很多工作,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做防护。

另外,实验方案是张硕提出来的。

就像是于飞说的,他对张硕的信心比自己要充足的多,很多人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对张硕比自己有信心的多。

张硕团队拿出的方案,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伴随着实验的临近,实验基地内也变得非常热闹。

大量的学者、团队来到了基地。

基地内商业区的酒店都住满了,有些人不得不接受拼房的情况,有些人决定住在分配的办公室,还有些人则选择住在距离基地二十公里的小镇上。

这些学者团队都只是参与后续实验数据分析工作,实验本身还是基地内部人员来做。

实验当天,张硕也留在了基地里。

强子对撞机和基地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中心楼位置距离强子对撞机边缘的加速器通道都有六公里左右,即便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基地内部相对还是安全的。

张硕能留在基地里,也感觉非常的轻松。

他是待在实验监控室。

实验监控室能看到几个实验间以及粒子加速器周边小型实验室的画面。

张硕主要是看混乱力场实验间相关的画面。

实际上,实验情况是什么也看不到的,画面最多能看出实验进行的是否顺利。

不过在实验监控室,能直接看到好多实验画面,就会有一种参与到实验中的感觉。

这种参与感还是很不错的。

张硕站在一个大屏前,蒂斯戈-约翰逊就站在旁边,时不时开口和张硕聊着实验问题。

当聊起实验原理,尤其是一些理论时,张硕发现蒂斯戈-约翰逊确实有一定的水平,而且个人对实验的理解,对于底层理论的理解都非常深入。

他们也谈起了混乱力场到强力转化的数据波动问题。

“弱力影响。”

张硕直接说道,“我们的研究认为是弱力影响,导致出现了量子纠缠现象。”

“很多的量子纠缠,或许是自旋电子之间,又或者是玻色子之间,这种特殊性的量子纠缠,产生了一种扩大效应并影响到了强力转化。”

“不过底层具体的机制还需要研究,我们需要弄懂量子纠缠和基础力转化之间的关联……”

“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强力转化,引力也会受到影响,但相对比较小……”

“也许是基础力的情况不同,强力、弱力总是共同作用……”

好多人过来听着张硕解释原理,有些人还拿笔做记录。

有人则问起了这次的实验。

张硕说道,“我们的方案,目标是降低混乱力场到强力的转化,基础逻辑来说,就是降低量子纠缠的影响。”

“新的实验、新的研究,谁也不清楚会有什么结果,我只能说,希望能达到预期吧……”

他的话音带着不确定。

蒂斯戈-约翰逊听罢走到一边对廖振宇感叹道,“这次的实验,张硕教授也不确定,看来风险真是很高,希望一切顺利吧!”

廖振宇则表现的很轻松,他脸上露出好笑神色,道,“刚才我还有些担心,听到张院士这么说,我就不担心了。”

“为什么?”蒂斯戈-约翰逊很不理解。

廖振宇道,“我们认识很多年了。”

“每一次做新的实验,新的研究,他都这么说,不确定、可能吧、也许吧,希望吧……”

“总之,就是不确定。”

“但每次实验结果都符合预期,甚至,超出预期。”

“蒂斯戈,我记得你上说过‘英雄也不总是正确’,放在张院士身上,把‘不’去掉就很适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