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打卫星?全世界没人能做到,除了你!

在看了核物理所的实验以后,宋瑞飞、绍恩江都是心潮澎湃,他们想到了人造太阳项目的托卡马克设备。

那台设备放在国际上都是最顶尖的,若是能够经过同样的内部改造,其性能绝对会大大增加。

这要比研究中有一个、两个成果,提升的幅度要大的太多了。

在做同样的改造以后,项目也许能在各个领域上赶超国际最先进水平。

不是也许,是肯定!

到时候,人造太阳项目组就会成为国际上最最顶尖的托卡马克核实验堆研究组。

这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所以他们围着张硕问个不停,就是想知道内部改造的技术信息。

张硕似乎也不吝啬技术,他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不急不慢地解释着,“其实我说过了,就是计算。”

“有点像是飞机设计,要考虑各个位置所承受的压力、温度等等,牵扯到很多流体力学、热力学的计算内容。”

“在做出最科学的计算以后,就能够让各个位置接近承压极限……”

“这样一来,反应炉内部的承压能力自然是大大增强!”

“只要以最科学的计算……”

“乌拉乌拉~~”

他说连续说了好半天。

针对宋瑞飞、邵恩江的每一个问题,他都做着最认真的回答。

在说的口干舌燥以后,他才忙于自己的事情。

宋瑞飞、邵恩江也只能离开了。

他们一起走出了控制室,还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仿佛人造太阳项目组马上就要成为世界第一。

等站在楼道里,宋瑞飞再仔细想张硕的话,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他疑惑开口道,“老邵,你有没有觉得张硕教授说了好半天,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这些我们都知道了,就是在各个部分做计算,然后重新进行设计。”

“要考虑整体,也要考虑独立位置。”

“但是,计算应该会很复杂吧?如果我们是自己去做计算,还需要很多实验进行验证,那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甚至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就像张硕的比喻一样,托卡马克装置内部反应炉构造的设计,有点像是飞机设计,飞机设计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任谁也不可能确定,拿出的飞机设计方案就是最完善的。

飞机设计过程,也需要大量的计算、大量的基础实验支持。

这些都要自己做?

宋瑞飞苦着脸说道,“张硕教授确实给我们指了一条研究方向……但是,我更想直接拿到方案啊!”

“我早就看出来了。”

绍恩江苦笑一声,揉了揉头发说道,“估计张硕教授也能知道我们想拿方案,但是,为什么直接给我们?”

“这个……”

宋瑞飞忽然有点尴尬。

他们确实希望能够直接拿到方案,但不管是张硕还是和物理所,根本没有理由把方案共享。

上一次张硕去人造太阳项目基地拿了一些实验数据,但同样的也给他们指了一条明确能提升设备性能的研究方向。

这个研究方向,比一些共享的数据重要太多了。

人情,还上了。

那么对方为什么要把方案交给他们呢?

凭什么!

“换做是我们也不同意。”宋瑞飞代入的想了下,马上摇了摇头。

邵恩江点头认可道,“我们的技术也不会和核物理所共享。”

这是必然的。

虽然都是国内的核聚变研究机构,但毕竟是不同的机构,研发出来的技术就不可能共享。

同样做核聚变研发的机构,所拥有的技术都不会共享,更不用说张硕并不是核聚变领域的学者,自然不可能把研究成果共享出来。

如果让他们自己研究,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人力以及经费。

人造太阳项目的设备太庞大、太尖端了。

这也导致每一次进行内部改造都会花费很大的经费,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实验成本也因此大大增加。

所以最好就是上来就有确定的方案,一次性把内部改造完成,就可以最大化降低成本。

但是,怎么能做到方案呢?

宋瑞飞和绍恩江正谈着的时候,就看到汤华走了过来,他们马上过去问了一下设备改造的问题。

这次宋瑞飞直接开口问道,“你们的改造方案能共享吗?”

“你们要用?”汤华有些得意的翘起了嘴角。

人造项目团队可是国内乃至国际最顶尖的核聚变研究团队,他们中还有好几个核物理所出身的研究员,但过来旁观实验都摆出一副高傲的嘴脸,而现在却要核物理所的技术?

