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撤掉评议?竟然和传言中的一样!

“难道张硕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不可能吧!”

“不谈理论是否正确,理论物理的验证……哪有这么容易!”

从物理发展史来看,大部分学者所提出的理论都是错误的,能一直流传并深入人心的物理理论,属于其中非常稀少的存在,而一项正确的前沿性理论,从提出到验证往往需要几十、上百年。

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也是跨入新世纪以后才验证出来的。

希格斯粒子,验证跨度为六十年。

张硕的理论才提出了几个月?相对于理论的时间验证来说,几个月简直是太渺小了。

验证过程也很神奇,就只是做一次设备测试实验,就直接发现了对应的现象,听起来实在不可思议。

另外,张硕所提出的理论只是一个以力为基础的构架,可以朝着很多方向去思考,甚至能在构架的基础上发现很多有趣的解读方式。

比如,“力是宇宙存在的基础,先于物质而生”、“四大力有关联,甚至可能是同一起点”、“四大力不止是统一,而是归一”。

等等。

这些框架的内容,明显违背了现有的物理认知,但不能说是错误的。

常规的物理认知都是从物质以及能量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而张硕的理论是从基础力的角度去做解析,两者并不存在直接性的冲突。

以张硕塑造的理论框架中,联系cp组新方向,也就是‘强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就能分析出一种实验现象——复杂力场。

之所以说是复杂力场,是因为力场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电磁场,也可能是引力场,又或者是不同力场组成的混乱力场。

这是因为实验目标是寻找‘基础力的交点’,当找到了焦点,‘力的流向’就会出现不同。

比如,把电磁力为啥形成一条射线,而在射线的一个位置出现了‘岔路’。

当点位移动到岔路的时候,自然就可能走向‘另外一条路’。

这是对于理论的解读。

一些学者听过张硕的理论报告,对于理论的理解也很透彻,但他们还是认为cp组的实验,真正能发现‘基础力的交点’。

哪怕理论是正确的,真正反映在实践中要有发现也是很困难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引力射线’达到一个极限的时候才会出现岔路,那么所谓的‘岔路’就必须要在超大型黑洞上才能找到了。

所以他们得知实验发现都感到非常的惊奇,“如果真的有发现,可能也就代表张硕的理论是正确的。”

当然,理论验证没那么简单。

即便是确定实验中制造出了复杂力场,也必须要找到明确基础力之间关联的信号,才能确定四大类之间是有交点的。

这是因为力场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比如,超子衰变和运动结合的过程引起。

实验是很复杂的,牵扯的因素很多,包括地球引力、强磁场、粒子衰变、粒子之间的电磁力以及各类放射性的能量,等等。

不管是做任何一种实验,想要把所有因素都排除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须要找四大力关联的明确信号,才能证实理论的正确性。

当然,重要的是实验有发现。

这也绝对会震动国际物理界,甚至是震动国际的惊人发现。

项目评议委员会办公室。

汪进听到消息以后,就一直在摇头,“这根本不可能,就是谣传!”

“你们相信吗?”

“一个理论刚提出来,不管是否正确,然后就验证了?这可是高能物理,不是折个纸飞机看能飞多远……”

他说的都笑了出来,觉得自己的举例很有意思,“总之,我感觉不可能,他们故意传出这种消息,应该是为了应对年后的评议吧?”

这个说法提出来,让其他人也有些疑神疑鬼。

要说为了年后的评议,传出个有发现的‘小道消息’也不是不可能,反正也没什么后果,就只是学者之间传一下而已。

如果有些人相信了,并对研究有期待,那么项目评议会肯定会投赞成票。

这种想法只维持了两天时间。

高能所物理中心对于实验发现非常的重视,他们对于数据反复进行了验算,还在实验后对设备进行了几项测试,他终于确定发现没有问题。

然后,高能所在平台发布了公告,“在新一次的实验中,cp破坏研究组利用谱仪探测装置,观测强磁干涉下科西超子的衰变过程……”

“通过观察时间间隔的粒子运动变化,研究组发现粒子运动受到了其他影响,其具体表现为伴随着时间粒子运动和预估数值存在巨大的偏差……”

“我们分析认为,强磁干涉超子衰变过程中,内部产生了一种未知的力场。”

“这种未知的力场,影响到了粒子的整体运动,也让整体变得不可控……”

在对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后,公告最后宣布道,“实验具体数据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将会发布在《自然》杂志。”

