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99章案中案(65)

深度迷案 第99章案中案(65)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君兮」酒吧有两重大门。外层大门出来后即是河岸小道,花草幽径,垂柳林立;自外层大门进入,五六米距离后,是为内层大门,再往里则是酒台和舞池。

外层大门采用防洪挡水板设计,酒吧室内空间镶嵌在地下。汛期洪水时,只需封闭大门,室内即可免遭洪水灌溉。这才是酒吧老板敢在此营业的原因。

内外两层大门之间较为空旷,前后靠墙摆了桌椅,左右靠墙摆了几台大头贴机。大头贴曾于21世纪初疯狂流行,满大街都是拍大头贴的小店,后来随着智能手机出现,大头贴逐渐退出历史潮流的舞台。

「君兮」酒吧摆着的几台大头贴机从来没被更换,或被搬走。很多客人在此休憩期间,仍会就着机器摆拍,留影纪念,甚至还会将拍出的贴照直接粘在机器背后的木制装饰墙面上,并在贴照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久而久之,左右两边的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大头贴照,倒也为酒吧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增添了不少年代感。

或许是工作压力过大,彭杰在内层大门吟了几句诗后,又心血来潮,拽着小王双双在大头贴机器前搔首弄姿、卖弄风骚,严珂靠在一张椅子上冷眼旁观,对他二人的幼稚行为和落伍行径不屑一顾。

大半个小时后,这二人还没有要走的动静。正在玩手机玩得晕晕乎乎的严珂抬头一看,却见他们撅着屁股,脸靠脸地挨在一起,开着手机电筒,似乎正在研究墙上谁的大头贴照。

严珂喊了一声「喂」,又问他们走不走,二人仍是无动于衷,却只朝她招手,示意要她过去。

严珂走过去一看,却见手机电筒的白色光芒下,一张大头贴照虽然已经泛黄,但人物头像五官仍然较为清晰。大头贴最外表的一层细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张贴照是两个男人的头像。二人勾肩搭背,面向镜头,脸带微笑,看起来颇为亲密。

其中一人,严珂只看了一眼,即便不看下面手写的姓名,也立即就认出这人就是王元鹅。小王和彭杰在白天观看、翻阅当年的案件影像资料时,她在一边被动地来了一次「温习」,对王元鹅的面貌长相自然记忆犹新。

王元鹅旁边的男人,从五官和面貌轮廓来看,她隐隐感觉有些眼熟,但一时间记不起在哪里见过。再看这个男人的头像下面,写着「赵长康」三个字,这应该就是他的姓名。

赵长康?他在「王元鹅案」当中,就是一个路人甲。档案材料里,也没有他的个人照片或笔录影像。按理来说,严珂自认为应该从来没见过这人的长相,怎么会觉得眼熟呢?

彭杰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将手机正面朝她递过来:「你看看这个什么‘赵长康,和我手机里的这个人是不是很像?」

严珂盯着彭杰的手机看了一眼,立即就认出他手机里的人就是「白土文案」的嫌犯李海东。作为机要员,在接收案件推进情况的相关材料时,她有机会接触到案件办理的第一手信息。她见过李海东的照片,但是不知道李海东还有另一个姓名,叫王康。

小王也打着酒嗝,口齿不清地念念叨叨:

「老屠说……要把咱的大头贴合照也贴在这墙面上,可这墙上都贴满了,哪还有空白的地方可以贴……我们就找啊找,找啊找,就想找个可以贴下我们帅照的地方……要是实在没找到,我们就打算贴在别人的照片上……」

「结果……找啊找,居然在这里发现了王元鹅的大头贴……还有他旁边这人,我越看越眼熟,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老屠也说,哪能有这么巧的事……我和老屠都喝多了,你帮忙看看,王元鹅旁边这人,是不是就是……那谁?」

段明在当年对赵长康的电话问

话中,赵长康声称自己是临终关怀慈善组织的一名志愿者,并且根据供词来看,王元鹅对他应当十分不待见,他想同王元鹅单独见面详谈或电话细聊的目的一直没有实现,但这张大头贴却足以证明赵长康当时作了虚假口供。

