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二十章 卫星武器?威力惊人啊!

直升机悬浮在几百米空中,螺旋桨发出嗡嗡的响声。

王老师和张硕穿戴严谨的坐在后排,一起俯视着远处的地面,边听着对讲机里的实验汇报。

直升机副驾驶的操作员报告了位置,“距离地面六百五十米,和实验基地距离20公里左右,和目标点距离25公里……”

他们所在的位置与实验基地、打击目标点呈现一个三角形,距离两地都超过20公里,位置相对还是很安全的。

即便出现了大的爆炸,也很难影响到20多公里外的高空,能影响到也有时间飞离。

“这里的视角确实不错。”张硕远远的看着目标地面方向,赞叹的说了句。

“所以才坐直升机啊!”王老师笑道,“要不说爆炸,我还没想到坐上直升机看看爆炸情况,比地面上等消息可好太多了。”

地面是一片荒凉平坦的地带,最多就是有几个小山丘而已,也无法遮挡住空中的视线。

从这里看下目标地点就已经非常清晰了,只要爆炸强度稍微高一些,就能看得到。

他们闲聊了两句,王老师再次问道,“这次实验安全吗?”他指的是实验基地的情况。

这方面确实需要担心。

在项目确立以后,最多提到的就是安全问题,上一次小型核弹级别的爆炸实在太震撼,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若是再出现类似的爆炸,就不可能没有人员伤亡了。

那会是很大的事故。

张硕笑道,“实验基地那边没问题,我全程跟着做了准备,需要担心的是我们……”

“我们?”

“王老师,你看呀,我们在空中,万一打偏了又或者爆炸太强烈……”

他只是开个小玩笑,说着自己都笑了出来,摇头继续道,“没问题的,最多就是发射失败,实验上来说,也是有安全阈值的。”

“我的计算给安全问题留出了空间,即便是出现了些许的错误,延迟了发射时间,又或者出现了偏离,实验装置的电子系统也有安全强制关闭的功能。”

“安全强制关闭系统,只要中途发现了反应延迟现象,就会强制关闭所有的电源,会让磁场在瞬间消失,反应就不会继续维持了。”

“当然,这种情况下,已经制造好的场力也会出现控制问题,但因为是中途关闭,强度并不会太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张硕简单对安全体系做了個介绍。

王老师也感到轻松很多。

他们边闲聊边等待着,对讲机的通讯一直开着,能单向听到实验那边的情况。

……

实验的总指挥是佟智国,但实际上,现场指挥的负责人是吕崚。

佟智国是项目负责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学者,每次实验的时候,他都会被劝阻远离基地,就只能远远的进行遥控指挥。

吕崚,才是做现场指挥的人员。

这次实验留在基地的人员只有七个,也就是一个队,吕崚是在有房户的电子设备间做指挥,其他人员则是隔着防护层对设备进行操作,危险性也是很高的。

因为实验速度是很快的,他们没有时间躲进防空洞,只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防护措施。

随着环形加速器的运作,内部的锂离子团的速度越来越快,吕崚也不断发出指令,“报告离子团状态!”

“再次报告状态!”

“维持状态,准备进入反应管……”

吕崚没有任何犹豫,发出指令非常的干脆。

操作控制锂离子团进入反应管,和‘发射’的意思差不多,因为反应时间是极其短暂的,锂离子团进入反应管,一瞬后就会被打出去。

如果把实验装置看作是一个火炮,锂离子加速过程就是填装炮弹,锂离子团进入反应管,就等于是开炮射击。

“准备!”

“5、4、3、2、1……”

“开始!”

在一个高声的指令下,操作人员按下了控制开关。

在控制开关打开以后,环形加速器一侧的磁场方向就会进行调整,而通过对于磁场方向的控制,就可以让高活跃性的锂离子团受力进入反应管道。

这个过程不是直接性的,锂离子团还要在环形加速器内转几十圈,每一圈儿的路径都会向外扩张,随后磁场进行一个大的调整,锂离子团顺势冲进了反应管道内。

在快速通过反应管道后,就会从喷射口喷发出去。

那一瞬间,就会听到一声闷响,响声并不是很大。

现场的人员什么也看不到。

这是因为锂离子团的速度太快,只有通过摄像机放慢速度才能看到一些轨迹。

与此同时,王老师和张硕也听到了对讲机上的指令,他们马上朝着目标儿地面看了过去。

中途甚至没有间隔,他们就看到了目标地点冒出的烟雾。

在很短的时间内,烟雾变得越来越大,随后就传来连续的声响,声音显得有些怪异,有些类似于爆炸,又有些类似于金属摩擦,还有些木炭灼烧的声音。

“这是什么情况?不是直接性的爆炸?”

“什么声音啊?很怪啊……”

“看!”

“烟越来越大了!”

王老师指着远处的地面,惊呼的喊了两声。

张硕也认真看着目标地面的情况,一直等了大概有十几秒钟,怪异的响声才慢慢结束,但是烟雾却扩散的更大了。

“地面报告情况!”

王老师朝着对讲机喊了一声,他所说的地面是接近目标位置的一个小队。

小队距离目标地面有两公里左右,他们确定不是发生大爆炸以后,就走出来进行了观察。

很快,小队就进行了报告,“烟雾很大,而且越来越大,好像有一点火光,但是很小。”

“这不是直接性的爆炸,而好像是燃烧起来了?但是我们也不能确定,烟太大了,什么也看不到。”

“刚才的声音也不一样,就像是地面灼烧被腐蚀了一样……”

“我们暂时无法接近。”

王老师和张硕也不能判断情况,他们依旧待在直升机上,一直等烟雾稍微小了一些,能够朦胧的看到目标地面,才让直升机飞近一些,后来就干脆决定降落。

王老师是希望第一时间看到目标地面的情况,但以他的身份,再加上张硕的重要性,想要近距离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才刚下了直升机,就被好多人劝住了,“很危险!”

