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一十章 张硕:我出了个题,让大家去求解?

作为新物理发现最重要的人员,张硕的参会对会议本身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到了会议邀请以后,好几个人都特别打电话过来询问他是否会参会,张硕考虑一番,最终还是同意了。

这种会议,意义还是很大的。

在物理研究的方向上,源点论只是一个理论方向,张硕非常确定源点论基础的正确,但理论不只是有基础,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建造在基础之上的内容就不一定正确了。

另外,也没有人敢说自己的研究就是完善的,源点论的研究也只是有了起步,还需要很多内容进行填充。

有句话说得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能所和核子组织联合在大亚湾举办的国际会议,核心内容就是能量力场规范理论以及拓展的理论物理成果。

另外,就是实验方向的研究。

会议上肯定会有很多的报告,包括过去一年时间内,国际上有关混乱力场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一些直接性的实验内容。

张硕也想听听具体有什么新内容。

在决定去参会以后,他也带上了源点论研究办公室的汤海益、郭华,再加上原本就要参会的杨海峰,邱志超等物理学院的人,苏东大学组建了个七人小团队。

混乱力场,是高能物理领域的实验发现,但实际上已经不限制领域了,因为能量力场规范理论关系到了四大力,会和每一个物理领域具有相关性,更不用说量子物理。

在路上的时候,杨海峰就感叹道,“没想到,只过了短短两年,变化有这么大,还记得上一次和你一起去参加ICHEP,当时你们在会议上公布了未知物理现象,我还觉得很惊讶,感觉有点太草率了。”

“现在想想,我是真的老了……”

杨海峰苦笑的摇了摇头,“你的能量力场规范理论,已经成为国际理论物理领域最重大的内容。”

“相关的研究有很多,这就代表着新方向,我也在做这个研究,希望能用粒子标准模型相关的理论去解析混乱力场,只不过到现在都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

他说着有些无奈。

到了他这个年龄来说,想要做一些新的研究太难了。

混乱力场,代表着新的方向,而新的方向需要新的思维。

每当做研究的时候,他的思维逻辑总是被框在固有的知识体系下,就很难想到一些新的东西。

这就是庞大知识带来的思维固化,不管是做哪方面的研究,都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知识体系。

这些知识体系,反过来就会限制思维和想法。

张硕心有戚戚的点头,“确实是这样啊,我们的项目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我下意识就觉得该用粒子束作为研究对象,后来还是薛教授说,单元素也可以……”

“这才让我恍然大悟,决定改一下研究对象,先研究单元素物质。”

杨海峰的表情则是怪怪的,他已经是年过65的人了,说起知识带来的思维固化,结果被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感同身受?

他摇了摇头,转而谈起了张硕的项目,“你们的实验怎么样?有进展吗?”

“现在都在准备阶段,还是比较期待的。”

“有期待就好啊。”

杨海峰点了点头,又问了几句就没有再说了,他知道张硕是做理论验证实验,看好不看好说出来也没意义,因为他不做这个方向的研究,连理论的内容都只是看过而已。

他说起了结果,“如果你们的实验有发现,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理论的基础是正确的,对吧?”

“没错。”

张硕道,“源点论的基础是四大力之间存在共通性,一旦发现相关的信号,也就代表理论基础是正确的。”

“那这个验证确实很重要啊!”

杨海峰感叹的说了一句,当然前提是实验能够有发现。

如果实验没有任何发现,单纯理论验证的研究,也不会有其他方向的进展,研究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

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大亚湾机场。

他们本来打算包车去酒店,结果鲍贺星早早的过来接机,他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还开了一辆商务车。

在等到了张硕一行人以后,鲍贺星表现的很兴奋,“好久不见了,张硕教授!”

“我听说你要来,就赶紧开车过来了。”

张硕上了车说了声谢。

鲍贺星则是道,“我还要谢谢你呢,我和崔教授,可是在混乱力场挂上了名字,你可能不知道,在这个现象确定的时候,我们有多高兴!”

他说着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即便是拿不到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自己的名字能和一个物理新现象结合在一起,绝对是能吹嘘一辈子的荣耀了。

车上的其他人,也能理解鲍贺星的兴奋。

混乱力场,是21世纪以来国际物理学界最重大的焦点,甚至已经超过了十十几年前上帝粒子的热度。

上帝粒子,毕竟只是一种粒子,而其背后所代表的希格斯场理论,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提出,并已经被嵌入到粒子标准模型之中。

混乱力场,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相关理论研究非常稀少。

这就成为了理论物理界的盛宴,也会成为高能物理实验的盛宴。

鲍贺星开车直奔酒店。

前来参会的学者大部分都住在大亚湾会议中心酒店。

张硕一行人抵达的时候,曹孟波、崔凯文的等人就在大厅里,好像就是在等他一样,他们身边还有几个外国人。

其中一个是很久不见的阿戈斯蒂尼。

阿戈斯蒂尼穿着白色衬衫和西裤,还蹬了一双大皮鞋,看起来像是成功人士,他远远的就站起来喊道,“张硕!这里!”

张硕朝着他走了过去,然后上下打量了一下,调侃道,“你是要参加婚礼吗?”

“我是为了你才穿成这样的。”阿戈斯蒂尼直白道。

张硕一脸的问号。

阿戈斯蒂尼解释道,“里纳特说,你现在是大人物,拿到了菲尔兹,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老朋友见到你也应该正式一些。”

“……”

“里纳特是谁?”

