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们倒是想,问题是……没那个能力啊!

刘健、张春阳、许军三人亲眼见证了‘亿位素数’的发现,也了解到了张硕的研究进展,还带回了一份研究相关的手稿。

每个人都感觉收获不菲。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达到目的。

他们是希望了解一下研究进展,并代表科技工业局对项目进行支持,也就是要给项目经费赞助。

一则是表示科技工业局对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的重视。

另外,也是希望能和张硕搞好关系。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直接挂钩,张硕的年纪虽小,却已经完成了很多计算数学的成果,绝对可以称作是国内计算数学领域数一数二的学者。

这样的年轻学者,从事一些大的工程研究,肯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遗憾的是,张硕已经完成了研究,显然不需要什么资金支持,更不需要建什么团队。

“这不是遗憾,是人家水平高啊!”

在回去的路上,刘建感慨道,“这样的研究,一个团队都完不成,但他明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完成,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他的进展肯定要远远高于东港数学中心的李剑锋团队。”

“这会是个国际数学大奖级别的成果,怪不得连李老师都会重视起来,关键是……”

“他才25岁呀!”

刘健的话让其他两人都沉默了,他们思考着和张硕见面的过程,心里都有颇多的感慨。

三人都是国内有名气的学者。

他们有过不少的研究成果,发表过很多的论文,参加了很多次数学会议,在应用数学领域也一些影响力。

同时,也见过不少的年轻天才。

张硕是不同的。

他们在谈话过程中就发现张硕非常的自信,为人也很成熟,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关键点,甚至主导了话语权。

可为什么呢?

“25岁呀,也就是刚读博的年纪,他只用一年就完成了博士学业,还有了那么多的研究……”

“计算数学就不说了,物理算法我也搞不懂,但是杰波夫猜想,NS方程数值模拟……”

“想都不敢想!”

张春阳苦笑道,“再看看我们几個,40多岁、50多岁,就空有个教授头衔而已。”

“数学,果然是年轻人的天下!”

“我一直以为偏微分方程领域,经验积累比天赋更重要,但最高端的领域依旧还要靠年轻人。”

他们一起感慨了好半天。

刘健忽然问道,“如果研究没有问题,科技工业局应该会开一个气动力模拟程序的研究项目吧?”

“到时候,会邀请张硕参与吗?”

许军点头道,“应该会吧,这种研究很重要,不管是航天还是航空都会用到,但张硕不一定感兴趣。”

“我听说二院那边就有个通用算法的项目,张硕就是勉强答应当个特聘专家,实际上,根本不参与工作。”

“为什么?这种项目都不感兴趣吗?”张春阳疑惑问道。

刘健哈哈一笑,“这个我倒是听说过,张硕说自己对于非创新性的研究不感兴趣。”

“按照成果去做算法,可不就是非创新性的研究?”

张春阳叹道,“能说出这种话,果然了不起!”

许军也道,“如果我再年轻20岁,可能也想这么说,但是……我肯定做不到!”

“哈哈哈——”

他们一起笑了出来。

……

许军三人离开以后,张硕就开始整理起了手稿资料。

他要发表的论文名字就叫做《NS方程数值模拟》,标题简单直接,唯一就是‘太大气’,好像是把NS方程的数值求解以及计算机模拟都包含在内。

其实,标题内容也刚刚好。

他做的研究就是NS方程数值模拟,论文中有一部分是理论,还有一部分是数学和计算机方法,相关领域的机构或团队可以按照他的理论方向做研究。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张硕也在思考下一步的研究问题。

比如,是否要从纯数学角度去Ns方程的解进行论证。

这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的内容。

他试着建立了一个任务,发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纯数学论证也有直接推动作用的——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论证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难度评估:A)。】

【进度:3.970%。】

虽然进度只有不到4%,但考虑到研究需要的科研币高达9000个,不到4%的进度也很高了。

“九千科研币……”

“这种难度,肯定会碰到很多问题,每一次购买进度都需要90科研币。”

“科研币还是太少了!”

