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项目批准了?科技处是不是搞错了!

张硕随手写的一条微博消息,迅速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也引起了舆论的热议。

很多人都赞叹张硕的态度。

包括对千禧年数学猜想的百万美元奖金,对克雷研究所,也包括对于数学本身。

换做另一个学者,也许就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极力希望能拿到千禧年数学猜想的奖金,因为奖金并不只是奖金,也代表完成了千禧年数学猜想的难题。

其所带来的荣誉,甚至能超越有着诺贝尔数学奖之称的菲尔兹。

这种荣誉,谁不会去争取呢?

国内舆论也很快传到了国外,张硕是国际关注的学术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很大的注意。

当国际有很多报道的时候,张硕所发的消息也被深度的剖析——

“很明显,张硕并不在乎千禧年数学猜想的奖金。”

“他甚至不在乎这个荣誉。”

“他强调了无限取值情况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他自认为没有完成问题论证。”

“这等于是暂时推拒了克雷研究所的奖金。”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完成无限取值论证的信心,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他才有勇气说等完成论证……”

这些报道让克雷研究所感觉有些尴尬。

克雷研究所内部对于是否确认张硕团队的研究完成了NS方程问题,有很多的讨论和争议,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有不少。

反对的原因很直接,一则是因为论文没有达到刊登两年的条件。

二则就是论证并不完善,也只论证了有限取值的情况而已,即便是覆盖了常规应用领域,但数学角度上来说,证明并没有全部完成。

同时,很多人又认为有限取值论证已经足够,因为NS方程被选入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的原因就是应用广泛。

应用广泛,才会显得非常的重要。

在解决了应用的问题以后,NS方程继续研究的价值自然大大的降低。

后续或许根本没有团队会专注于NS方程无限取值的论证,因为那根本没有意义,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纯数学方向的贡献也很小。

换句话说,奖项不颁发给张硕团队,也许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张硕表现出了对于克雷研究所的奖项都不在意,他所发布的消息内容,甚至能当成直接对于奖项的拒绝。

这种事情好像也正常。

佩雷尔曼就拒绝了千禧年数学猜想的奖金,现在张硕也等于是‘半个拒绝’。

当更多的媒体参与报道以后,舆论上就出现一种对于克雷研究所更加不利的声音,好多人认为他们之所以不把奖项颁发给张硕,是因为张硕是中/国人。

“换成是美/国人、欧/洲人,甚至不会出现任何的争议。”

“他们会很高兴把奖金拿出来。”

这种声音是克雷研究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其直接影响到了克雷研究所的名气和权威性,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以及在公众和学者群体中的印象。

当一个学术的奖项被政/治所影响,就会快速的沦为‘笑话’,从而失去任何影响力,只会变成荣誉勋章一般的东西。

比如,诺贝尔和平奖。

全世界没人在乎诺贝尔和平奖,即便也是一个带有诺贝尔名头的奖项,但所有人都知道奖项和普通人无关,甚至连获奖的人都不在乎。

当政治威望达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会获奖,和在任期间所做的事情关系不大。

一个学术机构会被政/治所影响,则会快速失去学术的权威性。

他们在学术领域的所有事情都会被质疑。

比如,他们认可了一项学术研究。

其他人会质疑是否因为学者的国籍,而不是研究的正确性和影响力。

反过来,他们否定了一项研究,其他人也可以做出同样的质疑。

这样的学术机构还有什么权威性可言呢?

所以克雷研究所极力的进行澄清,好几个研究所内的学者,都公开站出来解释暂时不颁发奖项的原因。

“我们暂时没有确定,还在进行内部讨论,这不是容易有结果的事情。”

“因为证明出来的时间很短,而且是不完善的。”

“就像是张硕说的,无限取值论证也非常重要。”

“在对待学术问题上,克雷研究所一直是公正严谨的。”

他们之所以极力进行澄清,因为舆论确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在张硕的身上。

张硕的影响力太大了。

在国内,张硕是个学术明星,他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很多的粉丝,个人的名气和威望也是非常可怕的。

在国际上,张硕仍然是个学术明星,他很年轻,成就则高的吓人,好多国外年轻人也把他当做榜样。

这些人可都是学术界的未来。

佩雷尔曼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但却拒绝了克雷研究所的百万美元奖金,媒体发布出消息以后,多数人就只当个故事听,觉得佩雷尔曼有很有性格。

其他学者的证明没有达到完成标准,克雷研究所拒绝颁奖,大多数人也根本不关心,毕竟证明确实没有达标。

当主角是张硕的时候,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克雷研究所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们希望尽量降低事情的影响,有些人也提出直接给张硕颁奖,但还是有些人持有反对意见。

研究所中颇有威望的布朗特利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决定不颁发奖金。等张硕团队完成了无限取值论证,然后再拒绝我们的奖金,到时候会不会更尴尬?”

“我们提出了七个重大问题,被完成了两个,却连一个奖金都发不出去。”

罗斯特-布兰德嗤笑道,“那不可能。布朗特利,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张硕确实表达了对于无限取值证明的信心,但我和其他人一起研究有限取值的证明过程,根本不可能覆盖无限取值情况。”

“也就是说,他们无法用现在的方法去继续完成证明。”

“难道他们还能找到第二种方法论证NS方程问题?”

布朗特利无话可说。

他也仔细研究过张硕团队的证明,并得到了和罗斯特-布兰德同样的结论。

换一种方法论证NS方程问题?

那是做梦!

……

罗勇军、李伟华的看法,和罗斯特-布兰德、布朗特利可不一样。

他们早就找到论证方向了。

罗斯特-布兰德、布朗特利以及其他研究论证过程的学者,之所以认为无法进行无限取值论证,是因为一旦扩大到了无限取值,原来用的方法就会大大受限。

这就像是证明一个数字是无理数。

张硕团队所用的证明方法,是把数字写出来并发现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然后就完成了有限取值的论证。

但是,写不出来的无限取值,怎么证明不存在数字循环呢?