“你好!”

旁边儿一个卷发白人,过来握手道,“我就是里纳特,里纳特-伯尔林,目前在国际合作组工作。”

里纳特-伯尔林所说的国际合作组,也就是核子组织的cns团队。

核子组织有很多cns分支团队,杨海峰担任过中国CNS合作组负责人,罗宾森则是cns的总负责人,也是核子组织的理事之一,他的职位已经非常高了。

张硕和罗宾森握手,随后就一起坐在了大厅里,也认识介绍了另一个核子组织的重要代表,布朗特-罗宾森,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核子组织的另一个理事。

里纳特-伯尔林为人很风趣,和阿戈斯蒂尼一直调侃着。

布朗特-罗宾森则是很认真,他对于张硕的理论很感兴趣,“我仔细看过基础力关系模型的研究以及其上的电磁力、引力的理论关联,其中的数学内容令人叹为观止。”

“我想知道,这个研究方向上,怎么去指导实验?”

“你说的是理论验证?”

“可以这么说。”

张硕想了一下,道,“你仔细看过理论,一定知道,源点论的基础是四大力之间存在共同性,所以实验就是验证这种共同性,找到明确的信号。”

“是研究混乱力场吗?”布朗特-罗宾森有些疑惑,“按照你的理论,混乱力场就是很明确的‘共通现象’。”

“可以这么理解,但实际上来说,实验需要更明确的信号。”

“强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只是制造出了混乱力场,但力场是很复杂的,也很难产生明确的信号。”

“所以实验还是希希望能够发现一些新的现象……”

两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基础力关系模型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因为研究支持了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进而发现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混乱力场。

一定程度上,也就证明理论某种程度上的正确。

最少,可能正确。

即便理论没有完全被验证,只是认为是‘可能正确’,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现有的理论中,弦理论的影响是最大的,但也只有一些狂信者才相信弦理论一定是正确的,多数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也只是觉得其中的数学内容很精彩,并认为理论是一种对于未知物理的描述方式而已。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相信技术类关系模型,认为实验有发现只是巧合。

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的过程并不复杂,检测信号又非常的明确,好多人认为实验让超子进行快速控制性运动,也只是因为做了新的实验才有了新的发现,并不能证明其基础理论是正确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基础力关系模型是在能量力场规范理论之前发表的。

后者的影响更大。

张硕和罗宾森说了一通以后,就办理入住,然后到房间去休息了。

罗宾森、伯尔林以及阿戈斯蒂尼还在大厅里。

罗宾森开口道,“他的理论很有意思,但验证很困难,想找到共通性,又想发现新的现象……太难了,我认为,几乎不可能。”

里纳特-伯尔林思索着点评道,“其中的数学内容很有意思。”

阿戈斯蒂尼忽然开口道,“你们都错了。”

罗宾森和伯尔林一起转过头。

阿戈斯蒂尼道,“我相信张硕的研究一定会有发现。”

“为什么?”伯尔林疑惑开口。

“因为我相信他,就是这么简单。”阿戈斯蒂尼直白道,“在混乱力场发现前,没人相信这会是新的物理现象,最终结果呢?”

“现在你们觉得不可能验证,是针对研究,而我,针对的是人,张硕,就是那种创造奇迹的天才!”

“就像年轻时候的我……”

罗宾森想反驳,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伯尔林则是疑惑的看向阿戈斯里尼,在听到后面的话以后,眼神儿顿时回归原本的模样。

果然!

这才是正常的阿戈斯蒂尼啊!

……

第二天会议就正式开始了。

混乱力场研究国际会议,听名字就知道会议的主要内容了。

上午是开幕式,高能所所长吴建宁、核子组织CNS合作组负责人里纳特-伯尔林,分别上台发表了讲话。

之后,程耀兴上台讲了一下会议流程。

上午的后续时间就是实验报告,主要是高能所cp组以核子组织cp组的报告,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发现的混乱力场信号更明确,他们就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做各种研究,也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比如,于飞代表cp组上台,说明新的实验发现,确定混乱力场会产生一种‘综合性’的影响,而单一的电磁力、引力,都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同时,实验还发现粒子轨迹的扩散效应,并会对于浮动参数进行影响,就导致实验检测很多数据无法确定。

下午,就开始了各种报告。

二号厅主内容就是以能量力场规范理论、混乱力场实验为基础的理论研究报告。

张硕就坐在了最前排评审席上,而且是坐在靠中间的位置,他旁边分别是杨海峰以及布朗特-罗宾森。

“你是第一次担任物理领域国际会议的评审吧?”杨海峰笑道,“坐在这里,有什么感觉?”

“很奇妙。”

“奇妙?”杨海峰有点不理解。

张硕道,“这和是否担任评审无关,而是内容。”

“能量力场规范理论,是我的成果,而我要这里听取每一份针对能量力场规范理论的研究报告。”

“就好像我出了个题让大家去求解,然后再去评判……”

他说着摇了摇头。

杨海峰顺着思考一下,也不由得点头,“你这么一说,确实挺奇妙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你可以和杨镇宁老先生谈谈,他可能有过很多和你类似的感受。”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布朗特-罗宾森忽然开口说了个词,随后道,“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再到能量力场规范理论……”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发展出了粒子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能量力场规范理论,又能发展出什么呢?”

“真是期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