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二十六章 S级任务完成,理论和技术突破的开端!

上级老师考察了钻石制造技术后,朱贵的团队就开始连续进行钻石制造实验,生产一批又一批的钻石。

钻石生产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只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压缩封闭的石墨材料通过无形的门,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出来,而且制造出来的钻石质量非常高。

只需要一次实验,就可以制造成千上万超过一克拉的钻石。

几次实验做下来,制造最大的一颗直径超过十二厘米,因为是掺杂元素的实验,还成功让钻石带上了蓝色调。

这颗钻石才刚被取出,就有一大堆人惊呼,“库里南!”

“这就是库里南,不对,应该比库里南的个头还要大一圈!”

“升级版的库里南!”

库里南就是有记录以来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其原石重量达到了3106克拉,有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最大直径超过10厘米。

库里南就是蓝色调系的,是最佳品级的钻石。

这个钻石被发现以后,因为其巨大的体积无法进行直接加工,最终被分成了几大块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成品总重量也超过一千克拉,其中最大的一块被称为“库里南1号”或“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被镶嵌在鹰国国王的权杖上。

其他切割出的钻石也被制作成各种珠宝,包括项链、戒指和胸针等。

朱贵团队实验中制造的这一颗,最大直径超过12厘米,呈现十二面体形,厚度也超过了8厘米,比库里南钻石还要大上一圈儿。

这么大的钻石,还呈现出标准的十二面体形,其质量远超库里南钻石。

虽然人工和天然的意义不同,但针对钻石来说,尤其是‘上了色’的钻石,根本就无法区分人工制造还是天然产生。

质量超过库里南的大钻石产出,引起了更高级别老师的关注。

上级部门对于钻石制造也彻底重视起来,并快速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

比如,决定组建专门的团队来制造钻石,并参照黄金制造发展,制定围绕金刚石大量产出的策略。

当真正进入到讨论的时候,就发现钻石制造不同于黄金制造,金刚石要在工业中扩大应用并不容易。

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性的过程,主要是因为黄金的应用本来就很多,而金刚石的工业应用规模太小了。

想要金刚石被工业应用,首先就是要大幅度的降低价格。

这要一步一步的来。

虽然短时间不可能扩大工业应用,但舆论上还是有不少和钻石有关的消息。

比如,高级别的老师和国外决策人见面,送给对方一个黄色、过百克拉的钻石,还笑称是‘本国特产’。

这个新闻一下子就上了头条。

高级别的老师见面都会互相送礼品,但直接送一个过百克拉的大钻石,手笔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舆论上都讨论起了价值,“过百克拉的钻石,国际上都是有记录的,但这一枚好像没有记录。”

“加工的那么漂亮,怎么也价值千万吧?”

“真奢侈啊,送价值千万的礼物,要是送给我多好啊,我一定好好的当牛马做贡献……”

“绝对非常值钱,而且是想买都买不到的。”

“对方回去以后,估计要耽误传家宝了……”

这个消息还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有些人认为不应该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有些人则在讨论‘为什么要送钻石’。

本国特产?

国内确实是钻石生产大户,人工钻石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的,但那么大的钻石……

人工生产的了吗?

除了老师送礼物的消息外,国外某大型拍卖会也出现了两颗大钻石。

其中大的一颗超过300克拉,都被亚洲西部的土豪花费近千万欧元拍走了。

一个钻石出现没什么,好多大钻石出现,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

当把消息放在一起,有些人就分析国内可能掌握了‘高质量钻石制造技术’。

人工钻石制造,是本来就有的技术,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占据了国际钻石市场大量份额。

但是,技术本身并不完善,制造的钻石多数都是碎钻,而且多数都是透明的钻石,并且无法制造大号、带颜色的钻石。

现在连续出现高质量的钻石,就有人猜测说钻石制造技术得到了升级。

要么就是有了新技术,要么就是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这则消息直接影响到了钻石市场。

各大珠宝商纷纷大量的抛出钻石,各大商场一层都能看到各种钻石促销活动,好多都喊出催泪大甩卖、五折售卖,甚至是超低价处理的口号。

大量的新闻消息中,张硕就显得异常低调了。

连续两个月时间,新闻上都没看到张硕的消息,他大部分时间就待在源点论研究中心,中途也去了一趟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开始了新的研究,也就是进行核材料的替换,来研究引力场以及周期性引力场。

张硕团队的研究不会牵扯到周期性引力场的特性。

那样的实验会有风险。

他们只是依靠核材料替换来研究制造周期性引力场,研究的是制造过程中的数据。

另外,也会制造常规的引力场。

在使用放射性铀顶替氚以后,实验第一次就制造出了五倍地球引力的场力,也进一步确定了,放射性对于引力场制造的直接影响。

“放射性越强,引力场越强……”