当和高难度的研究做对比,就感觉科研币不够用了。

上一个研究是寻找亿位素数,不止没有赚到科研币,总计还亏损了11个,想想都感觉非常的心痛。

当然,研究赚到了名气,后续还有15万美元的奖金,支出和收益相比还是值得的。

张硕放下了资料,坐下来休息一下,也打开新闻看了看媒体舆论。

亿位素数的发现影响很大。

媒体报道的火热程度甚至还要高于杰波夫猜想的证明,大概是因为新发现创造了历史。

在此之前,还没有国人发现过梅森素数。

现在发现的是新梅森素数,还是第一个‘亿位素数’,必定会载入素数的研究历史。

“亿位素数的发现,对于推动素数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新的素数记录可能会保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亿位以上的梅森素数检验,每一个数字都需要非常庞大的计算量。”

“想打破这个记录,或者是投入大量算力资源,或者等待计算技术的爆发式提升……”

“前者是很难的,没有机构会投入这么多算力资源去计算梅森素数,得不偿失。”

“后者,可能需要量子计算机?”

国外媒体也对新发现持有肯定态度,著名媒体《科技新闻》认为,新梅森素数的发现会是今年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发明,不是研究。

梅森素数的发现可以归在‘发明’行列。

这个发现的意义很大,包括促进数论的研究。

梅森素数是数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探究有助于数学家对于素数性质的理解,并推动数论学科的发展。

另外,一些已发现的素数,已经被用作加密或其他应用任务,亿位素数的发现也会扩展这一领域的应用。

在大量的媒体报道中,苏东大学也有人也接受了记者采访。

比如,计算机结构实验室的主任董浩。

董浩表示实验室全力支持寻找梅森素数的工作,今后也会在寻找梅森素数上投入更多的算力资源。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自信和认真,展现出了苏东大学教授的风采,得到了很多的好评。

不过孙兴利对董浩的形容完全不一样。

他来到张硕的办公室,说起了一则八卦内容,“结构实验室的董浩董主任,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去翻垃圾桶,还和收垃圾的吵了起来,但是问他干什么,他就是不说。”

“这件事可有意思了,好多人都说董浩接受采访以后,可能是激动过头了,他还是第一次接受大媒体采访。”

张硕抿嘴想了想,“可能是太激动了吧。”

两人说了几句,孙兴利就提起了另一个话题,“我们的研究马上就要发表了,新一期《数学学报》。”

“杰波夫猜想?”

“当然。”孙兴利说完疑惑的看向张硕,“你都不激动吗?《数学学报》**文啊!”

“不是早就确定了吗?”张硕不理解的反问道。

孙兴利听的沉默了。

他仔细想想也正常,对于他们这种普通的学者来说,数学四大刊**文,一辈子也不会有几次。

甚至说,一辈子有一次就不错了。

这是学术生涯的巅峰!

对于张硕来说,一年内已经发了好几次顶刊,数学四大刊就有两次,包括《数学新进展》、《数学年刊》。

现在只不过多了个《数学学报》,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你都快包揽四大刊了!”

孙兴利猛然反应过来,“如果你能在《美国数学会杂志》上发一篇论文,就拿到了四大刊大满贯。”

“这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吧!”

张硕思索着点了点头,他刚才还在考虑《NS方程数值模拟》发在什么期刊上。包揽数学四大刊?

这个提议好像有点意思!

“确实可以考虑一下……”

“你还真想啊!”孙兴利笑道,“我就是说一下。”

“据我所知,国内还真有数学家在四大刊都发过论文,还是一位女数学家,叫朱良璧,很牛、很牛。”

“如果你能做到,可能就是第二个了。”

……

张硕连续几天都闷在办公室里整理着研究手稿。

NS方程数值模拟的难度是B级,但因为涉及到数学方法和计算方法,手稿内容非常的多,再加上电脑上的一些图形以及其他重要信息,简单整理一下就超过一百页内容。

这么多的内容,摆在桌上都有一大叠。

其中有些关键的方法和计算内容,还需要补充一些步骤和资料,最后的论文可能会更长。

“是不是要减少内容?”

“一些不必要的过程和步骤,或者牵扯到计算例证,就不发表了?”