当年的王元鹅是「君兮」酒吧的常客,他和赵长康的这张合影,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留下?是在他住院期间偷跑出来的时候,还是在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抗艾斗士」之前?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这张合影至少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止于一个是志愿者、一个是「绝症患者」,这种一方强烈想要「给予关怀」,另一方却坚决「拒绝被关怀」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更可疑的是,光从五官面貌来看,「赵长康」和「李海东」极其相似,如果说这两个人就是同一人,那将意味着什么?一个现在的杀人犯,以另一个姓名在当年「王元鹅案」中以「路人甲」的身份出现过,并且还在当中作了虚假口供。这想想都让人……觉得刺激。

虽然不知道王元鹅曾性侵过王康,但一直凭着直觉认为王元鹅的「自杀」存在可疑的严珂,立即又凭着直觉认为一旦确定「赵长康」和「李海东」是同一人,那么当年的「王元鹅案」兴许就得推翻重来。

太刺激了!

兹事体大。严珂的酒劲儿一下就去了七八分,朦朦胧胧的睡意也立即烟消云散,脑瓜子也变得格外清醒:「这个……我可不敢乱说,还是请你们信息组的段组长来确认吧。」

在此之前,严珂虽然也来过「君兮」酒吧,却从来没往大头贴机上注意过,更别说会去注意那些陌生男女的头像。

段明看着电脑里最终的人像对比结果,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痛,一边脸颊上似乎还多了五根清晰的手指印。通过技术对比能基本确认,所谓的「赵长康」就是李海东,也就是王康。

也就是说,十年前,他面对面地见过王康,也和他通过电话。但时间过去了这么久,鬼还记得当年「赵长康」那张脸长什么样。况且,当年的「赵长康」就是个路人甲,他都已经不记得这么一号人了。

打脸,**裸地被打脸。

要怪,只能怪当年王乾山制造的让王元鹅「自杀」的「自杀动机」太过强大,一下就让所有的细微疑点变得不值一提。

原本根据文韬反馈的信息,小王和彭杰也认为王元鹅既然不敢自杀,那么他的「自杀案」也值得被推敲,但在看完了当年的案卷资料后,面对王元鹅强大的「自杀动机」也转而认为无从质疑。

毕竟,人的想法随时都会改变,面对「自杀」所滋生的一时的胆怯懦弱,不代表这人一直会这样。只要「自杀动机」足够强大,想死的愿望足够强烈,战胜一时的胆怯并非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况且,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往往都只是一瞬间的事。

甚至连马弘文在面对王乾山的供词,对王元鹅「自杀」始末的种种可疑之处都找到合理解释后,也并未有过过多怀疑。

原本以为王康、李海东就是这人的双重身份,结果突然又冒出来第三个身份。李海东既然有第三个身份,李海军和王芳极可能也会有第三个身份。对于专业造假的王芳来说,当年为了更多地套取低保,不止给一家人只伪造一个假身份,这并非什么难事,也完全合乎情理。

问题在于,王氏母子三人到底有几个假身份?这个问题很难搞清楚。但这个问题要是不搞清楚,又注定很多线索没法挖掘出来。ap.

「白土文案」的侦破推进之所以举步维艰,关键在于警方对死者和嫌犯的身份信息所知甚少,导致很多有效线索信息没法挖掘。

段明忽然意识到,「白土文案」的侦破一直都是警方被线索牵着鼻子走,根源就在于

死者和嫌犯就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导致警方对他们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知之甚少,从而不能从根本上找出案件爆发的起因。

无论他们的身份信息有几个,终究存在一个最初的身份信息,这个身份信息上会有他们的原籍地址。

只要找到原籍地址,找出他们的「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王芳的父母、前夫或其他亲人。这些人一旦被找出来,死者和嫌犯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就能被掌握。嫌犯的作案动机,这起案件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也就都能迎刃而解。

据此,段明决定舍难就易。既然没法搞清你们到底有几个假身份,那就干脆集中精力找出你们的真实身份,找出原籍地址真实存在的那一身份。

无论是李海东和王康、李海军和王安,还是李梅和王芳,这些身份信息上的原籍地址都不存在,也就是说,这些身份应该都是假的。

那么这个「赵长康」的身份信息呢?

段明扶了扶眼镜,又摸了摸脸颊,仿佛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感觉突然又消失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