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愿称他为神,计算数学之神!

这下,事儿真大了!

……

半个月前,网络舆论的话题还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

在学术圈的顶尖学者群体眼中,‘新奇博士’的观点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对方就只是一个科技博主,没有什么高深的学术水平。

直白来说,学术圈对于新奇博士根本看不上眼。

在顶尖学者群体的脑海里,舆论的起源就是张硕和网友讨论说了句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能够简化,而后,西京科技大学的黄立波教授站出来说不能简化。

黄立波的团队从事量子计算研究,所专注的项目就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量子计算模拟。

黄立波接受采访的视频发布出来,话题登上了舆论热点,有很多记者专门去采访相关学者。

有一些学者也站出来支持黄立波的观点。

这并不是站出来反对张硕,而是针对事情本身去发表看法,他们的认知就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不能简化,否则也根本不需要去量子计算模拟了。

舆论话题到现在,过了大概有半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里,张硕什么都没有说过,好像是默认了学者们的言论。

事情就过去了。

谁能想到张硕并不是默认,而是默默的做了费米子哈伯德的模型相关的研究,还快速进行了发表?

《超导性》上的论文,不用看内容就知道肯定是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分析研究,而且一定是个有影响力的成果。

这倒不是说‘张硕出品、必属精品’,只要能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就都是顶尖的成果。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也有一些分析方法,包括量子蒙特卡洛,包括张量重正化群,但不管哪一种方法,都只是进行辅助的分析,最终的目的是辅助进行‘模糊性’的数值求解。

所以,只要能够对模型进行分析,就一定是有影响力的成果。

很多学者看到论文就有了初步印象。

他们开始仔细的研究,第一步就是想知道论文的大致内容。

等了解了大致内容以后,他们就感到更惊讶了,研究可不是简单的分析方法,而是一种离散法,离散后就能进行数值分析。

换句话说,这就是数值法。

虽然方法也非常的复杂,牵扯到多重甚至无穷尽的分析,每一次计算过程也很复杂,计算量也非常庞大……

但是,研究能够做到数值求解!

“还真是数值求解,多重离散以后的数值求解!”

“大体过程还不太明白,但肯定是数值法,如果研究是正确的,以后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求解。”

“这個研究,也太牛了吧!”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数值求解关系到超导机制的研究。

如果能够对费米子哈伯特模型进行常规数值求解,也就代表超导机制研究实验分析会更加准确,有一些针对性的实验甚至能直接得出结论。

这会让超导机制研究取得快速突破。

“研究很厉害,研究过程也很厉害!”

“上一次舆论到现在也就半个月吧?半个月时间,完成这么大的研究,再发表论文?”

“我到《超导性》编辑部打听了,论文是上个星期投的稿,也就是说他只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就完成了研究。”

“难以想象啊,我已经无法理解了……”

“怪不得说张硕是国际计算数学第一人,果然如此啊!”

……

在《超导性》新一期发布的第二天,网络舆论上已经有了相关的消息。

消息来源是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超导应用实验室的阮军教授,他发表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微博——

“张硕,就是神,计算数学之神,无可争议!

以后我就是他的粉丝了!”

这则消息配图是一张《超导性》期刊论文的截图,上面还有对于标题的翻译——《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离散分析法》,作者张硕,苏东大学。

阮军的账号没什么影响力,他也是个认证账号,但只有几千个粉丝,大部分还是同事、学生。

好多人看到信息都有点疑惑,就在下面评论上进行询问。

阮军耐心的回复解释着,“张硕大神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就完成了这个研究,内容是以无穷尽多重离散法数值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对于超导机制研究的重要性就不用科普了,总之,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这么重大的研究,只花了一个星期,我已经完全不能理解了!”

“所以我称他是神,计算数学之神!这篇论文足以封神!”

很快有大量的媒体跟风,转发信息的同时给出了评论,“首都大学阮军教授册封张硕为‘计算数学之神’!”

“张硕发布了一篇足以封神的论文!”

“今日,神格确立!”

