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木之行!张硕:如何把大象关进冰箱里?

Cp组内部会议确定了设备改造的框架方案,下一步就是完善细节并定下最终方案。

这一部分,张硕就不用参加了。

他是cp组的特聘专家,负责把控实验的大方向,并不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细节。

即便是在前世担任项目组负责人,细节上的工作也是要分给其他人来做的,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到所有的部分。

现在能跟进到这种地步,把控了设备改造的框架已经可以了。

这就像是算法写出了框架规划,后面的部分就是填充内容,再改造、测试就可以了。

在结束了cp组工作以后,张硕短暂地休息了一天,然后就去了水木大学。

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的邱成文院士,邀请他到数学中心参观,就等于是路过去拜访一下,倒也不耽误什么时间。

水木大学也是‘首都行’的第二站。

当天上午,张硕坐出租车到了水木大学的正门,他快到的时候,打电话特别说了一下,数学科学中心的位置距离门口有点远,他到的时候迎接的人还没过来。

他就干脆站在门口等着。

在国内顶级学府的门口,看着过往的学生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多学生进进出出的时候,路过都会朝着他这边看一眼,有些人走过还会指着他交谈几句。

如果仔细听,就能听到他们说的内容,“那个好像是张硕吧?”

“看起来还真像,不过他头发应该没这么长,我看照片上头发很短。”

“可能就是长得像。”

“张硕人在苏东,怎么可能来我们大学?”

“……”

有个胖胖的保安都看了过来,他见到张硕在门口左右溜达,还有好多学生路过时看过去,正走过来问一下。

路过的人中忽然有人惊呼一声,“张硕!”

那是个短发女生。

短发女生小跑过来惊讶地喊道,“你是张硕,对吧?苏东大学的张硕教授!”

张硕微笑着轻轻点头。

短发女生顿时凑过来,激动地喊道,“还真是张硕!”

她和同伴道,“我就说吧!看着像张硕!”

“还真是!”

其他路过的人顿时透露过来,不断说着,“还真是张硕啊!”

“张硕教授,你怎么来水木大学了?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见到你太高兴了,我的天,想都想不到!”

“你最新的研究,NS方程转化法、离散法,太牛了,我一直在看,已经理解一部分了。”

“……”

有人跑过来惊呼的时候,围过来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即便是凑热闹也会过来看上一眼。

当得知被围住的是苏东大学的张硕,进出的学生们都会过来看一下。

张硕还是太小看自己的影响力了。

如果是站在其他地方,估计没有人能认出他,他就是被新闻报道过几次、上过几次热搜而已,大多数普通人并不关心学术新闻,即便是蹭热度的发個微博,或者针对某件事评价几句,大多转过头就忘掉了,留在脑子里的印象就是,有个年轻人数学很厉害,完成了很大的研究。

更多人的印象是,‘有个数学很厉害的年轻人被东港大学开除了’。

这里是不一样的。

在国内顶尖学府中,张硕的影响力就太大了,好多学生都把他当作是偶像。

‘学术明星’,自然会拥有大量学生群体的粉丝,尤其是顶级学府的大学生群体。

呼啦啦……

一大群人围过来。

有的人就是聊上几句,有的人拿着手机和张硕合影,还有的人甚至要起了签名。

有个学生很有意思,他没有带笔,结果找了手机的画图软件让张硕涂上几笔,然后当作图片保存下来。

胖保安站在人群的外围,有些疑惑地问向旁边的学生,“里面是谁啊?哪个明星?怎么连个安保都没有?”

那个学生激动地说道,“张硕教授、张硕大神啊!”

“谁?”

“NS方程计算模拟,知道吗?还是NS方程转化法、离散法,张硕大神!”

“什么方程?”

“杰波夫猜想,这次知道了吧?”

“什么猜想?你说什么呢?”胖保安眼中满是迷茫。

那个学生解释半天,发现好像是对牛弹琴干脆道,“看新闻吗?网上热搜,东港大学硕士学位被取消……”

他还没说完,胖子保安顿时反应过来,“这个我知道!这个我知道!东港大学开除的那个学生!”

“后来反转了!”

“好像说是教授和女学生的两三事?”

