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正视问题:我们的科技已经远远落后!

“混乱力场,是新物理方向研究的实验基础,而在混乱力场的研究方向上,一直以来突破都很小……”

“在关键节点上的实验,国际上已经发生过两次重大事故,但追逐探索科学的精神,才会让人类不断的进步,混乱力场的实验研究必须要进行。”

“研究组上下一致,坚定不移的做研究实验,为实验的安全防护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高能所决定重启混乱力场实验……”

“……”

高能所宣布重启实验的公告信息很多,强调的是研究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风险,并完成了设备以及实验间的安全改造工作,并能够保证实验的安全。

在此基础上,高能所决定重启关键节点的混乱力场实验。

消息发布出去,立刻引起了国际关注。

混乱力场关键节点实验,毫无疑问指的就是出现重大事故的关键参数节点。

这个节点位置上,到现在已经发生了两次重大事故,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直到现在,核子组织发生的事故还没有厘清,有受伤的人员依旧在医治中,事故的后续处理工作依旧在继续。

唯一比费米的事故强的是,因为张硕已经发表了论文,对于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做出了说明,事故原因就不用调查了。

设备内部是发生了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

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触碰到了高密度的防爆层,导致反应变得非常剧烈,场地扩散效应变得很大并持续了很久,再加上实验间处在地下,才导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

这种新型的核反应,国内已经掌握了制造以及控制技术。

但物理都是相关的,新物理也是一样,并不只是已掌握的技术能制造出新型核反应,其他相关的实验也可能制造出来,并且让反应变得不可控。

就像是放射性问题研究的初始。

有些元素具有放射性,有些元素则没有,最开始研究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元素存在放射性,对于放射性本身也不理解。

即便是掌握原子弹制造技术,并让核裂变反应变得可控,但依旧会发现其他新型的放射元素,与之相关的实验也会存在放射性。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国内所掌握的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显然不是通过混乱力场实验制造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混乱力场实验需求设备、环境太过于复杂,实验是在极为苛刻的环境下进行的,根本不可能以此去研究什么技术。

当复杂的环境中,出现了新型核反应,其控制就变成了严重问题。

很多学者思考的是,高能所研究团队如何对设备内部出现的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进行控制?

他们真的掌握了控制的技术吗?即便掌握了技术又怎么用在复杂设备上?

他们怎么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国际舆论上也有很多讨论的声音,有看好也有不看好,“也许可以。”

“实验是张硕教授负责的,在新物理方向上,没有人比张硕教授更加权威,他的研究非常深入,不管是技术还是理论,肯定掌握了一些不知道的内容。”

“国内对于新物理研究是最尖端的,他们已经对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很理解。”

“但危险,依旧是存在的。”

“有学者认为,原子核核力拆分是一种极难控制的反应,有点像是核聚变。”

“核聚变在托卡马克装置内可控,但要先建造托卡马克装置,然后再制造出核聚变。”

“如果核聚变先发生,显然不可能提供托卡马克螺旋磁场环境,那么就会变成氢弹爆炸,能量一下全部爆发出来。”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和赞同。

在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研究发布以后,国际学者对于反应有了理解,看待反应本身也有了各方向的理解。

同时,也认为实验的风险就很大。

但对很多人来说,风险并不重要,有机会接触并掌握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才重要。

新型的核反应关系到黄金制造,关系到可替代核聚变的新型能源技术,还关系到直接威胁卫星的离子对空武器。

三个技术应用的价值太高了,高到已经能让人忽略风险。

“如果不能掌握相应的技术,我们就会持续落后!”

能源部正在召开一场会议,讨论就是是否加入国内发起的混乱力场研究国际项目组。

“现在很多国家和机构都考虑加入,因为研究是不可错过的,那是最前沿的。”

“近距离接触到最前沿的实验,近距离接触新型核反应,这种机会是不容错过的,只是需要付出很多经费,要帮助他们建造实验基地,甚至牵扯到一些技术。”

“不管付出什么,我认为我们必须要加入,否则就会一直落后。”

有着一头嘈杂短发的威尔-特布伦,是能源部的重要官员之一,他非常认真拧着眉头,用力开口说道,“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强调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新物理方向上,新科技方向上,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了!”

