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公开技术信息,国际震动!核聚变还有什么意义?!

高能所的混乱力场研究组,还会继续实验吗?

这是个重要问题。

国际上三大高能物理机构,有能力做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

去年费米实验室发生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和财产损失,让世界认识到混乱力场实验蕴含的巨大风险。

核子组织的实验则发生了更重大的事故,连强子对撞机的粒子管道都受到了波及,有好多设备发生了爆炸。

如此庞大的事故,足以让实验基地瘫痪上两年以上了。

强子对撞机还好一些,只要投入经费去维修,过上一段时间也能够重启实验,但强磁干涉超子衰变设备则是直接烧毁,实验间大量设备仪器全部损坏,就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了。

两家机构都出现了实验事故,短期内能进行实验的,只剩高能所混乱力场研究组。

他们成了唯一。

混乱力场研究组内部说起来,都感觉有些好笑,“我们的粒子对撞机性能最差,之前都已经打算淘汰了,结果却成为了唯一能运行的。”

“我们也发生了事故,只不过影响比较小,只穿透了隔热层。”

“幸好、幸好。”

“……”

国际关注的是实验是否继续,前提还是要进行安全改造工作。

混乱力场研究组安全改造工作暂停不是秘密。

那是公开信息。

国际上早就知道混乱力场研究组的情况,而在核子组织的实验开始前,主流的论调是说明核子组织的安全改造工作速度快、更加专业。

同时,也隐喻的说明,张硕提示的风险问题不重要,毕竟实验是必须要进行的。

所以国际主流论调根本没有谈及混乱力场研究组安全改造工作暂停的问题。

此一时、彼一时,发生大型事故以后,主流论调就产生了变化,好多媒体开始报道混乱力场研究组,并说明他们的安全改造工作早就暂停,还以此做出推断。

“他们早就意识到了风险,认为安全改造工作不完善。”

“即便是进行了安全改造,依旧有很大风险,所以他们才会暂停工作。”

“张硕也是因为风险问题,才提醒不要去做实验,但他的提醒并没有得到重视,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很多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但是,追责并不是事故发生后唯一的事务,好多国家、机构以及学者更加关心混乱力场的实验是否能继续。

他们还关心,实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风险?

核子组织混乱力场研究主实验间的设备,可不是一下子就爆炸了,而是持续进行未知核反应,就像是一直在燃烧一样,实验间的灭火器以及防爆装置根本就没有效果。

好多人的目光都重新看向了国内,然后就发现混乱力场实验组重启了安全改造工作。

这同样不是秘密,保密的是怎么进行设备的改造。

在舆论针对事故、未知核反应、安全改造、混乱力场实验等关键词不断发酵的时候,国内混乱力场项目筹建委员会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扩大混乱力场国际研究项目组上。

混乱力场国际研究项目组已经组建好了,只不过加入的国家机构非常少,成员只有可怜的六个。

倒不是说,国内研究只能吸引六个国家机构参与,而是加入项目组也是有门槛的。

一个是项目组成员需要拿出一定的经费。

另外,还需要拿出技术和人才支持。

国际上能达到门槛的国家和机构数量是有限的,其中大部分都是欧-美国家。

项目组对成员的资格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些不能拿出经费,也不能提供人才的国家和机构,加入项目组也根本没什么意义,就和共享技术没什么区别了。

在新物理理论和方向上,国内才是最尖端的,说超过国际二十年、三十年水平也不为过。

其他方面,包括超强电磁制造技术、尖端材料技术以及高能物理研究等,就很难说赶超国际水平了。

所有加入项目组的国家或成员,都必须拿出一定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也需要拿出一定的经费,来分摊实验基地建造以及各领域研发的成本。

更多的国家和机构加入项目组,才能够让混乱力场大型研究计划更加完善,而实验基地建在国内,吸引大量人才加入研究的同时,实验研究也会被国内完全掌控。

在综合讨论之后,高层老师们也考虑公开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的信息。

原子核核力拆分是一种全新的核反应,是属于基础物理领域的研究内容。

按照国际惯例来说,基础物理信息以及进展是要公开的。

更多科学家知道反应信息,也能对新物理方向技术有个了解,并继续做后续的研究。

这不仅仅是对国外,对国内也是如此。

如果相关研究只限制在某个团队或个人,研究达到某种进度后就会停滞不前。

技术升级也是很重要的。

有更多的人进行研究,有更多的理论和深入性的解析,才能让技术不断提升。

长时间不公开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信息,也会有很大的舆论和形象压力。

毕竟,‘未知核反应’确实是基础物理。

不过公开反应信息,好处也是很多的,比如,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让想加入项目组的国家和机构拿出更多的经费,也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机构参与混乱力场的研究。

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保密很难持续了。

国际上对于‘未知核反应’已经分析出很多关键信息。

比如,离子态物质的反应。

比如,力场传导性。

就连反应特性也不再保密,黄金制造技术的基本信息已经被解析出来,就连利用汞、铅元素来制造金元素。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吴晓东团队的研究都在计划时间表内,国内能源部门已经筹备建造第一座以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为基础的核电站。

核电站相关的研究有很多,其中还有基于《托卡马克约束核聚变实验发现稳定电力转化节点》进行电力转化的研究。

以上是张硕的研究,是在核物理所小型托卡马克装置上完成的,核聚变加热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固定点位的强电流信号。