有媒体重提半月前的争议话题,开始考半个月前的古,谈起了‘张硕外行发言’的始末。

“张硕和一个网友谈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他说这个模型能够计算简化。”

“科技博主‘新奇博士’想和张硕讨论,疑似被一句回复‘破防’,他在不满中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还去采访了做量子计算研究的黄立波教授。”

“黄立波教授接受采访,非常明确的说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模拟不能被简化,之后,一大群学者站队黄立波。”

“张硕发了句‘科学,是在质疑中进步’,还是被很多人反驳,然后他用了一个星期,研究出数值计算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方法,并在一个星期后快速发表了论文。”

有媒体还对于研究难度进行了介绍,“过去几十年时间,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求解问题都困扰着科学界,张硕在短短一个星期就完成了研究,而且不是分析,而是数值求解法。”

“一个星期,短短的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困扰了科学界几十年的难题!”

“张硕,计算数学之神!”

在大量媒体轰炸式的报道下,#计算数学之神#快速登上了热门话题榜单,还直接冲到了第一位。

大量的网友做出评论,“张硕才25岁就已经封神了!”

“计算数学之神,这个名字真不错!”

“一个星期,解决几十年的难题,就问神不神?”

“我去印一张字帖放家里让孩子每天膜拜一下,也许孩子以后也会成为超级学霸。”

“……”

一些被‘考古’的博主也受到了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引起舆论话题的‘新奇博士’。

“张硕封神了,你还说‘你认为’?你认为有什么用!”

“你这个水平,还来点评张硕?张硕就看不起你,怎么了?你就是一个普通的凡人!”

“你竟然认为自己能和神讨论问题?”

杨超坐在电脑前默默地看着评论,都不知该怎么进行辩驳。

这个时候,还是闭嘴比较好。

如果张硕的研究被确定下来,他决定发表一篇自省微博,承认自己有眼无珠亵渎了神灵,顺便和大家一起顶礼膜拜。

人,该低头就是要低头。

杨超的心里也和其他人一样震惊,他实在无法想象,就是因为网络上的质疑,张硕竟然花费一个星期完成了研究?

这还真是神了!

如果只看网络上的消息,还以为张硕的研究已经被确定下来。

实际上,一大堆的学者正在仔细研究论文内容,他们要确认研究的正确性,能确定正确的前提下,就需要理解其中的方法。

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直接关系到应用,尤其是超导机制相关方向的学者,就必须要理解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很多顶级的研究,不会有这么多学者去研究对错,也不会有这么多学者去了解其中的方法。

比如,一些数学猜想的证明。

多数人就只是看一下,知道猜想已经被证明,然后就结束了,只有相关领域的学者,希望能从证明中找到一些方法,直白来说,就是能有收获才会仔细去研究其内容。

杰波夫猜想的证明就是这样,多数其他领域的学者,根本就不在乎证明方法,他们知道对错就可以了。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就不一样了。

只要是超导机制领域、计算数学领域的学者,都想确定研究的对错,也都想知道其方法。

这关系到超导机制的研究,也关系到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只有完全理解了方法,才能够按照其去进行数值求解,同时,也能了解数学模型究竟要怎么求解。

西京科技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黄立波集合了项目组所有人,还邀请了数学院的几个计算数学教授,一起研究讨论张硕的论文。

他再没有了面对记者时的微笑,满脸都是惊慌和不可置信,“这怎么可能呢?数值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如果能以常规手段求解,计算量再庞大、方法再复杂,也比量子计算简单太多了。”

“研究是真的,我们的项目就不用继续了!”

他说着狠狠的抽了自己的一个嘴巴,暗暗后悔着,“要是没有接受采访,也许张硕就不会做这个研究!”

“为什么非要到和人争辩学术问题呢?”

科学,就是要向前发展。

张硕的研究会促进超导机制研究的发展,更进一步可能会促进超导科技的应用和发展。

但是,从内心的角度来说,自己团队的项目会因为研究受到重大影响,感觉就非常郁闷了。

黄立波有点希望研究是错误的,但一天的研究讨论以后,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论文的错误。

他的表情也愈发颓丧而无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