“另外,审稿也是个大问题,这么多……”

研究的理解并不难,主要就是内容太多了,审稿就会很复杂。

这么多内容最好还是要到数学机构做报告,而不是直接进行论文投稿,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拆分进行投稿。

先发一部分,再发一部分,把内容分成几份来发表。

“反正也不是重复性的研究,不一定只投稿一篇论文,分开也可以。”

“多几篇论文也好……”

张硕还在整理论文资料的时候,邱志超打电话过来问他在不在办公室,放下电话没多久,邱志超以及周刚院士就登门了。

他们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包括高晓红、谭友铭、齐志详、罗勇军以及孙兴利。

一群人进了办公室以后,周刚、邱志超、谭友铭坐在沙发上,其他人就只能在旁边站着了。

他们倒也不在意,因为本来就是跟过来看热闹的。

实际上,是邱志超和周刚找张硕,进了研究院楼以后,他们和谭友铭热情的聊了两句,干脆就一起上来了。

孙兴利和罗勇军发现几人是去张硕的办公室,也都赶过来看看热闹。

周刚和邱志超坐下来都有点尴尬,他们又没办法让其他人离开,毕竟是在高院的地盘上。

等了好半天,邱志超才开口道,“张教授,直接说吧,我们是想邀请你加入我们的项目,帮忙做一些数学计算分析的工作。”

张硕疑惑问道,“什么项目?”

“光晶格的费米子单带超流。”邱志超说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名称,在场绝大部分人都是满头雾水。

张硕也听的有点儿懵,他愣了半天试探的问了一句,“和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有关?”

这次轮到邱志超惊讶了。

周刚也很惊讶,下意识开口问道,“你知道?”

“听过。”张硕摇了摇头,“就只是听过而已,这个我可不懂,你们应该找专业人士。”

“伱就是专业人士!”

邱志超肯定道,“在计算数学领域,还有谁比你更专业?”

孙兴利下意识的看向罗勇军,然后嘴角撇出个含蓄的微笑,让罗勇军有种被冒犯的感觉。

邱志超解释道,“我们这个研究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研究的一部分,但是研究已经停滞好几个月了,主实验难度大,普通实验没有结果。”

“数据太复杂,分析和计算都是大问题,另外,理论和计算结果可能缺乏一致性。”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过来找你帮忙……”

邱志超说的又介绍起来,也等于是给在场众人进行一个科普。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物理学家约翰-哈伯德提出的模型,是描述高温超导材料的代表性物理模型之一。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描述的是晶格中电子运动规律的最简化模型,被认为是有希望解释高温超导机理这一困扰物理学界近四十年难题的核心物理模型。

一旦理解其物理机制,就能够规模化地设计、生产和应用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并在电力传输、医学、超算等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

显然,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难度非常高。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求解一直面临巨大挑战,一是该模型在二维和三维下没有严格解析解,二是计算复杂度非常高,即使是经典超级计算机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数值模拟。

举例来说,利用经典计算模拟300个电子的运动规律,需要的存储空间将达到2的300次方量级,超过已知宇宙中原子数目的总和。

所以科学界想出了一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利用量子计算的特殊性,解决诸如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这一类重要科学问题。

‘光晶格实现费米子单带超流’,就是以量子计算解决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研究中的一环。

这个研究属于量子计算范畴,关联到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又关联到高温超导机制研究,确实是非常的重要。

张硕没有从事过高温超导的研究,也不清楚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但对于‘物理性暴力’破解计算问题的研究方式有些疑惑。

等邱志超解释完以后,他带着疑惑开口问道,“以量子计算的方法解决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有点像是用DNS方法去解决NS方程数值模拟问题,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邱志超和周刚对视一眼,一起点头,“是有点像。”

DNS方法,就是以庞大的计算量来解决NS方程数值模拟问题。

量子计算研究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同样是依靠量子计算的超高性能,只不过因为量子计算技术还远谈不上成熟,解决单方向的学术科研问题,就需要做单方向的研究。

张硕继续问道,“你们为什么不试着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呢?”

“比如说,单纯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研究、改进。”

“比如说,研究简化数值模拟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量?”

周刚和邱志超对视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为什么不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他们倒是想,问题是……

没那个能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