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研究完成!张硕:一天几吨没问题!

259工厂全力支持离子炮相关部件的建造,是上级部门下发的强制命令。

离子炮相关部件指的是除电子系统、雷达对接设备、精准校对体系以外的部件,主要包括离子团制造以及环状加速器、超导磁场设备、发射口反应炉,等。

这些部分组装在一起,就可以用于地面发射场力离子团来进行黄金制造。

之所以强制命令,自然是因为制造黄金能赚钱。

钱,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领域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基础来支持的。

离子炮本身能够大幅度提升军事科技水平,直接性提升军事打击能力,可以让国内在防空、太空防御等领域成为跨层次的第一。

但是,军事水平的提升并不是急需的。

国际形势相对安全的现在,离子炮大批量制造、服役,延迟个一年、两年,也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即便离子炮没有大批量制造、服役,国际也知道国内拥有离子炮技术,就能形成直接性的威慑。

上级一直是这么想的,离子炮批量制造、服役,也就正常按照计划时间表来进行。

黄金制造,就不一样了。

那是一种直接造钱的技术,有了足够多的钱,就能给予各个领域更多的支持。

一个国家来说,和普通人也是一样的。

有钱,什么都好解决!

……

时间过了两个多月。

张硕中途回了一次源点论研究中心,安稳的工作了一个月左右,理论有突破后,就又重新回到离子炮研发基地。

和两个月前相比,研发基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研发基地原来有两座离子炮实验设备,有一座并不完善,每一次使用都需要借助另一座的高热离子团制造器。

现在基地又多了两座离子炮,而且每一座都分开几公里放置,也就是有了四个‘离子炮发射场’。

四座离子炮中,每一座都有更多的‘关键部件’。

比如,离子团环状加速器,每座离子炮装配了两台环状加速器,就为了更高效的供给高热离子团。

同样的,金属离子团制造器也装配了两台。

其它部件也同样如此。

实际上,限制离子炮制造的主要是反应炉和超导强磁设备。

反应炉,是离子炮的‘发射口’,也是‘反应口’。

发射口是让离子团进入特殊强磁环境,就会出现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再把出现反应的离子团喷出,过程中用时极少,控制上去需要非常精细,所需要的材料也很特殊。

反应炉的技术要求高,制造过程自然是非常复杂。

超导强磁设备,需要对释放磁场的强度做到把控精准,再加上‘超导’的特殊要求,设备制造相对容易一些,但保证稳定性和调试却需要很多时间。

这两个设备的制造、调试问题,限制了离子炮的批量化制造,也是259工厂主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还没有能做到大批量制造,但259工厂全力支持下,两个月时间也让研发基地多了两台设备,而且多了很多关键的部件。

张硕回到研发基地时,赵老师一行人也在。

他们就一起到四个“离子团发射场”转了转,每一个发射场都是新修建的,和原来的检测室、办公区域分开了。

刘旭则是介绍着新的设备,以及过去的几次实验、制造等问题,他主要说是制造效率,“现在几台离子炮设备,最高能支持每五分钟发射一次。”

“这还没有到最高效率,我们预估最高是半分钟发射一次,但需要有四台离子团加速器。”

“但针对黄金制造来说,也不需要那么高效,最重要的是持续性,我们在制造的过程中,也一直对于持续性进行测试。”

“现在来说,每天四个小时的运作是能够保证的。”

赵老师听着点了点头,“还是安全最重要,不要为了生产忽视安全问题。”

刘旭继续道,“持续使用问题主要是反应炉上。”

“反应炉要保证安全射,每次发射后都需要清理,还需要冷却维护。”

“还有一个问题是电力,暂时也是很大限制。”

电力问题,已经在解决了。

除了拉了两条新的线路过来外,也拟定在周边建造一座发电厂,专门供给离子炮研发基地。

刘旭连续介绍着,也大致说了一下数据问题,“现在每天发射次数在一百左右,制造黄金200千克上下。”

“上个星期是这样,差不多是平均效率了。”

“不过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制造效率肯定能够持续提升。”

他说起制造效率也非常自豪。

过去的两个月时间,研发基地已经制造出了近四吨黄金,现在则每周也都能制造一吨以上。

按照国际-金价来说,一个星期时间,基地就能创造超过一亿美元的财富。

来钱速度,实在太快了。

刘旭说着都非常骄傲,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研发先进武器的工程技术人员,竟然会做起大批量制造黄金的工作。

虽然只是暂时性的,后续随着基地的扩张,工作内容也肯定会进行调整。

但是,每天创造这么多黄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虽然不是自己的……

赵老师开口道,“这里未来会成为一个黄金的生产基地。”

“离子炮相关的研究要搬迁到其他区域,但搬迁也不会距离太远,因为都是具有相关性的。”

“离子炮的研究已经接近尾声,后续应该就是提升技术稳定性了吧?”

