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波动偏差!最高难度的领域!

有了科技工业局的支持,再加上张硕提议进行的实验,研究准备就非常顺利了。

佟智国拉起了团队,并申请拿到了全套的离子炮发生设备。

下一步,就是设计制造实验装置了。

研究需要内置超高温环境,并把单元素离子加热到极高温度,他们从核物理研究拿到了核聚变托卡马克螺旋磁场装置信息。

主要关联的部件是反应炉外壁、管道防护以及射线加热技术等。

其中射线加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需要把真空反应炉内的元素加热到一千万摄氏度以上,加热以及维持高温、抗热保护都是最尖端的技术。

如此高要求的设备,设计制造也是非常复杂的。

张硕早就建立好了实验装置的设计任务。

这个任务的难度达到了B级,需要科研币数量为700点,完成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但因为有主要方向,再加上各领域顶尖工程人才支持,研究任务提升速度非常快。

研究过程,有点类似于飞机设计。

设计上牵扯的工程技术领域很多,包括材料学、高能物理、离子物理等等。

另外,要做的计算也有很多。

对于张硕来说,对实验设备的设计还是第一次,也可以当做是一次新的挑战。

不过设计本身多数都是工程类理论内容,有了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设计性研究进行的非常顺利。

三个星期,张硕就带队完成了装置设计。

在设计完成以后,团队内部召开了会议,对于设计进行讨论,并对于每一个部分进行完善。

下一步就是等待制造了。

第一阶段的工作就是把主设备制造出来,后续才能够进行实验,制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可不是把设计图交给工厂就能造出来。

团队需要把设计进行大量的拆分,并让相应的工厂制造出各个部件,最后再手动组装出设备。

中途会遇到部件材料、性能等问题,各部分测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就是佟智国带队要解决的了。

“最少需要半年以上。”

佟智国预估了个时间,“设备非常复杂,而且要和离子炮连接,实验中要承受非常高的温度。”

“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的风险很大,再加上离子超高温环境,设备内部以及实验基地,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以上,也许需要更长时间!”

佟智国没有给出确定时间。

张硕对此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是制造一台全新的大型设备,花费个几年时间都是正常的。

“就靠你啦,佟院士。”

他很郑重的对佟智国说道,“这项研究非常重要,我也希望能尽快进入到实验中。”

“总之,尽力吧,但是记住一点,安全最重要。”

“放心吧,张硕教授,我们一定注意安全问题!”

在完成了新实验的装置设计后,张硕回了一趟源点论研究中心,没过多久就又去了高能所的实验基地。

新一次实验就要开始了。

这次实验参与的团队更多了国际合作组,就增加了两个大型团队,一个是徳国团队,另一个是荷兰团队,两个国家已经通过谈判,加入了混乱力场国际研究组织。

张硕来到高能所物理中心以后,见了两个国际合作组的学者,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之后,又一起去参加了科技处召开的混乱力场项目组会议。

会议是科技处牵头的,内容自然非常的重要,主题就是对于新实验基地工作进行决策。

在会议上,王老师宣布新实验基地选址工作完成。

新实验基地选在了北部沿海城市秦王岛。

早在十几年前,大型粒子对撞机还处在论证阶段时,就讨论过实验基地的选址问题。

当时就选在了秦王岛。

现在决策建造大型实验基地,比十几年前讨论投入更多,而且主核心变成了混乱力场实验,选址依旧是秦王岛,说明秦王岛确实非常适合建造大型实验基地。

会议决策先期筹资五百亿,直接投入到基础建设中。

王老师还和其他人商议,确定了实验基地的建造计划表。

在计划表上,建造时间划定在‘三年内’完成,时间上可以说非常短了。

三年,建一个大型实验基地。

这个计划让参会的国际组成员都非常惊讶,换做是他们国家来建造,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短短的三年,也许只刚够处理基地建设前的事务。

不过对于国内来说,建造本身花不了太多时间,最主要花时间的,还是技术、设备需求层面。

比如,碰到了建造的技术问题。

又或者,有设备不符合需求,或者是设计本身有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这些花费的时间更多。

……

新实验基地计划确定后,实验组成员重回实验基地,也准备开启新一次混乱力场实验了。

这次实验和上次基本一致,可以理解为第二次测试实验,但实际上,参与的团队众多,再加上实验都是正常进行,也只是‘强度稍低’的正式实验。

实验目的,就是得到更多的数据。

就像是粒子对撞实验,可不只是进行一次实验,而是要进行很多次,每一次实验都能获得基础数据,把更多的数据放在一起,才能在充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出信息。

进行多次实验,并在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是研究微观物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虽然是进行第二次实验,但混乱力场实验间的人员依旧有些忐忑。

实验依旧存在风险。

上一次实验顺利进行,并不代表这一次也同样安全,能引发两次大型事故的实验,其中必定蕴含着风险,只是不知道主设备内部的安全防护是否有效。

进入到危险时间段,再到确定实验已经结束,也不过短短几分钟而已。

实验间人员度过了‘危险期’,脸上也禁不住喜悦,同时对于装置的安全更放心了。

粒子对撞实验,再包括混乱力场实验都顺利的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做数据分析。

已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再加上参与的团队数量、学者数量更多,项目组只花费了不到一个星期就结束了数据分析工作。

当做数据总结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而且,是重大问题——

“波动偏差过大!”