“新物理出现后,国际正处在科技变革的关键时期,就像是曾经的工业革命,落后有多严重?我想不用多强调。”

“如果我们还不能正视这个问题,那么落后的就会越来越多,一直到失去赶超的希望。”

“所以并不是我们要考虑加入,而是必须要加入。”

另一个重要官员,皮埃尔-热尔曼也说道,“威尔说的很对,我还要补充一点。”

“费米实验室混乱力场实验组负责人扎因克,我和他谈过,谈的是重建的问题,但是他不会再参与工作,只是说明了意见。”

“他认为,即便是重新制造设备,也根本不知该怎么制造,因为设备造好以后,再进行同样的实验依旧会发生事故。”

“我们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信息,想重启实验并不只是重建实验基地、建造设备,如果一直是这样,我们就永远无法重启实验。”

“所以我们必须要参与他们的实验,能得到更多的信息,积累经验,才能知道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

其他人也思考起来。

他们一直不愿意承认的是,在新物理相关的研究上,已经远远被国内抛在身后。

新物理又衍生出了科技应用,而每一个应用的影响都非常重大。

当初的一个变革时代时,持续性的落后是非常可怕的,就所有领域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这样,一些过去敢想都不敢想的技术出现了。

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研究出的三大技术都是如此,而他们甚至连反应本身的理解都要依靠国际公开的论文。

这样的落后一直持续,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他们和国内是合作竞争的关系,不能在各个领域,都把双方的关系放在竞争上。

学术、科技,尤其是落后的方面,也是可以合作的。

当处在变革时期,是风险,也是机遇,因为未来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一直落后,也就不会有未来了。

最终能源部的会议决定,主动加入国内发起的混乱力场国际研究组织。

“我们不止是要加入,还要争取大规模参与实验,了解更多的新物理信息。”

“学习是第一阶段,等有了信息以后,我们才可以自己组建团队进行研究。”

“这也是对于发展过程的模仿,他们在几十年前科技远远赶不上我们,而现在却遥遥领先。”

“我们也可以这样,先学习、再进步,新物理方向上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

能源部会议做出了决定,但也不能直接加入实验。

他们还要进行更高层的会议,并通过议会的审查,才能加入混乱力场国际研究组织。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当确定下来以后,混乱力场项目筹建委员会也知道了消息,但并不感到意外。

在核子组织发生了实验事故后,项目筹建委员会接到了一大堆国家和机构的信息。

有的是直接申请加入,有的是试探性的询问。

项目筹建委员会欢迎任何国家和机构加入到研究组织,他们采取的是开放性的包容态度。

不过加入也是有门槛的,包括经费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等等。

国际上符合条件的国家和机构,大部分都是欧-美国家。

这些国家有经费、有技术、有人才,但他们申请的有些晚了,想加入也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要经过好几轮谈判。

一切谈妥以后,才能正式加入进来,谈判也是争取权益的过程。

比如,可以要求有多少人参与到实验,可以要求掌握多少研究信息,等等。

想要更多参与实验,想要更多信息,当然就要付出代价了。

好消息是,混乱力场的实验对外是开放态度的,因为实验本身完善的是理论。

在理论不断完善以后,以此能研究出什么技术,就是各凭本事了。

国内早已掌握了先进技术。

其他国家未来也可能掌握相关的技术,但必定付出大量的经费以及时间成本。

到时候,国内也许掌握了更高端的技术。

科技,就是如此。

任何投入到应用中的技术,都不能百分百保密,最多只能说有多少年的领先优势。

国内的优势已经非常大了,而且研究一直都在继续,对此也就不在意了。

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更多的成员,能够分担混乱力场研究的技术、人才以及经费成本。

