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视频上飞行的大圆盘!糟糕,被曝光了!

“源点论,有问题吗?”

专业的理论物理学家,到源点论研究会议上专门去找问题,是肯定能够找到的。

大型学术会议上有很多报告,当然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研究,理论物理方向,因为逻辑并不是完善的,有些数学底层基础干脆就是设定,错误的报告就会更多。

源点论只是刚刚有了基础的构架,有了几种主体的理论,以此展开的研究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但任何物理理论的发展都是如此。

弦理论最初也有很多问题,就连主体理论出现后,都被修正过好几次。

相比来说,暂时还没有人敢于否定张硕的基础力关系模型以及电磁力、引力的理论关联。

所以,可以认为,源点论已经成型了。

在张硕团队发布了‘引力场信号’实验信息后,国际上有好多学者都确定了源点论的底层基础,也就是四大力存在共通性。

只要能确定底层基础的存在,源点论大方向的理论研究,就不会有问题。

核子组织内部,好多物理学家都这么看,因为‘以源点论为新方向’,已经成为内部的共识。

蒂恩-法比亚诺,法国物理学家、核子组织的理事之一,曾经《混乱场论》的支持者,也极力主张否定源点论,他的看法已经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现在要召开源点论国际学术会议,蒂恩-法比亚诺认为自己必须要去参加。

他要在会议上了解更多理论相关的内容,目的是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便了解后续该朝着什么方向进行研究。

方向,实在太重要了。

蒂恩-法比亚诺对于当前物理界的情况有清晰的认知,他认为混乱力场的发现,已经让物理学的研究走到了楼梯口。

这是机遇,也同样是挑战。

如果能顺着楼梯爬上去,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反之,踌躇在楼梯口下方等待,就会被其他人超越,也就会落后。

核子组织,可不是铁板一块,甚至说,组织内的架构非常的松散,每一个理事,背后都站着一个国家或机构。

没有任何一位理事,是为了核子组织的发展做研究的。

每个人都非常清楚,只要理论研究帮助找到实验方向,比如说,成功对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进行求解,并拿到一组‘可转化为实验’的数据,后续的研究就和核子组织没关系了。

好多人会各自去做实验,有能力的去申请项目,没能力的则会加入其他团队的项目。

总之,后续和核子组织没关系。

这也是很正常的,核子组织是从事高能物理研究,他们去研究混乱力场是对口的,电磁力和引力的关联是基础力关系研究,是对源点论基础的验证,甚至可能会成为一项前沿科技的实验基础。

类似的研究还有超导、核聚变等,当然和核子组织没有关系。

超导、核聚变等方面,国际合作有很多。

核聚变研究还有专门的国际组织,各部分成员机构的数据也会放在平台上共享。

问题来了,为什么核聚变的研究有这么多的国际合作呢?

原因很简单,一些核心的技术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每个人都很清楚,近10年、20年,看不到核聚变应用的希望。

当一项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研究,短期就能看到应用希望,合作马上就会被终止,好多实验数据也会进行保密。

这是因为其中牵扯到了巨大的利益,科技利益、国家利益、经济利益等等。

现在也是一样的。

如果能找到电磁力、引力关联模型的解组,好多一起合作的团队就会分开进行实验。

除非是确定短期内看不到应用希望,才会重新再进行合作。

否则,就会各走各路。

蒂恩-法比亚诺看的很远,他清楚必须走在最前面,才能有资格接受未来的大研究。

现在则是必须要去参加会议,了解更多理论相关的信息。

……

很多学者和蒂恩-法比亚诺的想法是一样的。

包括一些核子组织的理事,国际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甚至是数学家,还包括一些高校工作的学者,等等。

有些机构和高校已经发布消息否定了源点论,他们就决定以个人身份去申请参会。

一些没什么名气,很难申请到参会资格的学者,就开始抓耳挠腮的研究,想提交一篇论文,然后以报告人身份参会。

当然也有很多的学者继续抵制源点论。

这些人坚定的认为源点论是错误的,张硕团队发布的实验成果也是虚假的。

所有相信实验成果,相信源点论方向的人都被欺骗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弦理论方向的学者,他们是迈克-约尔、《混乱场论》的绝对支持者。

如果源点论方向没有问题,也就是基础力存在关联,那么迈克-约尔的研究就是错误的,弦理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同时,有些弦理论方向的学者,已经感受到源点论带来的挑战。

弦理论,可是理论物理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理论。

源点论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尤其是在张硕团队发表了成果以后,源点论的名气大震,公众舆论上都有很多人在讨论。

当得知要召开源点论国际研究会议时,好多人就开始进行抵制,他们宣称“源点论就是骗局”。

“这是一个超大的骗局,基础力存在关联违背物理常识!”

“人造引力,根本不可能存在。”

“引力,是大质量物体所引起的空间震荡效应,若是能够人为制造引力,就等于是一种空间技术了,既然有人相信人类科技已经可以触及到空间的层次?”

“源点论,嗯会成为21世纪最荒谬可笑的‘科学研究’。”

这些学者的发言引起了不少的支持,因为他们说的似乎是有点儿道理的。

基础力存在关联?

人为制造引力?