他们找到的方向是随机任意一个点,并证明其不存在奇点,听起来像是用了新的方法,甚至说是从头开始进行论证。

实际上,相比原来的证明,也只是边界范围以及参数的区别而已。

因为有界取值已经得到了论证,就有了很多前置条件,后续的证明则都是纯数学的问题。

纯数学论证当然很复杂,但不管再复杂的问题,只要一直有进展,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去研究,总有完成的那一天。

张硕认为完成的时间并不远,罗勇军、李伟华也有同样的判断。

当外界舆论纷纷的时候,张硕甚至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常规的工作生活,中途也写了项目申请报告,并提交给了科技处。

在项目申请报告提交上去以后,大概只过了一个星期时间,就得到了科技处的批准,科技处甚至帮着联系几个大型物理机构,提前做了设备方面的协调工作。

项目申请通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得到了科技工业局的全力支持。

科技工业局并没有选择直接支持项目,而是让科技处来支持。

科技工业局关系到国/防,每一个公开的项目都会受到国际关注。

科技处不同。

之前源点论的‘电磁力、引力的理论关联’项目,就得到了科技处的支持,还拿到了几百万的经费。

现在新的项目是“电磁力、引力关联验证”,也是理论项目的延续,再得到科技处的支持也是顺理成章的。

唯一就是,经费过于庞大。

但是针对一个新理论的验证项目,拿到过亿的经费也并不奇怪。

比如,cp组。

Cp组的主方向是寻找重子cp破坏信号,同样可以说是理论的验证,他们所消耗的经费已经接近十个亿。

新理论研究的验证,拿到一个亿经费也不算什么了。

科技处联系几个大型科研机构,提前做了项目研发需求设备的协调工作,也是非常重大的支持了。

这种协调指的是,项目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几个机构能够拿的出来,就可以通过转售的方式交给项目团队。

人才方面,也是一样。

换句话说,项目对于人才和设备的需求,都会得到第一时间的支持。

其中设备就是个重大问题,高端的科研设备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即便是有足够的经费要订购高端设备,也是耗时耗力的过程。

高端科研设备,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公司购买的。

这些公司会按客户的需求来制造设备,也就是制造的设备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也是非常非常昂贵的。

一台高端的科研设备,从下订单到生产再到运送过来,时间跨度达到几年是常有的事情。

有时候,还会碰到一些特别的问题。

比如,设备存在某些被限制出售的技术或部件。

这样一来,交易就无法完成。

等等。

科技处帮忙协调项目需求设备、人员,都是内部才知道的信息。

苏东大学知道的消息是,科技处批准了张硕以‘源点论研究办公室’以及电磁学实验室申请的理论验证项目。

张硕是项目负责人,也是项目唯一的申请人。

这个消息实在太惊人了。

科技处给苏东大学发了通知,大学的高层领导人员很快都知道了。

副校长张秋生一脸不可置信,“科技处是不是搞错了?”

“理论验证项目,经费一个亿?张硕教授偶确实在做相关的研究,但一直用的是自己的经费,还真能申请到项目?”

“还有,电磁学实验室?”

“我们学校有电磁学实验室吗?”

张秋生问的是邓建超。

邓建超也是苏东大学的副校长,他看到信息以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摆出一脸思索的模样,他想到了上一次科技工业局的陈伟,核物理所的佟智国院士来找张硕的事情。

“会不会和那件事有关?”

“也许是张硕说服了陈伟,让陈伟觉得理论很可能是真的,然后就极力支持了他的研究……”

“有这种可能啊!”

即便让邓建超再放开思维去想,他也不可能想到张硕的理论,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他只能想到张硕说服了陈伟,或者是说服了其他的大人物。

有大人物在背后支持,拿到过亿的理论验证项目也就不奇怪了,唯一就是申请项目的机构是电磁学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就是学校的辅助教学机构,里面根本没有什么高尖端的设备。

没有高端设备,项目要怎么展开呢?

……

电磁学实验室,三楼。

姚启明就在三楼中间的办公室工作,这里并不是主任办公室,只是因为比较安静而已。

他刚刚严厉批评了手下一个博士生何荣华。

何荣华做基础实验竟然把数据弄错,导致后续一个星期都做了无用功。

“都已经读博了,一点都不知道物理实验的严谨。”

“天天不知道想些什么……”

姚启明郁闷的摇了摇头,他脑子里又想到了张硕,进而想到了狗/屎运的罗勇军,“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一个学生。”

“不求拿什么国际大奖,能读出来带带我这个老师也好啊。”

姚启明真是很羡慕,或者说,大学内有很多教授都羡慕罗勇军。

他只能长叹气了。

这时,房门忽然被推开了。

何荣华匆忙跑进来,满脸不可思议的喊道,“姚老师!姚老师!”

“又怎么了!”

姚启明不耐烦的问道。

何荣华道,“外面正在说,我们电磁学实验室接了大项目,是张硕教授申请的!”

“经费过亿!”

姚启明凝着眉头上下打量何荣华,一脸不满道,“何荣华啊何荣华!”

“我刚才就在想,你整天都干什么,做个实验,数据还能录入错误?”

“现在我明白了、明白了,你就把心思放在这些没用的事情上。你以为把我逗笑,我就不追究了?”

他用力一拍桌子,指着门口,“滚!你给我滚!”

“立刻、马上!”

“滚蛋!”

他怒喊着转过头,正看到副校长张秋生站在门口。

张秋生左看看、右看看,抬起手黑着脸指着自己,“姚主任……”

“要不,我这就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