对于大机构来说,投稿顶级期刊就容易多了。

高能所确定了实验发现以后,直接联系了《自然》杂志编辑部就确定发表了。

这是因为大型机构本身就是研究的担保方。

倒不是说《自然》杂志相信研究内容,实际上,他们相信不相信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高能所要发布一个非常惊人的实验成果。

一些实验的研究成果根本无法进行实际验证,编辑部不可能派人来参与实验,挨个检测各项数据,所以实验相关的内容,要发布就必须要有权威。

比如,研究团队非常有名。

又或者,是以大型科研机构的名义进行发布的,就可以直接通过审核。

如果中途出现了实验造假,对学术杂志反倒是有利的,不管是《自然》,还是《科学》,都刊载过作假的研究内容,也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引起关注的研究选择发表在了杂志上。

这就代表了杂志的权威性。

高能所并没有发布具体的实验成果,也没有标注实验数据之类的具体内容,他们只是在平台上发了一个公告,但也足以引起学术圈的哗然。

之前流传的只是小道消息,一些参与实验的人说是有大发现。

现在则是肯定下来了。

“还真是有发现?小道消息是真的,怪不得他们说的言之凿凿!”

“这么重大吗?分析认为是力场,和传言中的一样。”

“如果是力场,岂不是能联系宏观?那未来是不是能够以此研究出可应用的科技?”

“所以,张硕的理论是正确的?”

“再看看吧……”

很多学者都感到惊喜,一些物理领域的学者则忍不住研究起了张硕的理论。

如果发现被完全确定下来,张硕的理论就可能成为未来高能物理研究发展的方向!

……

在高能所发布公告以后,汪进已经闷在办公室里不说话了。

他无话可说。

哪怕心里有一万个不相信,但也必须接受眼前发生的事情。

高能所物理中心会为了cp组的问题,去发布虚假试压成果信息吗?

当然不可能。

这就和《自然》杂志不去审核,就直接让实验成果发表的意思一样。

高能所,本身就是研究的担保。

他们的名声、信誉、权威性,都会成为研究的担保,就是实验成果造假被爆出来,一切的一切都会受到影响,也会牵扯关联很多人。

那些人肯定不愿意为‘与自己无关的实验’买单。

所以高能所一定是在实验中有发现。

每当想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汪进就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做噩梦。

他不想接受。

这件事就对他个人影响太大了。

担任项目评议委员会主席,会议上宣布审查cp组的新方向,给出的理由是‘理论没有得到国际认可’。

当时汪进和其他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觉得理论不行,一个新的物理理论,一个没有被国际认可的理论,就确定一个大项目的方向。

这怎么能行呢?

这个全新的理论还看不懂、不理解,评议自然是不能给通过的。

结果理论发表以后,得到了理论物理第一权威人士爱德华威腾的大加赞赏。

他本人也被打上了‘一文不值’的标签。

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起了评议审查的重要性,批评cp组不应该继续实验,结果对方理也不理,还继续进行设备改造和实验。

然后,有了大发现!

现在还说什么?

外面的人可能会说,“评议是怎么做的?如果项目被暂停了,重大发现不就没有了。”

“评议拖了研究的后腿!”

“项目进行的再慢一些就被暂停了,到底是怎么做的决定!”

还有谁服他?

外面的学者会怎么看?

在整个学术圈里,他都会直接沦为笑柄,至于学术圈外的人,早已经把他和‘一文不值’联系在一起了。

汪进想想都感觉很绝望,他不由自语着,“怎么就这样了呢?”

“cp组,这就有成果了?”

“我做错了?”

有人过来劝解道,“汪院士,最近还是低调一些吧,已经有舆论在说你了。”

汪进抬起头不满道,“当时不是大家一起决定的吗?又不是我一个人。”

来人抿了抿嘴。

Cp组项目评议确实是很多人一起决定的,但谁让汪进是评议委员会主席呢?

他还公开接受采访,等于是正面和cp组打擂台。

他们确实也同意对cp组新方向进行审查,但其他人就只是评议委员,评议委员可不是什么工作岗位,只是受邀参与工作而已。

这就和奖项评选委员会成员一样,要做什么决定的时候投个票就可以了。

来人还是继续劝了句,“现在的情况,要不我们撤掉评议?”

“撤掉评议?”

汪进满眼挣扎,他也知道撤掉评议是最好的选择,但因为对方有实验发现就撤掉了评议?

面子……

他想想还是很不甘心。

当正在犹豫的时候,院长王长利电话让他直接做出了选择,“汪院士,把cp组的评议撤掉。”

“不要让评议组再陷入舆论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