这听起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感觉太过于科幻了。

有些论调则脱离了学术讨论范畴,他们强调张硕的国籍,故意发布一项错误的理论,希望能引导国际物理研究的方向,背后可能存在什么大的阴谋。

张硕对此就根本不在意了。

源点论的基础早已经得到了实验验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是希望理论能够得到发展。

但如果有些人不相信,就让他们继续不相信吧。

现在的会议问题上,国际学者想来参加就欢迎,不来参加也根本无所谓。

实际上,会议主要邀请的还是国内的学者和机构,国外只邀请了寥寥数人。

费米实验室则成为唯一受到邀请的国外科研机构。

这主要是因为费米实验室和高能所有合作,也和国内达成了一些理论研究的合作。

技术有国界,但理论没有国界,这也是国际惯例。

物理基础成果都是共享的,包括电磁力、引力的关联模型,但牵扯到真正的实验,也就是模型的求解,当然就不会共享了。

针对即将举办的国际会议,国内外舆论都有很多的声音。

源点论,也引起了很多的议论。

张硕对于会议还是非常重视的,他很少见的接受了采访,并淡然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源点论,理论基础是四大力存在共通性,这种共同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四大力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转化,当然,这种解释并不准确。”

“现在舆论上好多都在讨论理论的正确与否,实际上,我认为正确还是不正确并不重要。”

“物理理论,是以数学的方式对于未知的现象进行阐述,就像是科学研究先要进行假设,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物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假设,是理论推想,以此希望能够指导实验研究。”

“这就是理论的作用。”

“我看很多人都在谈,这个方向是不是正确的,说实话,根本没有意义。”

“重点在于是否能指导实验,重点在于实验是不是能够发现,而我们以理论的方向进行的实验研究已经明确发现了引力场的信号。”

“可以这么说……”

张硕肯定道,“我们已经做到了把电磁力转化为引力,正因为如此,现在还在谈理论方向是否正确……很可笑。”

他说的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对于舆论争议发表了个人看法以后,张硕就说起了会议的事情,他表示对于会议非常的期待,也期待其他一些学者,能以力的角度所做的理论研究。

这篇采访报道发布出去,以后引起了更大的议论。

有支持、有反对,当然也有阴谋论。

张硕则是不在意的继续准备会议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论文审稿。

这个工作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意义也很大。

在不断审稿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论文对于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包括‘电磁力、强力的理论关联’,也包括循环任务‘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电磁力、引力关系模型近似求解’。

前者的提升很大,比自己闷头做研究速度快的多。

后者提升稍慢一些,但因为只是B级任务,任务进度增长的更加明显。

张硕都感觉会议结束以后,又能完成一个电磁力引力关联模型的应用求解。

这天,他正喝着咖啡半躺在椅子上,看着电脑上的论文,姚启明忽然敲门走了进来。

“张主任、张主任!”

“怎么了?”

看到姚启明急急忙忙的样子,张硕赶忙问了一句。

“看这个!”

姚启明把手机递了过来,屏幕上是一个短视频,视频上是个山景,远处总有一个黑点。

镜头拉近以后,就看到黑点是个圆盘的东西,下方还能看到一些像是线路或设备的东西,但因为距离比较远,画面就很模糊了,具体是什么也不确定。

“这是……”张硕稍微有点儿疑惑。

姚启明激动的用力说了句,“你仔细看看!”

张硕再仔细看了一遍,眉头顿时凝住了,“引力……飞行器?”

“肯定是!”

姚启明非常激动的道,“我刚才正在刷视频,就看到这个,马上就想到了我们的实验。”

“看这个东西外围是一圈环状的管道,下面看起来很粗糙,应该是一大堆的管道线路,最中间方形的是个大电池。”

“肯定是引力飞行器,他们已经造出来了。”

他说完把手机拿过来又看了一遍视频,点评了一句,“感觉……就是太粗糙了,大概就刚能带动起飞吧?”

“可能是初次的实验?张主任,你怎么看?”

姚启明问了一句,然后就紧紧的盯着张硕,他有一种心潮澎湃之感,视频上的引力飞行器,技术基础可是他们的实验。

电磁力转化为引力,然后带动这么大的圆盘起飞……

不可思议!

以此为基础,后续制造的人类飞行器就会越来越完善,可能真的会发展成熟的技术。

到时候,作为参与实验工作的他,会不会千古留名?

成为历史名人?

光宗耀祖?

张硕则是抿着嘴点了点头,思考着说道,“从画面上来看,好像只是初次进行实验,应该只是带动环状管道起飞。”

“不是加速起飞,说明场力没有覆盖所有的部件。”

“看评论说,只短暂的看到了,说明就只是起降而已,估计降落的时候还会损坏一大堆部件,所以应该是技术测试而已,是测试基础技术,而不是飞行器测试……”

“环状管道轮廓来看,其实是能覆盖所有部件的,但并没有,说明技术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可能是离子团密度问题吧?或者很大可能和能源问题有关,一个大的电池,输出功率确实有点低……”

“还有……”

张硕连续说了一大堆推断的技术问题。

姚启明呆愣愣的听着,他发现张硕的思维确实和自己不一样,自己想到的是技术转化为应用、千古留名、光宗耀祖……

张硕则是从一个非常模糊的影像,就迅速推断这么多的问题。

这也怪不得自己也只能做点管理工作。

“唉!”

姚启明长叹了口气,忽然反应过来,猛地一个机灵,喊道,“不对啊!张主任!重点是……被曝光了!”

“现在都有短视频了,网上已经有很多讨论了。”

“问题大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