……

数学科学中心的几个教授姗姗迟来,才帮助张硕摆脱了热情的学生们,其实想摆脱还是能摆脱的,学生并没有粉丝那么狂热。

张硕只是站在那里等人,也就和几个学生合影拍照留念了。

教授们一来,他就有借口离开了。

张硕和几个教授一起朝着数学科学中心走,走到一半的时候,就碰到了过来迎接的邱成文。

邱成文和张硕握手,笑着解释道,“老胳膊老腿的走不动了。”

“我已经很荣幸了。”

张硕笑着点了下头,就和邱成文一起朝着数学科学中心走去。

他们边走边说。

邱成文说起了NS方程的研究,“《美国数学会杂志》和《数学新进展》的几篇论文,是一起完成的吧?”

“对,是一起完成的,都是一个研究。”张硕解释道,“我有个同事,叫孙兴利,他说我还没投过《美国数学会杂志》,就把一篇论文发了过去,剩下两篇投给了《数学新进展》。”

邱成文说起了成果发布经验,“这种大型的研究,最好还是先发给有影响力的机构,然后去机构做报告。”

“有了大型机构的肯定,各个学术期刊会争着约稿,也就不会有审稿问题了。”

张硕笑道,“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感觉很麻烦,还要特别跑一趟,干脆就分开发了。”

他补充道,“论文理解起来难度也不高,评审应该不是问题。”

“你还是自信啊!”

邱成文赞叹地说道,“一个研究分成三篇论文发,都能快速通过,这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大型的数学研究,一般还是先在机构做报告,做了报告以后,相关的机构就会对世界公布,论文没有发布之前就已经很有影响力。

比如,费马猜想的证明。

安德鲁-怀尔斯完成了研究后,马上就投稿给牛顿研究院,然后到牛顿研究院作报告。

邱成文之所以说张硕自信,是因为这种大型的研究很容易出问题,可能只是中途证明的一个小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在大型的机构做了报告以后,就能够确保研究的正确性。

安德鲁-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就是如此,他第一次作报告之后出现了几个小问题,后来又花了很长时间修改才完善了证明。

如果是上来投稿给学术期刊,论文评审都会是个大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被接收。

当然,费马猜想证明还有一个大问题是难度太高。

证明过程想理解已经不是不容易,而是非常困难。

所以常规审稿根本不可能通过。

邱成文继续道,“你这个研究非常了不起呀,我看了后续两篇,包括转化拆分,包括离散法,都会让计算量大大降低,而且会提高数值法的准确度。”

“以后NS方程数值法会更简化,设计出对应的程序,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数值模拟。”

“这个研究的应用价值太高了!”

原来的DNS方法只能进行短暂的模拟,比如说气动力高压模拟计算,只会模拟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的状态。

因为计算量非常庞大,模拟的时间就会非常地短暂。

张硕的研究让模拟时间大大提升,而且还提升了准确度,能够让气动力系统直接升级。

在其他应用方向上,效果也同样非常突出。

比如,天气预测。

天气预测一般采用的是统计学原理,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天气预报。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利用概率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实际上,想要更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测,就要采用数值天气预测,也就是在建立初始和边界条件性,基于大气的实际情况,通过高速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天气演变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

后者使用的很少,最主要是计算量太过于庞大,而且会产生混沌理论问题,也就是预测的方向并不准确,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会用到。

张硕的研究有望让数值天气预测成为常规手段,而且计算得会更加的准确。

以后的天气预报就会更加精准。

等等。

除了气动力以及天气预测以外,其他的工程应用也有很多,各类用到NS方程数值计算的应用工程都将会受益。

邱成文一行人陪同张硕参观了数学科学中心,随后又到水木大学校园逛了逛,终点是大学西侧的食堂。

两人一路走、一路说。

等进了食堂找个圆桌坐下来,忽然有个教授问了一个问题,“张硕教授,能不能说说,伱是怎么做得研究?”

“我的意思是说,一年内完成那么多最顶尖的研究。”

其他人顿时都看了过来。

邱成文也一样。

张硕做研究的速度太快了,**文的速度也太快了,只是在数学领域,他一年内就发了七篇数学顶刊论文,其中有五篇都是自己的研究,有两篇是其和其他人合作的研究,研究领域覆盖计算数学、偏微分方程以及数论。

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邱成文都感觉非常惊讶,他年轻的时候也很天才,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

张硕仔细想了想,开口道,“我做研究一般是先找准方向,确定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群人听着,点头。

“然后,就开始专注于研究本身,中途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就完成了研究……”

“再然后,就可以做总结、写论文,准备投稿了。”

他说完思索的点了点头,仿佛是确定自己说得没有问题。

其他人都愣住了。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如何把大象关进冰箱里?

问题是……

塞不进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