他说着看向了张硕。

张硕道,“理论上很难给支持了,离子炮能几秒内打击到卫星,技术改善方面,也就只能用在其他地方。”

“比如,大型航母未来也许能安装离子炮,但需要更小型化,并降低强度才有可能。”

小型化、降低强度,目的都只有一个——

降低能源需求。

离子炮的能源需求还是很大的,不管是离子团制造、超导强磁、环状加速器,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

哪怕是航母的发电机也无法供给如此高功率的电力。

所以离子炮技术的研究方向,就是小型化和降低强度需求。

在说了一下离子炮技术以后,话题很快又转到了黄金制造上。

现在研发基地制造效率是每个月造几吨黄金,后续还会不断的组装新的设备,也会继续扩大基地,制造速度也会继续提升。

刘旭畅想着说道,“未来扩大的基地,就能大幅度提升制造速度,现在是一周一吨多,以后一天能造个几吨就好了。”

“最好是一天能产个几十吨……”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赵老师听罢笑道,“只要不断扩大生产,可能会达到吧,只不过需要很长时间。”

“一天能生产几吨,就能大幅度影响国际市场,几十吨……黄金会快速贬值吧?”

“不过到时候,规模也会很大了。”

他说着摇摇头。

仅仅是四座离子炮,电力供给都跟不上了。

即便规模扩大十倍,每天也只能造出两吨左右黄金,一个发电厂不一定能供的上,其他配套设施也很难跟上。

那肯定是几年以后了。

赵老师、刘旭一起畅想未来的时候,张硕忽然开口道,“一天生产几十吨,也许未来才能做到。”

“但如果是几吨,很快就可以了。”

“啊?”

赵老师、刘旭以及其他人顿时都看了过来。

张硕道,“我这次过来就是因为理论研究有了突破,并通过计算得到了几组新数据。”

说着看向刘旭,“你们可以实验一下。”

刘旭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其他人叽叽喳喳的喊了起来,“有新数据了!”

“比现在的还好?制造效率能提升了?”

“什么时候实验?”

刘旭一挥手高声道,“马上就能实验。”

“我们的二号样机,就是为实验准备的!”

“今天就可以!”

……

研究,已经完成了。

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制造金元素的理论基础,主体内容就是研究高效率制造金元素。

在提交了任务以后,张硕对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解,也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了解强力的表现形势,他还以此对强力进行了数学解析。

后者,花费了不少时间。

在金元素制造的技术方向上,主要是以理论基础做出计算,并得到了几组‘可用数据’。

可用,指的是‘能实现’。

理论上所谓的‘高效制造’,现实不一定能实现,主要是因为‘高效’需求的离子团强度非常高。

整体上来说,金元素制造效率还是和目标材料的元素反应率具有正相关性的。

元素反应率,自然和离子团强度具有正相关性。

当然,整体只是趋势。

针对‘可用数据’来说,还是要具体进行计算。

在参观结束以后,张硕就把几组数据文件交给了刘旭,让他们分别进行实验测试。

刘旭说当天就能实验,实际还是要等到第二天,因为针对不同参数,设备部件要进行数值调整,也需要进行新的调试。

第二天的实验是在二号机上进行。

实验过程,就是根据新参数发射离子团打击目标材料。

这次的目标材料选择了两种,一种是添加混杂物的汞化合物,一种是高纯度铅化合物。

两种材料是紧挨着放在一起的,发生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时,大部分材料都会在影响范围内。

赵老师和张硕一起待在主基地的办公室里闲谈着。

办公楼距离二号机的离子炮发射场有七公里,即便发生问题也足以保证安全了。

“这次实验怎么样?预估多少?”

赵老师对结果很感兴趣,也非常的期待。

如果能提升单次黄金制造效率,整体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降低黄金制造成本的同时,也能大大缩短‘大规模制造黄金’的时间。

张硕道,“具体也不清楚,还是要看实验结果。”

说着表情平淡补充了句,“不过,我预估,应该在10千克到100千克之间吧。”

“提升十倍,应该没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