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33章 往事(13)

深度迷案 第33章 往事(13)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竹道继续说道:“在和章静发生关系,还是和文韬等人发生关系之间,王康之所以选择后者,其目的应当不是出于对章静的保护,而是由于当时他已经丧失了男性功能,并且极有可能对女性已经产生了憎恶心理。”

桂瑛给李梅配的移动电话及号码,似乎成了她和福利院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机。通过对其通过记录的查询,发现其绝大部分的通话人都是堰城福利院的领导、工作人员,或者是已经离开了福利院的一些孩子。

通话人不多,但一年左右的时间下来,通话记录也不少。在对所有的通话记录和通话人进行排查时,发现其中一个电话号码已被注销。注销的原因倒也不复杂,仅是因为该号欠费已经超出了3个月。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奇怪,通话人有可能换了新的手机号码,而弃用了原来的手机号。

根据通话记录显示,李梅拨出这一被注销的手机号,并与其进行通话的时间是在2019年3月29日,通话时长12分钟。这说明,该号在此之前应当是在正常使用,在此之后才被弃用,并最终被注销。同时,这也是李梅使用的桂瑛名下的手机号的最后一个通话记录。

此外,根据和谐小区的居民以及桂瑛的反馈,李梅在他们眼里消失的时间大约是在“大半年”以前,这一时间点与“2019年3月29日”高度吻合。也就是说,李梅是在拨出那一通电话后,才突然消失不见,直到白土文案爆发,专案组介入,通过种种假设与反推,最后才确定死者就是李梅。

这一被注销的手机号码极度可疑,使用其与李梅通话的人是谁?

手机号码被注销后,一般人通过一般渠道,查询不到原机主的个人信息。但公安机关不属于一般人,其查询渠道肯定也不一般。

手机号码被注销,即使该号不再绑定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在运营商内部还是有相关的注册以及注销情况。公安机关出于办案需要,向运营商函请查询机主信息,运营商通过最内部的系统查询,能为公安.部门提供该号原机主相关资料。

在专案组的高度重视下,运营商将查询结果反馈给了段明。该号的原机主姓名为李海军,同时还有其身份证号码。

经查,李海军并非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也不是生活在其中的弱势人员。同时,李海军和李海东仅有一字之差,这立即引起了段明的注意。通过对李海军身份信息的进一步调取,果然发现其证件照与王氏兄弟的一模一样。

王安和王康、李海东和李海军,这一对双胞胎的双重身份算是找齐了。但问题又来了:王安王康,分别对应的是李海军李海东中的哪一位?

因此,在仅获取了王安王康二人学籍信息的条件下,李竹道再次将刑侦组一分为三,分别对王安王康曾经就读的学校进行走访,除了想要加深对他们的了解,试图在性格上进行“远期的”原因因素分析,寻求作案动机,同时也是将他二人辨别区分开来,将其分别与李海东李海军对应上的需要。

随着两组人马走访信息的不断汇集,王安王康、李海军李海东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越来越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老刘反馈的王康的手机号码和李海军被注销的手机号码一致,是为同一个号码。这似乎就意味着王康应当就是李海军。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高考毕业后和刘辉老师仍保持联系的,应该是王安。这两兄弟缺少父爱。从老刘反馈的信息来看,王安代替王康在沙市一中就读时,曾被刘辉老师管教过。这极有可能让王安产生了一种将其视为父亲的情感。所以,王安在读大学后仍和刘辉老师保持联系,在参加工作和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时,都会打电话给刘老报喜,这表面上看是学生在向老师报喜,实际上在王安看来,他极有可能将这视为晚辈对长辈该有的礼节,甚至是父子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

李竹道看着眼前的小黑板,说道。他的办公室里架着一块小黑板,案件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重要的时间点,他都会在上面注明,并且用各种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线条将这些时间和人物串联起来。现在,这块黑板上写着李海东李海军、王安王康、李梅王芳,还有案发时间,以及李梅和李海军通话的时间等。

“王安性格外向跳脱,刘老口里描述的那个和他保持联系的‘王康’,符合王安的性格特征。真正的王康,无论从性格特征上来看,还是从他先后遭受了两次强暴的心理历程上来看,都不像是刘老描述的那样。”