“两者直接关系,但数据上来说,不是正比,具体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张硕去了一趟实验基地,阻挡了一次实验以后,就返回了苏东市,研究工作全权交给了姚启明和薛柏坤。

这是因为他在基地也做不了什么。

张硕只是做研究的方向性决策,具体的实验根本无法插手,因为实验存在辐射风险,老师们让他尽量少去实验间。

在实验基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也只能远离基地,还不如回研究中心。

在源点论研究中心,张硕的生活就比较平淡了,用‘朝九晚五’来形容也差不多。

这天很特殊,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张硕依旧待在二楼办公室,他正动笔写着东西。

他的脸上带着兴奋和激动,表现的明显和往常不同。

在忙碌了一阵后,张硕才终于停下了笔,他轻呼一口气长长伸了个懒腰,脸上的喜悦怎么也绷不住,好半天长叹一声,“终于……”

“完成了!”

系统任务界面——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难度评估:S)。】

【进度:100%。】

【任务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

张硕重新坐在了椅子上,表情严肃的提交了任务,一瞬间脑子就被各种内容充斥。

S级任务是‘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研究的是每一次混乱力场出现强力影响不同的原因。

同样的强度、同样的数据,每一次的结果都会出现不同。

有时候,强力拆分的影响会很大,有时候则相对较弱。

为什么呢?

现在全都明白过来,简单来解释就是一句话——

量子纠缠对力场影响的传导性和放大效应!

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混乱力场实验为什么会出现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又怎么会影响到混乱力场到强力的转变?

两者似乎完全不相关。

这其中就牵扯到弱力对粒子的影响,对于促进量子纠缠产生的影响。

然后就是粒子和粒子的纠缠,对于混乱力场到强力转变的干涉,干涉扩大效应的产生。

其中有弱力的简单表达,有量子纠缠的新物理表达,也有的量子纠缠对于混乱力场影响的表达,等等。

即便到了这一步,也没有能完全理解弱力,就只是理解了弱力是如何影响到混乱力场实验的结果。

“弱力,是影响到了粒子,再通过所出现的量子纠缠扩大效应,来影响到混乱力场到强力的转变……”

“也就是说,弱力是通过粒子为媒介,间接的影响到了实验。”

这是一种理解。

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弱力难以研究也就能理解了,它不像是其他三种力,会在宏观或微观进行直接的表达,而是通过促进特殊现象的方式,去进行间接的表达。

……

在S级任务完成后,张硕在办公室里闷了两个星期,一直在总结任务中的理论收获。

这一天,他收到来自‘混乱力场研究组织’的消息,是邀请他参与第一次大型强子对撞实验。

邀请方是‘混乱力场研究组织’,而不是高能所物理中心,是因为大型实验基地已经建好,并完成了前期的测试。

新实验基地的核心就是超大型的强子对撞机,其强度超过了核子组织的对撞机,成为了国际最大型的强子对撞机。

若是放在十年前,强子对撞研究来完善粒子标准模型,肯定是实验的主要目标。

现在就不同了。

大型强子对撞实验只是研究的基础,其上还有好几个大型分支研究,其中最重大的莫过于‘混乱力场’研究。

实验基地,也是专门为了混乱力场研究而建立的。

‘混乱力场研究组织’,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庞大、最尖端的新物理实验研究组织。

旗下的国际合作组有三十七个学术团队,实验基地常驻的研究员、工程师数量超过三千人。

现在基地也只是刚刚投入使用,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更多的团队、分支研究建造开放后,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实验基地的第一次正式实验,备受国际物理界关注。

不过实验还在计划中,也只是模糊确定了日期,并开放了学者参与申请通道。

张硕受邀的时间是非常早的,他不在混乱力场研究组织中任职,但却毫无疑问拥有实验的主导权。

第一次正式实验非常重要,组织负责人吴建宁、于飞、廖振宇等人,也都对实验非常重视,他们早早的邀请张硕,也是希望他能来一下实验基地,商讨有关实验设计的问题。

强子对撞实验没什么好说的,最主要就是混乱力场实验。

“很及时啊!”

张硕看了下邀请函,又翻了下几封特别邀请信件,就决定跑一趟新实验基地。

他对于新实验基地也很感兴趣,超大型的强子对撞实验,高强度的混乱力场实验。

两者加在一起,研究上可能就会有突破。

如果迭加自己对于弱力的理解……

“肯定会有新发现!”

张硕已经开始期待了。

新物理方向上,基础理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大的突破。

现在最主要的方向--弱力,更是有着无限的可能,马上要进行的新一次实验,也许就是理论和技术突破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