“汤院士,我们当然也想用。”绍恩江摆出一副讨好的姿态,笑着说道,“你们这个改造方案改造技术,我相信绝对是世界最最顶级的,对我们的研究帮助会非常大。”

“如果用了你们的方案,我觉得我们团队会拥有国际第一的托卡马克装置,同时,各项研究指标也会大大提升……”

宋瑞飞马上附和着点头,“是啊,汤院士,你们这个技术太先进了,不愧是核物理所,就是高端、就是厉害!”

汤院士得意的轻笑一声,随后收起笑容,摇头道,“你们跟我说也没用,这是张硕的教授的研究。”

“只要张硕教授同意,我们是没有问题的。”

“……”

事情又回到了张硕的身上。

宋瑞飞、绍恩江没有再回控制室,他们仔细研究了好半天,还是决定去找张硕团队。

不一定是找张硕,团队其他人可能也知道张硕的意思。

他们去找了薛柏坤。

薛柏坤就是张硕团队的二号人物。

薛柏坤对于宋瑞飞等人的到来并不意外,他笑眯眯的说道,“宋教授、邵教授,我们这个方案也不是不能共享给你们。”

“但是,必须要合作。”

“合作?”宋瑞飞有点不明白,他和邵恩江对视了一眼,然后示意薛柏坤继续说下去。

薛柏坤直白道,“你们应该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做实验,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强力数值指标。”

“我们需要持续时间更长的核聚变实验,来测定各项数据,并对强力数值进行评估。”

“这对于完善源点理论非常重要!”

薛柏坤的解释,再联系张硕说的话,让宋瑞飞、绍恩江都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

张硕去人造太阳项目的时候,并没有说要和项目组合作,但他转头就来了核物理所,就是因为核物理所的小型托卡马克装置才能配合的实验进行设备改造。

换做是人造太阳项目根本是不可能的。

他们不可能因为其他人的研究去对于项目装置进行改造,哪怕对方是张硕也不可能。

现在能配合吗?

宋瑞飞一时间犹豫了,他好长时间没有说话,随后是很认真的对薛博坤说道,“我们要考虑了一下。”

“没关系,我们并不着急。”薛柏坤笑着摆了摆手。

宋瑞飞、绍恩江一起走了出去,就开始商谈合作的事情。

“如果进行合作,就需要内部安装一些其他设备,进行和我们的研究无关的检测,还需要配合他们的实验……”

“到时候,基地也会有其他团队的人入驻。”

“这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研究?”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事情我们好像无法决定……”

最后一点也很关键。

宋瑞飞是人造太阳项目组的负责人,但他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如此庞大的项目,不可能由一个人单独负责,他还没有这样的权威。

当面对非常重要的角色的时候,他还是要给上级打报告,并由上级单位组织召开专家会议进行决策。

设备改造,又或者重要的合作都是如此,更不用说,让其他无关的团队入驻基地,并安装无关的检测设备了。

“这个事情还是要找上级,让上级开会讨论……”

“我们还是要上报,然后等消息。”

宋瑞飞摇了摇头。

“这个你担心什么?”邵恩江感觉都有些好笑,“换做是其他团队,这样的合作可能行不通,但是,张硕教授?”

“别说张硕教授的改造方案能够让我们的装置性能大大提升,即便不能,也许上面都会让我们配合实验。”

“所以有什么可考虑的?”

“额……”

宋瑞飞愣了一下,用手揉了揉脸颊,摇头道,“也对呀,是我昏了头了!”

“总想着我们的研究重要,但是张硕教授……”

“比不了啊!”