“另外,王安在大学毕业后逐渐开始创业,这与小明反馈的李海军名下注册过企业的信息相符。”

通过对李海军及其身份证号码的进一步查询,发现李海军生前曾在西南边疆省份的清河市创办过一家名为“创世纪”的农业开发公司,但该公司于2018年5月因破产已在工商机构注销登记。

之所以说李海军是“生前”,是因为根据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查询显示,这人已经死亡,死亡时间是为2019年3月29日,死亡原因是交通事故,地点在永城。

李海军的死亡时间,与他和李梅通过手机通话的时间吻合,这说明什么?如果李海军在临死前,最后一通电话打给了远在异地的李梅,这在逻辑上完全讲得通。但那通电话却是李梅拨给李海军。李梅在李海军死亡前拨去电话,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此外,段明根据桂瑛给李梅配的手机号进行追踪,发现这一手机号的信号源最终消失的地方在白土文小区。当初在现场勘察时,发现许多卡片,还有手机被物理销毁的痕迹。物理销毁的方式包括火烧、以硬物击碎等。经技术复原后,发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无法提取当中的信息。李海东使用的是一部需按键输入的老式手机。这部智能手机应当就是桂瑛配备给李梅的那一部。

李竹道暂时收回疑问和思考,继续说道:“所以,不管是从刘老的反馈来看,还是从王安的性格来看,李海军应当是王安,李海东是王康。”

“王康对母亲王芳有不满,加上之后高考前的两段悲惨经历,造成其情绪更加抑郁,心理更加扭曲,性格更加极端。在案发前,极有可能和王芳之间产生了某些矛盾,几十年积累的不满情绪爆发,然后愤而杀人碎尸……”

站在李竹道身后的小吴身姿挺拔,看起来像是在认真听着李竹道的分析推论和总结。

李竹道转过身,见小吴一对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转来转去,就十分不满的说:“一天天的,总是心不在焉,你得学点东西。要不然我老让你跟着我干啥?”

“我在听啊。”小吴直视着李竹道,态度端正,无可挑剔。

“我刚刚说了啥?”

“你说得很好,我都赞成。”

“我问你,我刚刚说了什么。”

“你说的都对,没毛病。”

“……”

李竹道叹了口气,直接提问:“王康就是李海东,他杀害母亲王芳的缘由,我们从老刘和欧阳反馈的信息来看,或许可以推测一二。将王芳碎尸也可以理解为王康长年积累的不满情绪过多,但他为什么要在微信群里自曝罪行?不是炫耀,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你不知道?”小吴睁大眼睛,问。

“你知道?”李竹道有些意外。

“我哪知道。”小吴依旧面不改色,理直气壮的翻了个白眼。

李竹道暗暗叹了口气,只得再次放弃引导小吴开动脑筋的想法,说:“通知老刘和欧阳,要他们继续搜集王康在大学时候的线索信息。重点关注王康自复读高考后,也就是从2003年6月到2005年7月之间,他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他生活居住地附近,比如他就读的大学附近,有没有谁突然失踪,或者被杀害却一直没找到凶手。”

“为什么?”小吴一下来了兴趣,问。

“王康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形成不连贯。”

“连环凶案案犯的初次作案,往往都不是有意为之,大都是出于过失杀人或激情犯罪,但凶案在之后却并未被侦破,这造成凶手在短暂的逍遥法外的同时,也打开了他们心底犯罪**的潘多拉魔盒。对于有些人来说,犯罪就像是吸.毒,一旦沾染就会上瘾。”

“王康在2002年6月遭受文韬等人强暴后,到2003年6月,这段时间他的心理和情绪应当还没有彻底失控,不然,他也做不到安安静静的复读一年,但也应该处于失控的临界点。”

“2005年7月,是龙芷怡失踪或被害的时间,2006年7月和8月,分别是李怡和黄醉,到了2007年8月,则是何小月。很明显,这四人的相继失踪和被害,属王康报复作案、预谋行凶的可能性较大。从这四人失踪、被害的时间点上来看,都是在暑假,王康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周密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