“现在还不能确定情况,不能接近!”

“王老师、张教授,你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这是第一次实验,具体情况也不确定,也许还会有辐射……”

辐射,也是需要考虑的。

虽然理论上不会出现伤害到人体的辐射,但万一有呢?谁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没有。

另外,刚才的烟雾实在太大,附近空气里存在有毒气体,也会对人体造成直接性的伤害。

王老师和张硕一起被劝着回了实验基地。

基地里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

佟智国、吕崚正一起站在设备间,带着兴奋说着,“成功了呀!”

“虽然还不知道目标地面的情况,但肯定是成功了,离子团成功打出去,还和地面发生了反应。”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等于打出了一记核弹啊!”

“准确的说,是核力弹,但好像不是炸弹。看烟雾规模不小,反应很强烈,杀伤力也会很大。”

“大获成功啊!”

基地里的每个人都很兴奋,实验成功也代表他们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

一个是验证了原子核核力拆分理论,另一个是以此研究出了相关的技术。

至于后续再改进技术,实际上是全新的研究了。

王老师走过去也连续夸赞了好几句,对每个人的科研专注精神表示赞赏,还许诺要给基地里的每个人都记上一功。

然后,他就重新参观了实验设备。

这次再参观的心态不一样了,眼神儿也变得不一样了。

之前参观只觉得是实验,是否能转化成技术不确定,即便是听说过相关理论、技术,但毕竟是没有亲眼见过的,未来是否能实现也是不确定的事情。

现在不一样了。

王老师感觉这里的每一个东西都是宝贝,他一边和张硕说着,“这套设备基础下,对技术进行一定的改造,再配合雷达体系,最差也能充当顶尖的防空武器!”

“几十公里啊,已经能打到天空几万米,这么快的速度,什么目标都躲不过!”

张硕笑道,“这就有点儿小看新技术了。”

“哦?”

王老师眼前一亮,认真听着。

佟智国兴奋的开口道,“张硕教授说的没错,可不是几十公里啊,我们实验之所以打出几十公里,是因为容易控制,也是考虑到检测问题。”

“实际上,几十公里是最低数值,离子团能加速到几十倍,覆盖距离也会增加几十倍。”

“如果以这种速度进行实验,只需要气态锂就够了,准备还相对简单了一些,只不过打出几千公里根本没办法检测了。”

最后一句让其他人都听笑了。

如果把离子团打出几千公里,危险性也是很高的,落点的偏差就会比较大,也根本无法正常控制了。

“如果是朝上打呢?”王老师好奇的问道,“天上的空气会越来越稀薄,是不是能打到外太空?”

佟智国点头道,“当然可以,这要比打击地面地点简单很多,但是能量计算上要复杂一些。”

“这些都是技术上能解决的!”王老师期待的说道,“能打到太空,别说是几千公里,几百、上千公里也够了。”

“这能当做卫星武器了!”

其他人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甚至感觉打卫星比打地面目标更加简单。

当然,打卫星不是说速度快、够得到就行的,更尖端的是卫星跟踪以及位置锁定技术,就需要轨迹非常精准才行。

不过就像是王老师说的,其他都是技术上能够解决的,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技术壁垒。

……

第二天目标地面的详细报告已经有了。

首先,辐射很低,但是存在一定的有毒气体,但扩散程度并不高,影响也并不大。

地面总是出现一个腐蚀性的大坑,大坑呈现半圆形,有二十多米深,十几米宽,深度要高于宽度的大坑,看起来都有些怪异。

“这是因为原理不同!”

张硕看着报告解释道,“离子团是场力作用,受到重力影响会向下偏转,所以向下的影响更大。”

“反应激烈程度则和目标位置的成分、密度有关,,有些元素会受到影响,出现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有些元素则不会。”

“这些还需要实验才能确定下来,对遗留黑色残留物进行检测会得到很多信息。”

“现在不是爆炸,而是场力反应,原理上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是对地面进行了强烈腐蚀,期间有爆炸,占比并不高,但破坏性依旧很强,而且散发的热量也很高。”

其他人都跟着点了点头。

他们看到详细报告也心有戚戚,那可是一个深二十几米,宽十几米的大坑,而且烟雾环绕时,两公里外都能感受到热量,说明释放的热量很高,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还只是接触到光秃秃的地面,若是在建筑密集的地方释放,就会引起周围大范围的大火。

虽然不是直接性的爆炸,但仔细想想可能比爆炸的破坏性更强,爆炸只是一瞬间,躲过去就能躲过去了,而离子团会引起高温和大火,波及范围会更广一些。

王老师听了报告都问了一句,“威力能降低一些吗?”

“当然可以。”

佟智国点头道,“只要减小离子团就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

王老师笑着感叹道,“这种东西威力确实有点儿超出想象,而且我没有发现它的一个优点,具有穿透性啊。”

其他人也跟着点点头。

离子团根本无法进行防护,若是打击到钢板之类的防护层,因为物质密度高,可能反应会更强烈一些,穿透性就更强。

当然,针对不同情况的威力还需要进行实验。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武器技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