“同样的实验,和上一次实验数据对比,波动位置偏差幅度超过一倍!”

荧幕展示了两次实验数据波动位置的曲线。

会场所有人都看过去,就发现新一次实验的波动位置,比上一次实验低一倍以上。

如果以波动来代表强度的话,新一次实验所制造出的强力转变,比上一次降低了一半以上。

无论在任何的科研领域,同样的实验数据降低了一半以上都不能归在‘正常偏差’范围。

因为偏大幅度过大,也让在场的学者不由产生了质疑,“难道是设备问题,是检测信息不准确?或者某个位置出现了断流?”

“物理硬件性能吧?否则不会这样……”

“暂时想不到其他原因。”

好多人都怀疑是混乱力场设备的检测装置有问题,才会导致如此大的波动偏差。

于飞很直白的否定了,他认真说道,“我们在实验前已经做过很多次测试。”

“当得到数据后,又进行了重复性检测,发现设备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这方面,参与一线实验的国际学者也可以证明,他们同样参与了设备检测工作。

针对设备的检测,就像是测定一个体重秤的准确度,是有固定衡量标准的。

如果设备存在问题,检测过程中就能发现。

问题就在于,检测装置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两次实验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偏差?

好多学者都思考起来,有些人还在会议上发言,但讨论很久都没有结论。

这也让很多人激动起来。

没有结论,也就代表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每一个参与实验的学者都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研究,最差也能写上几篇论文。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研究论文,好多都可以归属在理论物理的范畴内,哪怕说的有些天马行空,但只要没有证否,就不能说是错的。

刷论文,机会来了!

有些顶尖学者还期待能以实验数据做出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可能会有某种新发现,甚至出现震惊国际的重大发现。

张硕对于波动偏差问题也非常感兴趣。

这不一定是新的物理发现,但里面一定存在某种未能解决的物理问题。

在实验会议结束以后,大部分前来参加实验的团队和学者纷纷离开了实验基地。

物理中心办公室里,张硕、薛博坤、于飞等人,也在讨论实验波动偏差问题。

“不是检测设备问题,应该就是实验本身的强力位置,存在波动偏差。”

“但,为什么呢?”

好多人都不断思考,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他们之前就想了很久了。

张硕一时间也想不到原因,就打算建立个任务进行研究。

薛柏坤忽然凝住眉头,对张硕小声开口道,“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说一下。”

薛柏坤马上继续道,“黄金制造!”

黄金制造牵扯到技术保密信息,他可不会公开的说出一些反应原理。

他继续小声道,“黄金制造过程,每一次离子团释放强度都相同,但制造的黄金量偏差很大。”

“有时候,是一百千克,有时候甚至会降低到五十千克。”

“现在情况有点类似……”

张硕顺着思考也凝住眉头,两个问题的偏差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

黄金制造是让汞、铅元素发生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从而丢失质子转变为金元素。

同样的强度、同样的材料,每一次制造出的金元素数量却存在巨大的偏差。

偏差最高能超过百分之七十,数值是非常惊人的。

一直以来对此的理解是,离子团反应强度控制精度不足,现在发现混乱力场实验中,同样的实验出现的强力波动也存在巨大偏差。

也许,是一个问题?

张硕思考着刚才建立了一个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难度评估:B)。】

(任务可提升至S级。)

【进度:3.132%。】

(任务可取消,当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291。)

“三百科研币需求,不高!”

“大概是研究并不复杂,但想到关键信息却不容易。”

“但是,任务可提升至S级……?”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见过S级难度任务。

S级,一个代表需求科研币在一万以上,研究也必定难度非常高、非常复杂。

现在的任务也只是B级,大概就只是了解波动偏差的原理,并不涉及到拓展内容。

在建立任务后,进度已经超过了3个点,很可能说明薛柏坤的想法是对的。

黄金制造偏差和混乱力场实验的波动偏差,也许就是同一原因造成的。

具体是什么呢?

任何科学研究,灵感和方向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突破的。

张硕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氪币’,也马上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弱力!

他仔细思考了一阵,都是有了恍然大悟之感。

抬头向办公室的其他人,开口道,“刚才薛教授给了提醒,让我想到个一直忽略的关键点!”

其他人顿时都看过来。

“弱力!”

其他人也都顺着思考起来。

廖振宇思索着说道,“超子衰变中存在弱力作用,或者说,核反应都会有弱力参与。”

“如果原因在弱力上,波动偏差就能解释通了。”

“但是其原理,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啊!”

于飞则感叹了句,“牵扯到弱力,很难啊,现在的理论和弱力相关联极少。”

“哪怕是在理论物理,都是高能度的领域,实验也很难……”

其他人都赞同的点头。

强力、弱力都是微观作用力,但强力的作用更加明显,强度高、表现也更加明确。

弱力,不要说做研究,普通人想理解都不容易。

上过中学、学过物理,都知道弱力是四大基础力之一。但是,弱力是什么?发生在什么粒子作用中?

这个问题能难住大部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