这个研究项目带来的好处不计可数。

如此大规模投入的实验基地建在国内本身就有巨大的优势。

等基地建造好以后,会成为国际混乱力场乃至于新物理研究的中心,不止有大量科学家参与工作,还能成为培养新物理、新科技人才的摇篮。

这种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

混乱力场实验说重启就重启了。

外界舆论有一大堆担忧的声音,但并没有影响到实验的推进工作,一切都按照划时间表进行。

这次实验受到的关注度,参与的团队也很多。

好多高校、机构派来的团队,再包括国际合作组的学者,都等在实验基地和物理中心,准备参与到实验后的数据分析工作。

参与混乱力场实验的还有三个国际合作组的学者,他们都会留在混乱力场的主实验间,直接性参与到实验工作中。

当实验开启以后,主实验间总计有十一个人,其他都是高能所的实验人员,也包括混乱力场研究组负责人于飞。

在实验开始前,所有人工作都非常认真,他们还不断比对检测数值,确保每一个部分都没有问题。

他们认真程度甚至远超过往,因为实验真可能会有生命风险,绝对是马虎不得的。

即便一切数据都正常,还是有很多人担心。

高能所的实验人员也是一样的。

“不用担心。”

“我们已经掌握了控制技术,在关键节点上所发生的混乱力场转变,也不会对设备运转造成影响。”

“实验要研究的正是这种转变……”

“我们会在实验中发现很多新的东西,这或许是历史性的……”

于飞站在实验间说了很多。

他的话音很坚定,也很有说服力,因为他本人就会参与实验,也等于是身先士卒了。

张硕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在实验准备开始的时候,他就被上级特别派过来的人员接到了物理中心。

物理中心,原理实验基地,还是很安全的。

很快,实验开始了。

国际合作组的学者也直接参与实验工作。

穆罕迈德的工作是查看检测装置的数据指标,并第一时间把重要数据输入到电脑中。

其中有一些是‘预估数值’,要通过肉眼进行查看,心理进行计算预估。

他的工作难度不大,但也非常的重要。

在实验开始前,穆罕迈德已经了解了工作内容,他看到了电脑中一大堆的参数指标,再加上其他人的讲解,都感觉自己长了见识。

“原来这就是混乱力场实验。”

“强磁干涉超子衰变,现在到这么多的参数,还通过波动值查看是否制造出了混乱力场。”

“现在的实验则要查看各位置的波动,一些信号能计算出强度,再通过各方面信息,去了解混乱力场的转变……”

“真是高端啊!不愧是最前沿的物理实验……”

穆罕迈德但是感觉收获满满,他觉得参与几次实验,自己就会成为莎特‘新物理’研究方向上最顶尖的学者。

然后,是西亚地区。

再然后……

穆罕迈德左右看看,觉得范围不能再扩大了。

同时,也意识到实验正式进入到‘危险阶段’。

粒子对撞实验制造出的超子,已经开始进入主设备中,一些检测装置也开始有了信息。

伴随着对撞强度不断增大,超子的数量是加速上升的。

短短十几秒后,主设备进入到高速运转阶段。

穆罕迈德认真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连续给电脑里输了两次数值,间歇期就忍不住看向主设备。

他的眼神一动不动,其他人也有类似的反应,就连于飞也是如此,都认真盯着主设备,心里也默默开始计时。

危险期,差不多有半分钟。

等半分钟以后,主设备就会停止运转,到时候,实验就结束了。

“30、29……”

“15、14……”

“5、4、3、2、1——”

“耶——!”

穆罕迈德忍不住举起手,还欣喜的跳了起来,“安全了!”

其他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是安全了!”

“实验成功了,安全工作起作用了?”

“最少现在安全了。”

于飞轻呼一口气,然后问道,“实验怎么样?有没有大的数据波动?”

实验间安静了一下,随后不少人都看向了朱旺。

朱旺负责的部分,能直接察觉到波动是否存在,感到其他人的目光,他带着激动很确定的点头,“有!”

“曲线出来了,中间有几个大波动,非常清晰。”

“现在还不知道代表了什么,但我相信,一定能以此发现新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