……

这次实验收获是巨大的。

在实验结束以后,根据检测装置反馈的数据,张硕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得出了对强力数值的评估。

下一步则是要以强力数值去联系理论数值,并进行进一步的关联实验。

强力数值和理论数值的关联实验,最终目的是找出关联的电磁力数据。

之前张硕完成了一个研究,名字叫做“实验支持电磁力和强力的数据关联”。

这项研究找出了几个对应的关联集合。

其中有两个关联集合,需求的强力数值并不高。

在理论的研究中,强力的强度就只是一个数值,也就是所谓的理论数值。

如果能把理论数值和实验数值关联在一起,就能够研究分析出所对应的电磁力数值。

然后,就可以依托核聚变反应,直接对外输出电力。

其中差的还是理论数值和实验数值的关联实验,也包括实验过程中电磁信号的输出。

核聚变,内部超高温的状况下如何输出电磁信号呢?

这个研究是先做的。

张硕马上又建立一个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托卡马克控制聚变反应电磁信号的输出(难度评估:C)。】

【进度:0.003%。】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00。)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在任务建立完成以后,张硕已经了解了一些信息。

任务的难度并不高,但想完成并不是直接购买进度就可以的,因为研究直接关联到实验。

如果要购买进度就只能得到如何去实验的信息。

他还是马上进行了氪币操作,也得到了下一步的实验方法。

首先是要找到一种熔点极高的导体材料。

“熔点极高的导体材料应该有很多,但是,要放置在核聚变反应炉内部……”

“还是问一下专业机构!”

……

张硕又在实验基地待了两天,完成了所有的数据计算、总结工作以后,才踏上了返程的路。

但是,返程中途,他没有跟着团队回去,而是和薛柏坤一起坐上了军车。

军车开了十几个小时,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新发军事武器实验基地。

“新发军事武器”是实验基地的名称,但实际上并没有挂牌上去,外界看来,就只是个大型军事管制区而已。

在汽车开进了基地以后,张硕下了车就见到了熟人,佟智国。

佟智国和另外一个中年人,一起走过来,并分别和张硕、薛柏坤握手。

“这是刘洪磊教授。”

佟智国帮着介绍了下,“项目总负责人。”

刘洪磊,不只是项目总负责人,他还有个高级别的军衔,一直都从事军事高科技武器的研发。

这次则直接负责‘离子炮’项目。

佟智国是技术主管,也是项目组的二把手,可以说是第二负责人,但‘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相关的工作,都是由他来负责的。

不过‘离子炮’的研发,可不止是‘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还需要雷达体系、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等等,一系列高端技术放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威力。

“我们碰到的是校准问题。”刘洪磊不是喜欢寒暄的人,他和张硕并肩走向装置室,就直接说道,“张教授,之前你也看到一些报道和舆论了吧?我们做几次实验,500公里下,用离子炮击毁了中程导弹,导弹的速度超过三马赫。”

张硕点头,笑道,“确实看到了,我一猜就是这个技术,你们的研发进展很快啊。”

“还是多亏了你们的研究。”刘洪磊也笑道,“这个技术真是太高端了,威力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打击高度也很惊人,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他说着话音一转,“但我们是希望能够打得更高,最好是直接对卫星造成威胁。”

“我们已经实验了几次,结果……直白说,打不准!”

佟智国也跟着说了几句。

在上一次击毁导弹的实验后,又做了好几次实验,目标则是更高、速度更快的卫星。

目标卫星,是一颗三十年前发射的气象卫星,技术已经被严重落后,基本上没什么用处,再过两年也会自动坠毁。

卫星高度,大概在一千公里左右。

要对卫星进行锁定,难度要比导弹高太多了,一则是卫星轨道太高,即便是已经知道卫星轨迹,想锁定也不容易。

这和雷达系统有关,和离子炮就没有关系了。

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第二点才是最重要的——

卫星的速度太快了!

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高度上,卫星的相对速度超过每秒7000米,也就是超过20马赫。

即便雷达锁定了卫星,离子炮炮口的相对偏差,也直接影响到了精准度。

雷达锁定了,也打不准。

在如此高度上,只有极为微小的偏差,最终打击偏差也是非常大的,他们进行了十几次实验,最近的一次偏差距离也超过百米,最远的一次甚至偏差了几公里。

“所以我们需要非常、非常、非常精准的计算。”

佟智国看着张硕,很认真的说道,“这种精度的计算,感觉全世界没有人能做到……”

“除了张教授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