换句话说,就是核力直接转化为电力。

这个研究已经被国内人造太阳项目组验证,也得到了韩国核聚变团队、欧洲大型核聚变团队的多方确认,他们都在固定温度波段检测到了电流信号。

唯一就是,不稳定。

原子核核力拆分是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情况相反,核裂变是综合强力、弱力的复杂反应,强力的体现也非常明确。

以此推断,原子核核力拆分也存在某个特殊点位能直接检测到电流信号。

换句话说,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达到某个范围参数的时候,就可能直接输出电流。

如果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未来就能依靠相关技术,完成电力的直接转化,电力转化效率也会有巨大的提升。

当然,第一座核力拆分电站肯定是用不上了。

……

高能所混乱力场研究组已经重启安全改造工作。

混乱力场研究组的核心人员,于飞、邓云珊、廖振宇,再包括张硕都长期待在实验基地,一线指导主设备的改造工作。

张硕对于安全改造工作无比重视,他可不希望实验组也发生同样的事故。

和核子组织的情况一样,安全改造工作、实验重启,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

区别在于国内更加重视安全工作。

其他国家和机构则是把混乱力场看作是‘先进技术’的摇篮,对于实验重启比安全问题更加重视。

国内则很清楚,混乱力场实验研究的是基础物理。

基础物理的实验研究,安全自然要比实验本身重要的多。

几个老师都不断的来基地,还追根究底问及设备安全改造的原理,就是想弄明白确定安全有保障。

他们担心实验安全问题,更加担心张硕的安全问题。

科技处王老师来到实验组,就直接对张硕说道,“等实验重启以后,你可不要参与。”

“测试实验也不可以,只要是做实验,最少远离十公里。”

“实验,可以让其他人来做,你要做更重要的事……”

于飞、廖振宇等人面无表情的听着。

吴建宁则是道,“王老师,你就放心吧,只要是做实验,我就会让张硕教授远离……”

“对,就要这样!”

王老师认可道,“一定要看住他,绝对不能让他接近实验。”

“这件事就你负责了。”

“吴所长,每次你就在实验基地盯着,让他想进门都不行!”

“如果他在,就干脆暂停实验……”

王老师连续说了一大堆。

吴建宁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一说下来他每次都要参与实验?

“我的命不是命?”

他当然不能这么说,但仔细想想,在对国家科研重要性来说,自己和张硕……

无法比较!

王老师连续交代安全问题以后,也说起了个重要的事情,“原子核核力拆分,这个物理发现可以发表出来了。”

“这是我们讨论后的决定。”

“正常发表,就像是发表其他理论、实验研究论文一样。”

张硕听罢并不意外,他点头道,“论文已经写好了,就下一期《源点物理》吧。”

……

新一期《源点物理》,发表出来以后就震惊了世界。

上面有两篇论文,和‘未知核反应’直接相关,一篇是《新型核反应——原子核核力拆分》,另一篇是《以原子核核力拆分为基础的电力转化应用》。

两篇论文,第一篇的作者是张硕,第二作者佟智国。

佟智国是原子核核力拆分的实验验证人员,他可以说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实验,对于实验研究的贡献非常大。

第二篇的作者也是张硕,第二作者是吴晓东。

吴晓东带领团队研发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电力转化技术,研究已经走向了成熟,并可以支持以技术建造发电站。

研究深入到这一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佟智国和吴晓东只有第二作者,但新型核反应发现以及以新型核反应研究应用转化的研究,能混一个第二作者也相当了不起了。

第一作者,绝对可以凭此拿到国际学术大奖。

考虑到第一作者是张硕,他的能力和名望早已不用再讨论,有个第二作者的挂名,也足以让全世界记忆深刻。

新一期《源点物理》发布后,马上引起了国际学术乃至舆论的关注,有消息灵通的人,早就知道新一期会有未知核反应信息。

原子核核力拆分,就是国际谈到的‘未知核反应’。

“在特殊电磁干涉的环境下,离子体发生电磁力到强力的‘强转化’,并产生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元素损失质子和中子,特性发生变化。”

“原子核核力包含的强力,具有原子间传导效应,越是密集的原子排列,传导效应就越强,同时会让反应加剧。”

“原子核核力拆分,本质上是主动制造的大范围核裂变反应。”

“……”

主动制造,也就是人工主动让元素发生裂变。

常规的核裂变需要特殊材料,比如,具有衰变特性的铀矿,即便不进行人工干涉,就衰变特性的元素也会存在裂变反应,只不过速度非常慢而已。

人工干涉,也只是加快了衰变过程。

原子核核力拆分,则是主动去制造裂变,让本来不具放射性的元素发生裂变反应。

国际学术和舆论大量关注张硕所发表的论文,而且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质疑。

因为,研究的真实性根本不需要解释。

黄金制造、离子防空武器,必定都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支持研发的技术。

另一篇论文也同样令人震惊。

国际也才知道,‘未知核反应’支持的不止是黄金制造、离子防空武器,还支持一种‘新型能源技术’?

“在新物理的技术应用上,国内领先可不止十年、二十年,说领先一百年……也不为过啊!”

“竟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能源技术!”

“但是想想也不意外,核反应本来就是支持能源技术研发!”

“……”

当很多人还处在惊讶中时,有专业学者去研究了新型核反应能源技术论文的具体信息,然后就发现了更惊讶的事情。

原子核核力拆分,简直就是一种完美的能源技术。

技术本身只需要极少量的普通物质,就可以制造出大量的能源,其要比核聚变更加高效。

因为要持续添加材料,反应可控性非常强。

另外,和常规核裂变不同的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废物的放射性很低。

这么多的优势加在一起……

化石能源,岂不是要被淘汰了?!

还有,核聚变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